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林將軍段徽言老前人-常州

衛林大將軍結緣訓 1984年歲次甲子七月初十日

 

 寬懷大志挽黎民 德重仁厚大義君

 秉承上天率性辦 浩然凜烈駕返雲 

 

我乃

 

爾師濟僧 奉

 

母慈諭 偕同徽言 降來壇宸 參叩

母駕 恭喜各賢能 得會先賢 叩謝

母恩 發揚光大 以慰前賢 一片苦心

徽言大德 在世不愧 抱道奉行

母恩命 封為衛林大將軍 一介武夫 承愿降東塵

化世牖民 暗傳三天事 一時一機 落樸在南郡 

今夕到壇 復會各徒生 師不多語 暫且停筆 

哈哈止

 

 

但為眾生嚐苦辛 不為自身得樂尋

一生修持為超脫 無奈眾生尚迷沉

 

            吾

 

衛林將軍 段氏徽言 奉

母旨 隨恩師 降來壇軒 參叩

駕 百叩謝

皇天 叩謝ooo前賢 回視各位點傳

細觀在壇弟妹 不禁淚下輕然 咳

 

 

回想一生事與功 逝去如斯渺如風

煙雲已逝言何續 一抔黃土埋英雄

那管生前多富巨 叱吒風雲一時雄

今夕何夕天時運 末劫三期道難容

想吾一生多變幻 老來孤獨持道風

無奈天數已有定 自身因緣自果封

誰得替代誰能免 那個可得了業風

唯有修成真果証 了悟原來一脈從

追溯生時亦無用 一頁人生去如風

難得世間居三世 所作未能大道同

 

回天見母顏何在 皇母恩慈尚封功

叩泣階前求慈免 去郤封功返東重

再來一次會各眾 與眾同修化大同

母恩命未為許 泣訴庭階悔無窮

在生之時未竭力 幸得各位助壇艟

而今徽言輕輕去 有負諸眾一番功

再來壇前尚何述 唯留真心一片公

力竭而為助道軒 回天稟中壇務焉

吾當時來助佛事 指引各眾力行前

 

再喚偉略壇前領 今番有勞助壇軒

吾也不敏事未盡 唯望賢弟力補前

以弟之才來扶眾 各位必也漸進前

修行無他唯心論 心正自然天成全

 

賢弟有疑前賢問 不可固步自封焉

博學在於所能問 能問能悟自可前

 

吾弟可有心事表 不妨壇中對吾言

 

陳偉略前人:後學才疏德薄 日後希望整頓佛規禮節及辦事 

 

請求前人多幫助 

 

 

一切有勞弟力前 吾也安懷各所然

再謝ooo吾前輩 精神不支也來焉

有何囑咐壇前述 且待徽言更明然

 

oo前人:你這番苦心 使一班人能效法這精神 

若有疑問及要我幫忙 必定盡我所能 希望你能助各壇道務

 

 

所言唯有謝前賢 門戶不分同道前

徽言無才無德兼 在世遺留大愿焉

故今一番衷言話 示各壇中弟妹焉

 

在世為人不明進 出世始悔悔無垠

欲語難言誰能悟 在世為人枉一生

來去猶如風一樣 無縱無跡所能尋

能尋之者唯孽債 何不修行獻真心

徽言在世語相隔 未能與眾共吐心

在壇各人同合力 助道弘闡力萬鈞

不遺絲毫半點力 此也是吾謝各君

所言無幾時不逮 我不欲去捨諸人

眾人皆是吾兄弟 同修同進樂無垠

今番可也太不幸 一失人身難復尋

故勸各人互勵勉 同參聖義撐法宸

言也於此叩謝

 

母       恩賜隨師到東林

百叩謝過師尊憫 時來助道訓賢生

叩謝前賢一別眾 隨師駕返無極登

            哈哈

 

風嘯嘯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修道路長永不易 短暫人生何足嘆

揮淚洒青衫   唯言一句

但願眾生得離苦 不為自身求安樂

            退

 

 

 

衛道助人了愿弘 林中真仙降凡塵

將相修士本無種 軍中自主即英能

 

            吾乃

 

爾師濟僧     一詩以贈衛林

 

各徒珍重 力駕慈宸 爾等前賢 時掛在心

望各徒生 時行勉勵 縱使在世 也可超塵

超凡脫俗 不為世侵 立愿了愿 以體前人

水漲船高 以道成仁 師不多語 望徒契心

若徒有志 再領徽言 至來壇宸 俟機再討

 

            辭叩

 

母親          哈哈退

 

段老前人生平事蹟

 

段老前人 姓段 名上師下旦 字徽言 生於清朝光緒二十二年(1896)歲次丙申 十月初四日 家籍湖南省衡陽縣 乃書香世代之家庭 母親張太夫人 生一男五女 段前人乃唯一子嗣 排行第四 幼年得父親壽廷公 親自教誨 國學基礎甚為穩固 初畢業于衡陽道南高級中學 繼而入讀省城之達材法政專科 之後 再插班入中國法政大學 為湖南省早期之法律及政治系學士 

 

 

 

段前人畢業後 曾任職於行政院 之後 任軍事委員會科長等職 再任安徽省政府視察 民國廿三年(1934)接到家鄉告知 父親病重 於是辭官歸故里 專心侍奉父親 是年 父親辭世 段前人不再任職官場 轉為經營生意 無奈當時抗戰軍興 日寇入侵湖南衡陽縣 段前人的店舖大都被戰火焚毀 抗日勝利後 為嚮應政府建設新中國 乃創設祥泰木行于衡城 營運湘西木材 生意做得很大 遍及數個省巿 同時 為了倡導國民科學新知 開設了國光電影院 專放映歐美科技影片 以發揚全民科學

 

 

 

在民國三十四 三十五年間(1946) 湖南省瘟疫流行 兼以各地難民 走難來到衡陽縣 困苦之情 不忍卒賭 段前人一再發起義捐 賑米達數千擔以上 捐出之款項 無法統計 更倡導各界 大解善囊 即時舒解災困 全國新聞 都有報導此事 稱段前人是大善人

 

 

 

民國三十七年(1948)秋天 段前人于衡陽中山南路 慎元佛堂 求得真道 之後率領舉家 同時求道 段前人在年幼時 已跟從虛雲和尚修習佛學 乃虛雲和尚在家弟子 法號寬權 今日得求大道 與早年修習佛學之慧根 不謀而合 段前人之點傳師 為劉靈元先生 引師乃楊少峰先生 保師為文惠亭先生 段前人求道後 乃結束營商生意 捨棄七情 並開始素食 專心學道 精研道諦 宏開覺路 以至誠至仁 大悲大願 渡化眾生為自己的職責 

 

 

 

民國三十八年(1949)秋天 段前人在漢口總堂 領命為點傳師 後來 奉了高老前人之命 來香港開荒渡眾 當時大陸剛解放 政府到處捉拿各宗教之領導人 當時 段老前人連家眷也來不及通知 收拾了幾件簡單衣物 少量黃金 趁夜搭火車來香港辦道 不料到了深圳 遇到賊人打劫 搶去全部黃金 段前人孑然一身 在香港舉目無親 並一口湖南口音 找工作做 真是難過登天 當時段前人已經五十歲 面對經濟困難 幸好當時的政府 成立了難民救濟總會 在香港的九如坊 及在九龍的深水步派熱飯予飢民 段前人才不致餓死 有一次 段前人在深水步取飯的時候 遇到失散多時的妻子段媽媽和兒子 一家人異地重逢 真是仿如隔世 以為自己在做夢 因為在人海茫茫中 相逢的機會 真是微乎其微 若非上天的特別憐憫 又怎能有如此幸運呢 因段媽媽當時有工作做 段前人便靠她的工資渡日 而際此自身不飽不暖之際 段前人仍然將油米救濟貧民 苦心行善之天性 唯真善之人 方克為之

 

 

 

段前人為了要賺錢養家 又要貯錢開佛堂 於是去石礦場打石仔 段前人自小被家人愛護有加 不慣做粗重工作 但為了要達成自己的心願與使命 開設佛堂 救渡眾生 段前人打石 打到手指流血 一天才掙到一元數角 僅夠家人糊口 後來得到朋友介紹 到西貢兵房打皇家工 搬運炮彈 由於段前人工作勤奮 得到軍曹的賞識 調段前人入寫字樓做打雜 後來兵房要增加人手 段前人又介紹兒子來做工 軍曹很喜歡段前人兩父子 軍曹又教段前人的兒子學英文 段前人到此時 生活才稍稍安定 段前人念念不忘開設佛堂渡眾 但又沒有足夠金錢 了此洪愿 於是段前人每日午飯後 便跑到山坡上 對天哭訴 求 皇母給自己機會辦道 成全自己的心愿 

 

 

 

那時 香港的樞紐前人 租了一處地方 作為公共佛堂 給那些沒有佛堂的前人及點傳師 需要辦道時用 段前人若渡了人 便帶去那間公共佛堂辦道 但因借用的人多 有時要輪候很久 段前人很渴望自己能夠擁有一間佛堂辦道 

 

 

 

大約在1960年 段前人遇到基礎組李延崗老前人 借了五百元給段前人 便在土瓜灣新山道唐樓 租了一間板間房做佛堂 這間便是性理組 在香港開設的第一間博德佛堂 在那裡 段前人渡了陳上偉下略 後來成為性理組第二位前人 陳前人乃潮州人 慧根極深 年紀輕輕 已精通三教經典 陳前人求道時 是一名中醫師 仁心仁術 年青有為 很好學 並且謙恭有禮 修養有素 求道後 即輔佐段前人宏揚性理 後來佛堂再度遷租於新蒲崗爵祿街 繼續弘道求眾的重任 大約在1970年 佛堂三度遷租於九龍城城南道六十九號十樓辦道 時 段前人已年近七十 頭髮斑白 並留有長鬚 為了弘道 雖然段前人滿口湖南口音 但仍苦志渡人 無論去到公園 或在街上 段前人都不忘代天宣化 渡人求道 當時 佛堂經濟很差 入不敷支 段前人將兒子給他的生活費 及政府給他的生果金 全都拿出來交佛堂租金 為了弘道 段前人不怕辛苦 甘願每日上落十層樓的樓梯 買果敬佛 買菜煮齋給道親吃等等 為了辦道 段前人捨棄妻恩子愛 孤獨一人住在佛堂 打理佛事 渡人求道 成全宣化 毫無怨言 從不言辛苦兩個字 為了辦道 段前人甘心情願 獨力撐持佛堂經濟 處理一切大小事務 後來因為要上落十層樓 無電梯代步 道親來往 諸多不便 於是 佛堂四度遷租於黃大仙鳳凰新村 時為1973年 那時佛堂沒有講道班 道親求道後 不知道的寶貴 段前人為了成全大家明理修道 於是恭請汪有德前人 來佛堂講四書 汪前人風雨不改地 每星期日到佛堂來講道 使道親明理知修 汪前人來慈悲教導了一年頭 漸漸地 道親多了 但佛堂地方狹小 於是 段前人於1974年 在各道親齊心合力下 以105,000元之價錢 買下性理組第一間自置的道場 地址為土瓜灣馬頭涌道54號三樓 繼續弘法利生 

 

 

 

段前人辦道的至誠 感動上天 道務開始弘展 從購下永久堂址後 原人上岸 日漸增多 其中不乏有根基的人 加入辦道行列 由於求道者眾 班期回壇者多 地方不敷應用 以至佛堂人多擠迫 當時 各道親上下一心 齊心合力 故於1982年 段前人帶領各道親商議下 籌集資金 購入性理組第二所佛堂 凝德佛堂於是年農曆六月開光 是日上天顯祥瑞 七彩光環 圍繞太陽 諸天仙佛 拱手齊賀一只新法舟 啟航渡眾 新壇開光後 開設了五天法會 法會才畢班 段前人因積勞成疾 在佛堂講道時 突然暈倒 送往伊院 住了一星期 終於在1982年 農曆八月十八日晚上 丑時歸空 回天交旨 享年八十又六 公祭之日 港九各地前賢道親 皆來拜祭 執茀者達數百人 哀傷之情 溢于言表 段老前人出殯前夕 很多後學在殯儀館守夜 陳偉略前人寫了一對輓聯曰

 

 

 

星霜數十 獨駕法舟 艱苦備嘗心不二 

 

乾坤無盡 長存悲願 弘揚性理誓重來

 

 

 

這副輓聯 充份表達出 段前人一生為道 不畏辛酸 為渡眾生 死而不已的大悲心懷 所以在結緣訓中 段前人亦有說及 

 

 

 

難得世間居三世 所作未能大道同 

 

回天見母顏何在 皇母恩慈尚封功 

 

叩泣階前求慈免 去郤封功返東重 

 

再來一次會各眾 與眾同修化大同 

 

母恩命未為許 泣訴庭階悔無窮

 

 

 

段前人歸空兩年後 時1984年 陳偉略前人 借著別組的三才 恭請段老前人 與吾等結緣訓 訓中有述及 皇母封贈段老前人為衛林大將軍 活佛恩師並在訓中 稱讚段前人

 

 

 

寬懷大志挽黎民 德重仁厚大義君 

 

秉承上天率性辦 浩然凜烈駕返雲

 

恩師又說  

 

徽言大德 在世不愧 抱道奉行  等句

 

 

 

 段前人一生的行持 可以用兩說話概括 

 

 

 

  不為自己求安樂 但願眾生得離苦

 

 

 

 

 

衛林大將軍 段老前人的德行概述

 

真心辦道 段前人生於書香世代之家 受過高等教育 曾任軍需處處長之高職 但段前人絕口不提 家中富裕 段前人妻子 人人稱她為段媽媽 段媽媽曾說 段前人未求道前 生活頗為講究 因環境好 故應酬多 三五日便一個宴會 出入以轎代步 在段前人50歲那年 在漢口得楊肇峰先生渡他求道 段前人慧根非凡 剛求道便知道天道很寶貴 立刻清口茹素 不久被升為壇主 那時世局動蕩 高老前人(段前人的前人) 知道段前人是可造之材 故放命給他 段前人領命不久 大陸便解放 段前人奉高老前人之命 便拋下妻兒 放下名利富貴 捨下一切享受 獨自來香港開荒 隨身帶備的黃金 盡給賊人搶去 這是天意要考段前人對道的真心 並考驗段前人辦道的志向堅不堅 但如此的顛倒考 段前人的辦道熱誠 絲毫沒有退減 他做一切工作 目的是開佛堂 經過數年辛苦工作 才有些少積蓄 但仍不夠錢租地方 成立道場 段前人內心很難過 因大愿未了 愧對皇母 於是日日在山上喊 向皇母哭訴求赦罪 段前人雖屢經魔考 亦沒有動搖半點辦道的雄心壯志 其至誠感格蒼穹 最後撥外組前人助其開設道場 時至今日 性理組各道親 若非段前人的真心辦道 矢志不移 則沒有愚等可以在今天 得聞如是至高無上的寶貴大道 此恩此德 沒齒難忘 細思之下 縱粉身碎骨 亦難報於萬一 是則應以道為重 以蒼生為念 速忘私我 效法段前人弘道之悲心 真心助道 己立立人 己達達人以此共勉    

 

 

 

遇考不退 段前人辦道期間 經歷過最難過的經濟考 期間窮困潦倒 生活迫逼 坐過監 做過乞丐 沒有錢交租 遭人白眼 被人迫遷等等 苦頭吃盡 但絕不會退減辦道的熱誠 對道不離不棄 從不怨天尤人 又面對氣考 段前人亦不退道心 因有些後學 覺得段前人是一名老人家 學識不多 滿口鄉音 心生輕視 對段前人不敬 但前人都能若無其事 忍辱負重 不為小我 只為大體的精神 實值得愚等學習

 

 

 

努力渡人 段前人初到香港 言語不通 與人溝通 實感困難 但段前人憑著堅心毅志 及一片至誠 厚著面皮 到處渡人 苦口婆心 成全人回佛堂求道 被段前人之真誠感動而求道者 大不乏人 段前人體味到道的寶貴 天時之緊急 故急於渡人上岸 救得一個得一個

 

 

 

不怕艱辛 段前人性格務實 從不花巧 憑著實幹 快幹 苦幹 蠻幹 硬幹的精神 獨力支撐道場 縱然吃苦 吃虧 吃氣 段前人毫不計較 一心只為弘道救世  

 

 

 

捨身辦道 段前人為了未完之宏願 甘願捨金錢 捨妻恩子愛 捨財物 捨名譽 捨地位 捨富貴 有些段前人的同鄉親友 冷言冷語 冷嘲熱諷 背後批抨段前人 罵前人 為了辦道 家庭都不顧 但段前人都沒有反駁 因他們不會明白段前人的責任與宏願 段前人能做到捨身捨心 蒙冤受屈 在所不計 一切都是為了 救渡眾生

 

 

 

弘道心切 段前人的心願 是將天道 弘揚至萬國九洲 曾經在某一年 非洲天旱 段前人自動請膺 帶同一位壇主去非洲求雨 受到非洲總統親自迎接 並用紅地毯舖地 接待段前人 段前人帶備辦道用之法器 準備隨時有人求道 即可辦道 及希望在非洲開設道場 救渡當地民眾 但可惜當地道運未至 段前人求雨未遂 要返回香港 聞說段前人剛離開非洲 便下傾盆大雨 應是段前人的誠心感召 才得到上天普降甘霖 若雨下在段前人離開之前 他便不能回港辦道了愿 正是天意難測 故段前人的心願 在他回天交旨後 逐步實現 天道在各組前人努力下 已逐漸推展至萬國九洲 處處都已設立道場 救渡眾生 

 

 

 

樸素節儉 佛堂經濟最窮困的時候 因道親少 經常不夠錢交租 段前人每晚在街巿收檔時 去檢拾一些菜呷回佛堂 好的東西 讓給道親吃 不好的東西自己吃 那時 佛堂買不起雪櫃 有些送菜餿了 段前人留來給自己吃 爛了的萍果 削去爛的部份 其餘便拿來煮上海麵吃 前人煮麵 只加油鹽 豉油也不下 因節省金錢 天氣熱時 麵飽容易發霉 段前人用布抹去霉 蒸一蒸 便送入口中吃掉 段前人住在佛堂 妻子段媽媽和兒子則住在黃大仙竹園 段前人間中回家探望妻兒 但為了節省三兩毫錢巴士費 段前人經常由土瓜灣步行到竹園 甚至凝德佛堂裝修期間 段前人每天會拿些水果 甚至大西瓜 由土瓜灣步行至新蒲崗 給各位幫助佛堂裝修的道親吃 巴士費也省回 各道親都很感動 當時 段前人已八十六歲 在佛堂中 各道親往往見到 段前人的內衣是破爛不堪的 但段前人亦不棄掉 依然拿來穿著 有些同修內心不忍 於是買了些新內衣送給段前人 但他竟然沒穿 細問之下 原來段前人將那些新內衣 送了給別人 段前人說 別人比他更需要 段前人用水 從不浪費 洗手時 只稍微開動水喉 用一絲的水來洗手 

 

  

 

智慧非凡 有壇主在佛堂推動靜坐 有後學請示段前人 修道要否習靜 段前人說 習靜 可做可不做 有時間做下亦無妨 做時要自然些 放鬆 不可刻意去守 否則會虛火上升 會有眼屎 要記住 修道能脫離生死輪迴 是靠師尊師母的天命 師尊師母的一指點 不是靠守玄習靜而成功 最緊要記住自己玄關所在就可以了 段前人辦道宗旨很純正 腳踏實地 老老實實 絕無花巧 辦著師尊師母的道 道是至公無私的 段前人辦道一片公心 段前人從不推動道親靜坐 唸經咒 只教道親孝順父母 修身立德 效法聖人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 為萬世開太平 教各道要吃齋 吃苦 吃虧 吃氣 教各道親效法堯舜 段前人講道時常說 堯何人也 舜何人也 有為者亦若是 等等的道理 早期 曾有一壇主 原是修道家氣功 段前人安排講道 他經常在台上講一些道家之吐納運氣工夫 段前人告知 這不是天道修持工夫 請他不要再講 但這壇主屢勸不聽 段前人便不編他講道 曾經有一次 活佛恩師借竅臨壇 說要升一些壇主 但段前人都不答允 說升壇主事 留待他自己安排 因段前人的智慧 明白到仙佛借竅 亦有存在人心的可能 故雖然天才說自己是活佛師尊 但前人都不會迷於仙佛 是道則進 非道則退 不會盲目跟從

 

 

 

敬惜字紙 段前人每天吃完早餐 看一會報紙 便上街執字紙 多數是舊報紙 不是執報紙賣 而是拿去焚化 段前人曾經在某公廁糞渠內 檢拾起被糞便弄污了的報紙 將報紙拿去洗淨 曬乾 然後拿到鳳凰村的大佛寺焚化 

 

 

 

勤力好學 八十高齡 早上四時起床 掃地 洗供杯 看四書 寫稿 從不懈怠

 

 

 

守戒嚴謹 段前人自身守戒甚嚴 有一次 有位坤道在半夜來佛堂按門鐘 段前人打開木門 見到鐵閘外面 有位坤道 訴說與丈夫口角 跟著離家出走 想借佛堂留宿一晚 但段前人堅持不肯開門 不讓她進來 並勸她回家 所謂瓜田履下 事避嫌疑 段前人對於色戒 嚴加持守 故男女要清 段前人在佛堂 規矩很嚴謹 嚴禁男女混雜 佛堂廚房很窄 坤道煮飯時 偶有乾道入內幫手 段前人一定請他出去 堅持乾坤要分班 段前人對於財非常謹慎 佛堂的來往賬目 皆挑選值得信任的壇主負責 段前人對於佛堂的一分一毫 都絕不隨便 來要清去要明 所謂錢財清 段前人絕對守得很好 

 

 

 

不貪享受 段前人睡的房間很窄 床上堆滿經書雜物 段前人沒有衣柜 亦沒有衣箱 衣物用布包著 夏天包冬天衣 冬天包夏天衣 一包一包的 放在床邊 床尾 故段前人睡覺時 要屈著雙腳 有道親欲給他一個皮箱 段前人都不接受 段前人一生 從不吃補品 一年到晚 只是粗茶淡飯 各道親送來的東西 如餅干 利賓納 提子 衣服 段前人從不會自己享用 轉過手 便送給一些道親取回家中 以孝敬父母 或翁姑 作為與他們結緣用 或拿去探訪道親 作送禮用 

 

 

 

尊重前輩 段前人很敬重各位前輩 每逢過年過節 必定帶幾位後學去向各前人拜年或拜節 並向各前人叩頭拜年 嚇得某些前人趕快拉他起來 不停作揖還禮

 

 

 

 

 

師旦公(段老前人)傳 嗣子 祖蔭 祖述 恭述

 

先君(段老前人)諱師旦 字徽言 號 洵 早歲從虛雲和尚習佛學 為虛雲和尚在家弟子 法號寬權 生于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歲次丙申十月初四日 先祖母張太夫人 生一男五女 先君(段老前人)為唯一子嗣 排行第四 幼年得先祖父壽廷公親誨 國學基礎穩固 初畢業于衡陽道南高級中學 繼入省城達材法政專科 後插班入中國法政大學 為湘邑早期之法學士 北伐完成 先佐譚畏公于行政院 後任軍委會科長 再任安徽省政府視察 因先祖病駕 民國廿三年(1934)辭職歸侍 先祖逝世後 誓墓不復再出 旋即轉營貨殖 抗戰軍興 日寇犯衡 基業大都燬于烽火 勝利後 為嚮應政府建設新中國 乃創設祥泰木行于衡城 營運湘西木材 支應粵漢湘桂二路枕木 並供應上海南京等城巿建設 同時為倡導國民科學新知 並開設國光電影院 專映歐美科技影片 以發揚全民科學 在民國三十四 三十五年間(1946) 湘中病疫流行 兼以各地難民 輾轉衡邑 困苦之情 不忍卒賭 先君(段老前人)一再發起義捐 賑米達數千擔以上 國幣更無法統計 因此倡導 各界大解善囊 即時舒解災困 全國新聞報導 而以大善人稱之 民國三十七年(1948)秋 于衡陽中山南路 慎元佛堂 聆聽天道真理 後率領舉家 同時求道 與早年習佛慧根 不謀而合 其點傳師 為劉靈元先生 引師乃楊少峰先生 保師為文惠亭先生 至此 乃結束營商 捨棄七情 開始素食 專心皈依 精研天道妙諦 宏開覺路 以至誠至仁 大悲大願 渡化眾生為職志 民國三十八年(1949)秋 在漢口總堂 領命為點傳師 後奉高老前人之命 來港渡化不幸中途遇劫 僅以身免 故來港初期 經濟困難萬端 幸賴繼母謝太夫人工資渡日 而際此自身不飽不暖之際 猶以油米濟人 苦心行善之天性 唯真善之人 方克為之 來港初期 既困于經濟 復困于湘粵之語言阻隔 故于天道真理 雖盡力宣揚 仍不能一展宏志 後遇陳偉略君 聖教方漸發達 蓋陳君乃港人也 年雖輕而慧根極深 且精於岐黃(中醫) 平日即以仁心仁術濟世 獲先君(段老前人)點化後 即輔佐宏揚天道 為先君(段老前人)後學也 時佛堂壇址 設九龍城城南道六十九號十樓 名博德佛堂 因上下無電梯代步 道親來往 諸多不便 再改遷新山道 至此 港地名士 黃安地李明恕等 先後皆來求道 不期年 即逾百人 因原址狹小 三遷至鳳德道 四遷至爵祿街 均為租用民房 迨六十年 購馬頭涌道五十四號三樓 為傳道之所 即不再租民房 此時 道親日益眾多 道務日漸展開 乃再設凝德佛堂於新蒲崗 于新堂開光日 因心力衰竭 昏倒壇上 經送伊利沙伯醫院急救 越一星期 回天乏術 即民國七十一年(1982)八月十八日 丑時歸真 享年八十又六 公祭之日 港九各地道親 執茀者達數百人 哀傷之情 溢于言表 觀先君(段老前人)一生行誼 少習法政 而不戀棧權位 後營商業 而不言利平日生活儉樸 講信修睦 濟困扶危 信奉天道 渡化末劫世人 且不計自身苦難 一意力行 唯仙佛轉世 曷克有濟于此 茲當本族 四修族譜 印行之際 謹述先君之德行 刊附譜內 藉資記念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