來自山溝的大智慧下部:王鳳儀性命哲學概要

第四篇:倫理

有關倫理方面的鳳儀語錄摘抄如下,並對部分語錄做了簡要的說明。而後再進行系統的倫理概述。

倫理語錄(一百二十九條)

1、人能守住身,不令老人分心,正是盡孝。在外邊作事的人,常掛念老人,以為是盡孝,錯了,那為思親,不是孝親,必將職分內的事作得完善,那才算盡孝。因思親而不能盡道盡職,怎能算孝呢!

2、人常問我孝道怎樣盡呢?我說盡孝的地方,是要由漏處入手,如哪方面困難,那便是父母的憂心處,你要不管,就不能盡孝。

按:孝身、孝心、孝性,是先生講孝道的重點。能使老人放心,正是孝心。

3、想盡孝,要從性、心、身三界入手。性不化,不能孝性,心不誠不能孝心,身不修不能孝身。想要盡孝,必須清三界。

按:人能遵道而行,就是盡孝。所以先生說「人能守住己身,就算孝子。」

4、兒女盡孝,老人有錯必須補上,這才叫真盡孝呢。我母親在世的時候,因為怕家庭欺負,不敢奉養老人,恐怕兒子們受累。我後來知道這是一步錯處,後來便將我祖父請過來,不但不要他的養老地,並且還負擔他的債累,我也一定請,這才能被老人的過失呢。

按:先生這樣作,不僅養老人的身,並使老人安心,無憂無慮,度過晚年,性得其養。這樣,是孝身、孝心、孝性都做到了。更為重要的是把母親所虧的孝道給補上了。

5、倫常中的人,互相愛,互相敬,各盡其道,全是屬於自動的。簡單說,道是盡的,不是要的。父母盡慈,子女盡孝,兄弟姊妹盡悌,這叫作盡道。要反過來,互相要,就大錯了。自動而知盡道的方是善,若是互相要,便成惡了。今日家庭,所以不和,因為要道的人多,盡道的人少,如同討債的人多,還債的人少,哪能不爭吵呢。

按:要求對方盡道,即強求而得之,絕非真心實意;況且求而不得,必然出現許多苦惱。

6、我少時在離家百餘里外,為人傭工,無論何時,不敢妄言,不敢打仗。有人問我你怎那樣老實呢?我說,我離家太遠,安心做活,不生是非,父母還掛念我呢。如再和人打罵,豈不更擔心了嗎。某人聞此言垂頭而去,因那時某人正和他兄弟為分家產不均,而打著官司呢。

7、人子事奉老人,必得能得著老人的道,斷老人的傢俬之累,化老人的稟性,才算作真盡孝。

按:得著老人的道,是孝老人的心(命);斷老人的傢俬之累,是孝老人的身;化老人的性,正是孝性。

8、動性是不孝父親,也就是不敬天;生嗔恨心就是不孝母親,也就是不敬地。

9、人的大本就是一個孝字,盡孝的不必常侍庭闈才算是孝。若能立身行道,雖然離家萬里也是盡孝。孝子行事是純粹是本乎天良,違天良就不是孝子。

10、兒女是世上的,有了能力應給世上服務。要是因為父母,把子女累在家裡,在子女方面是小孝,在父母方面就是不慈啦!

按:小孝孝於庭闈,大孝孝於天下。總之,不論在家在外,立身行道才是真孝子。

11、為子的事父,必知父親是有功,是有過,是有德,然後才能真盡孝。作一事須知力量大小,作一事有百人服,就有百人的德,有萬人服就有萬人的德,有萬人怨就有萬人的罪。

12、老人怕子女受罪,廣積財產,多置物業,預備下輩人生活的財產,這樣人不是慈愛子孫,正是欺侮子孫。怎麼說呢?他以為子孫將來無力吃飯,不能謀生,所以大事預備。對外人刻薄慳吝,專為子孫積蓄,子孫任何經驗也沒有,就知道吃喝玩樂,後來真落到沒有飯吃,不能謀生了,可笑的老人,可憐的子孫。

13、從前我國的家庭,是互相依賴的,男依賴女,女依賴男,父依賴子,子依賴父,到依賴得不耐煩了,便互相嫌怨,互相爭吵,甚至互相殘殺。若不改造家庭,人哪能有幸福呢!

按:家庭是社會組成的細胞,家庭不和睦,不安定,不能人人自立,社會又怎能好呢?所以鳳儀先生一開始,就從改造家庭入手,專門講求家道倫理,從而改變兒孫後代的素質,以使社會安康,人人幸福,這是鳳儀先生花費畢生的精力,孜孜以求的。

14、現在家庭的夫婦,不是男管女,就是女管男,或是互相責求,互相攪擾,真成個地獄家了,我提倡男女自立互助,不相管束,就是要化地獄為天堂呢!

按:家庭問題,看似簡單,實則相當複雜。一個大人物,可以率領千軍萬馬,但一個小小的家庭不一定治理得好。一位山鄉出身的農夫,竟立志要把所有的家庭「化地獄為天堂「,這是何等宏偉遠大的胸懷啊!

15、子女之能盡孝悌者,是由德上來的;能敗財者,是由孽上來的。要知子女之成敗,且看自身的行為,是德是孽,便可以了。

按:古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吉凶禍福,利害得失,無不是自招,所以兒女的好壞,也必須從自身的行為上找根源。

16、為兒子的,老人有德得給扶起來,老人無德得給助起來。

17、自欺的,好像自己按著自己的頭不得起來,正是不孝。

按:自欺的人,即是自己瞧不起自己,沒有志向,不可能有所作為。白白浪費了父母給的身軀,所以是大不孝。

18、我有個族兄,很能事奉老人,他父親好耍錢,他家很貧,每天還必要供給父親耍錢的本錢,還要借驢送到賭場去,因此,人都稱他為孝子。其實,這僅能得一個順字就是了。我爺爺被我母親辭出去的時候,爺爺向我家要三百弔錢走的。我母親死後,我就把我爺爺接回來,爺爺帶三百吊饑荒(外債)來,這不是和母親的心相反嗎!但是可把我母親的罪過贖回來了。李子和的母親臨死時還囑咐他,千萬不要和他哥哥(先母所生)合夥。子和聽道後,把整個家產讓給哥哥了,這豈是他母親的心呢!但可把悌道和他母親的後母道一遭都盡了。張雅軒的母親過家是極勤儉的,積成了一個小康家庭。雅軒辦學給花的一文沒剩,這是他母親的心嗎?但是拿他母親的錢作公益事,用到當處了,也正是盡孝。我們三人都是止在孝字上。

按:先生、李子和、張雅軒都是在母親去世後這樣作的。假如母親在世,他們這樣做,就不是那麼順利了。所以行道也要適合時機。

19、為兒子的,必得真知道老人的好處,才能盡孝。不知道好處,雖然表面上盡孝,也絕不能孝到圓滿處,這是定理。我怎知道呢?我在扛活(傭工)時,從找東家的好處上得來的。

20、父親向兒子要孝,那麼所受的孝,也沒有滋味。所以我說「要來的」不是。

按:這樣的兒子,只能勉強孝身,而不能孝心,至於孝性更談不到了。《論證》說:「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說現在的孝子能夠供養父母就行了。如果內心對父母沒有孝敬之情,那供養父母和飼養犬馬有什麼區別呢?不怪鳳儀先生說「沒有滋味」。

21、道在自身的為本,在他人身上為道。

按:古人說:「本立而道生」。如為兒子,為丈夫,為父親等等,這叫本。能盡了應行之道,叫立本。但「道是相對而生的」。有了對方,我才有了應盡的道,所以說「在他人身上為道,在自身的為本」。

22、不會做父母的都是自己害他們的兒女,任性嬌慣,溺愛不明,以致不務正業,家裡多一個浪子,世上多一個遊民。兒子越造他越貪,父聚財,子散財,簡直是推兒子下地獄。還說兒子不成材,怕他將來受罪,就是不義之財,他也去貪,這種財產留給兒孫,和留毒藥給兒孫有什麼不同?自己造孽,兒孫受罪,真是自作自受。

23、道找一面,就是克己。自己要認不是(認識自己的錯處),不找別人的不對。不論父母慈不慈,但問自己孝沒孝?不問兄弟義不義,但問自己悌沒悌?不管別人好不好,但問自己誠不誠?志誠感動佛,意誠感動神,心誠感動人,身誠感動物。別人不滿意你,是你無能。別人不贊成你,是你無用。你若是看不起人,是你無量。

24、人人都有道,不必向外去求,先要克己,不要管人。管人是假的,管己才是真的。自己不真,眾人不佩服。人人都說敬天地,孝父母。我說,想敬天,要先清性,性不清不能孝父;想敬地,先要淨心,心不淨不能孝母;心性不清淨,說是孝敬,等於騙人。

按:古人說「乾稱父,坤稱母「。乾天也,坤地也。天賦人以性,地賦人以命,曰心。故天、性、父,三者是相通的。地、心、母,三者也是相通的。所以說敬天、清性,正是孝父,敬地、淨心,正是孝母。

25、人當不好是不知命,叫作丟命。事做不好是不知「道」,叫作丟道。都是不孝的人。要超度父母,得自己比老人強,超過父母所做的,才算超拔。

26、道不遠人,我天天講道,也就是天天講人,若不講人,哪裡有道?學道不專,聽的次數多了,反而覺得沒意思,沒把做人當作一回事,不找自己的不是,專看別人的不對,把自己忘了!從小當孫子、當兒子,自己有了兒子當爹,有了孫子當爺爺,一輩子連一個人也沒會當,連一條路也沒會行,鬧個空來白走!人是由這裡壞的,世界也是從這裡壞的。

27、好看他人不對(生氣),正是個人不對。

按:德國大哲學家康德有一句名言:「為了他人的無理而生氣,便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其實,由於別人不對,把自己氣得頭昏腦脹,身心俱損,這不是嚴重的錯誤嗎?

28、人人都覺得自己無過,其實當兒子不會當,也是過,當丈夫不會當,更是過。推開說,當什麼人不會當,都是有過,敢說無過嗎?人人都願意享福,怎麼都沒享福呢?有道才有福,若不明道,有福也是不會享呢!

按:道是什麼?就是做人的規範,正確處理人與人的關係。假如物質財富再豐足,生活條件再富裕,但他不能按規範做人,不能正確處理人與人的關係,以氣稟性用事,恐怕他照樣苦苦惱惱,這就叫不明道,所以有福也是不會享的。

29、什麼是真經?我們個人的經歷都是「真經」。一個人上課(在講習班講述自己的道),然後我們要共同給他研究,這就是大家念一本「經」。

按:大家能把某一個人的道研究明白了,這才是最現實,最有用的。同時,對他個人和大家的認識和實踐上都是極為有益的,所以說是「真經」。

30、道是相對而生的,是絕對而行的。

按:有父才有子,有夫才有妻,因而有父子道、夫婦道的產生,故曰道是相對而生的。然而,在行道時,要但求自己,不求對方,責己而不責人才合道,故曰道是絕對而行的。余可類推。

31、欲悟他人的道,必須知其心性之陰陽順逆,律以因果、人事、天理,則自得其中道了。

32、眾人不服,就是把天命丟了。

按:為人處世,使眾人佩服了,就是長天命。眾人不佩服,當然就是把天命丟了。

33、李懦(朝陽人)問,他兒子的壽命長短?先生說:「生你這孩子時,你正和後母相攪(對後母很不孝),是從逆中來的,你不做善,他還可以活著,你做善,他立時就死。後來李儒稍向道,兒子立時就死了。

34、家道的壞,不是由於外人壞的,都壞在兒女身上。外人吃一頓飯,都要感恩,兒女就不然了。雖然用全力為他們,也不感恩,這樣的兒女心極狠,為父母的應該覺悟啊!所以兒女不孝,風俗壞,都是從父母溺愛上來的。

35、男女在沒結婚之前,都是以盡孝為第一步。既然結婚以後,男子以盡夫道為第一步,女子以盡妻道為第一步。男子如不把內人領在道上,能孝公婆,教子女,就是自己十分盡孝,老人也不安心,女子婚後,不能助夫成德,雖然自己孝敬公婆,老人也是不甘心。所以不論男女,必須明道,才能盡孝呢。

36、志界夫婦是忘情的,意界夫婦是淡情的,心界夫婦是牽情的,身界夫婦是粘情的。好也沒說,歹也沒說,來也沒說,去也沒說,才是志界夫婦。

37、志界夫婦是沒說的,是互相感恩的,絕不怨人;意界夫婦是快樂的,夫領妻行道,妻助夫成德,絕不生氣;心界夫婦是禮儀夫婦,就互相管轄啦;身界夫婦是打罵夫妻,因為是照著財勢來的,所以必糟。

38、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我說求己的是先天,求人的是後天。今後的夫婦要夫不求妻,妻不求夫,各做各事,各行其道,應聚就聚,應散就散,聚也不相攪擾,是和和樂樂的,散也不相掛念,是自自然然的,這就是先天夫婦。

39、當夫君的必須三界清了,才算真剛正:性中沒有脾氣為性清,心中沒有私慾為心清,身子沒有嗜好的為身清。然後立起志來,「專氣致柔「,才算真剛正呢。

40、我從早就想打破古代的「三從」,因為那三從是極無道理的。我的主張:從天理,從道理,從情理,才算是真三從。

41、男人的「三剛」還是在性心身中,若動性(動脾氣),性就不剛了,若怨人或盼人家好(求諸人),心就不剛了,打人罵人,身就不剛了,所以真剛就是不動啊!原先的「三從」呢,乃是極無道理的,必得要性從天理,心從道理,身從情理,才是真三從。像「秋胡桑園戲妻」,最後秋胡的女人寧死不從,這就是從道理而不從人的證據啊!

42、兒女的不孝,風俗的壞,都是從老人溺愛過甚上來的。

43、為人子的,不使老人操心就是孝。

44、人子盡孝也份量:對於生身母,盡一分孝就能圓滿;對於繼母,必得盡二分;對於後母,必得盡三分,才能圓滿。(後母指再婚的母親)。

45、看小孩的鬧不鬧,就可以知他父母的因果重不重。

46、當後母的對於夫君,對於兒女,不許說歹處,更不許說好處,即使有人談論子女的長短,也不接言。對於夫君的衣履,更不要給他盡力地整理,因為恐怕有礙子女的盡孝。兜一切不是,更要少管閒事。然而心裡對於一切的道理無所不存,等子女都誠心佩服之後,如果要問著,才能夠稍說幾句,這才算盡後母之道。

47、做人得以立意為主。當男人(丈夫)的,自問到底怎麼當。普通人以為女人(妻子)離婚了,是不好的事。其實她是她,你是你,不再相攪了,那有什麼關係呢。

按:夫妻真正合不來,到在無法繼續過下去的時候,正當的離婚是未嘗不可的。總比在一起攪得天昏地暗,死來活去的要好得多。

48、夫婦的緣是有數的,數滿了就散,在數未滿之前,就要看得破,看得清,無別離之苦,才算有大智慧。

按:再美滿的夫妻,也終有生死別離的時候,世上沒有永久不散的筵度。然而,不知有多少人由於喪偶,竟帶來無窮的悲哀與痛苦。尤其老年由於一方的早逝,往往給生者加速了衰弱與老邁,甚至痛不欲生。其實,世上萬有,都是無常的,何止夫妻!如能在緣滿之前,看破這一切,自可減少許多苦惱。特別是修道的人,這一關不突破,萬難修出去!

49、當曾祖的,絕不許哈唬曾孫,哈唬時,你一動氣就成鬼了。當爺爺的不許打孫子,你打孫子,兒子和兒媳婦都不樂意,這就是不會當爺爺。

50、人當父母死時都要痛哭流涕,以為是盡禮,其實是一種無益的事。若是有道的經過這一番痛哭,也要損去一半道力。父母今生作善,來生還是作善,又何必哭呢!若有哭的心,倒不如立志成道,父母和九祖都得到超度了。允恭道:「孔子說『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那是什麼意思呢?」先生說:「孔子的話,是因時而發的,不那麼說不能合乎那個時代。假使他生在現世,他也就不能那樣發言了。」

按:父母去世,子女哀痛是人之常情,但過分悲痛,以致傷害了身心,也是不應該的。孔子那個時代是極重禮義的,所以那樣說。先生說痛哭不如立志成道,正是化悲痛為力量。

51、老人死了,兒女在外地工作,不管多麼遠都要奔喪,既然到家,也不過痛哭幾場就是了,於事實上有什麼補益呢?不但無補於事實,而且痛哭這幾場,精神上的虧損,很長時間也養不回來。

按:如果死者有知的話,他對兒女這種跺腳捶胸的痛哭,不僅反感而且受到極大的干擾,所以不只是對痛哭者有害,而對死者更為不利。

52、人們行道,預告要能鑽進去,再能出得來。像當兒子的,就得真把兒子道得著,才不能永遠陷落在苦裡邊。

53、對允恭道:你欲盡倫常之道,必須先悟倫常這道。如你為子,必先悟父親之道,為夫必先悟為妻之道。欲悟他們的道,必須知其心性之陰陽順逆,律以因果、人事、天理,則自得其中道了。

按:欲盡倫常之道,必須先悟他人之道,會他人的道。這是先生經常講的。究竟怎樣悟他人之道,怎樣才能會他人的道?從本段語錄中便可找到答案了。(必須知其心性之陰陽順逆,律以因果、人事、天理,則自得其中道了)。

54、究竟「息戰」要從哪處起呢?是得先從夫婦道上起,夫婦之間,無論什麼樣也不爭,就是至於離婚呢,也絕不相攪,才是真息戰。(這是歸根縮本的講法)。

55、道是在於對面,其在自身的為本,本立道自然能生。為兄的,但問兄寬否,不問北忍不忍,為夫的但問義不義,不必問婦之順不順,這樣,就是「本立道生」。

56、人生最難過的是夫妻關和子弟關,夫妻有半路而死的,或能破開,惟子弟關競沒一人能逃出。所積的德,所創的業,不敗於子則敗於孫,各代帝王,就是實在的樣子。就拿僧道兩家來論,收徒弟也沒逃出子弟關,我所辦的「立業世界」,子孫無所繼承,立即破了。

57、當什麼人存什麼心,千萬不要存人家的不對。

58、我在扛活時,便悟(研究)為什麼要扛活?自己答道,是為過家。為什麼要過家?是為養人。那麼人們好了沒有?仔細一想,人人都錯了。我因此而悟老太太、老爺子、姑娘、媳婦、丈夫、兄弟等的道,那才是真悟道呢。

59、對於倫常裡的人們,無論盡多少也是因果,你不還可也不行,所以還他,不過了賬碼就是了。

按:所說的了賬碼,就是個人所應盡的義務和責任,盡得圓滿無虧就是了。

60、人來世間為當人而來的。然而他要恨人、怨人,把人都丟了,又哪有人呢!有女人(妻子)你就不算鰥棍子,有兒女你就不算絕後,有了就算,何必問他男女呢!

61、人若遇著不成材的兄弟妻子(包括子女),你只有盡量作德,才能彌補過來,因你缺德他們才糟了呢。今人遇著不好的兄弟妻子,就不知道怎麼好了,所以才失道。

62、一言合天理,便是代天言;一事合天理,便是代天行。為人不知對面人的道,就是假人,男人不知女人道,就是假男人,當婆婆的不知媳婦道,就是假婆婆。

63、從前結婚,也不問明道不明道,只是照著財產勢力而後結合,所以婚後就要受種種的苦。今後必得像劉秀琴似的,先明白夫家道,然後再出嫁。

64、現在我新創的「娶女婿」這條道,是男子仍姓他自己的本姓,然而生育子女可得姓女家的姓。這乃是新創的一條道。

65、朋友居五倫之一,是托底的。君臣、父子、夫婦、兄弟,都有不能說的話,惟獨朋友是無話不可說的,所以是托底的。人道裡包含著佛道、神道、鬼道、物道,若不能閉住不應說的話,就要落在因果中。《三字經》上說,此十義人所同,義字是一種和暖之氣,不是冷冷落落的。

66、夫婦為人倫之始,所以改造世界另立人根,必從夫婦作起。

按:《易經》上說:「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人繁衍多了,自然形成社會,於是紛紜複雜的現象就都出現了。一部人類史,歸根結底就是男女兩個人表演出來的,已表演了幾千萬年,利害得失,相互衝突,勝敗興衰,自相殘殺,伊于胡底!從家庭來看,也同樣如此。鳳儀先生通過幾十年的實踐與觀察,得出結論,欲改造世界,另立人根,正本清源,非從夫婦道上作起不可!因為夫婦是人倫之始,造化之基。

67、我常說人有三寶:說過去的話,做過去的事,行過去的道。這三寶一時也不可忘的。

按:對自己說過去的話要負責任,要說到做到;作過去的事,要自我反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行過去的道,要肯定下來,增強自信,充實份量,自我提高。這三樣不正是自我完善的三件寶嗎!

68、現在我不敢說的話太多了,就像我主張孀婦可以改嫁的事,若對人去講,俗人准謗毀。

69、世間最苦的是寡婦,古時丈夫死了,女人以守節為賢,那也不合道。有應守的,有不該守的;若是公婆年老,無人侍奉,兒女年幼,無人撫養,或是性好清靜,可以守節;如果年壯,又有叔伯,再沒兒女,自己又年輕,可以不守(可再嫁)。要是捨不得富貴,那叫守財;改嫁怕受苦時,叫作守身;如果再整天苦惱,疾病纏身,就是守苦啦!必須行道,才算守節。

按:先生對世風有許多革新之處,不是完全沿襲古說,應興應革,惟義所在。寡婦可以再嫁,即是革新的主要內容之一。

70、我講的夫婦道,也就是陰陽之道,夫妻和睦,陰陽氣順,互不相剋,不但不生病,不夭亡,而且家齊,子孫昌旺。所以我說,男子要明女人的道,女人也要明男人的道,家庭才能和樂。現今的人男管轄女,女依賴男,男人打女人,女人怨男人,這叫陰陽不合,家庭怎能幸福呢?

71、我常說講道德要男女各正本位,男子以剛正為本,什麼叫剛呢?剛就是不動性(不發脾氣)。什麼叫正呢?正就是合乎正理。女子以柔和為本,什麼是柔呢?柔就是要性如水。什麼是和呢?和就是要合於理。所以剛正就是柔和,柔和就是剛正,名詞雖然不一樣,精神卻是一樣,正是剛柔迭用之義。

72、王復乾講《易經》說:「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我問他:「水是主柔和的,你常耍脾氣,怎能算天一生水呢?」朱循天問我:「這兩句話,應該怎樣用呢?」我說:「以我的意思解釋,天就是為夫的,一就是三界俱清而能合一,生水就是為夫的要徹底悟女人之道;地六成之,就是為夫的既然明白女人之道,為妻的承其意去行,托滿家。這樣解釋,河洛之理便不致於落空了。」

按:河洛這理原為我國古代深奧之哲理。先生把它用在性理和倫理的實踐上,雖不一定合乎原意,但在運用的效果與價值上,卻有極為可貴的意義。

73、我所講的三剛是,不動稟性是性剛,不起私慾為心剛,沒有不良嗜好是身剛。男人(丈夫)只可領教女人(妻),不可管教女人,一管便是不剛啦!罵女人是動威風,女人雖不敢還言,可是惱氣已存在心裡了。打女人是動殺氣,女人雖不敢對打,可是恨氣已存在心裡,這種惱恨之氣,當時發洩不出去,將來必遺傳給子女身上,這不是管女人的大害嗎!人是習而不察,真是愚得可憐!

74、男子要存天心,女子要存地心;天有好生之德,地有養育之恩;為男子能領人,不是為自己,是為天下;女子能養育子女,不是為自己,也是為天下。

按:這種存心,正合乎「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理想。

75、人都把妻子兒女看成是自己的。所以才操心動性(動氣稟性)。若把我看成是女人的男人,是兒子的父親,他愛恭敬不恭敬,就憑著他吧。這樣自然就不動心了。

76、我最佩服張中天的母親的大義,她有三窩孩子,都不分彼此,競成為一氣,這就是以義用事。中天的女人死了,又來一個,比前一個強,這就是因為他母親的德行大。你們記著,無論女人死了或走了,如果事先都對過她了,後來的必要勝於前者,這是定理。

77、為子女的若使父母提起來就樂,就是聚神,就是盡孝。

78、現在當父母的拿血汗的金錢培養子弟讀書,把子弟培養成了,也作官了,拿回來的錢,多半是貪髒賣法的錢。拿血汗的錢而換回來孽錢,真是賠賬得很。

79、我向來沒有師父,也沒有門徒。認師父便受管轄,有門徒就要敗道。誰是老師呢?天地人物皆是我師,誰是門徒,信我話者,皆是門徒。

按:「德無常師,主善為師」。不收門徒,便無分門別派,是己非人,相互攻擊之弊。

80、修好的人不少,得好的人不多。什麼原故呢?因他心裡所存的,都是人家的不好,又哪能得好呢!

81、有一個清末的秀才,向我說書內有黃金,我已中了秀才,還是受窮,古人把我欺騙了。我說你讀了好多的書,你實行了幾句啦?你若不照書上說的實行,不是古人欺騙你,是你把古人欺騙了。老秀才默而不言。

82、道只是一條道,佛、神、人、物都是從一條道上來的,就是道的火候難掐。

按: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明確了萬有的本源,故曰「佛神人物,都是從一條道上來的。」度眾生,化萬物,即是「盡己性、盡人性、盡物性」。使之歸根覆命,各還本然,這是聖佛的最大宗旨,故曰「道只是一條道」。但因人施教,因物施法,層次不同,各有特點,沒有固定的教化模式,分寸不好掌握,故曰「火候難掐」。

83、官府對於人民,則用治化,治化是有權勢的,善則賞之,惡則罰之;子女對於父母,則用感化,不許責備;師長對於子弟,則用教化,只可使之為善,他若不善,可以譴責,講道理;朋友則用勸化,勸之不聽則止,勿自取辱。

84、一個團體像一個人似的,人身上的手最靈,腳最笨,然而沒有腳也不能算一個完整的人。所以一個團體裡的人,誰也不必嫌惡誰沒有用。

85、創事業像黃豆似的,由一芽而生葉。到在極盛的時候了,然而,還必須由極盛而生莢生粒落葉枯黃,豆子才能成。創女學辦會體也是這樣,極盛之後,必得縮回來才能成。做什麼事就是什麼天命,雖然做一種小事,也是為天下,也是為眾生。

按:這是先生教導人們不要趨炎附勢,只求虛榮,終成曇花一現,而無成果。同時,也是說明創事業不是最終目的,而是以成己成人,造福人間為宗旨。成事者越大越好,越發展越好;而「成人」者在發展之後,必須縮回來。這是兩種不同的途徑。

86、蠶作繭,不是願意長在繭裡,是要在繭裡化蛾飛出。人們作事,也要這樣,設一學校,或創一會體,也不是為的一個人常住在那裡,是願意藉著那事成道啊。

87、今人不務實行,只喜好高,真是大病。如唸書的,能念真一分,則世界進步一分,能念真十分,則進步十分。怎算真?就是在書上讀得古聖的言行,便要踏實學著實行,就算真了。

88、我們天天演講,僅能講講誠意,正心、修身、齊家,對於治國的道,就不敢談了。怎說呢?因為沒到那個地步啊!將來道德若能普遍了,當道的諸公也都深信了,然後才可以談。而對於平治天下的道,還不能談,所以講道也得有步數。

89、一家子裡,小孩是心,媳婦是眼睛,大兒是手,小兒子是腿,老太太是破筐頭子,必得兜起來。

按:家庭裡,媳婦要敏感,反映快,能抓住事情的節骨眼,不漏過場,所以說媳婦是「眼睛」。老太太是「破筐頭子」,這個極大眾化的比喻,太恰當了。老太太必須能包容一切,而且都能化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說像「破筐頭子」。

90、有一次,我兒媳罵孩子說,唸書的人沒好東西。我說你這一句話,罵了我們幾輩子。我是講善書的,你婆母你丈夫都是教書的,孩子們都是唸書的,是不是都被你罵了。她說我沒罵你們啊。當時我雖然問她,可沒生氣,只是一笑,我若生氣,立時也真就不是好東西了。

91、著在道上的則為真,著在物上的則為假。

92、人不知命與天通,不知命與神佛同體,只是一味的爭貪,真是可笑。一個人自有生以來,當孫子、當兒子、當男人、當父親、當爺爺。問他究竟會當哪個,哪個也沒有會當,這叫作白活。

93、究竟怎樣算得著命呢?必得使人家佩服了才是。能叫一個人賓服,就增加一個人的德,叫一個人信服。就長一個人的命,能叫萬人佩服或信服,就可長萬人的命(不是有意追求的)。

按:這就是衡量一個人的命,足與不足的最好尺度。

94、蝌蚪必把尾巴脫掉,生出後邊兩腿,才能上陸地。人也有尾巴,是什麼呢?就是不能自立的妻子和財物啊,財產越多,尾巴越大,越難脫。我和循天把錢掐死(不掙錢,不立業),這是極高的事。

95、姑娘提滿家,性如棉,志為根;媳婦托滿家,性如水,意為根;老太太兜滿家,性如灰,志為根。這幾句話是你們女界的真道,你們就應該本著正道去作。此外找一家人的好處,並尋思自己在家庭五行中,占哪一個地位,便要按著本位去行,才算合道,才算真正歸本。

按:如棉、如水、如灰,話非常通俗淺白,但真能做到圓滿,是很不容易的。姑娘性如棉之潔白,溫暖、樸素、大方的品質性格,確實是一種很高的修養境界了。志為根是有正見,不動搖,不慕虛榮,不受染污之意。媳婦性如水之柔和自然,靈動而不輕浮,「利萬物而不爭」,把方便讓給別人。意為根是溫暖而有義氣。老太太性如灰取溫暖而無火氣之意。態度安穩自然。志為根是巍巍不動,不動氣火,無牽情掛礙之煩惱,知足常樂,家道自會發旺。

提滿家,托滿家,兜滿家,都是知道全家人的道,通過不同方式,使全家和睦幸福。

家道倫理是鳳儀學說的重點,而婦女道是重點中的重點。其中「姑娘是世界的源頭」,有什麼樣姑娘便有什麼樣媳婦,有什麼樣媳婦便有什麼樣的母親,有什麼母親便有什麼樣孩子,孩子便是未來的主人,是歷史的創造者,主宰人類之命運的。如此看來,婦女在人類社會中是何等的重要啊!因此,鳳儀先生在彌留之際,仍諄諄教導後學,要注重婦女道啊!

96、姑娘(在家庭中)身有補助力是消因果的,是與佛國接氣的;心知眾人的好處是結緣的,是屬意界的,是成神的路;性如棉是義氣發動,是成神的根;志為根是成佛的根。

按:家庭中的矛盾,往往發生在婆媳間、姑嫂間或夫妻間。做姑娘的發現問題的癥結所在,常常可以用自身的慇勤與微薄的勞動來化解其積怨於萌芽狀態,以彌補事情的缺憾,防止事態的惡化,所以「姑娘身有補助力」可以「消因果」。能化地獄為天堂,不正是與佛界接氣嗎!「心存眾人的好處」,是存陽氣,結眾緣,「性如綿」,走的正是意界的路,再能以志為根,便是紮下佛根啦!

97、夫為天,妻為地,天清地寧,生孩賽如神童。

按:天清便是為丈夫的心性清明,無脾氣,無私慾;地寧便是為妻的性情溫柔,無貪慾,無執著。男剛女柔,各正本位,自然會培育出理想的下一代。

98、大家研究「母教」。先生說:「講『母教』不如先講『教母』啊!」

99、我常說要「翻世界,重立人根」,人們恥笑我,以我為狂。其實我創辦的崇儉結婚與立業等事,正是改造世界最重要的關鍵呢。

100、某孕婦問,她未來的小孩能什麼樣?先生說:「真著笑,你(包括丈夫)包的餃子是什麼餡,你自己還不知道嗎?何用問別人。

101、子女什麼樣,要看有兒女時,父母的性子、心理、行為什麼樣。

按:這裡所講的是「胎教「的根本問題,如果把這個根本失掉了,在後天的教育上再努力,也不過是事倍而功半了!

102、心界人只因他貪,貪就不能成。像貪長的葫蘆,終不能成,「霜降」就該癟了。可是那個成的,雖然小,卻不怕霜。

103、志為根是不貪,性如棉是不爭,棉用水濕後就永遠不起發了,這正是不增不減,用棉紡線,線可極長,姑娘的志也必要這樣長。媳婦性如水,曲曲流去,終歸大海,說不上能流多少千里,媳婦的意也要這樣長。

104、「水利萬物而不爭」,它的居處是最下的地方,它能合五色合五味,原質總是不變的,所以說「上善若水」。為媳婦的要能如水,不就算盡道了嗎!

105、道根就在下邊,像為媳婦的,有子女就悟子女道,沒子女的就注意全家中最劣的人,把他托起才算是插底,所以劣者是道的根,好者是道的梢。

106、人於五倫之間,必須時時思索自己盡道已到在如何地步?如孟良璧對於五倫之內,無一處不圓,拿每年的立業所得利息四分之一供養母親,這便是盡孝。對於翁父方面,雖不常侍庭闈,然以她的才德肯適張氏,實幼增光張門不少,那正是盡孝。對於夫君,對於大伯小叔也都助起來了。自己要常思這些,則神光圓滿,而心體越發廣大了。

107、我有兒子的時候,正是我迎養祖父的時候,所以我知他必賢孝。那麼他怎麼任性多少年呢?只因我年輕時,做事都任自己的性,主張很強硬,所以他才那樣。

108、男子領滿家,姑娘提滿家,媳婦托滿家,老太太兜滿家,都是要知道滿家人的道。

109、今天我只就著「圓情」這一項來說:姑娘要提滿家,所以對圓情上應當講求的。比方處在家庭裡,早晨嫂子起來了,推開廚房門,折柴燒火了,小姑聽著這個聲,就該起來,嫂子把水溫熱,她已洗臉去了。小姑來取水時,還要想想,家裡還有幾個人沒有洗臉,看看鍋中水能不能夠用,不夠用再為添些,更要看看鍋底的火,夠不夠溫熱鍋裡的水,若不夠再給添一把柴火。自己洗完臉,把洗臉水要灑到嫂子房中地下,因為這時,父母不能起來呢,灑水怕是驚了老人的清睡。梳妝完了,然後到廚房中替嫂子烹飪,或是到嫂子屋中,給侄兒們穿衣服。臨吃飯之前,再給預備些菜醬等物品。這正是補助嫂子工作,這才算圓情。這樣做,母親雖有一差半錯,嫂子看小姑面上,也能容過去。普通的姑娘,早晨晚起,母親招呼她,她也不起,嫂子從旁看著便要生不服的心了,這樣姑娘也就要背著不孝的罪了。常人有過都不自覺,所以就常在過中。

按:這裡講的是姑娘提滿家怎樣圓情的例子。從表面來看,在家庭裡似乎屬於日常生活中很平常的小事。然而小事聚集多了就會變成大事。一個土塊雖小,卻可把人絆個跟頭。情理上的不圓滿,卻可促使人我之間關係加深矛盾,因而在倫常道上很難行得通暢。所以先生用一件淺顯的事例以啟發後學。

110、看男人的心,就可以知道他女人什麼樣;看女人的意,就可以知道她丈夫為人怎麼樣。

按:人心有正、邪、虛、實、大、小、真、假等等的區別。有私慾雜念固屬不正,但心中常存妻子過錯,甚至耿耿於懷,這樣的男人,心更是不正了。所以男人要著重「正心「。什麼是意呢?宋哲學家朱熹說:「意者,心之所發也。」一般來說,女人的意有的發冷,有的發熱,對丈夫總是放心不下,過於粘情,有的意發板,有的硬,有的散(不易集中),有的圓,有的扁(不易翻個),有的有稜角,有的太軟等等,可以分許多類型。先生著重講女人要「誠意」。夫妻在精神上實為一體。常言說:「家有賢妻,男人不做橫事」,是有一定道理的。

111、人只知學高(貪高),終久還得矮,怎說呢?高處是人所共爭的地方,常了,沒有不低落的。所以高中極低,低中極高。這個道理,知道的人很少啊!

112、男子的剛只是要定得住,假使女人不能遵道而行(或不聽勸的),我只是不言不語,一味淡看,再甚的,就遠走躲開她,這樣,沒有領不過來的。多妻者,用這法更為相宜。今人所以不能剛的,只因不能淡得情慾啊。

113、種瓜的老叟,看瓜的生熟,好壞,不用手敲,不用鼻子聞,只憑眼睛看它的顏色就知道了。看人也是同理。遼陽張忠堡,有個老太太,自從過門(結婚)之後,便受男人的罵,一直罵到老。他問我她為何挨罵?我說只看你那幅沉沉不樂的容色,便該挨罵。你從此紡線或做針線活時,用一個鏡子,放在前邊,常常自照,看看樂不樂,如果有樂容,再無愁容,便不挨罵了。她依計而行,她男人真就不罵了,且非常和好了。

114、多立事功,多結人緣,便是外功,有外功才有內果,盡倫常辦公益都是外功。植物生根長干伸枝附葉開花,都是外功,外功完成,才能結果。人若無外功,不能成內果。比如一樣的講道,無實行的人,雖說得天花亂墜,人也不注意聽,或者誹謗他,因他無外功;有實行的人,說一句,他人信一句,就是一句俗話,他人也說其中有道,這不是有外功,方有內果的證驗嗎!

115、對朱循天說:男剛女柔,各正其道,男子必如天之清,女子必如地之寧。你的女人(前妻),不就道德範圍,不願孝敬老人,恭敬哥嫂,你不要恨怨她,也不要掛念她,才算守住你的男子道。你的老人,應當你盡孝,她孝不孝,你是不必強求的,能這樣,就叫作真正的剛。(朱循天與前妻雖終至離婚,亦從未相爭相攪)。

116、生子女時,父母的心性什麼樣,行為什麼樣,子女生後也必像他那樣,這就是所說的「生成」啊。既生以後,當父母的或先善而後惡,或先惡而後善,子女也必隨著變化,這叫作「造化」呢。

117、好佛的人聽說哪處廟修的好,就往哪廟去找佛。南去朝海,北去拜山,求佛度他往生西方,去見我佛。人都不知顧名思義,不知「我佛」,就是我們自己,偏向外求,越求越遠。所以古人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在靈山塔下修」。

118、孔子老年和群弟子言志,他說「老安少懷」,但沒有實現。我立了許多安老院(所)和懷少園,是替孔子還了大願。孔子傳道,光教男子,沒教女子,我辦女學正是補孔子的漏。

119、世人學道,也被道迷,聽說誰有神通,就去恭敬誰,給他磕頭。聽說哪位神仙有靈,就供奉上,給他燒香。聽說哪位神佛好就給他修廟,以為是無量功德。這和人的諂諛有什麼不同?那叫迷惑。還有貪心用事的人,為了求福,離道就更遠了!我才說,他修廟,我修神,他修房子,我修人。

120、子女就是父母的一通活碑。

按:子女的稟賦不同,都與父母的個性素質及孕期的胎教有直接關係。也可以說,子女的素質是父母給的。在某種意義上講,子女的表現,正是反映了父母的內心世界。尤其是忍而未發的隱情,都可在孩子身心上暴露出來,所以說子女是父母的一通活碑。

121、世人有信「八門」的,每一出門,或做事,都要看看八門。信「八字」的,又常請算命先生,批八字。我說「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極好的「八門」,人要從這裡走,八字也沒有不好的,成聖成賢都用不了。但是也要看看自己應從哪門進去,我是由忠字門進來的,從小為人放牛,長大給人扛活(傭工),後來在家種田,入宣講堂,勸人為善,辦女義學和公益事業,我敢說我一時也沒有不忠誠去做。有了一個忠字,其他的七德,也就不缺了。我的八門和八字還有不好的嗎?世人又何必迷信呢!

122、上火是「龍吟」,生氣是「虎嘯」,人能降伏住氣火,才能成道。有人惹你,你別生氣,若是生氣,氣往下行變成寒;有人逼你,你別著急,若是著急,火往上行,變為熱。寒熱都會傷人。修行人遇好事不喜,遇壞事不愁,氣火自然不生,這就是「降龍伏虎」。能降伏住,它就為我用。降伏不住,它就是妖孽了。

123、夫妻相處,最好是不說閒話,說好,會寵起驕氣,說不好,會引起爭辯。不相關的人,好歹都不動心,把夫婦也盾作不相關的人就合道了。

124、天加福是逆來的,人才嚇一跳,人加福是順來的,人才都知道。我說世人都有福,就是不會享,給他送德來了,他又害怕,不願接受。豈不知,道在逆境中成的,人是由好裡頭壞的。所以說好是壞的頭,壞是好的頭。你看!肉有香味,壞了太臭,白菜不香,壞了也不臭。果木在青的時候不會壞,熟的時候,離壞就不遠啦!人事也是如此。

125、現在人都說道德是補法律之不足的。將來必翻過來,說法律是補道德之不足的,世界就好了。

按:法律是管人行為的,管有形的;道德是正人心的,管無形的。道德昌明,人們自覺遵章守法,則法律只是起輔助作用了。

126、不入世就想出世,不盡道還想得道,豈不是「緣木求魚」嗎?孤修寡練,不合現在的天時。

127、道非德不顯,德非道不通。

128、知道的是理,行過來的才是道。

129、姑娘是世界的源頭,源頭不濁,水流自然清潔。所以我創辦女義學。

倫理概述

《三界篇》開始便提到了,性命哲學(三界、五行、四大界)是鳳儀學說的主體,家道倫理是其學說的重點。

人都生活在群體裡,在群體裡就必然產生人我之間的關係。這些關係,久而久之,便形成各種不同的規範,使人們能夠和諧相處。這些規範,就成為人們必須遵守的道德準則;一旦有人違犯這些道德冷則,必然引起眾人的反感和譴責,嚴重者,為國法所不容。由此,而產生了各種道德準則。這便是孝道、悌道、慈道、夫婦道等等倫理道德之所由生。古人稱之為「倫常」。

古代聖哲為人們提出許許多多做人的準則,但是隨著人類的進化和時代的變革,這些準則也不能不有所革新和變化。

鳳儀先生所闡發的家道倫理,不是完全沿襲古人之說,而是賦予了新的內容。譬如提出推倒古代「三從」之說,反對買賣婚姻,主張孀婦也可以再嫁,婦女自立等等。又如闡明「找好處」「認不是」是解決家庭矛盾的兩大關鍵,「化性」是心身健康、家庭和睦、撥陰取陽的無上法門,等等。都是簡單明瞭,行之有效的。

先生說:「道是相對而生,絕對而行的」。所謂相對而生:例如,有父母才有子女,有子女才成為父母,由此便產生「父子道」;有丈夫才有妻子;有妻子才當丈夫;有婆母才有媳婦,有媳婦才當婆母。如此等等。所以說道是相對而生的。所說的絕對而行,即個人應盡個人應行的道。為父的不問兒子孝不孝,而盡為父之慈道;為兒子的不問父親慈不慈,便要盡為人子的孝道;為兄的要盡為兄之道,為弟的要盡為弟之道。只要盡到自己應盡的道,而不問對方如何。但求自己,不要求對方。這便是盡道,而不是「要道」。先生說:「父母盡慈,子女盡孝,兄弟姊妹盡悌,這叫作盡道。要反過來,互相要道,就大錯了。自動而盡的方是善,若是互相要,便成惡了。今日家庭,所以不和,因為要道的人多,盡道的人少,如同討債的人多,還債的人少,哪能不爭吵呢」。所以行道的關鍵在於求己。

根據鳳儀先生有關倫理的語錄,從孝悌慈,夫婦道,婦女道,家庭教育以及其它方面的倫理道德進行闡述。

一、孝道

先生說:「人的大本就是一個孝字」。古人說「百善孝為先」。儒家為了發揚孝道,特為寫了一本《孝經》,可見中華民族,對孝道是何等重視!不過,人們對孝的概念,理解有所不同。先生說:「盡孝的不必常侍庭闈,才算是孝。若能立身行道,雖然離家萬里也是盡孝。孝子行事是純粹本乎天良,違天良就不是孝子」。所以盡孝不一定總在父母身邊,在家在外都可以盡孝。這樣人,在社會上也必然會忠於職守的。

先生所講的孝道,包含孝身、孝心、孝性。供養父母衣食住,這僅是孝身。孔子的學生子游問如何盡孝?子曰:「今之孝者,是為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有敬何以別乎?」孔子說的大意是:「現在為孝的人,只是說能夠供養父母飲食就行了。就是狗馬,都能得到飼養,如果內心對父母沒有誠敬之情,那供養父母和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論語》)。

對老人的心情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人老了,心有餘力不足,心中牽掛的事情更多了,總是放心不下。如果對老人的難處不理解,不體貼,只是嫌老人多管閒事,說話好囉嗦。為子女的很反感,動不動便刺傷老人的心。這樣,很容易使老人產生傷感,即便給老人做再好的飲食,老人也不感到香甜,心情也不愉快。這便是不能「孝心」的緣故。

先生說:「兒女盡孝,老人有錯,必須給補上,這才叫真盡孝呢。我母親在世的時候,因為怕家族欺負,不敢奉養老人,恐怕兒子們受累。我後來知道這一步錯處,母親死後,便將我祖父請過來,不但不要他的養老地,並且還負擔他的債累,我也一定請,這才能補老人的過失呢」。當時雖受伯嫂母的難為,先生也堅決這樣做了。不僅解決祖父的生活問題。同時更可以使祖父的心情得到安養,這是孝老人的三界。更為重要將母親的虧孝處給彌補上了。所以「順」不一定都是孝。

想要盡孝,必須有好的性格,光心好而性不好,孝道也行不圓滿。比如兒女出於好心,說話強硬,把父母頂撞完了,使父母心裡很難過,即使心眼再好,又有什麼用呢?例如一位「孝子「,給老人買來許多水果和點心,因為老人把水果分給孫子們了,兒子生氣了,便把水果收到一塊給扔到垃圾堆裡,氣得老人暗暗落淚。這樣能算孝嗎?說他不孝,好像冤枉了他;說他孝,竟把老人氣得這樣。所以缺乏心性修養的人,孝道是盡不完美的。

人在社會上工作,不論離家遠近,能夠盡職盡責,出色的完成任務,不令父母掛念和操心,就是孝子。尤其一提到兒子或女兒,父母感到心滿意足,十分欣慰,這樣,比較庭闈這孝,其份量還要重得多呢!當然,父母衰老病弱之時,兒女能夠耐心服侍,也是非常必要的。

子女孝敬父母是責無旁貸的,但是只是自己一個人能盡孝,還是不完滿的,必須夫妻和諧起來共同孝敬老人,才能使老人更安心。所以先生說:「男子如不把內人(妻子)領在道上,能孝翁姑,教子女,縱自己十分盡孝,老人也不淨心;女子結婚之後,不能助夫成德,雖然自己孝敬翁姑,翁姑也是不甘心,所以男女必須明道,才能盡孝。」

先生說:「在外邊做事的人,常掛念老人,以為是盡孝,錯了,那為思親,不是孝親,必將職分內的事,做得完善,那才算盡孝。因思親而不能盡道盡職,未免重貽親憂,深負親恩,怎能算孝呢!」

父母去世,子女哀痛,是人之常情,但過分悲痛,以致傷害了身心,也是不應該的。先生說:「人當父母死時,都要痛哭流涕,以為是盡禮,其實是一種無益的事。若是有道的經過這一番痛哭,也要損去一半道力。父母今生作善,來生還是作善,又何必痛哭呢!若有哭的心倒不如立志成道,父母和九祖都得到超度了」。允恭道:「孔子說:『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那是什麼意思?」先生說:「孔子的話,是因時而發的,不那麼說,不能合乎那個時代。假使他生在現世,他也就不能那樣發言了。」孔子那個時代是極重禮儀的,所以那樣說。

先生說:「如把人情割斷再去盡孝,那才是佛國的孝子呢!」這是孝道最高層次的要求。當然,有很多人是無法理解和接受的。

所說的「割斷人情」那是從思親憂念,牽纏掛礙的狀態中解脫出來;所謂「佛國的孝子」乃是立身行道,達到盡人合天,了脫塵寰的境界。這樣,才是孝道的究竟。

二、慈道

「上愛下曰慈」是古人對慈的解釋。在此專指父母對子女應盡之道。父母對子女除了負養育之責而外,更為重要的是對子女培養教育。正常人愛孩子是不學而能的,所以無需誰來讚許,不過有許多做父母的極易流於溺愛。愛的過分,便可能害了孩子,且貽患無窮。比如從小嬌生慣養,到應該自立的時候,還處處依賴父母,這實際是把孩子害了。

先生說:「老人給下輩人預備許多財產,這樣人不是慈愛子孫,正是欺侮子孫,他以為子孫不能謀生,無力吃飯,所以大事準備。對外人刻薄慳吝,專為子孫積蓄,子孫任何經驗也沒有,就知道吃喝玩樂,到後來真落到沒有飯吃不能謀生了!」這樣的老人,不僅不是慈愛,恰恰是把子孫坑了!

更有甚者,貪來不義之財或貪髒枉法來的錢,留給子孫,先生說:「這種財產留給子孫,和留毒藥給子孫有什麼不同,自己造孽,兒孫受罪,真是自作自受!」

人們都知道健康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那麼家庭的真正寶貴財富不是金銀財寶,而是培養出理想的孩子。如果沒有好的下一代,即便有再多財產,也不夠兒孫的揮霍,反而成為他們走上罪惡道路的催化劑。所以兒孫的命運,不在於父母是否留有更多的財富,而是看是否有良好的教育。所以更為關鍵的是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極為重要的老師。父母的言行動作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身教勝於言教。父母要求孩子不要做的事情,自己必須首先做到。比如教育孩子不要賭博,要遠離低級趣味,那麼父母必須首先做到不賭博,遠離低級趣味。否則光教育孩子,自己不能以身作則,孩子是不會服氣的。古人說:「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是確有道理的。

做父母的能孝敬老人,在生活的細節中,處處體現出尊敬老人,那麼自己也會得到孩子的尊敬,這是最為明顯的例證,也是最有說服力的。在此基礎上,再教育孩子好好學習,敦品立德,自會收到理想的效果。這便是最大的慈。所以教和養是分不開的。

兒女在少年時,父母就應該以清正廉潔之道灌輸給他(她)們,免得到成年時誤入岐途。先生說:「現在當父母的,拿血汗的金錢培養子弟讀書,把子弟培養成了,也作官了,拿回來的錢多半是貪髒賣法的錢。拿血汗的錢而換來孽錢,真是賠賬得很!」待造成惡果之後,悔之晚矣!難道這樣的實例還少嗎!這,父母不能說沒有責任。

常言說「棍頭出孝子」,這話是極無道理的。試問古往今來,哪個有成就的人是父母打出來的?往往父母打孩子,都是因孩子犯了錯誤,生氣了,才打孩子。實際是拿孩子洩憤,不是教育孩子。孩子當時害怕了,過後又忘了。這叫「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

民國十五年九月,在長春開家庭教育大會時,有一天,女義學的學董們有認為打得對的,也有人認為不對的。最後請問先生,先生說:「我是莊稼人,舉個莊稼例子,種地時,谷種要是著了熱,你們說種下去能不能出呢?」有人回答說:「能出」。先生說:「出是能出,可不能結子啦。因為谷臍著熱,長出來的苗一定不好。人也是一樣,父親的性情乖張,子女准不聽話;母親的心要不正,子女的品行不端,這全是先天受病。他現在把兒子打死,也沒有用啦!要研究胎教,才能明白這個道理。」

先生說:「打罵孩子是四大惡風之一」。(四大惡風包括打罵妻子,打罵孩子,兄弟爭分財產,走人情來往。)

理解孩子,掌握孩子的心理,才能教育孩子。不瞭解孩子的心理活動,父母只是一味地嚴加管教,不能對症下藥,常常是浪費了語言,浪費了情感,孩子不僅不能接受,反而會產生更大的逆反心理。小孩心中無小事。大人只知道按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孩子,往往事與願違。

農夫種地侍弄小苗,必須懂得小苗成長的規律,如違反了它的規律,莊稼一定長不好。培養孩子,絕對不是「有奶便是娘」那麼簡單,培育孩子並不是單純養和愛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教的問題。西方有一位哲人說的好,「愛護子女,連老母雞都會的」。所以要做一個合格的父母,如何教育子女是一門最大的學問,這也正是把慈道列為倫理道德中重要課題意義之所在。

子女長大成人之後,父母怎樣算慈?先生說:「兒女是世上的,有了能力應給世上服務。要是因為父母,把子女累在家裡,在子女方面是小孝,在父母方面就是不慈啦!」

三、悌道

古人說:「善事兄長曰悌」。在此則擴充為兄弟姊妹之間,和睦相處,親敬友愛之道。即是悌道。兄弟姊妹本為同一父母所生,所以孝敬父母,就得和睦兄弟姊妹。悌道也是出於天性之自然。孟子說:「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所以孝悌都是天性所固有的。如人在幼童時期,同在外邊和小孩們玩耍,如果有人欺負他哥哥,弟弟一定要幫著哥哥,誰教他這樣呢?這便是天性之自然。即使弟弟無力幫哥哥去打對方,也一定在旁邊哭泣。然而弟兄長大了,便不一定那樣親熱和睦了。這是為什麼呢?有的人認為父母偏愛了,生嫉妒心了。尤其結婚之後,便明顯地分心眼了。

兄弟之間不和睦的主要原因,不外袒護妻子,或爭分財物,或妯娌間相互矛盾。尤其是為了爭分財產而打架鬥毆,更有甚者,引起同室操戈,後果不堪設想。其主要根源,不外乎受貪心的驅使與性情的暴烈。什麼兄弟本是一母同胞,情同手足等等大道理,完全拋到九霄雲外去了。惹得老人生氣上火,痛心疾首,毫無辦法。由於兄弟失和,當然妯娌不睦。為了爭分家產,有傷天倫,這樣的夫妻還想培育出理想的下一代,豈不是緣木求魚!

致使老人哀歎晚年之淒涼,兒子們輪流供養,生活得不到安定,經常面對晚人難看的臉色,實無異於乞討,這不是由於悌道不盡而累及孝道嗎!

欲盡悌道,其關鍵在於一個「讓」字。朝陽縣李子和是盡悌道的典範,他相信鳳儀先生的話,曾三次讓產給哥哥,無怨無悔,以全悌道。先生道:「李子和因為把悌道行真了,所以後來有那麼大的光輝。」

先生說:「道是在於對面,其在自身為本,本立道自然生。為兄的,但問兄寬否,不問弟忍不忍,為夫的但問自己義不義,不必問婦之順不順,這樣就是『本立道生』」。

姊妹之間,也同樣有互相愛護,彼此關懷之悌道,使父母放心,不牽掛,正是直接盡悌,間接盡孝了。

四、夫婦道

男女結為夫妻成為家庭的核心。雖然有父母,子女、兄弟,但真正長時間生活在一起的,還是夫妻,所以家庭中的主要問題,如和諧與矛盾,快樂與苦惱,多數是源於夫妻關係之中。《易經》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古人往往把男女與天地、日月、陰陽並提,可見古人把夫妻之道提高到何等重要位置。孟子也非常重視婚姻,曾說:「男女居室,人之大倫也。」古人為什麼如此重視夫妻關係呢?鳳儀先生說得很明確:「夫婦為人倫之始,造化之基。」人類有夫妻,除了為組織共同生活的家庭,仰事俯畜,服務社會,更為了繁衍後代。所以夫婦之道,非常有研究的必要了。

婚姻的質量決定家庭的質量,家庭的質量決定下一代的質量。這是千古不易的一條真理。人們只希望有好的下一代,但不能注重自身的素質與品德上的提高,也不過是空想而已。

結婚把一男一女溶合為一體,不等於把兩個半圓合成一個完整的圓,而是取長補短,相輔相成。在成婚之前,就必須都有個正確的思想基礎。

有的人結婚,只是為了一己之享樂為主,僅從外貌的美麗作為選擇配偶的標準,而忽視內在的精神素質,基感情極為脆弱,難以持久的。因為一個人美麗的容貌,是經不起歲月的剝蝕,時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會磨損她們容顏的秀美。這時,夫妻的愛情又靠什麼來維繫呢?這便是厭舊喜新心理的主要根源。

至於以金錢、地位、權勢為前提的婚姻,均屬買賣婚姻範疇之內,缺乏穩固的婚姻基礎。這些前提一旦失去了,夫妻感情便會立刻失去保障。這是典型的「可與共富貴,不可與共患難」的夫妻。

以道義相尚的夫妻,必須志同道合,打破財產、勢力、地位、才貌等舊觀念。即忠誠、樸實、心地善良、性格穩健、胸襟開闊、身體健康的男子與賢淑文靜、通情達理、資性溫柔、身體健康的女子,結為終身伴侶。不索彩禮,絕對崇儉。婚後,互不管束,互不依賴,男女自立,同甘共苦,互諒互助,為了共同人生目的而奮鬥終生。

男子以剛正為主,性剛不動脾氣,心剛沒有私慾,身剛沒有不良嗜好。女子以柔和為本,性從天理,心從道理,身從情理。打破古代的舊三從。要做到男剛女柔,所說的剛,絕不是剛暴,是剛正,所說的柔,並不是柔弱,而是柔和。所以男要領妻不管妻,女要助夫不累夫。

男女通過結婚,雖然溶為一體了,但是雙方仍存在心理、性格、習慣上的差異,這種差異不可強求一致。愛情的力量再大,究竟不能把另一方變成完全和自己一樣的人。結婚不是單純的軀體結合,彼此心靈的交融,性情的接觸,感情的深化,千變萬化,是非常微妙的。婚姻之中,蘊涵著苦樂悲喜。夫妻相處,強求一致,反而使差異擴大;過度親密,反而造成疏遠,物極必反。俗話說「淡中滋味長」,就是這個道理。那些不能「存異」,而將自己的想法,習慣強加於對方的人,勢必會產生許多誤會和苦惱。所以夫妻間要長短互補,剛柔相濟,有個磨合、互相適應的過程。鳳儀先生說:「能會對方的道(即對方心性行為變化的規律)就叫作達彼岸。」又說:「看男人的心就可以知道他女人甚麼樣,看女人的意就可以知道他丈夫為人怎麼樣。」

夫妻應有各自的獨立性,而又配合得十分默契,恰似由於各自獨立的兩根琴弦,方能奏出美妙的樂章。剛柔相濟是先生講夫婦道的重要原則。世事很少由於單純的剛或單純的柔而能成功的。剛柔也可說是一個事物的兩個不同因素。陰柔之文彩,是美的表現,陽剛之健美,是美的核心。如此夫婦方是真正的平等。假如兩個演員,都要當主角,誰也不當配角,這台戲如何能唱得下去!

大而國家社會,小而工商團體,無不是以剛柔相濟為用,方能取得最後成功,千百年來,歷史昭然。何獨作為人類社會細胞的家庭,而能例外!

假如男人性情粗暴,女蠻橫不講理,他(她)們所組成的家庭怎麼會幸福,又怎能培育出理想的下一代?在日常生活中,用恨怨惱怒煩來支配他(她)們的言語和行動,則夫妻和睦,父慈子孝的家庭,又從何談起?由此看來,男人剛正,女人柔和,才是家庭幸福的保障。然而欲做到剛正與柔和,又必須從先生常說的「去習性,化稟性」作起。

孝悌慈是家道倫理中的主要環節。要想把這幾條道盡得圓滿,必須夫妻協調一致,夫要領妻盡道,妻要助夫成德。上孝父母,中和兄弟妯娌,下教子女,都是夫妻直接應盡的義務。夫妻和睦,家庭才能和睦。所以說夫妻是家庭的核心。

培育好的子女,提高下一代的素質,不僅是父母的希望,而且是人類的最大的心願。這就要求夫妻必須注重胎教,尤其是要研究好胎前教育。無數事實證明,孩子的性格與智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來自先天因素。先天遺傳因素是內因,是根本的根本,後天環境的因素與教育是外因,是個性與智力發展的外部條件。二者缺一不可。然而先天因素是不太好改變的,而後天因素全在環境與教育。夫婦之道,涉及到人類的素質,所以先生才說它是「人倫之始,造化之基」。

五、婦女道

「姑娘提滿 家,性如棉,志為根;媳婦托滿家,性如水,意為根;老太太兜滿家,性如灰,志為根。這幾句話是你們女界的真道,你們就應該本著正道去作。」這段話是鳳儀先生為婦女明確提出的必行之道。話非常通俗淺白,但真能做到圓滿是很不容易的。故萬不可以為土俗無味。

婦女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是家風形成的主要因素,培育理想的下一代的根本力量,是決定家庭幸福的源泉。「如棉、如水、如灰」等提法,雖然不是出自古聖先賢的聖經寶典,但確是行之有效的齊家良方。也是鳳儀先生長期研究家庭道德的智慧結晶。真能照此做去,家庭未有不和樂幸福者。當然,男方的有力配合更是不可缺少的。

1、姑娘道

所謂性如棉,即如棉之潔白,守身如玉;如棉之柔韌,不暴躁;如棉之溫暖,不冷淡;如棉之綿長,恆久如一,不退志;如棉之平等性,一視同仁。志為根者,(志,即四大界中的志)立志不爭不貪,(先生說:「志為根是不貪,性如棉是不爭」)立志孝雙親,敬兄嫂,愛護侄男侄女,眼中有事,手中有活,多幫嫂嫂工作。立定志向,不為貪所動搖,這就是志為根的表現。不多嘴多舌,不挑撥是非,尤其在婆媳之間,不傳閒話,不暗送「毒藥丸」,只能化解矛盾,平息是非。使家庭轉苦惱為和樂,使人位之間的情理、道理以及天理都得到提升,這便是姑娘提滿家的實質。

女人為齊家之本,清國之源。姑娘道研究明白了,是正本清源。先生說:「姑娘是世界源頭,源頭不濁,水流自然清潔。」所以他的最終目的是「振興女教,重立人根」。但這並非只是空喊口號,而是從清末時期就倡明婦德女道,首先創辦義務女學,讓女子讀書明理,培育理想的下一代,誠可謂得治世之本也。

世上有了受過道德倫理教育的姑娘,出閣之後才會成為賢惠的媳婦,只有賢惠的媳婦,才會當好母親,培育出良好的孩子。如此,則改變世風,提高人類的素質,才有希望。這乃是正本清源之千年大計。

2、媳婦道

研究姑娘道,是女子立身之本,姑娘道明白了,立下一輩子的根基。媳婦是來自姑娘,但和姑娘道大不一樣了。媳婦在家庭中,要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教子女,還得助夫成德。媳婦要性如水,意為根(意,即四大界中的意),托滿家。所說的性如水,即如水之柔和,不急躁,不好高騖遠,隨遇而安,不生氣,不怨人,如水之隨圓就方,合味合色,如「水之利萬物而不爭」,托底就下。如果家中有愚魯的人,必先在他身上著意,把他托起來。從而托起滿家人的精神。

丈夫無論為農、為工、為商、為士、為官,為妻的首先是要助夫盡孝,然後按他的職業助夫成德。如丈夫是商人,當助其公平交易,貨真價實,童叟無欺,以義為利,才是商人的道德。如丈夫是讀書人,當助其勤學好問,志在希聖希賢,立身行道,揚名顯親。如丈夫是為官的,則助其忠於職守,愛護人民,清正廉潔,絕不貪髒枉法。如此等等,正是水利萬物之美德。

所說的意為根,即知足常樂,不可面帶愁容,並能屈己待人。在公婆面前,和顏悅色,對妯娌間和睦相待,對侄輩不離慈愛,再能心存一家人的好處,處處給人以溫暖,則家庭必能和睦,家道必然興旺,這便是意為根的體現。

心存孝念,再能注重胎教,找好處,認不是,自然會培育出理想的下一代。賢妻良母,一脈相承,故曰「家庭的質量決定下一代的質量」。

3、老太太道

人的一生,離不開三個階段,由少年經過中年到老年,女子則為姑娘、媳婦、老太太。不明白道的,往往糊糊塗塗,苦苦惱惱地過了一輩子,明白道的則可痛痛快快,順順暢暢地走過人生之路。如能從童年就打好人生的基礎,明確為人之道,肯定會少走許多彎路。人都願意尋求一個理想的環境,但常常事與願違。甚麼道理呢?關鍵在於不明人生之道,即使環境再好,物質條件再充足,如果你不存道心,耍大脾氣,爭貪不已,是非不斷,那麼再好的家庭,恐怕也被你攪得烏煙瘴氣,苦惱不堪。尤其是女人,不明倫理家道,在家庭中是最苦的。所以先生才提出姑娘、媳婦、老太太的各種規範,正是為了解除苦惱,增進幸福。

女人一生辛苦,費盡心力,老年家成業就,兒孫滿堂,這時候就當老太太了,這個名稱最尊貴。老太太要性如灰,志為根(志,即四大界中的志),兜滿家。柴火灰是溫溫暖暖,喧喧騰騰的,溫而不藏火,好比老太太氣度溫和而無火氣。知足常樂,閒事莫管,一切無說。永不生氣,平心靜養,把一切家務交給兒媳婦管理。但交出去還得放心,若是交給她還不放心,常好敘敘叨叨不住聲,不但自己操心,反而惹得一家人都不耐煩,這樣老人總在苦中。所以當學灰之溫暖沉靜,萬不可灰中帶火。

志為根者,巍巍不動,對兒女放心,對家務放下,不受情牽,不被物累。然而對家中每個人應行的道,還必須格物,常存在心,當晚人問到時,及時指教,不問則不強說。倘晚輩人有了過錯,老太太趕快兜過來,這正是行「不言之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犯了過錯的人一定感激老人,知恩改過。對孫子們常說他父母的好處,導致全家和睦,彼此感恩,全家和順。欲云:「老太太炕頭坐,一福壓百禍」,正是說老太太為兜滿家的福星。根深葉茂,本固枝榮。自會人財兩旺,四季平安。

女人和男人所不同之處,男人一生始終是「志為根」,女人則少年時是志為根,打好基礎,固住根本,不被情牽利誘,潔白如玉,結婚之後,則必「意為根」,生兒育女,仰事俯畜,應酬親友,承擔家務,所以要如水之柔和靈活,滿面春風。否則,媳婦仍以志為根,冷淡對人,則家人外人都無法接受。到了老年,則仍回到志為根,是秋收冬藏時期,修心養性,縮本還原,以成道了道為主。女人是從「志」開始,中年以「意」用事,到老年仍歸到「志」上,正是走了一圓。

4、婆媳道

在家庭中,婆媳間的矛盾,幾乎是普遍存在的。婆媳不睦,最難心的是兒子,一方面是母親,一方面是妻子,都是親人近人。出了問題,有的時候,怪媳婦,也有的時候,怪母親。為兒子的不能輕易責怪哪一方,更不能隨便批評妻子,用壓制的方法,只能加重婆媳間的矛盾。媳婦口服心不服,後果更為嚴重。然而對母親無法直接責怪。在這種情況下,為兒子的只有用自責的方法,來緩解矛盾。歸根結底,家庭的問題,只有各正本位,各行其道,「找好處,認不是」(即找對方的好處,認自己的不是和缺點),才是解決家庭不和的唯一方法。

會當婆母的,絕不可當著親友或鄰里的面說兒媳的缺點,也不可背地裡講兒媳的不是。媳婦當然也不可議論婆母的是非。婆母要知道媳婦的心理及其為難之處,要體貼媳婦,要像對待自己的女兒一樣的關心,時間久了,媳婦也自然會對婆母像自己的母親一樣。兒媳婦有一點差錯要容忍,要諒解,萬不可吹毛求疵,抓住不放。如此天長日久,婆媳關係沒有不好的。

婆母若不明白道,未先施恩,先揭短處,或以大壓小,替兒嫌妻,總是使脾氣管人。即使是個好媳婦,關係也不會處好的。所以「責己」是行道的關鍵。

為兒媳的也應多為婆母著想,須知道老人的心理,能調換位了想一想,辛苦勞碌,把兒子拉扯大了,娶了媳婦,只知和妻子一條心,對老人冷淡了,使老人寒心,老人能不難過嗎?想到這裡,兒媳自然會對公婆更加關心與體貼。其實,兒子夫妻和好,做為父母是高興的,只要是不忘掉爹媽,父母就十分知足了。如此相處,婆媳關係怎能不好呢!兒媳盡孝道,婆母盡慈道,歡歡喜喜,家庭和樂,既顯出婆母仁慈,又顯出兒媳賢孝,日子哪能不發旺!

5、繼母道

人的盡道都有個根。先生說:「為繼母的道根就在先房子女身上」。母親早去世,父親再繼娶一位來,就是繼母。本來在家裡當姑娘的本分,出閣後,就給人家當母親,這在婚前必須有充分地思想準備,瞭解夫家的人位情況,及其相處之道。婚後,對前房子女,還得格外盡心。稍一差點,旁觀的便說長道短。尤其是親戚朋友,沒有不注意的,都恐怕前房子女受屈。到了自己生了子女,更有前後的比較,看看對待孩子有無明顯送別,這是一般人的心理。在當繼母的,對前房子女,固然有心偏的,然而不可一概而論。只要當繼母的抱道而行,內外如一,不單純做表面文章,對前房子女的關愛,發自內心,日久見心,雖然不是有意求人知,但終久在親友鄰里間,自有公論。

在生活上,對前房子女和自己生的同樣對待然而絕對不許打罵,雖然是好心,也必須掌握住尺寸,以免產生誤會。只要拿出良心,教之以道,就可以了。大人無分別心,則前房子女,與自己生的子女,自然互相親愛。等到兒子娶了媳婦,待遇上視如同母一樣,只要我心真,兒女斷乎不能假,將來必能盡孝道。語云:「一真一切真。」從此,愈可體現出真義了。

六、胎教

「胎教」之說,自古有之,據史記載:「太任有妊,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太任即《詩經》所說的「思齊太任,文王之母。」這是關於周文王的母親注重胎教的最早記錄。此後,歷代醫學家對於胎教,都有詳細的論述。

人的喜怒憂思,悲觀驚恐,可使氣血紊亂,臟腑功能失調,孕婦便可直接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

科學家研究發現:積極的情緒會使血液中產生有利健康的生化物質,崦消極情緒則會使血液中增加有害的化學物質,如果是一位孕婦,與胎兒氣血相通,必須要貽害於胎兒的。

人們都願意生育聰明俊秀的孩子,但有時事與願違,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好的願望不等於好的行動,正如農人只盼長好的莊稼,而不改良土壤,不好好栽培,是同樣道理。法國有句諺語說的好:「父母的品德是孩子的最寶貴財富。」這便是有力的說明孩子的先天因素是父母給的。

鳳儀先生於清末時期就發現,改變人類素質問題是古往今來最重要的一門學問,可稱千年大業。所以他提倡「胎教」是從創辦女子義學開始,使女子普遍受教育,直到實行「崇儉結婚」。他常說:「講『母教』不如講『教母』」,即先教育未來的母親。這就意味著「根本教」(胎前教育)和「胎教」的極端重要了。因此,他常用「翻轉世界,重立人根」的豪言壯語來表達自己的遠大胸懷。

先生認識到古人講胎教,多行之於權貴富豪之家。為此他現在講胎教,便力求寓於日常生活之中,是平民百姓均可做到的。

所說的根本教即胚胎之前的教育,也就是對未來父母的教育。如木之有本,水之有源,父母的道德品質,思想感情,至關重要,懷孕前的生活環境,特別是男女交感之際的雙方心理與情緒,尤為關鍵。這種七情六慾的應時感召,對未來的子女的氣稟形成,起到根本作用,所以叫作「根本教」。先生常把夫妻比作天地,男子應如天之清,女子應如地之寧。若男子性情乖戾,好動氣稟性,是為天不清;若女子性情浮躁,恨怨多氣,是為地不寧。這樣,怎能生育理想的後代呢?所以先生說:「天清地寧,生孩賽如神童。」

很多事實說明人的個性與智力很大部分來自父母的遺傳。那麼同一父母的數個子女的個性與智力為什麼各不相同呢?且有相差非常懸殊的?當然不排除後來環境的影響與教育的作用,但也有的後天條件基本無大差別,何以孩子的素質差距那麼大呢?從鳳儀先生所講的根本教與胎教便可找到答案。他曾以自家為例說:「子女什麼樣,要看有兒女時(開始受孕時),父母的性子,心理,行為都什麼樣,就知道了。有我兒子的時候,正是我迎養祖父的時候(祖父四個兒子,十四個孫子,無人奉養),所以我知他必賢孝。」

先生又曾指出劉惠忱三個子女的素質與性格不同的生成來源:「生長女榮樹時是心界(四大界中的心界,一心發財,專用心機),只知創業,人情很圓到,所以她花錢,你別不樂意,因你生她的時候,就是那麼生的;生次女富久時,你的產業置多了,有脾氣了,所以她也有脾氣;生兒子富乾時,你們就辦女義學了,一心辦善德事業,所以他很聽話。小兒子性情好,長女有心眼,次女有脾氣,這是你的三界(性、心、身)生子女之源。」

由此看來,凡是多子女者,如能細心回憶,總結胎前與妊娠期的精神因素以及環境的順逆便可查明子女個性與氣質差別的根源了。

筆者多年來,用業餘時間,做了一百多例同父母生的子女個性、氣質和智力的差別與先天因素關係的調查。

例一、孫××,五十四歲,男,某市機關屬員,有五個孩子,次子孫×,自幼聰明沉穩,心細多疑,從不用父母操心。升到初中後,話語逐漸減少,喜離群索居,後來竟變成抑鬱寡歡,悶悶不樂了。參加工作後,過分小心謹慎。由於疑心,常常無中生有。例如,他的飯盒出鍋後,有時別人就便給他帶回來,他竟一口不動,準備拿回家,求人化驗一下,惟恐別人給下毒藥。但他從來不承認自己有病,不願到醫院就醫。

據他父母回憶,次子孫×,先天在母腹形成階段,適值一九五一年處在反貪污高潮時期,他父親當時在某銀行任會計,和他一起工作的主要人員,都是被打擊的對象,已被隔離審察。因此,孫××雖然還很年輕,知道自己無任何經濟問題,但也惶恐,成天低頭不語,精神上十分緊張,同時也影響到妻子日夜不寧,憂慮重重,一旦丈夫下班晚歸,她便憂恐的不得了。妊娠期因此患病多日。一九五二年次子孫×出生,他後來的氣質與性格,不正是他出生前父母精神狀態的反映嗎!

孫家另外四個孩子的性格都很正常。(一九八一年其父孫××口述)

例二、戚××,女,六十歲,某市小學教師,丈夫冉××數年前即轉到某大城市工廠工作。其妻戚××年歲大他七歲。生三個子女,性格與氣質差距都很大。戚有兩位母親,她為嫡母所生,從小同她母親即受庶母的氣,怨氣一直憋在心裡,無處傾訴。結婚後,長子出生即是啞人(一九五年生,原因不明)。

夫妻兩地生活,年令相差懸殊,戚××對丈夫存有疑心,恐其在外另逐新歡,精神負擔很重。此時正是懷孕二子的階段。殊不知這咱情緒,正是其二兒子後來多疑心的先天因素。次子結婚之後,總是信不著妻子,有時妻子和某人說笑,過後他便和妻子打架,鬧得全家都不得寧靜,父母為此甚為苦惱。這種秉賦不是明顯來自先天嗎!(次子生於一九五二年)

第三個孩子是女孩,一九六二年出生,此時夫妻早已結束兩地生活了。家庭和睦幸福,所以女兒聰明、心細、穩准、安祥,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干的很出色。

這三個孩子的稟賦,正是其母親孕期的環境與內心世界的寫照。(一九八二年戚××口述)

鳳儀先生認為婦女受孕之後,胎兒居於母腹,與母體本屬一脈,經絡相關,氣血相通,後日小孩之成長壽夭,智愚賢否,胎教至為重要。因此,孕婦必須清心養性,舉止大方,注意栽培心地,克服私心雜念,努力涵養性天,化除氣火煩惱。盡量做到不聽爭吵之言,誹人之語及怪力亂神之說,多讀些有益心身之書籍。不看邪僻醜陋,勿觀殺害凶暴,不見奇形怪狀,嚴防吸取不良信息。

孕婦要經常保持喜氣歡悅的情緒,如春風和煦之陽光,常常照耀胎兒,使胎兒茁壯成長。切忌以氣稟性用事,謹戒悲哀,勿生憂恐。然而,欲做到這一點,並不是孕婦單方面所能奏效的,為丈夫者,必須認真合作,全心相助,方能成功。先生特別反對丈夫打罵妻子,他說:「罵女人是顯威風,女人雖不敢還口,而惱氣已存在心裡了,打女人是屬殺氣,女人雖不敢反手相打,而恨氣存在心裡了。女人惱氣恨氣,既不能施展到男人身上,最後洩到子女身上(直接影響胎兒),子女既感受不良之氣,世世相傳,貽害無窮,這不是打罵女人的害處嗎!所以打罵女人的罪過極大。」

某孕婦問:「我未來這個小孩能什麼樣?」先生說:「真著笑,你(包括丈夫)包的餃子是什麼餡,你自己還不知道嗎?何用問別人。」這個質樸無華的答覆,卻蘊涵著深刻的哲理,它肯定了先天因素對子女的智力與性格的形成起到根本作用。當然,並不否定環境與教育的作用。

先天遺傳與後天教育,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先天條件好,後天條件不好,那麼良好先天條件也會白白浪費掉。所以世界著名生物學家巴甫洛夫說:「嬰兒出生三天後,再進行教育,就已經遲了三天。」

七、倫理其他

1、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會有倫理關係。這些關係所形成的規範,有的是約定俗成的;也有的是聖賢按道德倫理規定下來的;更有些是某些權貴人物硬性制定出來的,要求人們必須遵守。例如女人的「三從」,女人要從一而終,夫亡不許再嫁,等等。某些拜規陋習,是應該打破的。三從早已成 歷史的垃圾,無人理會。而女人守孀一事,鳳儀先生並不提倡,他認為女人死了丈夫,有的可以守,有的不必守。先生說:「若是公婆年老,無人侍奉,兒女年幼,無人扶養,願代亡夫完成孝慈之道者,可以守。如果公婆年壯,又有叔伯,再無孩子,自己又年輕,可以再嫁。其有不為孝慈復多情多欲,只拘於禮教,可再嫁。或亡夫生前浪蕩奸邪,為害社會,死猶遺臭,更無守節的必要,應該及時改嫁。但是凡意志堅貞,或性好清靜者也可以守。」

至於古代以守節為榮,先生並不提倡,所以不單獨講「孀婦道」。

2、民國十九年(一九三年)先生在瀋陽。一日,張作霖的五太太壽夫人問道:「現在男女平權,不准一夫多妻,怎麼還講嫡庶道呢?」先生道:「我本不願講這一條道,可惜現在的富貴人都困在嫡庶道上了,不得不講,以救正之。」千百年來,富貴人家,多有納妾之拜腐陋習。先生極為反對,曾說:「現在的男子沒有良心的太多了,稍有能力就要納妾,他的女人無論原來有多少好處也不顧了,所以我說這樣的男子沒有良心呢!」

一九一六年(民國五年),先生一貫反對的事,偏偏在他家裡發生了。兒子國華在瀋陽教書時,納房淑賢為妾,先生得知此消息後,便用哈哈大樂的方法,以排除陰氣。否則,只生怨氣,絲毫無補於事實。然而,現實擺在面前了,怎麼辦呢?於是,先生便抓住這個契機,開始研究「嫡庶道」事先,雖然阻攔也無效,木已成舟,先生認為,這條道不研究明白,就成孽了。因此,便和同仁王雲卿、趙品三、宋子貞等人表演嫡庶道。嫡庶之間,怎樣相處,怎樣感恩,當姐姐的(嫡婦)得知道妹妹(庶婦)是有恩德的。那麼究竟妹妹有什麼恩呢?其實這恩是明顯的:原來的任務完全由妹妹負擔過去了,生兒育女,以後家過得怎樣,你也不用管啦,對丈夫方面,怎樣侍候,你也不用管啦。人家替你來了,對於孝公婆,招待親友,一切的事情她都替你辦了。這麼大的恩德,還不是恩人嗎!

當年有許多被嫡庶關係所困擾的家庭,由於學習先生所講的嫡庶道,而化苦惱為和樂了。尤其有些官宦之家,長時期受多妻之累,痛苦不堪,而聞道之後,得到解脫的,大有人在。在他們的帶動之下,很容易開化一方之善風。因而在女義學的發展上,也起一定的作用。

隨著歷史的前進,納妾的陋習,已逐漸被淘汰了。因而無需再講嫡庶之道了。

3、孝敬老人是多方面的。譬如老人對某一樁事情沒有真正的主張時,兒女就必需給拿主意。先生自述母親去世時的情景道:「我媽死時,(先生二十三歲)家人都無心過年,我說不對,好好過年,我媽死,是升天享福了,苦算完了,活著是受苦。趕過年時,驢也生病,我爺爺就灰心倒志向了,說:『馬倒鞍子轉,歪垮一齊來,你媽死了,驢也病了,日子算不能過了。』我說哪來的話呢,看看牛馬經,我買一付藥,驢也好了,人不能因事倒志。後來我父親迷信夜報神,晚上供個碗,報告說,咱家人全得死,差點把我父親『報』瘋了,我就把碗摔了,陪我父親一床睡,報也不報了。那時我有真木,有主宰,不能倒志。」

假如不是先生有真主宰,都迷信起夜報神來,全家人驚恐萬狀,則其後果不堪設想了。所以先生有正知正見,為老人拿主意,使老人定住位,處之泰然,正是真盡孝了。

4、朋友之間怎樣相處呢?人在社會上,不能沒有朋友。先生說:「朋友居五倫之一,是托底的。君臣、父子、夫婦、兄弟,都有不能說的話,惟獨朋友是無話不可說的,所以是托底的。」但交朋友也是有境界的不同,如孔子的學生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能指出他的過失的,是他最喜歡的人,便是他最好的朋友,才是他的真朋友。人處於危難之中,能上前來拉一把的,更可見出朋友之間的真情。

朋友有狹義廣義之分,私人的交情,彼此相互幫助,相互勉勵,不斷向上,這當然是真朋友;還有更高層次的,即古人說的「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然而要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便是和而不流,相互受益,不受其害的擇友原則。

一般人交朋友,多半著重在利益上,特別是看有勢利的就上前,否則,便後退,這種勢利之交,斷不能長久,因為他交朋友的初心,就是勢力眼。

至於那些不分是非善惡,一味濫交,吃喝玩樂,酒肉朋友,今天你請我喝酒,明天我請你狂舞,迷醉於低級趣味,深陷於花天酒地之中,而不能自拔。恐怕越陷越深,最後竟至身敗名裂,悔之晚矣。難道社會上此類朋友還少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隨婆逐流,往往受損友之累。然而受累不可怨人家,是怨自己不明朋友之道。

其實交朋友的人未嘗不明白,可惜明知故犯。明知是個「損友」,不能遠離他;明知是個正直的朋友,而不能親近他;明知花天酒地不對,而不能改,這便是不能自拔。

朋友有了過錯,須「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勸戒朋友,勸到一定的次數,他不聽就不要無休止的勸了。「朋友數,斯疏矣」。勸的次數太多了,就疏遠了。這是古人的經驗之談。朋友有信,要忠誠,相互信任。首先自己要品行端正,再勸勉對方,才會發生效力,否則,自己不正,哪能正人!

5、隨著歷史的進步,人類已進入民主時代,雖然不講君臣之道,然而還必須有上下的關係。上級領導下級,下級服從上級,是社會組織中必不可缺少的規則。人群中既然存在上下級關係,就必須有其相處之道。

上級必須處處為大局著想,時時關心大眾的利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必然受到廣大群眾的愛戴,否則,「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同樣,一個團體的上級,也必須處處以身作則,做到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廉潔奉公,下級方能心悅誠服,擁護上級。

下級要忠於職守,服從上級,認認真真,做好工作,盡職盡責;萬不可阿諛奉承,諂媚上級。不然,即便一時得寵,而不是憑實力一步一步走上去的,基礎極不牢固,非常脆弱,上級一旦失勢,得寵者便立刻隨之栽倒,往往上的越高,摔的越重。所以只有老老實實地工作,才是最為可靠的途徑。先生說:「成人不在地位之尊卑,能力之大小,只要守本分,能盡職,便算是成人。」(成人即受眾人讚佩的人)

附錄三:亮中母村紀實

目錄

1、亮中母村緣起

2、「約法三章「

3、知音者接踵而來

4、「老安」、「少懷」

5、分工不分家

6、女義學和青年教育

7、律己以道,待人以德

8、到處洋溢著性天之樂

9、趙公逝世,建立公墓

10、「剁尾巴」

11、男耕女織不忘「學窮」

12、農閒在講習

13、為「崇儉結婚」與「儲金立業」者安下了根

14、著述工作與對青年人的培養

15、在風浪中,堅守常道

16、在動亂中,處之泰然

17、隨著母村的成長而新村相繼誕生

18、村體解散,不獨親其親

1、亮中母村的緣起

「翻轉世界,重立人根」是王鳳儀先生風塵跋涉、勸世化人的最終目的。自從十九世紀末,開始周遊講勸,廬墓期滿出山之後,大力倡辦女義學,到一九三七年,競發展到七百餘處。晚年,鳳儀先生教導後學要勞作就下,深入農村。把道德辦到家庭裡去,辦到每個人的身上去,把每個人徹底變好了,出現了「天清地寧」的新家庭,這才能真正重立人根。為此,鳳儀先生於一九三七年春曾命朱循天辭去總會編輯職務,去懷德縣宋家店農場當半拉子(農村不能頂整勞動力者)學莊稼活。

先生說:「人是天地間的氣,錢財是天地間的血」正因為氣血不周流,所以世界才壞了。從人的因素來看,人心險惡,倫常乖舛,雖有家庭,但不能享家庭中的天倫之樂,反而使家庭變成終身無法擺脫的枷鎖了;再從錢財上來看,乃是貪多無厭,損人利己,為了發財致富,無惡不作,致使貧困者競無立錐之地。終於將自己陷溺在罪惡的深淵裡了。先生通過自己親身體驗和長時間的細心觀察,發現了這兩宗是翻世界的兩大關鍵。為了從根本上解決「人」和「錢財」的問題,才發明崇儉結婚和儲金立業。「崇儉結婚」是由於不爭、不貪,毫無私心,純為眾人服務的男子和這樣的女子結合起來,才能生出理想的後一代。把這種道義婚姻,逐步推行起來,方能解決天地間的「氣」的問題。

實行「儲金立業」,使每個人生活來源扎根在「公」字上,並有固定的數量範圍,截斷了那種揮霍無度、花天酒地的罪孽道路,一心一意為公益工作。這樣自然會出現「均無貧、和無寡」的景象了。如此逐步推廣起來,方可解決天地間的「血」的問題。天地間的「氣血」周流了,世界才能翻轉過來。

朱循天幼年時期即開始接受了鳳儀先生的教育,一直由鳳儀學說的乳汁哺育成長起來的,因此對鳳儀學說的精髓可謂得之獨深了,鳳儀先生逝世後,朱循天便堅定不移的遵行鳳儀先生的遺訓「下達」。在前輩高正午先生、張子嘉老人的支持下,創辦了道德新村(以下簡稱新村),使崇儉結婚和儲金立業的新苗有了培植和發育的園地。一九四一年冬在昌圖縣偶遇知音祁春生,他對循天的志願和理想無不欣然贊同,他說:「創辦這個道德新村,如果在十年內能看出成績來,就是快的」。循天覺得這話說得很有眼光,問道:「那麼說你有心思辦嗎?」祁說:「我有心思辦,就是沒有那麼大力量」。朱說:「有你這個志願和這個人比一百天(垧)地都強」。祁說:「那麼說我在亮中橋還有幾十天地都擱上。」於是朱循天劉秀琴夫婦便在他的全力支持下,於一九四二年正月十八日,偕同趙安邦於仲蓮夫婦,不顧當時社會人士的誹謗與諷刺,便毅然決然地走上了農村的廣闊天地,亮中新村便從此誕生了。因為亮中新村是培養發展新村人才的地方,故人們習慣稱之為「母村」。(以下簡稱母村或新村)

距昌圖城西二十五里許亮中河畔,朱揚雲岫首先獻田三十五畝,以後有祁春生的大部分土地,作為新村的耕地,租用一農家的驢棚為臨時住宅。朱趙兩家便在這樣艱苦條件下,安家落戶了。祁春生出糧食八石(45斤一斗)現款一千元,作為新村的經費和食糧。楊鶴年贈給黃牛兩頭。他們就在亮中的土地上開始了春耕夏耘工作。鋤地時,朱、趙二人時常以志願和未來的遠景相互問答,相互砥礪。有時朱問道:「趙大哥呀!咱們這樣苦幹為了啥呀?」趙答道:「為了造大同,立萬古,(為了萬古的大業)」朱道:「對!鼓(音同古)起起來看,許他們古不許咱們古嗎!」休息時,從瓦罐裡以木勺盛飯,從衣袋裡掏出鹹菜頭,只是這樣午餐。餐後仍興致勃勃的鋤地。有時談起來新農村的美好前景,竟興奮得忘卻了一天勞作的疲倦。

是年秋農產豐收,打糧九石五斗,為來年的事業發展奠定了有利的物質基礎,個人的衣食住仍保持農村生活的最低水平。除了一部分糧食作口糧和賦稅外,其餘全部留作發展新村的基產。

他們除了農事工作外,更於業餘時間勸病講演,研究家道及性理。開辦女義學,由朱循天夫婦任教。

經過一年的艱苦勞作,為亮中新村創造了穩固的基礎。這一創舉實為儲金立業與崇儉結婚者開闢了實習園地,並將為大同的社會塑造雛形。當年鳳儀先生曾命循天雲農場習農,於茲可見其深遠意義了。

2、「約法三章」

「不動稟性,生產歸公,遵守公約」。是加入亮中新村者必須贊同並願意遵守的三項條件,人們都習慣稱之為「約法三章」。它是根據鳳儀先生的三界學說(性、心、身)和本村的宗旨而制定的。

人因為有稟性,事物一不對心就要發動恨怨惱怒煩,結果鬧得父子不親、兄弟不和、夫妻反目、觸目皆仇,造成無邊的苦惱,甚至鬱積成病。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要鍛練不動性,不論遇著什麼拂逆的事,必須首先定住性,稟性慾動時,便應該「性來歸命」,氣火就自然消了,只有真正「不動性」,清除恨怨惱怒煩,人與人的關係方能改善,家庭才能和樂幸福。

「生產歸公」,是針對社會上人人貪心不足而制定的,因為自私自利的心是無底深坑,永遠填不滿。家庭中父親創下產業,兒女便你爭我奪,同室操戈,手足兄弟,竟而變成仇家。即使沒有兄弟相爭,也是個人為了發財,不知坑了多少受苦人,獨享富貴,造下滔天的罪惡,為了推倒這種不合理的「創業制度」,所以才提出「生產歸公」。農副產品和生產工具都歸公有,統一分配和使用。這正是為了消滅人們的私心;擴而言之,乃是為了實現鳳儀先生常說的「推倒創業世界,要造成個立業世界」。

「遵守公約」,不僅是為了保證村中的紀律,更重要的是為了移風易俗和鍛煉每個人的道德品質。公約內容是由全村人員共同研究規定下來的。每年年末還要經過一次全村大會,共同商討,根據建村的基本精神進行修改和補充,其基本內容是:

凡村中青壯男女一律參加勞作,誰也不特殊;

青壯男女都要按時參加日常道德課;

不走人情來往;

婚姻自主,結婚時一定要按崇儉結婚原則舉辦,不索財禮,不鋪張浪費;

生活用度要履行「耕九余三「的精神,零花費用不超過立業利息;

夫妻間要男不管女,女不管男;

喪葬要儉,不殺牲,不燒紙,不收禮錢;

不吸煙,不喝酒;

對老弱病殘要特殊照顧;

不供神佛偶像;

不許私自掙錢;

不許放借高利貸;

勞作和生活中的一些細則,則根據具體情況隨時制定和修改。

3、知音者接踵而來

鳳儀先生逝世後,大部分後學,仍按鳳儀先生平日的教導,堅信不移的幹下去。但也有不少人,因為失去鳳儀先生的直接教誨,便有的好高騖遠,喜歡空談,不務實際;也有的信念堅誠,但方向模糊。因此,大有捨本遂末、華而不實的趨勢。自從朱循天率先下達之後,乃為大家開闢一條新的途徑。因而前來亮中參觀取法者應接不暇。

一九四三年正月二十日,於郭志賢老太太來亮中,她於安達道德事業中盡義務多年,曾親受鳳儀先生的直接教誨,如今,雖年逾花甲,但並不服老,甘願為道德新村獻出餘生力量。

二月十五日齊良河來亮,伊曾於昌圖城道德事業中盡義務多年,不久,其妻王仲三亦隨之同來。

二月二十四日馮憲章來亮,原籍綏中人,在鐵嶺道德事業中盡義務多年,親受趙品三老人長期教導,向道篤誠,其夫馮慶祥,在她的感召下,亦棄商同來亮中。

不久,請趙品三老人來亮中安養,並為新村掌道根。

青龍縣有張定洲者,不遠千里聞風而來,與朱循天一見如故,長談徹夜,對亮中的前途與遠景,竟感佩不已,因而表示走「亮中之路」,這是二月二日的會悟。不久便攜眷同來亮中。

五月間朝陽縣劉鳳至全家來亮

在張定洲的影響下,其同鄉周彭齡,素日向道堅誠,亦嚮往亮中,便與其妻張師道商議赴亮之事。問其妻道:「你是願意與我同去亮中,還是願意自己領著孩子們在家?如願在家,就把家產給你留下一半,其餘產業變賣後,我即攜款只身前去;你如願與我同往,即把全部家產賣掉,如數獻與亮中,以發展道德農村。至於將來享福遭罪,姑且無法預知,即便討飯,你也不要後悔,希你慎重考慮。」其妻慨然表示道:「我堅決跟著你走,將來雖窮為乞丐,也絕無反悔」。周家後來的無邊幸福,便由她的這一諾言而誕生了。於是周家便把個火熱的日子摧毀了,富裕的家業賣掉了,閤家六口,六月初一日徑赴亮中,施款貳萬元,實為亮中新村增添了一股新生力量。

周彭齡的妹妹孀婦,張周師孟,夫早卒,亦罄產,攜二子一女同來亮中,助款四千元。

張雲清青龍人,經商四十餘年,慕循天創辦道德農村之宏旨,是年秋竟棄商離鄉,丟開富商之福,全家亦先後來亮,從事新村建設,施款若干元。

崔錫久青龍人,天津工業學校畢業,棄建設局長職,在熱河辦善多年,信道甚篤,亦決心「下達」,是年秋全家來亮。

一九四四年正月十九日,於克禮來亮中。

是年春人口日增,已感到房舍不足,因而集一萬七仟伍佰元,於亮中橋之西頭,購置院落一座,以為村址,常住人口已增至八十多人。

是年陸續加入亮中新村者:有李誠全家(青龍人);崔致和全家(凌源人);張景賢全家(青龍人);谷美聲全家(青龍人);張耀須全家(青龍人);秦鴻賓全家(東遼縣人)。

獨身加入者尚有:柴玉璽、張同洲、孫化伍、趙心田、崔永生、徐春亭(女)、柴玉芬(女)、溫清林、劉竹林。

此外尚有中學畢業不久的知識青年,認清人生的真理,願獻身於大同事業而隻身來亮者,一九四四年正月有周志根,一九四五年春有史熙平(女)、祁穆如(祁春生之女),一九四六年有馬耕志、豐振,一九四七年有許登崙。

蒼志普復縣人,對經學古典素有研究,一九四六年來亮中,對青年人的經學進修方面,有所貢獻。

張常卿山東歷城人,幼年曾受業於江壽峰老先生,學識淵博,德隆望重,系萬國道德會創始人之一,一九四六年蒞亮中,對道德農村頗為讚賞,願助朱循天大作一番,以償鳳儀先生未了之願。

張關嵩玉(女),張潤舟(女),方明慧(女),均於一九四六年來亮。

劉汝淳(女),李汝實(女),馬龍圖、侯起平,李成祥於一九四七年來亮。

到一九四七年,常住人口已增至近百人。這些人有的來自數百里,有的來自千里之外,背井離鄉,趕來亮中,登上了這艘開往大同世界的航船,爭作一名水手,莫不感到無上的自豪!

4、「老安」、「少懷」

「將來每隔二十里設立一處安老所」,這是鳳儀先生為使老年人都能得到安養的理想,也是「立業世界」的重要內容之一。因為「創業世界」裡老年人的命運是最苦的。為兒女的認為父母老了,無用了,便不願奉養了,只知分爭家產,結果使老人落得無依無靠,孤苦零丁。因此鳳儀先生提倡辦安老所,實現「不獨親其親」的大同理想。無論有兒女或無兒女的老年人,都能得到愉快的晚年生活。

亮中母村正是本著先生的遺旨,設立了安老所,使村中的十幾位老年人,在所裡安養。由劉秀琴、於仲蓮、蘇憲章等專人負責事奉。身體較強的老人閒不住的也可做些輕微勞動。這些老人不僅身界得到安養,更重要的是心界、性界也都得到安養。每天可自願參加早晚道德課,專事存心養性,研究人生冬季(老年)如何「了道」。使老人們既不用考慮個人生活,也無需為兒女操心,純享清淡之福,獨得性天之樂。如趙品三老人、孫常卿老人、於老太太志賢確實養到性清、心靜、恬淡虛無的境界,堪為老人之典範。

懷少園是為村中學前兒童而設的,由張淑伸為教師,每天按作息時間活動,除學些簡單的常用字和適當遊戲外,更按「教性、教命」的道理,教育孩子懂得父母、叔伯及兄弟等稱呼,然後再依次找著他們的好處,並教育孩子懂得簡單禮貌,為以後入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其成為新社會茁壯的幼苗。

5、分工不分家

「人是公人,產是公產」。是鳳儀先生對「立業世界」原則性的揭示。亮中母村乃是本著這個精神而建立的。人人都為了大我,而小我卻生活在大我之中,所以為人也正是為己。「志在大同」的人和生產歸公的財產,是這個新村建成的兩大基本因素,二者缺一不可。為了有組織的生產和有意義的生活,所以需要明確的分工,其分工是根據個人所長和群眾的公議而決定的。朱循天和祁春生為新村的主事人,負全面責任,以下分三部:教化部,總務部,生業部。

劉秀琴、崔錫久負責教化部,掌握村中的教化工作,除了每天上早晚道德課之外,更要瞭解每個人的身心性命,家道倫常,根據個人和各家的實際情況,進行勸導感化,使之各正性命,遵道而行,如果誰家出現不和睦的現象或某人有心性不暢等情形,便及時勸化,或其自動來找教化部負責人談心,以解除其心性中之鬱結。至於有問題直接對主事人去談,那當然也是經常的事情了。所以教化工作也正是掌握全村的精神生活,是推動這艘船駛向大同的精神動力。

張雲清為總務部負責人,管理村中的一切財物備品,收入支出,伙食和修建等事宜,齊良河負責會計工作,趙心田專門為大伙房做飯,伙食原則是農忙時集中做飯,農閒時分散立伙,但限於當時房舍不足,後來未能完全實現。

趙安邦、周彭齡為生業部負責人,掌握村中農副業生產。於克禮、柴玉璽是領著三十多個青壯年下地幹活的打頭的。馮慶祥為車伕、李成、崔永生專種蔬菜園,崔致和負責養蜜蜂,李成的母親李老太太領著婦女們紡線織布。

全村二十多戶人家和十幾個獨身者,都是來自四面八方,既非同宗又非同鄉,但都能為了一個志願而聚會到一起。為了很好的生產和有目的的生活,所以要有明確的分工,然而這種分工,正是體現了互助合作,分工不分家的精神。

每年生產收入,除掉口糧和用以發展新村之外,餘者以一部分作為立業基金。原來未立業者,合乎立業條件便與之立業。再以一部分作為福利基金,用為安老懷少等福利事業之用。

農副業生產品,統一分配使用,個人零花費用以立業利息為主,以不超過利息為度。盡可能使其餘款三分之一。實行「耕九余三,耕三余一」的遺訓。因此,每個人的生活享用,不求平等而自平等了。有事大家商量。每年年終大會上,找出本年各項工作中的缺點,研究明年如何改進,以及商討分工等問題。一九四四年五月趙安邦逝世後,生業部負責人補添了於克禮。一九四五年朱循天提出不作主事人,專門從事著述和德育工作,因此補選了周彭齡為主事人。

6、女義學和童年教育

興女教、辦女義學,使女子受教育,明白婦女道,這是鳳儀先生要「重立人根」的先決條件。所以他守墓期滿,出山之後,便提倡女義學。四十年來,熱、遼、吉、黑各省女義學林立,確實使千千萬萬個女子得到了拯救,解除了許多家庭的痛苦。鳳儀先生逝世前夕,尚有遺囑:要注意「婦女道」。因此,亮中新村一開始,雖在極艱苦的情況下,也開辦了女義學,招收當地青年女生數十名。

一九四五年年初,祁穆如、史熙平來亮,二位女師皆中等學校畢業,志願建設新村,接任了女學班教師工作。課程分經學、文學、王鳳儀言行錄、算術、常識、勞作實習等科目。此外尚有道德課,著重講婦女道,灌輸家道倫常、盡性、立命等道理。教育學生懂得:認識自己的缺點,是作完人的開端。注重躬行實踐,教師以身作則。因此學生們不僅學習熱情高,並能嚴格要求自己,學以致用,養成勤勞樸素的風格。

母村中的少年兒童到學令期也同樣到當地公立小學校讀書。但每天在學校的時間只有四、五個小時,大部分時間還是生活在家庭裡。因此,於一九四四年春成立了少年兒童的課餘學習班,周志根為教師,除了以一部分時間複習功課以外,大部分的時間作遊戲、勞作、唱歌等活動。

每天晚間還要利用不超過一小時的時間,上兒童道德課,教育孩子們要怎樣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姊妹,並講些古今哲人志士和篤盡倫常者的傑出事跡,以激勵孩子們的志氣。同時更引導孩子們體會到自己生活在這個新村裡是無比幸福的。大家雖然不是同姓,但卻是同一志向,同學間要像兄弟姊妹一樣友愛,對同學的父母,也要同樣尊敬!樹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觀念。培養他們按照鳳儀先生所指引的方向逐步成長,為孩子們鑄成大同的思想基礎。教育孩子們能夠找個人的缺點,能自動在課上向大家講出自己的過錯,並能勇於改正過錯。如十二歲的周士榮和八歲的朱式謙真能作到這樣,犯了過錯自動在課上講出,並向人家賠禮道歉,因此孩子們很少出現打架鬥毆的現象。

鳳儀先生早在一九二九年於安達喇嘛甸子學田部,曾辦過半工半讀學校。因此亮中母村也對兒童注重了半工半讀的教育。培養孩子們經常參加適當的勞作,在平日裡便作些掃院子,清理環境等活,在農忙時便參加農事勞作,如鋤草、拔苗、揀糧等,從根本上體現了亦耕亦讀的古訓。

對兒童教育也是離不開鳳儀先生常說的「唸書不如念人,念人不如念己」的原則。真正的學問是從躬行實踐中來的,因此培養他們腳踏實地的實幹精神,是實現未來遠大志願的起點。

一九四五年秋,東北光復後,母村設立了小學班,招收當地學令兒童三十多名,以周志根、馬耕志為教師,課程除增設道德課之外,基本上與小學相同。

7、律己以道,待人以德

每天早晨、晚間都有一至二小時的道德課(農忙期縮短時間或暫停),以三界、五行、四大界等學說來律己,作為上課的主要內容,這是鳳儀先生教人盡性立命的基本理論。上課時有教化部負責人掌握,大家依次出席講述個人的性界清到什麼程度?還有多大稟性,五行偏於哪一種性,心界清了沒有?還有多少私慾,倫常中哪條道還沒會?身界有沒有嗜好?對哪種活沒會做,再衡量一下自己志意心身四大界到底用哪一個字當人。大家互相研究印證,共同促進提高。

依次談完之後,最後再由前輩批評指教,如趙品三老人時常以自己青年時期曾癱瘓七年,聞鳳儀先生講道,見性、悔過一躍而愈的親自體驗,以教育後學,讓大家懂得,化性悔過是愈病的捷徑。朱循天更經常以個人讓產、不爭、不貪和立住「三剛」的典範事跡來影響大家。以明確新舊家庭的區別。

通過日常的道德課,各自省查,互談心理,使個人的思想不斷和大家見面,彼此間經常切磋琢磨,因而心性中的鬱結,不解而自解了,行動上的偏差,不正而自正了。

「認不是」、「找好處」、「不怨人」是鳳儀先生教人解決家道倫常問題的法寶,克己復禮撥陰取陽的硬功夫。

新村的人們,便是本著上述的原則精神,來解決家道倫常中的問題。各正本位,推己及人,做到不爭不貪、認不是、找好處、不怨人,有問題通過課上的當眾講述,課後的促膝談心,這樣,便沒有解決不了的心事,沒有打不通的障礙。因此全村的人們,才能和樂的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裡,為了一個方向,共同前進。

「不爭不貪」,「認不是找好處」,「不怨人」,多麼熟悉的話啊,這每個字都包涵著最淺、也是最深的盡性立命的道理。

所以亮中新村的人們都能自動自覺地參加各項生產勞動,遵守公約,清除了「靠」和「要」的依賴思想,這不能不說是鳳儀學說教化的巨大力量!是乃將世界上很多「集體農莊」最難解決的關鍵問題給解決了。

8、到處洋溢著性天之樂

春種、夏耘、秋收、冬藏。這是亮中母村和其他農民沒有什麼區別的。所不同者,惟這裡的人們志趣獨異耳,常人認為可喜的事,這裡的人們不一定以為喜,常人認為可憂的事,這裡的人們不一定以為憂。他們丟開了溫飽的生活,拋棄了富裕的家庭,背井離鄉,千里迢迢而來此,過著清貧的生活,常人看來又何嘗不是可憂的事呢,但這裡的人們卻甘願這樣做,且引以為是無上的樂事。他們何以如此?這不能不說亮中之樂與他人之樂有本質上的區別了。常人之樂是越滿足自己的私慾,就越覺得樂(實際樂得並不長)。其樂之根紮在「私」字上;而亮中人們的樂,是覺得自己的倫常越盡得圓滿就越樂,越為公益有了貢獻就越樂,其樂之根在「公」字上。所以這種樂是自然的,持久的,無以名之,而名之曰「性天之樂」。

亮中母村的人們,農忙時總是黎明即起,洗漱之後,便很快的集合在庭院裡,舉行朝會,以《禮運大同篇》為朝會會歌,歌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五經中《禮記》在同篇)。這壯闊的歌聲,表達了亮中人們的意志,這壯闊的歌聲抒發了亮中的人們胸懷,它使人們憧憬著未來的美景;它激勵著人們堅毅的幹勁。做完體操,由主事人講述一兩句王鳳儀語錄,作為一天格物的資料。朝會閉,由生業部負責人分配當天的農活。飯後,大家便愉快的開始了一天的勞作。男人下地耕種,女人紡線織布。在這裡真有古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田而食,鑿井而飲」,那種古樸高雅之風。

種地的、紡織的、做飯的、縫衣的……無不為自己的工作而感到自豪。一走進飯房,便可聽到伴著風匣響而有朗誦聲,這原來是趙心田在邊做飯邊讀《易經》哩。馮慶祥原系二十餘年商家老闆,來到這裡的第一天,趙安邦便分配他工作道:老馮,從前你是老闆,今天還讓你當「老闆」(車伕)吧,他便欣然接受了這個任務,從此,拿起鞭子,當上趕老牛車的老闆了。

到安老所裡,可以看見老人們,有的在幽閒自得的靜養;有的在談論如何「死心化性」;也有的老人背著糞筐在村外拾糞。到懷少園裡便可見到幼兒們,有時唱歌,有時跳舞,也有時在幼師的指導下看圖識字。

綜觀村中到處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男女老少無不感到在「亮中之路」上前進,是越走越寬闊,越走越壯麗的。

農閒時,每天早晚,人們都端坐在寬敞的課堂裡,聚精會神的聽著課上的人在講述個人的心性與家道,輪流出席,講到精深透癖處,不由得欣然忘我,平日如此,年節更是如此。每當除夕,村外的人家,深夜裡總是點燃鞭炮,迎神祝福。而這裡的人們卻更加集中精神的研究性命倫常,修身、齊家之道。昔曾癱瘓七年的趙品三,今天竟成為道高德重的輔德老人,不斷的為後學們指導前進的方向。本來是一些鄉僻村野的農夫,竟能在這裡講論性天哲理,樂何如也。

9、趙公逝世,建立公墓

趙公品三、名萬金,朝陽縣羊山鎮北四家子人,二十八歲罹癱症,屢醫無效,三十五歲聞鳳儀先生講明心見性,言下頓悟,發現動怒時濁氣上升,覺察後又頓時下降,豁然開朗,氣血流通,覺得天地萬物渾然一體,七年癱瘓,一躍而愈。從此洞悉性命原理,即發願勸世化人。遂從鳳儀先生游,提倡家庭教育,倡明婦德女道,興學創會,凡三十五年,足跡遍東北,聞公講道而身修家齊者不計其數。

一九四三年四月十八日,來至亮中母村,對朱循天創辦道德新村一舉,極為贊同。每當春秋暇日,時常在場園裡靠著柴積,曬著日黃和循天討論道德新村的重大意義和發展前途,他說:我們應該常行自問,對鳳儀先生所認為是改造社會的兩大關鍵的立業和崇儉結婚兩事,行得徹底否?行得真了,自能激動人心。我認為講演期已過,現已走入實踐期了,所以鳳儀先生說:「已選出許多模範人了,還要選些模範家,順天安民,領導世風」。立業人既解決了自身的生活,就該止住宿命,拿出全力來助他人,才算行得徹底。崇儉結婚的夫婦,不該只謀自己的幸福,應該領導世人,輔助世人,達於至善。對於子女方面,要存心是給世上添個善良分子,專為人類服務,打破要享子女福的私心。我們的理想是要建設個有規模、有組織的道德新村,使立業人、崇儉結婚人都實行耕織勞作,自給自足,使知識技能道德並進。個人的生活樸素化,家庭的生活農村化。這種風氣普遍到鄉村,社會也自然道德化了。到那時鳳儀先生「翻轉世界,重立人根」的大願才算償還了。他這種議論,把一個人的人生觀,和新村的發展方針,說得詳盡透闢,使人難忘。他那當時顫動著廣額瘦腮的頭,兩指捻著四五寸長的蒼白的鬍鬚,慢慢地、一句一句的發揮著他的理論,他這種音容,還不時的在人們的腦海裡浮動著。他何以影響於人競而這麼深呢!雖年高七旬,仍然精神瞿爍,朝夕 然的出席講道,經常以「其身正不令而行」一語教導後學。更告戒青年們,創辦道德新村不要鋪張表面,專求形式,要往真了辦,要往成了辦。這話確實成為亮中母村後來發展的冷繩了。

一九四四年七月二日的清晨,趙公如廁,突然頭暈不能起來了,由別人扶著進屋,只是一味的笑著,由此便不能起床了,由於仲蓮、蘇憲章日夜服侍著。公素體弱,到這時渾身像乾柴一般,黃色的肌膚都好像貼到骨上似的,每天只能喝少許的飲料,所以把鑲的滿口牙都摘下,放在一邊,只見他枯瘦的腮和乾燥的兩唇不時微動著,手也拍著,口中發出極細微的聲音,須俯首在他的面前,才能聽得清楚說的是:「真妙啊」三個字,每隔十幾分鐘說一回,直至七月二十五日早六時,外面的大雨,像瓢潑似的唰唰的下著,正在這時還聽他微微的說著「真妙啊」,競悠然寂然的與世長辭了。舊日同人聞訊先後從遠處奔來,入殮時,大家都圍著、看著,他那金黃的臉,像沉睡似的,益令人可欽可敬。有摸著他的臉的,有的為整頓衣襟的,朱循天握著他的手沉痛地說道:「三伯父啊,我們作最後的一握手吧,道德新村,不達到成功是不止的,你老放心吧」。蓋棺之後,就人天永隔了,二十七日早六時出殯,在全村人悠揚的追悼歌聲中將公之靈柩浮厝起來了。

一九四五年朱楊雲岫贈與墓田十畝,祁春生、崔繼祥又為增買墓田三十畝,築墓立碑。安葬時來自熱、奉、吉、黑各處的代表,以及地方士農工商代表和學校學生不下千餘人,乃於六月十九日安葬於亮中河畔,背山面水,環抱佳城,共氣勢之盛可謂壯哉。朱循天常獨立在亮中橋上,瞅瞅墓田,看看流水,暗暗地低聲讚歎道:「亮中何幸,得葬哲人骸骨,亮中何幸,得隨哲人千古!」

趙公之侄安邦與循天共同締造了亮中母村,他是循天的最初知音者,為了實踐鳳儀先生的遺囑--「下達」,付出了全副精力,不論在風雪嚴寒的冬天,或酷暑蒸人的夏日,總是頑強地勤勞苦作,他那種公而無私的衷心和堅毅不拔的恆勁,永遠是後學們的榜樣。他自從一九二六年隨鳳儀先生赴東以來,汲汲於大同事業,二十年如一日,其所留給後學們的崇高印象,誠可謂深矣遠矣。不幸於亮中母村稍具規模之際,竟勞瘁致疾,先品三公二十五日溘然而逝,嗚呼痛哉。享年五十有餘,無子,以周彭齡之三子周士和為嗣,名趙志同。安邦之靈附葬趙公之側,亮中母村的「大同公墓」遂由此建立了。

10、「剁尾巴」

「蝌蚪必把它的尾巴爛掉,生出後邊兩條腿才能上陸地,人離財產不能自立的,也和它一樣……。人也有尾巴,是什麼呢?就是個人不能自立的妻子與財物,財產越多,尾巴越大,越難脫,我和朱循天把錢掐死,正是極高的事」。這是鳳儀先生與循天於一九三七年三月十一日的談話,這正說明私有財產是人們最大的尾巴,有它,人就不可能達於至善,有它就會阻礙個人走上大同世界。亮中母村「約法三章」的第二章「生產歸公」,正是從根本上解決了這個問題。

鳳儀先生把社會上的家庭概括為四種:身界的家庭是贓底的,心界的家庭是混底的,意界的家庭是清底的,志界家庭是淨底的。只有志界的淨底,才是真正把尾巴爛掉了,才真正具備了登上通往大同世界這艘船的資格。亮中母村所有的家庭和獨身,有的已將家中原有財產,早已處理得乾淨,也有的家中還剩一小部分產業。這種現象已不符合「生產歸公」和母村形勢發展的要求了。因此,才掀起一場意義深刻的自覺「剁尾巴」高潮。

剁尾巴高潮是怎樣引起的呢?一九四五年十月,獨身漢於克禮曾有過這樣的提議:「我們大家同樣是建設道德新村,同樣幸勤勞作,但是在本質上卻有區別,我們這裡有的個人與家庭早已淨底,但還有的家庭在原藉尚留一部分財產,這種現象是不合理的。」他的話,本是出於不平的心情,但卻引起了全村人們的重視與深思。不久,周彭齡便首先斬釘截鐵地表示了態度,決心剁尾巴,把家中剩下的房地產全部賣出,捨給村中,消除「一腳門裡一腳門外」的現象,好快馬加鞭的趕上去,然後朱循天又重新闡明了「生產歸公」的真義,使大家進一步明確了道德新村的宗旨與使命,他說:「我們是為了推倒自私自利的創業制度,建設公人公產的大同社會,實現鳳儀先生『翻轉世界,重立人根』的宿願。因此,帶著尾巴是不可能完成這個使命的」。這話確實提醒了許多人,因而張周師孟、李成,都先後表示了決心,一定達到淨底,好輕裝前進。聲勢磅礡的剁尾巴高潮,便這樣的展開了。原來根本沒有家產的獨身者,也都紛紛表示決心,誓願終身為大同事業幹到底,堅決作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至於老家雖有產業,但早已聲明不受祖遺寸土而「淨身出戶」的青年,如柴玉璽、祁穆如、史熙平、周志根等,其尾巴不剁而早已自脫矣。

經過七天的大會,徹底澄清了人們的模糊思想,收到了巨大的成效。會後周彭齡、李成、張周師孟等許多家,親自回故里,處理余產,全部款項獻給村中。

通過剁尾巴高潮,先後確實實現淨底家庭的有朱循天、趙於仲蓮、周彭齡、張周師孟、崔錫久、劉鳳至、齊良河、谷美聲、李成、張景賢、馬耕志、秦鴻賓。

個人淨底者有祁春生、於郭志賢、馮蘇憲章、於克禮、柴玉璽、孫化伍、崔永生、趙心田、張同洲、史熙平、祁穆如、周志根、張關嵩玉、徐春庭、劉竹林、豐振。

絕大多數的人家,通過這場剁尾巴高潮,推倒了個人的「創業家庭」,真正止住了宿命,前進了一大步,一心一意的為建設母村而貢獻力量,因而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氣象。這些人們真可謂把根子從自私自利的舊世界的泥潭裡拔出來,重新栽到大同世界的園田里了。

11、男耕女織不忘「學窮」

男人耕田種地,女人紡線織布,這是亮中母村的主要生產形式,也是生活資料的主要來源,基本上體現了自食其力,自給自足的精神。村中原來耕種的大部分土地是祁春生的,還有一部分是朱楊雲岫獻給的。一九四四年由周彭齡、張雲清、崔致和等集資又增買一百多畝,由最初的三十五畝,增至二百多畝。其數量是以鳳儀先生說的每人不許超過五畝地為標準。男勞力由原來的二人增加到三十多人。牲畜由原來的兩頭牛增加到騾馬牛驢共八頭。村中的勞力是來自四面八方,各個行業,有農人、商人、工人、學生、教師,對當地的農業生產,缺乏經驗,當鄉老農畢景榮,久慕朱循天的創舉,並從財力、人力予以不少幫助,因而聘請畢老人為農業指導。那引起非農人出身的生手,都能虛心的向老手學習,而熱衷於農事。如朱循天出身本是一位書生,體力較差,但也毫不示弱,和大家同樣的苦幹。在割柳條時,雖磨的滿手血泡,但仍堅持不懈。正因為在他的影響下,全村人在勞作中就沒有不竭盡全力的,古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循天實當之無愧矣。

女人們的勞作生產,以紡織為主,由李成的母親李老太太為指導,全村婦女輪流學習。登上織布機的人,無不感到興致勃勃。一進村中,便可聽到機杼聲、讀書志,和小孩哭聲,不僅使人有別有天地之感。這裡的人們覺得吃著自己種的糧食,才是真正的香;穿著自己織的布,才是真正的美。

「天天總得勞作,時時莫忘學窮」。這是亮中人們日常行動的口號。早在一九三七年四月間,鳳儀先生曾偕夫人白守坤和作飯的李老太太,由長春去范家屯親自教給劉秀琴、張世維、王占會等崇儉結婚的人們「學窮」,實地采野菜、拔豆根,蒸菜根,過貧苦的生活。鳳儀先生說:「這樣做才是扎德根」,又說:「崇儉結婚的人們,不會過家都高了……若能會過窮苦日子就離道不遠了」。亮中母村開創以來,以生活上一直貫徹著「學窮」精神。朱循天經常以鳳儀先生教導學窮的真義教育大家,他說:「我們所以要學會過窮苦生活,一方面是為了永遠保持淨底家庭的本色,以盡性立命,成道成德;另一方面我們的大同事業,這僅僅是個開端,還要經歷漫長而曲折的艱苦道路。因此,必須要經得起風吹雨打,將我們每個人都鍾煉成為不怕苦、不怕難、公而忘私的志士。所以我們的生活是永遠離不開艱苦樸素這個原則的」。他的話激勵著每個人的心靈,鼓舞著每個人的志氣。生活雖苦,並不以為苦,對於世人的趨逐富貴名利者,竟視之如敝屣。

有時特地採些野菜和嫩樹葉,用水洗過,趁濕拌些乾麵,撒在鍋簾上,蒸熟切塊食用,味很清新。一開始有的人對這種生活當然感到不很自然,但經過多次的實地鍛煉,久之也就習慣了。

在童年教育中,艱苦樸素也是重要內容之一,志根常常向孩子們講述學窮的深遠意義,並領著他們剜野菜,拔豆根,摟豆葉,培養他們具有過艱苦生活的本領。當時村中有人對孩子們的這種活動並不以為然,認為有這工夫不如幹些別的活。志根乃以此事請教於朱循天,他意味深長地勉勵道:「干吧,古人不是說過嗎,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志根因此並未洩勁,每年都領著孩子們在春季剜很多野菜,晾乾,以備不時之需;秋季摟很多豆葉,以備冬季取暖之用。

鳳儀先生說:「房子要小小的,錢要少少的,人要好好的。」這便是亮中人們的基本守則。

12、農閒大講習

一九四四年冬底,特請前輩高正午老人來亮中,開辦擴大講習。除了本村全體人員參加之外,還有不少同仁從遠方奔來,有的來自懷德、四平;有的來自瀋陽、營口;更有的來自千里之外的青龍、承德等地。開班後參加講習者不下百餘人,這次講習主要目的是研究道德新村的重要意義,和立業、崇儉結婚人的重大使命。

正午老人早年從鳳儀先生周遊講勸,興學創會迄今四十年,對鳳儀學說不僅得其全體,且造詣淵深。於鳳儀先生逝世後,乃以提倡「下達」建設新村為要務。繼張雅軒之後承鳳儀學說及其事業者,便首推正午老人了。他對亮中母村的建立至為關切,因而曾前後兩次蒞亮,實為亮中人們帶來了不少精神食糧。

在這次講習中他說:「鳳儀先生周遊勸化數十年,從事業發展的過程來看,前期以興辦女學為主,後期以辦會成人為主,到事業興旺的晚年,便將『勞作就下、深入農村』列為首要地位了」。

他用不少事實來作為論證,他說:「鳳儀先生逝世那年年初,在長春有時去二馬路講道,雖然身體很衰弱了,但總是拒絕乘車,非步行不可,竟步履踉蹌地強行於風雪中,由循天帶一個小凳,以備途中休息。有一次聽說有人乘飛機去依蘭講道,鳳儀先生意味深長地說道,『他們飛天,我就入地』,以後又親自到范家屯教劉秀琴等崇儉結婚人家學窮。看來這好像是些小事,但其中的意義可非常深遠啊。先生發現當時有些人華而不實了,如果任其順流滑下去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才極力提倡『下達』,命循天到農場學農活。豈知那正是為今天的道德新村培下胎了。因此,我們只有把新村辦好,為崇儉結婚和立業人安下了根,確實為世人樹立了榜樣,這才能使鳳儀學說真正落實了。由此看來,道德新村辦的成功與否,正關係到鳳儀學說的命根子啊!哪可輕視呢」。

他又說:「崇儉結婚和立業人,正是這個擔子的直接肩負者,因此就必須按著崇儉結婚和立業的道去行,真正做到不爭、不貪、男不管女、女不累男、男剛女柔、各正性命。這樣才能談到重立人根」。

他最後說:「道德新村若沒有行道的崇儉結婚者和立業人,就要變成空的;崇儉結婚和立業人若沒有道德新村就要漂起來,二者是互相為用的。所以參加這次講習的,都要有志氣,把這個千斤擔子挑起來啊!要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

正午老人非常嚴肅而誠摯的發揮著他的卓見,他的話好像雨點一樣的落到每個人的心靈深處,從而堅定了青年人建設道德新村的信心,引起了老年人對當年鳳儀先生諄諄教導的回憶。正午老人的話所激起的反響,不是人們一時的熱血,而是長而韌的恆勁,不是高而遠的空想,而是始於足下的實踐。

參加講習的人都出席講述了個人的心理與志願,並認真觀摩了亮中母村的男耕女織,老安少懷,以及青少年的教育等全盤設施,大家一致認識到創辦道德新村是當前唯一正確的途徑。外地來的人也都表示堅決走「亮中之路」。如懷德張善恩、營口李廣田,回鄉後也要辦這樣的新村。這次講習十天結束,確實成了以後道德新村大發展的先聲。

在大講習中,有值得一提的一件小事:外地來此參加講習者,曾有人問母村的主事人周彭齡說:「聽說你們這裡規定,必須是頭行人(新村負責人)負責掏廁所的大糞嗎?」周彭齡笑道:「哪有這個規定,這是朱循天和我們頭行人自願幹這個活的,人們都爭著幹這樣又髒又累的活啊!」

秋收打場完畢,糧食入倉之後,便將進入隆冬數九的農閒期了。大家已辛勤勞苦了一年,到這時候就該坐下來,專心致志的研究身心性命,家道倫常了。開辦專題講習班,以鳳儀學說為中心,以朱循天、趙品三老人、孫常卿先生、郭志賢老太太為主講,也有時請昌圖縣安老所張子嘉老人為主講。

一九四五年冬和一九四六年冬,劉惠忱老人曾兩次來亮,開辦講習。他追隨王鳳儀先生勸世化人,迄今三十餘年,為興學創會獻出自己的全部家產,向道至篤,因而明心見性,故對王鳳儀薪傳,可謂得之獨深。鳳儀先生逝世後,他便經常活動在鄉村,周遊講勸,一直貫徹著勞作就下,清貧樂道的精神。劉老對朱循天的德業非常器重,因而親自蒞亮指導。在專題講習中,對三界、五行、四大界等,講得異常透徹,於性命學說的真諦,可謂闡發得精深透闢。故亮中人們得之於劉老的教誨,收穫頗多。

歷年專題講習的重要講題、有三界、五行、四大界、立業世界自 立人,婦女道、夫婦道、家道倫常、盡性立命、成己成人,和鳳儀先生事跡等。一個題、一個題的深入研究,大家輪流出席講述。著重向自己身上歸(結合),貫徹「講道不離身」的精神。

人們學道行道的目的,就是為了成己成人。這個「成」字是成熟的意思,鳳儀先生常拿葫蘆做比方,葫蘆不在大小,成了算,如只知貪大,不往成了「度」,一到「霜降」就該癟了,不頂用,故不論人或物都是以「成」為貴。所謂成,就是人的三界,性心(命)身都要達到「成足」的地步,但這個成是一步一步成的,所以鳳儀先生說:「不能立身,焉能立命,不能立命,焉能立德」。又說:「走一步成一步,步步不落空」。但不論盡倫常與創事業,都要以成己成人為主,不可著在事功上,因此鳳儀先生說:「事壞人不壞,就是志界人」。

亮中母村農閒期的專題講習,配合著日常道德課,便形成了「朝於斯,夕於斯,口而誦,心而維」的修學氣氛,使道氣充滿在日常生活和勞作生產中,因而促使大家在「亮中之路」上不停地闊步前進。

13、為「崇儉結婚」與「儲金立業」者安下根

崇儉結婚與立業是鳳儀先生為了「改造社會,締造大同「,於一九二五年秋,在安達開辦家庭教育大會時期所確定下來的兩大措施。

自從崇儉結婚與儲金立業實施的二十多年來,已有許許多多的人,在道義的基礎上實行了崇儉結婚,雙方都為道德事業純盡義務,因而有不少人是沒有固定的家庭。所以鳳儀先生說:「將來先天結婚(崇儉結婚的原稱)的人,也得安家度日,在家行道,也不能東山一隻臂,西山一隻腿」。家庭組織是社會組織的基層單位。鳳儀先生對家庭這個單位是特別重視的,所以在鳳儀學說中,家道倫常是佔有極重要地位。因為不論什麼偉人哲士,以至庶民百姓,無不出生於家庭中,況且家庭問題處理得好與壞,在很大程度上會決定人一生的幸福與痛苦,而夫婦又為人倫的始基,家道的樞紐,所以想要「翻轉世界,另立人根」,就必須從夫婦做起,這便是鳳儀先生倡導崇儉結婚的深遠意義。亮中新村就是為了這個偉大的目的而創建的,為崇儉結婚的人們安下了根。男剛女柔各盡其道,既有了立業金,生活解決了,便可一心一意為公益事業服務。這樣就不難出現理想的下一代了。

對於公益事業有功的人,公眾與他獎金立業,自三百元起,至一千元止,每年暫照二分生息,其息金且按二八扣,以加大本金。這是公眾立業的。私人儲金立業也與以相同的辦法,這是私人立業。其宗旨即以所得利息,為維持生活之資,而外即不許再掙錢,這是止爭貪的一種方法。

亮中母村的人們絕大多數是立業者,生產歸公,統一使用,個人的零雜費用,以立業利息為主,不許再掙錢。小孩生下來便每年與之儲金十元,至十五歲就可以立業了。立業是止息爭貪,成己助人的一種手段。

立業人死後以二年利息作為殯葬費,其基金無論生前死後,都不准任何人干涉與動用,仍歸公中。在道德事業中,已有許許多多人實行立業了。

亮中母村是崇儉結婚與立業人的實踐園地,使崇儉結婚與立業人能安家度日,耕織勞作,各行其道,既能仰事俯畜,又能成己助人,為改建社會奠定了基礎,為締造大同事業塑造了雛形。

一九四五年冬,於克禮與胡玉珩崇儉結婚,女方不索分文彩禮,且自帶立業金,經濟自立;於克禮是農人出身,在道德事業中盡義務多年,品行端方;胡玉珩曾在女學中任教數年,慕於君之品德而不計其才貌,甘願與之成婚,誠可謂好德而成者也。

一九四六年臘月二十八日,柴玉璽與史熙平崇儉結婚,柴玉璽原是文化很低的農夫,為人忠正耿直,為建設道德新村而不遺餘力;史熙平原是中學畢業的知識青年,為人性情爽朗,樸素大方,甘願離開城市的華麗生活,而來亮中建設道德新村,慕柴君之志願與品德,而不嫌其貌醜,與之結婚,一切崇儉,誠可謂女中之志士,步「老三家」之後塵者也。(劉靜一適李永成、齊海峰適趙榮久、孫慕珩適趙品三,皆重德行而輕才貌之典範,故人呼之為老三家)。

以後有張同洲與柴玉芬結婚,張躍同與丁鳳文結婚,崔永生與徐春庭結婚,都是按崇儉結婚的精神而舉辦的。

所有這些崇儉結婚的家庭(包括早期崇儉結婚的家庭在內),都在新村紮下了根,致力於大同事業。

朱循天的理想是使「亮中之風」不僅要普及鄉村,更要推行於城市,他說:「崇儉結婚和立業人,在鄉間辦這樣的道德新村,將來在城市就要辦同樣性質的道德工廠」。

14、著述工作與青年人的培養

鳳儀先生成千上萬個直接後學中,以朱循天的年歲為最小,但直接受先生教誨的機會,卻以朱循天為最多。因此鳳儀先生平日講道和對後學們的教言,他都按原話和當時語氣一字一句的記錄下來,清寫成冊,不下五、六十萬言,先生之聖德法語得以流傳於後世者,有賴於此。但這些記錄多有重複,且缺乏系統,因此有必要整理分類,編寫成為篇章分明、眉目清楚的《王鳳儀語錄》與《年譜》,這一有歷史意義的重要著述,大部分是於亮中母村時期進行的,他擠出業餘時間和農閒時期從事編寫,由史熙平、祁穆如、周志根繕寫眷清。朱循天的著述態度是非常嚴謹的,除他自己記錄之外,更搜集一些他人所記的王鳳儀記錄,以資對照參考和補充,尤其年譜的材料,更從隨先生周遊多年的前輩手中搜集對證,力求準確,這一「承先啟後」艱巨而尊嚴的使命,已成為朱循天後半生的重要工作了。

早在一九三三年二月十一日,鳳儀先生由瀋陽去錦州,高正午和循天隨行。先生道:「我的意思將來招集些有志向道的青年們,或七、八人,或十數人,要求真道,以《四書》為根本,拿書向身上歸,這樣兩三個月就可以大見功效,允恭(循天名)系行過來的人,就用你作領頭的,要注意啊!」這個培養後繼人才的任務,是先生直接交給循天的。亮中母村的建立,便為這項工作,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但是他對青年人的招收是非常嚴肅的,要經過必要的考驗。

一九四四年正月十九日,青年學生周志根由於同鄉程鄧志賢的指引,隻身來亮,不僅與循天素不相識,就是村中所有的人,也都是第一次見面,志根向朱循天說明來意,朱循天用很淡泊的態度說道:「你扯這個做啥,沒看見我們這些人都土啦土氣的嗎?你是一個不過十八九歲的中學畢業的學生,本來是有遠大前途的,你何不升學或找其它工作呢?幹我們這個是沒有出息的,你還是別拿錯了主意啊。」志根聞言頗感不快,回答說:「朱老師,我三四百里特意來此,想不到你老竟對我說出這番話來,難道就不能對我講幾句衷心話嗎?」移時,朱循天微笑道:「唉!我們為了繼承鳳儀先生的志願,為了『翻轉世界重立人根』,雖然赴湯蹈火、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啊!」志根說:「我堅決留在這裡」。朱循天道:「你自己拿主意吧,我看你還是來不來都行啊。」以後,志根回遼中取來行李,便在母村紮下根了。

一九四五年春,史熙平、祁穆如,同來亮中,二位女士都是由中學畢業不久,熙平瀋陽人,久居城市,長期過著優裕的生活。穆如系亮中母村發起人祁春生之女,資性仁厚,願承父志,二人甘願脫離優越富裕的家庭,而來此農村,志在大同,誠可謂女青年中之表率。

一九四六年六月,馬耕志來亮,他是懷德馬祥之長子,年方二十,其父信從鳳儀先生多年,為辦女義學和道德事業竟散盡家產,為懷德一帶德隆望重的明道之士。耕志繼父志,竟棄教讀職務而來此,可謂汲汲於大同之有志青年。

張淑伸系定洲之長女,向道甚篤,隨父來亮,為懷少園之女師,素性溫淳,勤奮好學。

一九四六年剛從中學畢業的豐振來亮,為人忠厚篤誠,有志向道,故出校後,即徑赴亮中,古云「人以類聚」,信不誣也。

這些男女知識青年,日日在循天的教導下,首先注重了體力勞動的鍛煉。當年鳳儀先生曾說過:「依我心意,年青人都到學田部做莊稼去,……我三界一齊的實行才真達通了,唸書的人只會講理,若不去做苦功,不演習出來,那叫作扔一界」。因此朱循天以身作則的領導青年們實際下地幹活,使他們的德業、學識與本領,都在不斷的上進,除了按時參加生產勞作和做好個人的本職工作外,更於業餘時間聽朱循天的道德講座和經學講座。經學以《四書》為主,進行系統的講解,青年們確日夜攻讀,如馬耕志和周志根雖在鋤地時也攜帶一部袖珍本《四書》在地頭休息時,朗朗習誦,好學之風盛極一時。以後又特請蒼志普(復縣人),與孫常卿老人為講《詩經》與《易經》,但無論講解經學或研究哲理,都以鳳儀學說為中心,以反照自身為重點。如此進行了三年,《四書》、《詩經》基本得到結業,《周易》領略其大意,更主要的是這些青年們,對於鳳儀學說有了深刻的領悟,個人的人生觀徹底得到了解決,都誓願為大同事業而獻出終身。

15、在風浪中,堅守常道

亮中母村的創立,是在腐朽的社會中逆流而上的。因此,當時社會上的人士對本村缺乏正確的認識,有各式各樣的看法,有的說:亮中這夥人大概是逃荒的吧;也有的說這群人可能是在家鄉住不下去了,被迫出來的;更有的認為這個團體的人,來自山南海北,既非同鄉,又非同姓,聚居在一起,也許搞什麼其它活動吧。因此地方警察對本村曾多方調查,召循天問難,竟以「思想犯」,「約視察人」等形式審查之。

一九四五年夏,昌圖縣長宮廷藩曾親自到亮中母村視察,發現村中多異性雜戶,生活在一起,共同生產。很愕然地說道:「朱循天,你怎竟敢辦這麼大的奇特的事盤,一家手足兄弟,還有時爭吵毆鬥,何況你們這裡都是來自四面八方,素不相識的人家居住在一起,這不將是自招其禍嗎。」朱循天婉言將縣長應付走了,並未因之稍餒於中,仍是鼓舞大家繼續前進。

朱循天更引用鳳儀先生的話向大家提示道:「只憑著講,你把舌頭累掉了,還是有不信的呢!必須經過動亂,才能歸道,改變世界就像耍猴似的,要先敲鑼鼓,我們就是那敲鑼鼓的人,此刻,正是給大家拉道呢」。(1933年12月2日在安達站)他接著說:「鳳儀先生的話正是明白的地告訴我們,世界一定要變好了,一定要走向大同了,我們只是盡到自己的責任就是了。我們的責任是什麼呢?那就是要做個開路先鋒,首先達天時,為人類踩出一條路子來。不過靠我們勸還是不成,只要天時一到,人們想不變也不行啊,但是我們始終不要忘了成己成人,要把我們的宗旨與精神辦到每個人身上去,不管別人信不信,我們也要這樣幹,反正『誰伸手有誰一份』。所以我們不要著在事業上,就是道德事業黃了,我們也不怕,那才真正是立業世界自立人呢」。他的話照亮了每個人的心,使大家更有信心地勇往直前。

鳳儀先生說:「我想要重安世界,另立人根,為整個世界作打算,所以計劃的都是常道啊」。

亮中母村正是本著這個精神而創立的,把修身立命的學說,溶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因為只有常道才能推行於天下,只有常道才是萬古不朽之道。所以亮中母村是以社會最小的單位家庭為根本,從平淡無奇地日常生活中來改變個人,來鍛煉個人,來鍛煉個人。那種脫離家庭,逃避現實的作法是亮中人們所不欲的。至於怪力亂神,攻乎異端的主張,就更是亮中人們所拒絕的了。

罄產淑世的張雅軒其子潤身,患精神病症,舊日同仁有認為潤身之病是由於雅軒公之墓葬錯了,應該重擇墓地,另行安葬,潤身之病便可立愈。循天乃極力反對這種主張,認為潤身病因絕非如此,以雅軒公之盛德亦決非陰晦之邪崇所可能左右的。因此,萬不可依邪說之擺佈,隨異端而轉移。潤身之病仍應從倫理性理方面來求其根源。為此,朱循天特撰一函,長達千餘字,建議瀋陽張星南(權威人士)要堅持正義,力辟邪說,萬勿為潤身之病而移其父之墳,否則,是將增羞於先人,對鳳儀學說之污蔑也,從此,為雅軒公移墓之說始息。

外地曾有人通過張某想以邪說來侵入亮中人們的思想領域者,多次進行誘惑,最後更對朱循天說:「朱先生,亮中母村的人們,就等著你了,只要你說一句話,大家便可決信無疑了(相信邪說),如此一言便可『功德無量』,你何樂而不為呢」。循天微笑道:「謝謝你的盛意吧,屎殼螂是不能跟著屁飛的。」那人便無言而退了。

16、在動亂中,處之泰然

是年八月,日本投降,東北光復的當時,社會動盪不安,地方出現無政府的混亂狀態,強搶現象屢有發生,一天許多老百姓背著口袋,還有人推著車,到亮中橋街糧庫紛紛搶糧食,並無人制止。老百姓絕大多數捲入了這場紛亂的人群裡,得糧多的洋洋得意,得糧少的怨氣沖沖,搶不到糧食的,便怨天尤人,自恨無能。

然而亮中新村的人們,雖住在糧庫附近,卻仍和平常一樣的安定有序,無人參與搶糧,一切活動照常。這些經常講「不爭不貪」的新村村民,從這次考驗中,可看出其異於常人的精神品質了。當地的鄉民卻對新村的人,於搶糧食事件無動於衷,覺得不可理解。

一九四六年四月,朱循天被四平安老所請去宣講王鳳儀性命哲理。不料到達不久,便爆發了四平戰役,這是著名的「四平大血戰」。當時朱循天恰好被困在城裡,從四月十八日起,每天都可聽到炮聲隆隆,槍聲炸彈聲,此伏彼起,晝夜不停,居民都處在生死攸關、驚慌失措之中,市內樓房,幾乎無一完好,死傷人員,隨處可見。在此萬分緊急狀態中,朱循天卻組織安老所的全體老人及所內的員工,共四十多人安坐在防空洞中,照常講述性命倫理,特別是重點講習「四大界」學說;如果能在危難中,巍巍不動,自自然然,安祥而死的便是「志界」,是佛界;如能樂樂和和,無怨無悔,毫無慌恐而死的,便是「意界」,是神界;如果驚慌失措,情牽物累,憂傷而死的,便是「心界」,是苦海;如果怨恨交加,痛苦萬分,悲憤而死的,便是「身界」,是地獄。人們同樣在危難中,但是根據其心情之不同,則去路也必然不同,主要是根據自己來掌握。如果你個人定不住,那麼神佛也沒有辦法。如此,每個人都無慌無恐,安然有序地輪流講述自己心性之存養,彼此樸素砥礪,雖有少數膽小的人,看到大多數,神態安定,若無其事的樣子,也就穩下來了。一個月過去了,出乎意料的在這戰火紛飛的日日夜夜裡,安老所的全體人員,皆安然無恙,順利地度過了險關。

從這次劫後餘生的過程中,可看出安老所的人們,並不止是存有一種貪生怕死的心理,而關鍵是「定住志、存道心、不動搖」,從而顯出了道的巨大威力。直至五月中旬,此次戰役暫時平息後,朱循天始安全歸來,母村的全體村民才真正放下了心。

17、隨著母村的成長而新村相繼誕生

鳳儀先生於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四日曾說:「我這幾十年盡力的預備人材,是為要變道德世界,將來每個村都設新家庭一家,好講道,有不道德的必然受到官府的懲治,這樣由一國而至於天下,豈不就成個道德世界了嗎。」亮中母村的建立正是農村道德化的開端,使「亮中精神」普遍推行起來,乃是要經過漫長而曲折,艱苦而複雜的道路。

亮中新村就是樹立樣子,是為發展新村而培養人材的地方,故人稱她為母村。一九四二年開始創立到一九四五年,就有不少地方要成立新村,來亮中邀請人。一九四四年秋,朱循天偕崔錫久、董葆勳去東遼縣小錢櫃、南天門、福盛屯、白泉等處視查新村的基礎條件和情況,約半月,回來後,派劉鳳至,張以靜夫婦去亮中西北十五里的王家窩堡主辦道德新村,由趙從周捨出房舍和土地。他原是地方有名的中醫,聞道後即棄行,盡義務於道德事業中,曾於四平辦安老所多年,此刻又倡辦王家新村,一切都是根據亮中母村的精神和形式建立起來的。設立了安老所、懷少園和女學班。懷少園由柴玉芬為教師,女學班以徐春庭為教師。一九四七年又派於克禮胡玉珩夫婦,齊良河全家、谷美聲、谷美萬和馮勞憲章去王家窩堡。不久董葆勳亦去王家新村。後將劉鳳至夫婦派往亮中北八家子建新村。

一九四五年冬朱循天夫婦應姚德新之請,偕董葆勳,祁春生及其女穆如去東遼縣遼河源開辦講習班。

春節前祁春生忽犯氣窒病,只覺胸隔部堵塞,氣橫不通,七日食水不下,病情危急。朱循天對春生說:「你要好好找一找你這病的根源,如能找著,病可立愈,咱倆是最知心的朋友,連你的病我都講不好,那麼後半輩我就不能再給別人講病了」。幾幾句話,句句打中了春生的心靈深處,引起了他認真地回憶,他便從青年時期開始,逐年逐月的回憶,次日,一直回憶到民國十六年,在濟南住的時候,他內人(妾)時常背著他偷吸大煙(鴉片),他發現後便怨恨填胸,想到這裡,他只覺得橫著這股氣,刷一下子消散了。他說:我這回可找著了。循天說:真找著,病立時就能好。春生說:我好了。朱循天說:真好了,立刻就能起來下地。春生真就起來下地了。且能上課講道,症狀完全消失了。村人聞之都來看望,莫不稱奇。從此,遼河源建立了道德新村。

一九四六年在亮中南、亮河堡畢景榮家設立了義學,派張景賢前往任教。不久又派崔致和全家去八段地豐振家,開辦講演社。派崔錫久、崔永生去亮中西三十里金家鎮,為建新村創立基礎。不久董葆勳亦全力以赴協助創辦。由張喜春獻出的菜園子和房舍為基地。建立了金家鎮新村。

是年冬,朱循天夫婦率史熙平、祁穆如、馬耕志、周志根等去通江口開辦講習,回村後又赴金家鎮開辦講習。

一九四七年夏,朱循天、高正午老人率孫向春、王德馨、周志根赴營口石橋子道德新村開辦講習班。該村由李廣田等捨房子和土地,楊陸林主辦,董葆勳為主講。正午老人和青年們同樣由營口市涉水十餘里至石橋子,為了倡辦道德事業,為了繼承王鳳儀的遺志,雖年逾七旬,仍風塵跋涉,到處奔波。

亮中母村成立以來,到一九四七年為止,創辦道德新村這條道路已被人們越發重視了。所以各處來亮中見習取法者,不暇往來,志願建設道德新村者,亦越來越多,因而人才的培養已感到不足了。

朱循天曾多次向大家講述著他的理想,他說:「我們目前的一點點成就,只是個開始,翻轉世界、重立人根,是百年樹人的大業,千年大計,所以我們所計劃的都是常道,是要把這種事業推行於天下,推行於後世。我們首先創立了母村,一方面是為了樹立樣子,一方面是為了培養發展新村的人才。每村一般以二十戶為限,最好是三間一棟住二家,房舍簡易,形成自然的村落,每戶要具備一套鍋碗瓢盆。農閒時期,各家自行立伙,農忙時期則集中到大伙房吃飯,節省下來的勞力都下地幹活,各戶在調轉時,除了衣服被褥和隨身的生活用具外,其它備品和炊事用具、箱櫃和農具等,一律不動,新搬來的人家,一進屋就可以燒火造飯,勞動生產。這樣既能體現大同精神,又可減少許多麻煩。」

「母村這些人家,不是常住不動的,鍛煉好了,是要發展新村的,如某處要建立新村,便可派往一、兩家,或三、四家去創辦。這幾家一方面種地,一方面講道,給當地的人們做樣子,領導世風,改變世風。發現哪個家庭不和睦,就設法為他們齊家,有有病的,就給他講病。農閒時也可組織當地的男人和女人們講習,以講究性命倫常為中心。種地要以每口人不超過五畝地為標準,(指當時遼、吉一帶而言)有餘力就助當地的窮困人家幹活。認真遵守『立業世界自立人』的道,決不許個人再掙錢。農閒講習時,新村的人家也要輪流回母村參加講習。找找缺點,正正方向,看看有沒有走樣子的地方,有沒有『生芽子』(爭貪心)的現象,如果有就要及時改正。通過講習練好兵,好再重新上陣,到一定時期(二年或三年),新村與新村之間,母村與新村之間,各家也可相互調轉,每一處母村,要帶領十處至二十處新村。新村要根據具體條件可設立安老所、懷少園、或識字班。新村要堅持講究家道,勸化世人。這樣推廣起來,豈不就變成個道德社會了嗎,到那時候,就可作到新家庭和新家庭的子女結婚,代代傳下去,不就可以『重立人根』了嗎!」

「這樣的道德新村,由一處而發展到幾十處,幾百處,以至於全省、全國。就以我們東北這地方來說吧,由大連到哈爾濱,每五十里建立一處母村,又可發展幾十處小型新村,這樣就可以形成個道德新村網了。」

「在城市呢,也可以由立業和崇儉結婚人創辦道德工廠,一面生產,一面講道,使城市逐步實現道德化了。」

「當然,我們的計劃不是幾十年就可以完成的,更不是一帆風順的,是要通過長時期的苦幹,要經過幾輩子人的不斷努力才能達到目的。因此,我們不可停留在一時的成就上,或某一階段的成就上」。

這番講話正是說明了「亮中之路」還是非常遙遠呢。

18、村體解散,不獨親其親

亮中母村從一九四二年建立,七年來,確實為同道們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培養出不少人才,發展了新村。一九四八年正月末,亮中母村解散。各戶人家都散居在亮中河之兩岸,立呈一貧如洗之窘狀,都住著破漏不堪的房屋,家家糠菜以充飢,敝衣以遮體,對全村人員來說,確實是一場嚴重的考驗,但大家卻未因此而灰心喪志、愁眉苦臉,反而心志益堅,安貧樂道。如周彭齡全家離開母村之後,於余寒未盡的二月間,竟住著有窗無紙的破房,夜間蓋著破棉衣,白日吃糠嗯菜,仍然不改其樂,認為真正達到「淨底家庭」了。朱循天全家,在大同公墓之側,由祁春生贈給木料,搭兩間茅屋,以為住宅,真是苦中見志,愈窮愈堅。他更向大家提示道:「我們經常說不怕窮,不握苦,看看窮苦真來了,到底怕不怕;平日總是張口大同、閉口大同,這會兒『大同』真來到了,看看能不能經得起考驗,到底是真的是假的」。大家在朱循天的激勵下,重溫了初志,乃經常以「立業世界自立人」來鞭策自己,來衡量自己。村體解散後,亮中人們在最困難的情況下,得到劉秉鈞、張景盛經濟上的助力不小。尤其劉秉鈞為王鳳儀書稿的保存做了一定貢獻。

青年人誓願踏著老一輩人的腳印,穩步地走向「大同世界」,因而有不少男女青年,實行崇儉結婚,永做「立業世界自立人」。於舊歷二月初八,崔永惠(凌源人)與張淑伸(青龍人);李成群(昌圖人)與張孝環(青龍人)同時結婚。舊歷二月十四日,周士榮(青龍人)與劉汝淳(遼中人);張濟州(青龍人)與方明慧(黑龍江人),兩對青年同時結婚。身著平日服裝,按照崇儉結婚儀式舉行婚禮,至於索取彩禮、張席設宴等事,好像早已被人們遺忘已久的陳規舊俗了。

以後陸續崇儉結婚者有許登侖(營口人)與張英華(台安人)結婚;候起平(遼陽人)與趙爾文(昌圖人)結婚。

立業和崇儉結婚兩大關鍵,在老一輩人身上已結了果,而在青年人身上又紮下了根。

亮中母村解散不久,王家窩堡新村亦於舊歷五月初三日解散,各家散居在村後北溝之西岸,搭草廬以為居,安老所之老人由各家分別供養:谷美聲、谷美萬奉養王增老人;齊良河奉養黃老人;馮蘇憲章奉養周老太太;孫常卿老人後期常住李成家。馮蘇憲章更討董葆烈之三子致毅為「大同兒子」,取名為馮大明。這些老人都是無依無靠的,各家都當作自己的老人一樣的奉養,雖在生活極端艱苦的情況下,仍然未推卻供養之責。

亮中之老人亦由各戶分別供養:於郭志賢老太太由朱循天負責供養;李善永老頭住在周彭齡家;孫常卿老人前期亦常住循天家。一九五一年春,朱循天的父親恕忱翁逝世於亮中。母村解散十年之後(一九五七年),循天夫婦又請來無依無靠的杜宋玉潔、杜曹玉琳二位老太太,當作自己的母親一樣的長期奉養,直至去世。

循天夫婦非常注重對下一代的教育培養。雖在生活極困難的情況下,仍節衣縮食、想方設法,供兩個兒子念大學。長子式乾畢業於遼寧大學,次子式謙畢業於吉林大學,以後都成為社會上的有用人材。後來式乾為落實父親的遺囑,使其遺著早日問世,竟而克服種種困難,千方百計,幾經周折……終於在父親逝世十餘年之後,將遺著《王鳳儀年譜與語錄》一書出版,得與廣大讀者見面,從而完成父親生前未竟之願。

周彭齡之三子士和,討給趙安邦做「大同兒子」,時僅八歲,名趙志同。安邦逝世,母村解散多年後,志同仍是對其雙目失明的母親趙於仲蓮念念不忘,時常寄款和探望,不辭其贍養之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亮中母村解散之後,從人們的實踐中就更顯得真實而突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