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山溝的大智慧上部:王鳳儀傳

第八篇 崇儉結婚與儲金立業

「人是天地間的氣,錢財是天地間的血,氣血周流,世界就好了。」這是鳳儀先生為崇儉結婚和儲金立業提出的大根源。當此物慾橫流、道德淪喪,人心日下,世風敗壞的情勢下,如何使之轉變呢?先生認為首先必須解決「人」的問題。改變人的素質。欲改變人的素質,絕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必須正本清源,從根本上入手。雖然已辦義學多年,使子女受教育,但還必須改革婚俗,提倡崇儉結婚(原稱「先天結婚」)。此乃於民國十四年(一九二五年)於安達縣開辦兩個月的家庭教育大會時確定下來的。崇儉結婚者,必須男女雙方志同道合,打破財產、勢力、資歷、才貌等舊觀念,純以道義相尚。即忠誠樸實、心地善良、性格穩健、胸襟開闊、身體健康的男子與賢淑文靜、通情達理、資性溫和、身體健康的女子結為終身伴侶。不索彩禮,不要嫁妝,絕對崇儉。婚後,互不管束,互不依賴,男女自立,同甘共苦,互相幫助,為了共同的人生目標而奮鬥終生。著重心性的修養,注重胎教,這樣的夫妻可望培育出理想的下一代。再能配合良好的教育,長大之後,便不難成為良善的國民了。這種崇儉結婚辦法,如能逐步推廣起來,被廣大人民所接受,則改變人類素質,「重立人根」的偉大願望,不就有可能實現了嗎?這便是解決天地間的「氣」的問題。

天地間「血」的問題,如何使之周流暢通呢?這是在安達家庭教育大會上的又一個重大課題。

孔子說:「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其中的均無貧就是為使社會上的「血」通暢,讓人人生活都有保障。鳳儀先生自從三十五歲明道之後,就告誡大家:將來的世界是「人是公人,產是公產」的大同世界,所以在這次安達大會上確立了「儲金立業」制度。從善多年者,其經濟生活沒有來源的,可由公家為之儲金立業,以立業利息作為生活費用。個人經濟條件允許的可由自家籌款儲金立業。立業人可一心為公益事業服務,立業利息,足夠維持生活,不必再另外去掙錢。死後立業本錢歸公,可再為他人儲金立業,實現「人死德不滅」的原則。如果人人都能儲金立業,一心為公,這樣推廣起來,不就成為「立業世界」了嗎?所以儲金立業辦法,正是促使天地間的血周流不息呢!

鳳儀先生倡導崇儉結婚和儲金立業,其目的是為了使天地間的氣血周流。乃是改建社會締造大同的兩大關鍵。

1、崇儉結婚的意義

「改革世風,重立人根」是鳳儀先生幾十年奔走呼喚的口號。崇儉結婚(原稱「先天結婚」,意為純以道義為主的婚姻),正是為這一大目標而提出的,崇儉結婚者,婚前必須研究明白夫婦相處之道,以及夫家的倫理關係,人位狀態,應以孝敬老人為第一要務。為丈夫的明瞭為夫的剛正之道,為妻的須明瞭媳婦之道。夫妻更須學習四部教育,即「根本教」、「胎教」、「嬰兒教」和「兒童教」。這些要求都做到了,便可望出現理想的下一代。

最先實行崇儉結婚人,是張中天與沈榮蓮,於民國十四年末,在海城縣騰鰲堡淑貞義務女校結婚。這種婚姻也正是極力批駁當時社會上,專以財產、勢力、地位為婚姻前提的傳統陋俗。

崇儉結婚之道,一經開展起來,便得到有識之士和眾善士的極力贊同。因為崇儉結婚是完全自主的,不受財產、地位、容貌、資歷等所局限,惟以德業為重。當時信從實踐者很多。如女義學教師王淑英與李連溪(隨父從善多年)實行崇儉結婚。當時,鄰家的新媳婦們,以為如此秀麗而文靜的姑娘,肯嫁給房無一間、地無一壟非常貧苦的李家,委實為她惋惜,替她為難,竟至落淚。淑英便給她們講起崇儉結婚的好處:男女平等,各自獨立,互不依賴,互不管束,和睦共處等優越性。兩個新媳婦聽後,覺察到自己身入樊籠,常受委屈,毫無自由,痛苦終生,反倒哭起她們自己來了。殊不知,這對窮無立錐之地的夫妻(王淑英,李連溪)所生的兩個兒子,後來都成為大學畢業的有用人才了。

台安縣朱循天,自幼接受鳳儀先生教導,事親甚孝,立志「讓產」,此乃為矯正爭奪祖產而兄弟相互爭殺的時弊,卻遭到前妻金氏的反對,雖經多次勸說,無效,乃終至離異。朱循天立志道:「無志同道合者終身不娶」。「德不孤,必有鄰」。果有海城劉秀琴女士,任女義學教師,慕朱君之德業,與之崇儉結婚,不僅不索分文彩禮,並自帶八百元錢(二十畝地價)為兩位嫂嫂(兩兄為先母所生)、儲金立業,以解決朱家曲折複雜之倫理關係,以全孝悌之道。從此,崇儉結婚之風益興。劉秀琴生二子,均大學畢業,服務社會。

崇儉結婚者中,真正做到不計財產、權勢、地位,專重德業而下嫁者,屢有所見。如陶復初,湖南省醴陵縣人,年幼因家貧而「跑關東」(到東北謀生),到黑龍江畔黑河沙金廠做工。一九三二年聽鳳儀先生說:「天底下就有一件出貴的事沒人干,就是盡義務不掙錢」。陶復初聞道有悟,不久便到義學裡盡義務,工作勤懇,言行篤實。一九三六年,他四十歲時,由張雅軒介紹與遼寧省新民縣王景新女士(時年三十歲)崇儉結婚於長春。王景新之父系清末五品頂戴(功名人),兄為北京高等法官。景新以官宦小姐身份入女義學讀書,後任義學教員。聽到崇儉結婚之優越性,願低矮就下,不顧家人之反對,竟與貧而又苦的有德之士陶復初結婚。夫妻相敬如賓,始終不渝。後在吉林省鄭家屯辦安老所多年,成績卓著。生二子,成年後,工作都很出色。

崇儉結婚是移風易俗的有力措施,受到社會上許多有識之士的賞識,因而得到迅速地開展。

「夫婦為人倫之始,造化之基」。人類有夫妻,然後有母子(父子),有兄弟,有婆媳……,人類有婚姻,除為了組織共同生活的家庭,仰事俯畜,更為繁衍後代。人們都願意生育一個稱心如意、健康聰明的孩子,但往往事與願違,其嚴重後果可給民族社會帶來災難性的痛苦。這種後果是怎樣造成的呢?追源溯本,不能不歸結到父母身上,常常是由於父母的婚姻存在問題所造成的。所以說「婚姻的質量決定家庭的質量,家庭的質量決定下一代的質量」。這裡所說的質量是指孩子的身心性格是否很理想。

男女婚姻對後代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也就是說選擇配偶是家庭中頭等重要的大事,它將決定兒孫後代的命運。鳳儀先生通過數十年的社會實踐與觀察,發現了這一真理,所以在清末時期,即創辦女子義學,蓄意改革婚俗,終於民初時期,提出崇儉結婚之道,並四處奔走,大聲疾呼:「振興女教,重立人根」!

先生說:「從前姑娘成了『雙頭蛇』了。在娘家緊貪,緊收拾。帶許多嫁妝,結婚時,還向婆家要許多彩禮,拉了許多債,多少年都還不清。結婚後,人們都領著老婆孩子過日子,把老人活活的扔了不管,心都壞透了,坑了婆娘兩家。這回我講婦女道德,辦崇儉結婚,不帶嫁妝,也不要彩禮,男女自立,建立『新家庭』,正是斬斷『雙頭蛇』呢!」這種崇儉結婚的做法,鳳儀先生稱它為「以天命為主的婚姻」(此處沿用『天命』一詞,已賦予了新的涵義,有別於傳統的概念,而是重德行,輕財色,使眾人滿意之意。)並說:「使婆媳兩家都喜喜歡歡,這不正是把『雙頭蛇』變成『雙頭德』了嗎!」

崇儉結婚者,要內有善良的心地,誠實的品質,正直的人格,良好的教養,所以他們才能有純樸、真摯、忠貞、含蓄的感情。他們為了蕩滌千百年來那種醜陋的、罪惡的買賣婚姻的污泥濁水,而建立起為個人負責,為對方負責,為老一輩人負責,更為子孫後代負責的理想婚姻風尚。所以說,婚姻不只是男女個人的私事,而雙方的結合會產生社會責任。

那種以金錢、地位、權勢、外貌為前提的婚姻,均屬買賣婚姻的範疇之內,缺乏穩固的婚姻基礎,這些前提(金錢地位等)一旦失去了,夫妻感情便會立刻失去保障。他們的結合,是以吃喝享受為生活目的。鳳儀先生把這種類型的婚姻叫作「以宿命為主的婚姻」。(此處沿用宿命一詞,已賦於了新的含義,有別於傳統的概念,是指以財產、地位、名利、外貌為主)。

這種婚姻,結婚之前,盡力顯露各自的優點、長處,掩蓋缺點、短處。可是,誰都不可能永遠掩飾自己!雖然一開始雙方的情愛那樣熾熱,但相處一個階段之後,彼此的缺點、短處暴露了,矛盾出現了,夫妻便各按自己原來心中的完善形象要求對方,要求的越高、越強烈,彼此的分歧就越大。同時,更有為了錢財或為贍養父母而鬧起糾葛。於是矛盾暴發了,感情的裂痕出現了,你爭我吵竟成了家常便飯,互不信任,彼此隱瞞,甚至追根問底,爭吵起來,誰也不肯少說一句,常常鬧得面紅耳赤,不可開交,問題並不在於開始爭吵那件事情上,而是爭吵起來時,從對方的態度上發現了彼此不可相容性,即不在於那個「事」上,而單講那個「理」。有時一方用刻薄、辛辣、諷刺、挖苦的話去制服對方,雖然自己一時心裡痛快了,但對方的心靈受了傷害,好些天過不來。試問,生活在這種氣氛中,用「恨怨惱怒煩」的陰濁氣質「澆灌」的胎兒,其身心怎會健康的成長呢?

況且買賣婚姻,彩禮要的越多,女方的人格就越低下,丈夫便會愈逞其大男子主義的威風。這樣的男女恐怕永無真正平等之日。因此,鳳儀先生在清末民初時期就堅決反對大索彩禮的買賣婚姻,而終於倡導崇儉結婚之風。

千百年來,婚姻嫁娶,多由父母包辦。尤其由於買賣婚姻而造成的家庭痛苦,男女不增的悲劇,真是不勝枚舉,但其中受害最深者,還是婦女。這無異於用彩禮的「繩索」捆住了女人的手腳,任人欺壓凌辱。

做父母的以為把女兒培養長大成人,出嫁了索取大量彩禮,就像搞工農業生產,後來收回投資一樣,理所當然。其實,這等於把女兒賣給人家了,並說什麼「潑出去的水,嫁出門的女」,置女兒生死於不顧,竟葬送了女兒一生的幸福,甚至最後釀成悲劇,這樣的婚姻制度,何其毒也!更有以單純情色為主而結成夫妻的,對倫理道德毫無顧忌。鳳儀先生把這種結合稱作「以陰命為主的婚姻」。(「陰命」是與「天命相對的,即罪惡之意)。鳳儀先生說:「我主張姑娘出嫁,不索彩禮,不帶嫁妝,像斬斷『雙頭蛇』似的。」其實,也正是砍斷了千百年來束縛在女人身上的『彩禮』這條繩索。

有的人僅以外貌的美麗作為選擇配偶的立異思想,而忽視內在的思想精神素質,鳳儀先生說,這樣的婚配,等於「一界的夫婦」(僅是軀體的結合),其感情是難以持久的。因為一個人的美麗容貌,是經不起歲月的剝蝕,時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會磨損他們容貌的艷麗,這時,夫妻的愛情又靠什麼來維繫呢?難免壓舊喜新的情形出現。雙方一旦爭吵起來,便要用惡毒的語言,揭短處、翻舊賬,來壓倒對方,竟至大打出手,使家庭常常籠罩著緊張晦暗的氣氛。當初用海誓山盟,柔情蜜意掩藏著的陷阱,今日大露原形,竟而令人痛悔莫及。

這種婚姻,不論其主觀願望如何,但其客觀上所形成的實質,無不起到污染坑害下一代的作用。

「天命」、「宿命」、「陰命」,這三種不同類型的婚姻,哪種有利於優生,哪種不利於優生,顯而易見,只好由人們自己去選擇了。

男女通過結婚,雖然溶為一體了,但雙方仍存在心理、性格、習慣上的差異,這種差異不可強求一致。愛情的力量再大,究竟不能把另一方變成完全和自己一樣的人。結婚不是單純的軀體結合,彼此心靈的交融,性情的接觸,感情的深化,千變萬化,是非常微妙的。婚姻之中,蘊涵著苦樂悲喜,夫妻相處,強求一致,反而使差異擴大,過度親密,反而造成疏遠,物極必反。俗話說「淡中滋味長」,就是這個道理。

結婚,不等於把兩個半圓合成一個完整的圓。夫妻二人絕沒有完全一樣的性格,總是剛柔相濟、長短互補、急緩相配、寬窄相成的,才合乎自然規律。有的夫妻雖然在一起生活了幾十年,也不一定完全吃透對方的心理與性格,因而矛盾得不到徹底解決。有時主觀願望都是好的,但遇到具體問題,卻總是彼此不能相容。這是什麼原因呢?研究一下鳳儀先生的「性理學說」,就清楚了。它不僅是使我們瞭解心情變化的規律,同時更能讓我們懂得「優生」問題,絕不是單純用生物因素或單純技術觀點所能完全解決的。性理學說是研究人們心情的陰陽消長、動靜變化的學問,最後以達到心情光明,精神境界提高為目的。(詳見本書五行篇)

鳳儀先生明道之後,即深知改變人類素質問題是古往今來最重大的一門學問,可稱千年大業。所以他提倡「胎教」是從創辦女子義學開始,使女子普遍受教育,真正實行「崇儉結婚」。他常說「講『母教』不如講『教母』。即先教育未來的母親。這就意味著『根本教』和胎教的極端重要了。因此,他常用「翻轉世界,重立人根」的豪言壯語來表達自己的遠大胸懷。

所說的根本教即是胚胎之前的教育,也就是對未來父母的教育。如木之有本,水之有源,父母的道德品質理想感情,至關重要。對未來的子女的氣稟性形成,起到根本性作用,所以叫作根本教。這是崇儉結婚者所必須深入研究、認真實行的。這是解決「氣」的問題。

2、「立業世界自立人」

鳳儀先生既認定錢財是天地間的血,究竟如何通暢這血呢?便想出一個儲金立業的辦法。立業一事與崇儉結婚是相輔而行的,是他們的經濟基礎。崇儉結婚者,不僅經濟生活自立,而且精神上也要自立,更為重要的是人格也要自立,互不依賴,互不管束,所以稱作「立業世界自立人」。最初引起立業的動機是為了迎天時。先生在三十五歲(清光緒二十四年)明道之後,即知道未來世界一定要走向大同,所以要創造一個人是公人、產是公產的「立業世界」,人人都能消除自私自利的心,這就必須在人們的經濟生活上予以合理的解決。

此外,更有以下幾事,促進立業一事的加速實現:一是民國十三年,懷德徐子貞見張雅軒子女已長,而私產已馨,其家屬的生活,子女的教養,必感艱窘,因而發心年贈雅軒十石高糧,並贈關劉國南二十五元錢。雅軒堅辭不受,子貞將錢交與淑貞校會計處而去。雅軒向先生說知此事,先生道:「這樣受授,就等於子貞雇你為會中服務了。如能捨的捨在會中,受的也受之於會中,就不能形成這種狀態了。」

二、是有一孤老人,在懷德縣范家屯敬惜字紙會中盡義務多年,預積了身後喪葬費,放在他義女家,同仁們也都知道之事。及老人死,會中通知他義女,女便豪啕大哭道:「義父坑死我了!他欠我那些錢,可向誰去要!」同人知其隱意乃會葬之。先生說:「修道人必得了念,他既有念,怎能成道!」

三、是杜紹彭的妹妹嫁給張繼春,未幾死。臨死囑托嫂子們說:「我沒生子女,有負張家,願兄嫂再為續娶才好。」杜家想出一筆款為張家娶人。先生說:「我們想提倡『立業』一事,你把聘禮的錢給女方『立業』,使女方經濟獨立,人格獨立,不累夫,不累家,不累社會,那該多好!」紹彭以為然。

立業是怎麼一回事呢?先生說立業的辦法與意義是這樣:

「儲金立業(常簡稱為立業)是解決生活問題阻止爭貪一種理想。因為人學道,做公益事業,都怕窮,所以設一高橋樑,渡過去。凡是對公益事業有功的人,公眾與獎金自百元起,至一千元止,每年暫照二分利息。其息金按二分扣加入本金,這是公眾立的業。私人儲金也予以相同的辦法,或利息稍輕一點也可,這是私人立業。其宗旨即是以所得息金,為維持生活之資,在外不再掙錢,這是止爭貪的一種方法。」

先生劃「立業」「創業」的分別是這樣:「從前是『創業世界』(此創業專指為自家置辦產業,為個人享受,非指為公益而創事業),今後是『立業世界』;創業是無止境無罷休的;立業是有限制有歸宿的;創業是以一己的幸福為目的,立業是節制自己以助人的。凡是人現居何地位,作何職務,即守何本分,思何道理,毫無妄貪妄求之念,這便是立業世界的人了。」

先生又說:「創業世界是互相結仇的,譬如某人創下業了,哥哥要分,弟弟要奪,貪求不得,便結冤仇;立業世界是互相結恩的。譬如某人已有立業儲金,所生利息有了余積,再給他人立業,如此做下去,不是互相結恩了嗎?我提倡立業儲金的意思,是要把仇的世界變成恩的世界。

「我常說立業世界德為根,創業世界孽為根,怎麼要這樣說呢?立業的人,先把爭貪止住了,是一身有德,純為公益做事是德,有了餘利再給成人立業也是德,死後基金歸公,再給別人立業還是德。處處是德,不是德為根嗎!創業的人先有貪心是孽,積錢還得勞心是罪,積財留給兒孫,兒孫早晚敗散了,仍是孽,處處是孽,正是孽為根。

立業人的規約是不掙錢,不分家產,不許有嗜好,不走人情來往,不許放借貸款。先生說:「將來世界必變立業世界,人們不許私放債,不許私借款,五大行各有各的銀行。將來立業世界實現的時候,產業都歸公有,人們不再養活妻子,一心一意為國家盡忠了。為人盡力種地,多打糧的,國家獎勵他,收成不好的就罰他。到那時候團體世界就造成了。」

所以儲金立業的人,就等於把根子從自私自利的泥潭中撥出來,重新栽到人是公人產是公產的大同世界的土壤裡。

立業基金是由立業基金保管委員會來保管。各分會都可附設分部,用各種方式來使這基金生生不息。

一個人立業了,他有固定的收入,對於儲蓄都可有相當的分配。生一個子女每年給他積金十元,到十六歲時,本利相積也能以立業,教育費自然可以解決了,再以十分之幾來奉養老人。

先生說:「立業一事,大家不要輕視才是,自己能立業的,便當下就立業,不能立業的,自己掙錢也要立業。將來人人都能立業,男不依賴女,女不依賴男,變成個立業世界,那不就大同了嗎!」

先生更為他們設計意想這麼一種環境:「一個人必得淨心,才可以締造大同。我的意思,將來新家庭的人們(指崇儉結婚與立業者),到處皆可為家,如安達、黑林鎮、公主嶺、騰鰲堡等處,都設立業基金保管部。築房舍,為新家庭的住所。假如某人在甲處立業,到乙處也可支款,樂住甲處便住甲處,不樂住便往他處,總是盡義務,做些公益事業。一家之內,男女不相牽掛,不相管轄,這樣辦法,到處可以為家,生活還不感困難,這不是大同世界嗎!」

先生說:「新家庭的男女都要立業,不許相互依賴,均須自立。做事要勤,用度要儉,遵守古人『耕三余一,耕九余三』的話,不可枉費一文,那才算是真正的新家庭呢!」

一九二五年安達教育大會閉會後,先生偕諸人到海城縣騰鰲堡淑貞女校又開講習會,把立業和崇儉結婚兩事作為主題,共同研究,大家積款作為基金。最初捨立業金者,安達杜紹彭三萬元,懷德徐子貞一萬元,拜泉張振之一千元,款由杜徐兩家暫為保管。最初立業者,有張雅軒、關劉化行,王桂貞、閆桂英、趙士良、趙品三、李永成、鞏士元、胡德潤、王白守坤、畢會元、趙榮久。立業基金,暫由張雅軒負責收付,其辦法悉依安達開會時之所研究者。其利息非本人不得支取,其基金雖本人亦不得干涉或支取。

此後,徐公眾給予獎金立業者外,私人儲金立業者,也逐步開展起來。如懷德縣辦女學多年的朱耀庭,全家老少都儲金立業了。不久,各處效行的人便多了起來。後來女義學的教職員工以及辦學的學董們大多數人都實行了儲金立業。

儲金立業的辦法:

立業金自三百銀元至一千銀元。年息二分。每年以息金十分之二的增本,十分之八取用。例如:立業本金為一千元,年息應得二百元,以十分之二即四十元增本,取用一百六十元為生活費。次年本金即增至一千零四十元。儲金每年都有增加,因之人越老立業儲金也越多。如果立業金為三百元,年利二分,一年應得息錢六十元,除以十分之二即十二元增本,尚餘四十八元。每月可有四元銀元使用。當時銀元四元,是足夠一般人一個月的生活費用了。立業金只准取息,不准提本,僅在立業人去世時,可提取百分之二十為喪葬費。所餘的立業金,贈給別人立業。人死德不滅。對於公益事業有功的人,由公家出錢給立業,叫作公獎立業。自己有錢的,也可以自己儲金立業。公獎立業的人,立業金多少,看他的功績和德業大小,由公眾決定。立業人解決了生活問題,好能專心盡義務,獻身公益事業。立業後,不可以再賺錢。(如果立業後仍有薪金或財產收入,即不可以動用立業息金)。為人父母的,如果會盡慈道,已給子女從小儲金,以達到立業為止。

先生對這事曾自評說:「我從前提倡崇儉結婚,現今又說揀選成人,重立先天世界。人們都輕視我,恥笑我,以我為狂,哪知道我被人輕視與恥笑的地方,正是我行道的妙處,現在我辦的事(崇儉結婚與立業),看著是無足輕重,等到百年之後,便知我提倡的事,都是改造世界最重要的關鍵。」

先生總結道:「世界都壞了,怨誰呢?我一點一點的格物才知道,世界的源頭是姑娘,(是重立人根的源頭),世界的大機關是錢財,實在可怕,不會這兩宗(『會』是指有解決的辦法),治不了世界!」

按:鳳儀先生逝世數十年後,與儲金立業相類似的各種人生保險制度,在世界各國大力推行。不過儲金立業人與眾不同的是要控制貪心(止宿命),人死後,其本金不准任何人提取,以便為其他對公益事業有功者再行儲金立業,叫作「人死德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