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林福音

呂祖仙師詩曰:

仙訪人賢人訪仙。編經妙奧妙經編。

有緣千里千緣有。堅心試立試心堅。

目錄: (卷上) 種福良因

  1. 種福良因
  2. 度世金章
  3. 復治歌
  4. 劫從何來
  5. 戒殺足以消劫
  6. 倫箴
  7. 一善配天真
  8. 仁及萬物
  9. 正信真修
  10. 道不可須臾離
  11. 健身訣
  12. 了空正覺
  13. 明善復初
  14. 浮世繪
  15. 勵修十章
  16. 道法自然
  17. 形而上學
  18. 靜坐養生
  19. 守持正常
  20. 靜乃德基
  21. 別善惡吟
  22. 長生法語
  23. 說緣
  24. 浣溪詞
  25. 人之為人為人之道
  26. (卷中 )煉神化虛

  27. 煉神化虛
  28. 詠梅十二首
  29. 勤修要旨
  30. 定靜安身
  31. 習靜調息
  32. 修道胥靜坐
  33. 性定情逸
  34. 運氣存神
  35. 攝心歸一
  36. 化緣疏
  37. 病病不病
  38. 住心養氣
  39. 小還丹法
  40. 詩頌獻蓮
  41. 膽之為用
  42. 存厚養薄
  43. 玄關直指
  44. 善之寶貴
  45. 指玄篇
  46. 聖道妙論
  47. 法無二法
  48. 道裏玄真
  49. 至道歌
  50. 三元解說
  51. 修道防魔
  52. 奇效仙方
  53. 憫世吟
  54. 調養元神
  55. 真修妙理
  56. 醒世章
  57. 佛在人心
  58. 修道津樑
  59. 玄功擷奧
  60. 蘭題
  61. 捨妄求真
  62. 經與咒釋
  63. 燮理陰陽
  64. 如是歌
  65. 凝神守一
  66. 自返而出
  67. 培養性靈
  68. 一以貫之
  69. 道頌
  70. 無為郅治
  71. 醫世狂曲
  72. 同證覺岸
  73. 黃庭秘篆
  74. 煉道修德
  75. 玉皇心印妙經
  76. 醒魂鐘
  77. 醉道歌
  78. 楊勺賢居士後述

1〕呂祖仙師降示「種福良因」

救正人心氣氣融各宏夙願感蒼穹善培福果須探本涵養性天悟大公

體用兼賅充內外瀛寰展化貫西東崎嶇歷盡康莊現都在竿頭進步中

英才薈萃集各區化度丹忱未道腴龍虎風雲交際會陰陽剝復悟玄圖

德星燦爛輝寰宇動霧瀰漫遍海隅力闢榛蕪本淨土相期穩步躋亨衢

昔人祝福君子,每以三多九如為頌,洪範之篇,台釆之詠,載於詩書者,至稱美備。蓋不僅以祝頌立言,實有勉善之意寓乎其中;或者曰:福壽可以人力致之乎?是無不可!要在致之得其道耳。其道何在?在乎自為。稽諸往籍,歷著明徵!既曰福自天申。又曰自求多福。既曰美意延年。又曰仁者壽。試吾斯意,則福與壽之未嘗不可以人力致也。言天申者,證因果報施之不爽,施者雖不望報,而天之必報之以福壽。

然自求者,勉人以自勵覺悟,自發志願,自力善行,樹模範以迓天庥也。福果如斯,必有大年!洪範五福,先言壽者,以美意之蘊蓄者。表現於善行,皆由仁以致之。仁者之意,無非惻忍之念。仁者之言,是資溥利眾生。仁者之行,可以及遐邇。故作善降祥,積善餘慶。又曰一家仁,一國興仁。於是可知作善為一地一事之功行,積善為由近而遠,由暫而久之偉績也。其觀感之切,又有不期然而然者在焉。

往者如是,來者可知,在昔方域所限,地勢所拘,雖欲為善,苦無机遇;今者曠典躬逢,良非偶然。所以證夙慧之因緣,作整個之功行,綿一身之福壽,培全家之善因。大道弗尚矜奇炫異,似此偉大之功行豈無偉大之感應?是又毋待於詳言矣。會心不遠,當有其人,有志之士,盍興乎來!

2〕呂祖仙師降示「度世金章」

老仙時自笑清狂披髮翩然下大荒未悉幾時償我願世人度盡復何忙

劇憐凡世盡沉迷復向根源返本歸不少劫灰餘燼在紅塵堆里未知危

凡夫還欲戀紅塵紅塵今已亂紛紛誰能拔足煙霞外懺悔從前作孽身

邪說橫流亂世中玄微大道幾人逢心腸縱有成仙想未得真宗也是空

吾今說与眾人知大道尋常不是奇若向心頭先下手了明性命是真基

論道談玄豈有差並非爐火煉硃砂世人悟得初生地返本還原入帝家

從來名教重倫常出世入世兩無傷若舍根基求大道不知何處是仙鄉

絮絮千言復萬言勸人心地返先天悠悠樂境君何昧無朿無拘大自然

榮華富貴是何來屢世修行一大才誠恐自迷真本性輪迴又落到塵埃

富貴人家善不難修行容易達玄關祗因世網常留戀悟卻英雄是此艱

若教貧士學神仙更易成功上碧天世味早經嘗透後孽花一謝福綿綿

聰明祗是繫前生學道當然悟性增不過慧眼疑慮大將成又恐有移更

下愚根器莫多悲總有机緣悟道微一旦豁然明造化此身沖舉又高飛

愚賢貧富盡含靈天地生人心最平一念若然能猛醒無邊真性永圓明

吾道無他祗一心人能持正即來臨玄門別有机緣在可笑凡流那識音

忽遇東南不老仙飛鸞降示在君前有緣千里登高岸此地風光即佛天。

3〕呂祖仙師降「復治歌」

花魂如夢惜芬芳淡綠微黃日影光開遍杜鵑山寂寞伊人惆悵在何方

自憐消瘦減腰圍對鏡慵梳懶及笄梅影冷飄寒月外鐘聲悽与夜猿啼

素心不寄蕭郎字舊夢還求季子題秋艷玉樓人不識夕陽鴉背帶光歸

嘻嘻,吾不知所以云然也。問:何位仙佛到:答:話說問非所答。豈有他哉,亦各言其志也!汝好參禪悟道;吾好禮斗朝真,乃我亦好吟風弄月。各行其素,不亦佳乎!如今吟風弄月者,笑誦經為不通;禮斗笑參禪者為偷懶;是亦百步笑五十步,笑中不止,豈不大可笑哉。於笑笑之餘,吾遂狂笑而歌曰:

使人心復古兮,四方沾足以豐年。使聖人之治世兮,民豐物阜福綿綿。逍遙乎吟風踏月,飄飄羽袖而登仙;方壺尋極樂,洞口擘霞煙。跨長虹兮臨萬物,登雲端兮欲摩天。視下界之濛濛兮,混混綿綿。毋煩我心之惻兮,毋令我涕淚漣漣。朝弄劍光於北海,暮遊川澤於南贍。式遨式遊兮,占五行秀氣之先。

夫何數之有限兮,竟昇平而驟遷。亦人心之乖歪兮,每開罪於皇天。非人禍之潦旱;作兵燹則凶年。赤眚起乎東北;殘紅掛於西邊。既勞於征伐,何有暇於耕田;種植失於地利,失收恣怨乎天。農事生之者寡(乩至此,壇前油璃燈花爆聲隆然。)都市食之者千。荒淫縱慾,妒能害賢;量將來之報應,仍迷德於目前。四維失其大統,五常倒而復顛。人与禽而無別;人与獸而相連。嘆捨本兮逐末,悲禍患於從前。

於是降鸞兮度世,憑木筆与沙箋。嘆世道之澆漓兮,目道為空言。余悲心兮不盡,猶復救末劫而免災愆奈世之不悟兮,往往尤染以為甜。及大難之臨頭兮,遂無可免而自纏。

嗟乎!憶昔日兵燹之所驚,焦土十里尚骸然!肝腦塗地兮,熱血還鮮;是劫氣之臨兮,警人悔悟而莫延!人幸逃乎此難兮,遂忘本於從前。作惡尚不悛兮,視為善為心偏。皇天雖予以自兮,奈人之不德。死灰而復燃兮,欲消滅不肖与腥膻。

乃造劫者乘時而起矣,而應劫者遂相繼以前。惟善人兮救劫,乃搶也而呼天;於是乎神其悲憫,殊不安然!欲吟笑於瑯玕之上,墨和淚以俱研。奔定雲端兮,跪奏

玉皇以乞憐!或作紫霞之醮會,或合靈以禱天。誤我清閒歲月,為爾煩惱牽連。嗟乎哉!何門人還悟?尚一夢其悠然。爆燈花物示警!求勿怠而勿偏。盡心盡力向宣揚兮,狂歌當哭!願知者勿以我為多言。

可憐遍地是哀鴻惘悵烽煙西復東但願生靈勤力善消災解難樂融融

惆悵斯人總未知幾時度世枉心思硝煙彈雨迷江色歎息群生極可憐

同焚玉石苦熬煎起因不外貪与慾遂令群迷盡溺焉劍最寒光射斗牛

乘風和月海天遊獨向香爐峰外立逍遙世外幾春秋薄霧濃雲罩碧波

春風吹遍白雲窩逆知世上逍遙有踏月吟詩上大羅絲絲楊柳晚籠煙

幾點魚燈夜未眠一曲清歌天海闊挑源此地即神仙

4〕呂祖仙師降示「劫從何來」

一年又過一年春片片飛花意嶙峋劫難何時能免卻氣數如今在隔鄰

頻頻鶴駕降壇台祗為紅塵劇可哀強對眾生垂淚語因何大道作為呆

自原始以迄於今,數千年來耳。國之治也,堯舜文武。國之亂也,春秋殘唐。歷無始劫來,中國之劫難,真最深最慘最大最久,其有如今日乎!今之生民,不自我先,不自我後,而偏適逢其時。知悔者固多,而未知悔者亦屬不少也。考其浩難之源,尋其適逢之理,是誰實為之?孰令致之!責之於天,天固好生為德。積之於地,地固以厚生為道也。責之於人,人感兩大以生,人亦豈有自戕之理。

神以救劫為任。神亦豈有造劫者乎。然則此劫之來也,非天、地、人神、而可知矣。然則劫復從何而來哉?曰:無他,自人事而來也。夫人以何為事乎?人之初生,先天炁是渾然一善。五常八德,飽置胸中。此胎元先天之事,亦為後天造作之橫也。不知乎後天而後,近狹邪僻,六塵緣六根以相攻,十善因十惡而減退,見乎利也而忘義,見乎害也而捨仁。顧己之私,忘大局之益。近更離天極遠,而仇孝廢孔出焉。因歷向之欺、爭、殺、奪、貪、嗔、癡、怨。互相輪迴,積成巨孽,輪迴不息,而劫數遂成。

夫無論萬事萬物,一二五之劫不能逃。譬如堅若金石,亦當有毀坏之一朝。此劫固萬二千五百年之劫也。試問萬二千五百年來,眾生之積孽為何如哉?孽積既多,而劫愈大,此不易之理也。是以三期末劫,乃發現於今時,然則人亦何以適逢其會哉?可分則二種人而論焉:一種則孽障深重,固為造劫之人也。一種為福氣深者,亦乘其福氣而降生,利用良機,以為造善積福之會。

如舞台上之有忠有奸。神仙本清靜無為之教,紅塵渺渺,於我何干!或曰:神仙當降於承平之世,胡為乎撩亂之秋而尚能頻留鶴駕耶?不知非春秋之世,不足以顯孔子之能。所謂亂世思君子,家貧思賢妻。唐虞之世,救無可救也,又焉用神仙?惟是以始皇求之而不遇,初平雖牧羝而成。方今善惡大分,主宰者雖有天公。分別者惟憑神力!善歸善路,母庸玉石俱焚,惡入惡途,豈有分毫苟且。

夫神仙救劫之法,非指飛机,托炸彈頂大砲以救人民之謂也。懲奸勸善,先從其心地轉移,則惡者化善,而善者更善,善於天下,而劫從何而來。草木虫魚,猶衛其生,仁於萬物,則飛机炸彈大砲以及傷人之具,將何逞其能焉!況且善氣盈盈,天顏頓霽。此劫是起於無形,而化於無形也。無如世人孽重,應劫者多,而造劫者亦不得不多也。仙佛雖苦口婆心,聖人雖諄諄垂教,不謂行之者少;而謗之者多,更有雖死而不悟,雖在劫而不悔。鳴呼!痛哉!吾沒之奈何也矣。

目今之劫也,雖死而尚亦有魂。將來罡風之劫,死也連鬼也無。所以教人返本還原修心攝性者,久禦將來者也。其劫是有多種,而劫亦無窮。曰:文化劫、刀兵劫、飢饉劫、瘟疫劫、五雷劫、罡風劫。目今五雷劫也。金、木、水、火、土,皆足以傷民殘物者,豈獨天地之電而為雷哉。是以欲避劫者,非真實行善而不可。非財勢之足恃,非靈机應變之可能,除自心行善,感動真仙而援救者不可也。

凡事實求是,宇宙一心,無論事之大小,都從個人做起。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修身必先誠意,個人還有個心,個心還有個意。治本之法,非從根本做起不能。天降災祥,警人悔悟。擴而全國。以及平天下。皆循正道理而做。庶幾可挽天心,轉移世運。天地本好生之德,安有殘民以逞其欲。乃殺人填命,欠債還錢。今下民之造劫應劫者實不得已也。

飛鸞傳道,乃挽此危機。安得人盡發心,同登極樂。是則本內相既可安居玉清宮,也不必奔走南北。更不必靜侯鸞手以傳道,復不必忍氣吞聲勉強遷就弟子而導之於正也。無如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吾見乎世之人也,或為利而昧良,或為名而喪本。屬名屬利,遂形成造劫之人;為利為名遂造就應劫之輩。於不得已中,將上古無為之道,流佈當時。使其抱一還原,歸真返樸。不知世人根薄,反誤為淺易之談,遂目作迂腐之語。及大難臨頭,始悟過去不是。嗚呼晚矣!雖予洗脫,莫鐵證尚在何!負則相償,斷難漏網也。

然而勒馬臨崖,皇天豈不予以自新之路。聖賢有過,過而能故,善莫大焉。過則知改,此種人尚未墮深坑也。不知五濁苦海中,其有幼無良師,壯無善行。稍有知覺,?入邪途。以為人無慾念,則國家無振奮精神;人無希望,則前途自窒。至於本道之精神,其深奧玄妙,不能盡究。雖不謗之,而亦未嘗置信也。則曰:入道非不佳,但必田園廣置,金玉滿堂,年紀在五六十上,方為進道未遲也。不知日月其除,歲不我與,百年光景,人壽幾何?及至無常,悔之已晚。況且上前積孽,猶且未清,加以血氣方剛之青年,從黑暗社會上淨扎,焉有不更增孽障者哉?縱如孔子所云: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是則未見臨老學裁縫,其不自誤本來,恐亦貽笑大雅。

人身難得今已得,大道難明今已明;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是以不知則已,知則必行。行之不已,必即行即復堅行也為是。蓋歷劫者皆由於知而弗行。然而挽救之方,豈無妙法。是故婆心苦口,縷縷而述之也。

騰雲駕霧上瀛洲一路逍遙自在遊欲學神仙無別法好憑正念去勤修

神仙原本亦凡人塵濁清虛兩樣分心猿攝住求真諦不外勤培一善根

既悲復喜喜還悲若即須臾又若離大道化人人不度九天和淚雨中飛

嘔盡心腸度世人世人總未識其真喜得今生環境好為何心戀在紅塵

大道無涯細忍真凡人各自且留神机會當前自錯過從今休怨失前身

方今雖號承平,已往幾經劫破,而人未知龜鑑矣。殺機暗伏溫柔里,且聽屠門午夜聲!吾恐大禍不遠,尚須注意及之也。世人繫戀榮華,不知自拔,任是英雄百代,不過一瞬韶光!孰能午夢方酣,驟然警覺?回頭是岸,速猛醒於劫數之前也!世人每以苦為甜,以夢為樂。遂令沉迷不返,痛定思痛,其誰從苦海覓慈航也哉

堪笑燈蛾撲炎頻無端取火自焚身不知苦樂憑誰造只是心田只在人?

道運際今,已當九數,事机盡而返元陽,重振玄宗,丕承法旨,緣且至矣。有不得不闡教度人,以冀眾靈皈悟早覺真元者!天否泰循環,理無二也。無極太極,道之玄也。自昔海山仙館以至三醉岳陽。仙蹤隱顯,已非一次矣。其未必度一人,顯一跡,而謂盡我心也。純陽宏願,堅誓於前。其不度盡眾生,不敢妄冀正覺。嗟乎!唐以後,世之治亂,幾經滄桑矣。而純陽子隱顯變化,度世自問亦不知凡幾。無奈世之人,悟者少,而迷者多,因是奔走迄無寧日。芒鞋踏破,幾遇知音!嘗有岳陽題壁詩曰:

黃鶴樓頭吹笛時白蘋紅蓼滿江湄我欲度人人不識只有春風明月知!

諸子皆有緣人也。今日相逢,毋令老夫題壁而去。只知: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飛鸞降像,隨處開壇,接應群靈,無分彼此,又豈有壇名之分別,而即有異心異志也哉!設壇闡教,只是惟真惟一,看來似淺,卻實甚深;若說深奧,又為顯淺。無奈世之人也,物欲拘蔽,日失其真。不曰太深,又云太淺。望門不及,遂無所皈。奉勸世人但能正念自持,我道豈拒人千里哉!知音誰遇,其惟伯牙之与子期乎?

道以心為本,心以理為根。窒欲明理以心配天,則道見矣。道本有常,而人事無常。但無常之中,皆逃不出有常;若始則心領神會於玄元之道,及以後人事無常,道至棄厥初志,廢前功,實深惜也。然真靈未泯,翻然覺悟而復投誠,則吾道又豈遠人哉。道本有常,必須慎厥始終;辦道修行,全在明心見性。苟能一以貫之,成就無限量也。終南得道,蓋余學道之階者。刻苦潛修,遂成正覺。詩數章皆簡明勸人求道者也。

但入道易,守道難。入道不自修,即背道也;雖然入道,而与未入道前,皆無所異。所異者,得光明之理,循而得矣,進吾教者,修身為務,明理是求。世俗一切凡儀,皆無所謂也。然吾道以一為歸。一者不二也。二者二三其德也。朝夕異趣,是曰烏可語道哉?神明正直,不欺於心,即無愧於神。天地佑之!鬼神護之!從無量劫來皆無量化之。但人能堅忍修持,又何患劫災之所恐懼?是福不求而自至,道不求而自得。爾等皆深根厚道之人,毋自忽略。勇猛精進,是所厚望焉!

道教昌明挽世塵正心誠意与修身傍門異說休迷戀善惡途中細認明!

5〕關天皇降示「戒殺足以消劫」

漢室群奸一掃空如今千載有孤忠義氣秉在叨帝列千古江山在眼中

大漢如今安在哉英雄百世尚能來有緣今夜相逢處想是前生理所該

飛鸞演教,降經諭人,豈淺鮮哉!無奈言者諄諄,而聽者藐藐。痛心疾首,莫可言宣。爾等設壇於是,無非欲挽人心,倘能度盡有緣,善者自招福祿。惟氣數劫數未已,誠恐玉石俱焚,諸生宜留意之!吾日三省吾身,勿自暴自棄。慈悲為主,積善為怀,將來萬惡關頭,或可有警無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必在平日修德之身,非急時抱佛腳也。今吾降臨此地,有信其真者,有疑其偽者;信者必信其神,信者必信其理。疑者疑其非神,疑者或疑其為鬼也?疑者之心,以為堂堂聖帝,不請而自來耶。殊不知感而遂通,神明不遠。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鬼神之道,歷聖哲所傳。補刑政之不足,啟教化之不周。倘其理之精明,言之有當,即使是人,亦當景仰。又何必斤斤於不可思議之玄理哉?爾等欲明我之所在耶,佛在人眼前。佛即人心中也。信者何必惑!疑者又何必慮乎?中國數千年來,其所以僅存一脈,非科學所能解釋者。玄之又玄而已矣。雖然,子不語:怪、力、亂、神。然敬鬼神而遠之,又豈非儒者之迷信乎。吾少讀春秋,明大義。或欲詳為開導,指示未來。而竟有所狐疑,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覆也。雖今科學昌明,即道義又幾人談及?不知老子曰:善戰者必服上刑。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互為反覆,世界無寧。痛惜群生,何日早登彼岸?是以不辭跋踄降沙箋矣。

茫茫浩難咎誰歸世態如今已入危大底凡人心不古因而撼動發天威

試問各人心內想有無背道內心虧名教中人猶未免奸雄惡霸不堪題

但以殺人為取樂貪謀陰險是行為八德五常嗤妄語國家先陷在四維

捨己耘人常務外邪盜奸淫數樣齊愛逸惡勞成特性荒園廢圃全安栖

飢饉凶災因此降凡夫依舊尚沉迷口腹貪圖輕殺孽每逢宴客定宰雞

試問眾生籠內苦炸彈臨城一樣兮明知善惡終當報為何作惡染污泥

大漢雲長原嗜殺因何天上職巍巍勸善懲奸從古語安良除暴免災危

殺一惡人保千萬青龍赤兔不停蹄義膽忠肝扶社稷千年萬代也光輝

婦人之仁何足論勉人修善故為題環球劫氣猶難了須知氣數有盈虧

萬二五千年所積重開混沌呂前批勸人為善常談語最難心口兩相唯

幸以靈鸞來寄跡寶台壇界發光輝欲得平安神力護禍福無門慎自為

(關聖帝君是現任第十八代玉皇大帝位。尊號曰:玄靈高上帝。)

〔6〕曾參夫子降示「倫箴」

嚙指痛母心負柴山外吟一舉烏羊屋能不動孺心

劬勞為我母俯仰慰親心情衣相飲泣繼晷教賢吟

銘銘心心切昕夕憶親深天性魯魯魯夫子一門生

四配我佔一孝則定倫箴今日餘閒暇幸壇諸子吟

見爾玄門子立善步舟心濟人先濟急貪財罪孽深

讀書尋至理趨步禮儀行源玄元復原歲歲第一週

身怀萬萬富逆子報深仇貧啖菜根香鶴算免心憂

哀哀黃花節蠻人嘆白頭復古儒道侶五常八德修

莫種遮障樹心存苦海秋普天昇平日儒道振江流

樓台抵柱幾曾天崇山淵水享華筵古道應有朝朝聚曇雲現柳者瓊天。

7〕大成至聖孔子降示「一善配天真」

春秋褒貶筆無偏中庸在道配乎天萬世師資人景仰尼山行略說從前

聲名文物法唐虞道德中庸不是虛奈何未世無知識古訓淪亡獸不如

大成至聖昊天恩麟吐玉書我生辰闡教杏壇儒學始三千弟子四名聞

法立綱常昭宇宙書行萬世永流芳四庫寶珍文顯達五刪經書教文盲

可恨春秋未脫稿麒麟一現到天曹爾等為人應復古無古何曾有日今

古人自有明明眼眼見世人顛倒顛故有著書立論說立說因由在救愚

愚人自有儒可教囂薄無書可受修初生自可明真性長大變成色色投

故此奸淫盜風起干戈凌亂倒行讎今日煙雲遍山嶽新裝文法惹心憂

不端不整全欠解指導新人效西歐西歐不同中國腦先知先覺有來由

中國豈無卓卓者虛心禮節盡能收神道將与儒學起宜人景物復春秋

春秋秉直丈夫志志向心頭善道修著爾四維八德去五常忍讓切身為

任苦任勞終任福善人善己善中棲作惡絲毛天法現報應不離三代齊

試看嫣笑瘋狂蝶忽然變作螞坭兮有暇時常看經卷無事刻刻道中宣

量狹小之當大對勿留賤跡被人喧自古聖賢為量廣奸婪險愎狹乖傳

語簡言深分別囑毋負叮嚀至語言永遠心頭刻刻勵熊羆自葉福攸歸

道中深曉道中奧同群大眾樂園棲達已達人達忠孝統籌統算統仁心

顯顯神靈光正大修行及早仰星茜達到公平盛世日謙謙忍讓事能為

通瞰世情新舊福真持苦志望秋帷蓁無棘樹傍野道真經真籍步禪宗

呂祖師詩題:

為崇教主重千秋撥雪排雲降寶樓酌酒稱觴來敬祝儒門太道與与天儔

復聖顏子題:

樂道何關富与貧總求一善現天真簞食壺漿仍不倦笑煞腸肥腦滿人

廉隅砥礪重圭章半點塵污不可傷奉勸世人廉潔己貪泉洗淨住廉鄉

東華帝君題:

學道勤參一顆心玄元無極細求尋填離採坎降龍虎熟讀黃庭妙法音

太古羲王題:

太極已開成混沌兩儀立判辨陰陽八卦組成包萬象離虛坎滿辨青黃

宿命天尊題:

一法通時萬法通宇宙乾坤在數中升沉日月循環理持修豁達沛虛空

凝陽祖師題:

奉勸痴心男女等勿貪財色誤終身籠雞有食湯鍋近野鶴無糧任展伸

張果老大仙題:

跨鶴乘鸞遍大千千萬人中結善緣緣因絮果皆前定定持智慧悟飛仙

觀世音菩薩題:

一日清閒一日仙六神和合自安然丹田有寶須尋道對鏡無心莫問禪

紫竹林中悟道深弘施誓海度原人百煉千磨成舍利楊枝輕拂濟群生

〔8〕呂祖師降示「仁及萬物」

吃嫌其少,臨到還債嫌其多,何不將殺牲之資,作存生之舉?則其禍福利害,因果昭彰,可自明而不贅矣。無故殺生禽有罪,有故則不罪焉。如明聖經所說:不食牛犬等肉,及後一句,忽又說宰牛馬,豈非矛盾耶?不知馬字之下有句:結義匡扶漢室。觀此可以明矣。夫子釣而不網,射不弋宿。非亦不戒殺之中而戒殺也。所以我道雖寬而實緊。不吃齋,不戒殺,而其心則吃齋戒殺之心也。仁及萬物,乃是大同。草木尚且愛及,未必食齊而盡仁慈也。亦唯心而已矣。

我道雖緊而實寬,無戒律規弟子。其所以原因,因為以假人者霸。每見犯規羽士,觸目皆然。明知故犯,罪加一等。出法律者固欲其免罪也,而反令罪加一等,於心何安。以德行仁者王。使其入我門牆,初無戒律之嚴,漸漸聽法聞經,發生覺今是而昨非;我雖不戒之而彼自慄矣。實在至寶經之一部,亦即傳教義之精華。無論淺深,皆可學而行之。淺者由淺而可達深;深者研求,亦可至於無極太極也。人各勉之!以吾言為河漢焉!

爾等既進吾道矣。當嚴守戒律,在諸訓未說之前,先演戒法。切宜遵守,萬勿破戒。天厭雁,地厭狗,水厭烏魚。三物不可食。每逢自己出生之日,一定持齋吃素。道行九美,信念堅固。暫說如是法規,各宜恪遵。

夜半無雲黯淡天燈光未剔意悠然老翁睡起朦朧眼悟透陰陽太極圈

青蛇袖里乾坤妙一點丹砂濟萬方十大願行弘本志慈悲一念憫滄桑

禍福無門本自求智人明哲把身修適值漫天烽火劫誰能逃過此關頭

壇開九美闡松風一善為歸至道宗茫茫宇宙乾坤小丹砂苦煉虎和龍

萬里松濤送馬蹄江城一雨晚煙低珠海玉樓重降筆九天雲篆印鴻坭

雨餘芳草對斜陽爐爇龍涎鴨舌香策杖遠遊忘帶笠綸巾濕透染瓊漿

吁唏萬千!人人問道,道為何若?每問於心!大曰無名,小曰無体。若云行道,靡之無窮。道能載天,能包萬物。以個人而論:行正道,三綱五常,八德九美。無生不愛,無物不惜,一蟻之微,一線之小,皆蘊道基。故外體無形,內心有定。勤修咫尺,一顆丹心。看個人之福緣,看個人之根穩;務其盡志,廣植善基。嗚呼!俗子凡夫,只知求福,不知修福与積福。常能修福,廣種福基。切莫作邀福之舉,勿妄求福慧。

若寸修福報,普惠施仁,己力能逮,具足智根。勿謂善小而不行,久之蘭香滿室。莫云惡小而不報,戾積冤懟叢生。可知睫目之期,報應電光石火。欺心即欺聖,欺聖即欺天。天道無私,彰善罰惡。洗心滌慮,改過愆尤。大任負身。吾輩黃胎種子,超生脫死,大丈夫為。速趲明途,莫猶豫不決!

利人是福,利己是慾。災祥兩段,一目了然。問道何來,道在於此!蓋人為萬物之靈,貴莫如人類。人之貴,貴於心,重於義道,行乎貴仁,人而不仁如禮何?人如不仁如樂何?富貴王侯,亦具心者。聖賢仙佛,亦用此心。此心乃赤顆也。光燦燦然。用於正途,用於善道。有無窮之福報。富貴与貧賤,雖同出於人;忠正与奸巧,亦同一顆心。惟用途不一。倘將此心用於姦詐,用於暗騙,則鬼魅亦作此心。禽獸亦此心也。故用心不可不慎!

心是一身之主宰,百骸之官,皆聽命於此心,皆用命於此心也。故仙佛救世,首重救心。吾設壇闡教,以九美作基,八德作本。用博愛為主。既救生亦救死,利陽濟陰,乃莫大之抱負。福基福田,自耕自種,無門禍福,自在人求。

〔9〕呂祖師降示「正信真修」

乾坤許大奈吾何洒落衿怀宕蕩後明月有情隨我去清風一劍劃彌羅

不與人間論短長閒來詩酒水雲鄉自憐心事無從了普度群生願最長

聞道談玄論教條葫蘆掩口笑彎腰誰是誰非終歸幻點破机關萬法消

學道須求真諦,信力萬勿輕移。從理以求知,從善以求福。大道無二,智理存焉。所言是理,其動亦理。則萬經千典,皆聖賢仙佛也。依理循義,則人豈非聖賢仙佛也哉!聖賢仙佛,亦何莫非當時之人也。人之前生是鬼,人之未來亦鬼;鬼之与人何異?猶人之与仙何殊!此人之問,蓋有著相於仙神矣。仙神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与天地虛空合其德,与乾坤陰陽合其體。隨心出現,無形無名,鑒於銜頭,以別神仙之真偽,未免由迷入於迷,蠡測管窺,甚可笑也。真是莫測高深!

天上無不忠不孝的神仙。天上無功名利祿之神仙。安有以自己的銜頭令人謹記為識別之理?普世人等,能知仙佛。蓋即大道也。大理也。於道理言行之間,一心清靜之境,以觀仙佛。自是真仙真佛矣。如如不動,便是如來。以聲色求我,是人尚行邪道。況以名銜求我耶?嗟乎!末俗頹風,狂瀾既倒,異端紛起,人誰適從?生等但於道教諸經奉行妙法。慈航寶筏,直到蓬萊!便不必自擾靈台,疑信參半。否則遷延自誤,一無所成矣!雖然大道圓融,頭頭是道。但非理者,必非其道,違道者何足談玄?願人獨具慧眼,撮照內外可也!

雨露風雲,天地之變,恩膏涵沐,草木逢春。雖在嚴冬。而萬物滋生,皆賴有本。一陽回復,冬至所以重添。六十四卦之盡爻,故曰地雷復也。吾寄跡廬山,六十四歲得成大道。此亦正為初復之期。惟設非六十四年之中,知所修養保護,曷克臻此哉!動則有變,靜則守常。此天地之變,常為雷雨風雲;則是孤陰不生矣。使天地之靜,常為星辰日月,則獨陽則不長矣。必也,風調雨順,方為國泰民安。觀天地之四時,明人身之百竅,運行有法,吐納適宜,毋強其所不然,毋放其所自然。於是大道漸明,而功亦漸效。人人體此,道基可成,便不失乎至性耳。

龍欲飛兮海上波興雲作霧渡天河紙貴洛陽非賣賦民生凋弊復蹉跎

萬般真理只從心自古流傳以至今正直不呵神鬼服如何志氣竟銷沉

大千三界論功勳道中至寶話玄真一塵不染空無我煉到澄清便卻塵

玉樓橋畔梵鐘響荷花一朵見天真悟澈凡思擊布座三生明月照前身

三悟三清精氣神得道歸來始是君半道濫竽充道數道中仍是道中神

學道全憑道中根根基還是靠夙因因果未分難細說欲種根成要道勤

妄心欲念想成真幾見屠門作帝君三山五嶽稱豪傑造化原來也是人

梧桐葉落三秋老寒梅未放待深冬竹院春幽看黃菊黃庭三復聽梵鐘

野畔遙聞擊布座高山流水看青松閑雲野鶴桃園客南柯一夢到南終

一夢南柯覺蹉跎醒來仍是夢魂初百年歲月催人老幾見凡夫念彌陀

廉和潔道德興精氣神合體成內外進可飛昇

參三昧鉛汞並降龍術虎伏誠可延命化三清

運離火津液永通九節妙自明寒鵲噪會七星

丹入竅大還證時不再雙修命災睫目速加程

〔10〕太上道祖降示「道不可須臾離」

老梅重放一花香射過春山兩腋涼函谷有緣千化過還將道德一玄章

道也者,是無常之道。天道衰,地道微;人道若亡。故其所談也,只云道劫而已。吾在道之立題,先作開門見山,一言直了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謂說道者,以涵其輪廓。何謂道可道,道本無名,權用其名。至曰道耳。道之深奧玄微,非一言而可解悟。道,周極也。極而無窮,而萬千海無處不到。故又曰路。路者,極環也。大彌六合,小撮芥子,吐納隨緣,故曰理也。

理無巧無拙,非方非圓,執於中,成於體,見其性,知其用,其理在焉。然執中體用之為實,實乃空之本相。執中體用,是成,住,坏,空,之換言,是實即之謂也。究之研之,理自彰焉。從理探玄,玄之在路,毓秀鍾靈,萬山千水,迴環不斷,抱一而歸。一者,即道矣。道可道,非之以常,不是曰非,不直曰常。無常者,無恆常而不定之謂也。既無恆常,又非是是,則談大道也者,不能以永恆之常而論之道。天地有否泰,四時有淫晦。其變也多。非大覺至聖不能了其意。非大德至善不能踏其途。非大智大慧不能窮其奧。是吾不敢妄妄定大道之名,強名曰道而已。

因知道之無常,故發其文曰:道可道。權變蠡測,高深浩瀚。強其名,是名亦非常耳。道之与名,即實即虛,即幻即現。所謂道也理也。路也者,皆是舉一例餘,循時說法而已矣。近者諸方善信,十道仁人,每見談道生津,孳孳婆口。趣識辨真,能窺玄妙,了見本來者誠鮮鮮矣!蓋現世人心,均為升沉榮辱,利鎖名韁所困,存濁去清,寧有覺者。今特說一道字,以為有緣後學,入道修真。勿浸於茫茫苦海。甘受煎熬,果能窮研無間,合覺背塵,則道之昌明。何患奄奄?訓曰:道不可煩臾離!

仲由夫子降:

世難危机暗復微世道沉沉日已非世人大夢何時醒世態而今又仳離

人從何處可安生人遠離天禍乃增人若勤勤行正道人天相合笑吟吟

奸貪讒佞果然多奸益邪淫可奈何奸臣今日還何走奸賊回心奏凱歌

11〕太乙真君降示「健身訣」

入道先說修修行萬利民外功行善舉內功把身修

先養元神性次將內臟勻坎離為水火元陽一點真

筋骨為河洛肢體為山岳坎卦為丹田臍下寸三分

勿冷先宜暖兩傍為小腹百病從斯起心腎勿抵觸

夜睡鬆腰帶磨擦數要足四肢要寬暢朝醒勤伸縮

各節十八數悠悠血運足頭顱兩邊搖三次俯兩伏

睡寢勿類尸切勿反臥覆側睡腳伸直幸勿彎彎曲

氣血自週行思想動六慾臨睡應宜睡勿思事反覆

子睡遲太勞天明要醒目勿偷懶過睡自然精神足

純陽祖師示曰:

真人訓語謹記心願爾齊齊共學行精神爽快身體健勤修此德挽天真

造化本來隨人造胸無一物勿傷神佛道同參皆一理自能立志現祥雲

12〕如來佛祖降示「了空正覺」

大千世界。流雲一瞥。淵藪無窮。住空成坏。

富貴貧賤。四眾一例。如是流轉。泡影同歸。

須彌大海。剎那止棲。了空明性。覺者有為。

阿彌陀佛。吾乃如來。

如來如去復如來。不住內亦不住外;內住著又外住著。見無色處色常開。諸善男子善女人。如是無盡四眾眾生。無始以來。在五濁惡世中。茫茫苦海內。為七情所縛。六慾所牽。轉輪不息。於生老病死。苦趣無已。

如是苦趣之成。皆為塵相之累。七情為色根。六慾為孽根。色是因。孽是果。造因多自無明起。受果每從孽內生。如是成因。如是結果。亦是苦趣。云何為苦趣。如喜怒哀樂愛惡欲。如眼耳鼻舌身意。諸塵根所觸。無不在念轉無數。意生幻境。故有人我眾生壽者。有此四相。從相相中起分別。四眾相無窮。四眾相無盡。心心又各自各別。起分別心。如是眾心流轉。迷於喜怒哀樂愛惡欲中。用於眼耳鼻舌身意之無明境界。如富如貴。若貧若賤。又轉輪顛倒。栖止在成住坏空。無常之境地。不自覺。不自知。不自了。不自悟。此心常迷。此身受苦。

諸善男子善女人。須知身內之根塵。要從空破。空無空處。無明四相。無內外住。無無處不住。明此心。悟此性。便見富貴貧賤。如流雲敝屣。如是明了。貧賤二者亦復如是。六道輪迴中。天人阿修羅。為四相所縳;地獄、餓鬼、畜生。又為根塵所纏。自孽他孽。混亂一團。則苦趣循環。墮深淵而不能自拔。由生而老而病而死。雖有上智上善之人。巨富巨貴之家。終亦難逃一苦字。

上智与上善。本為覺之前奏。而獨上三途之上智、大善。不保其智善。於無常剎那中,頓生明悟。是愚之不可及。復還於苦。巨富大貴。既不如上智大善之人。不知自覺之中。造下無數因孽。亦墮於苦趣。

貧賤二者。智薄善淺。迷心復重。亦墮苦趣。如是上智大善。如是巨富大貴。如是貧賤人等。樂苦苦趣。死病老生。循環不息。堪憐堪憫。為道為佛。皆欲法法度人。諸善男子善女人。早步蓮台。勿臨歧路、除迷向覺。從實觀空。善哉!

13〕阿彌陀佛降示「明善復初」

五濁輪迴沒了期眾生可憫是迷痴既是本來光發現勇猛修行莫再遲

要知塵世亦花花斷慾離迷學佛家無量劫前真種子只存佛性別無他

染苦為甜不自在好將淨土訓徒兒妄語從前頭戒律佛門靈偈不人欺

夫人之初生,從無量劫來,藏識伏留種子,欺爭殺奪,隨孽流轉。食報無窮,十月怀胎,屈處母腹,飽飫穢血。及其有生,六塵緣六根而入,六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者,色、聲、香、味、觸、法。亦云六賊。及其智識日開,煩惱無窮期矣。而以後九苦隨之而生,是以人生十大苦悶也。十大苦悶為何,生苦已說明矣。生老病死苦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盛,本要逐樣解釋,不過其理甚長。俟之異日。

總之,貧富貴賤之於人,無有不苦者。不過世人認幻為真,其實棄樂尋苦也。今既進道門,為怕輪迴之苦,欲求逍遙之樂。還可造孽也哉?為此訓誡道門人等,其毋再沉大夢可也!乘此般若,先渡被波羅密。而說偈曰:無生亦無滅虛空合長明為求真實義一以貫通靈。

呂祖師示曰:

國皇淨土此來臨為鑒凡誠一點心多謝指迷明鏡法寶台門下有南針

14〕濟世聖佛降示「浮世繪」

顛漢子。又糊塗。葵扇搖來死復甦。三杯酒。那洗得我悶葫蘆?眼睛大。面鬍鬚。世情都看透。不肯入迷途。香齋有。狗肉無。不理天皇在上。顛顛倒倒;算我膽粗粗。飲了長江一口水。化為酒氣。寫幅快活圖。

呵呵!不見江山改。崇樓峻宇。一經潑墨。又是蝴塗。虫魚鳥獸。飛鴻宿食。嗷嗷嘈嘈。不好看。撕一幅。再來續繪京都。把已前之落髮。為搦(匿音)管以揮毫。先劃一堆野草。將來再看畫圖。

黃枝水。青色不高。換不倒米。行不倒途;雖然偉大。我亦無無。沙彌。沙彌。少不更事。工作又何粗。柴門慕。牧牛徒。西風急。畫意又也徒勞。濃磨墨。淡研脂;并寫美人圖畫。倚欄干處。鸚鵡語遲遲。飼以金漿玉液。畫意又稀奇。畫已多而神倦。提杯再飲。更有詩吟:

牙床玉蕈夜秋風欹枕橫斜入夢中笙歌未輟封侯事誰教貴鶯喚醒儂

某一介山人。形骸放蕩。潔己之心而遺於世。於是与世人多忤;言動輕狂。人遂以顛呼之。然吾又不自知其所以顛也。蓋世之人。樂其所謂樂。以酒色財氣欺?殺奪為歡。人之所惡。欲吶於言。而敏於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而以為難。仙佛聖賢。而以為假。吾第覺反是。則世之人以我為顛者。吾亦以世之人為顛矣。你顛我顛。究竟何者為顛?吾尚難辯。而師尊自有分辯之者。

15〕觀世音菩薩降示勵修十章」

苦海茫茫,迷津渺渺,繫意馬之不住;煽毒龍以益張,此前修之障也。同門修子,思欲滌蕩瑕穢以鏡至清,然涇以渭濁,艾雜蘭中,時所不免。因賦十章,用資借鏡。云爾!辭曰:

〔研經〕佛為大醫王,留經治眾病;眾生長讀經,輾轉不相應,病是貪嗔痴,色妒且害命;受劫念念解,解則了真性。

〔戒痴〕生前太愚痴,不為今日悟;今日如許苦,總是生前造;今日又不修,來生還如故;兩岸各無船,渺渺難濟度。

〔戒嗔〕嗔火焚和氣,令人相貌惡;修羅才現前,菩薩都走卻。養就三毒軀,恣為五慾樂;智者善思維,早服慈悲藥。

〔戒貪〕富甚多憂煩,貧甚多飢餓;要於貧富間,知足隨緣過。人生不知足,貪財是貪禍;黑暗功德天,尋常一處坐。

〔戒妒〕靜看營巢燕,啣泥日千轉;一棲貧家樑,一宿王者殿;寄託暫時間,何須爭貴賤;人生達此理,沒齒無恩怨。

〔戒色〕城中蛾眉女,珠佩何珊珊;鸚鵡花前弄,琵琶月下彈;長歌三日響,短舞萬人看;未必長如此,芙蓉不耐寒。

〔勘空〕往事莫追尋,未來莫希望;現在休執著,自然心坦蕩;有心終不堪,無念以為上;君看太虛空,何常有遮障。

〔勸勤〕浮生七十歲,二萬五千日;睡眠與疾病,駒光強半失;火急便回頭,寸陰誠可惜;吁嗟世上人,斑自猶放逸

〔靜止〕報汝修道者,進求亦勞神;人有精靈氣,無字復無文;呼吸歷歷應,隱處不居存;叮嚀善保護,勿令有點痕。

〔誠正〕凡讀我詩者,心中要護淨;菑眚繼日消,阿曲登時正;驅遣除惡業,皈依受真性;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碧羅仙姑降示雛雞七絕:

振翼成群護母行,籬邊啄草嫩芽萌,喔喔聲微深竹院,悟牠才向卵中生。

李志能大仙降示前題:

幾個苔痕啄落花,高冠未戴也榮華,狸奴莫作輕狂態,伴母閒眠碧草家。

白眉大仙降示前題:

錦繡毛衣尚未豐,日暮天塞也露胸,最是板橋茅店月,初啼?唱五更風。

白慧真人和詩前題:

破卵離胎尚濕身,嚶嚶逐啄隴頭雲,夕陽隨母群歸去,少小常怀五德身。

〔鸞台聯話〕

雙卿仙姑: 「小樓夜雨聆蕉葉。」弄玉仙娘:「深院秋風落葉聲。」

濟世聖佛: 「夜雨小樓春,燭影搖紅留鶴侶。」弄玉仙娘:「朔風寒塞月,刀光閃白斬狐群。」

「〔 16〕趙子龍將軍降示「道法自然」

春夏秋冬,運化不窮;天無為也,萬象皆空。地無為也,萬類和同。

自然無強,優悠適中。守常即靜,抱道絳宮。明斯奧義,堂奧登龍!

勒馬臨崖智慧高,飄搖風雨喚誰何?堅心立定沖霄志,真如大道勝群魔。

洗馬天邊碧玉池,白雲為水浴楊枝,今朝得會蟠桃後,又醉瓊漿故到遲。

風塵瀰漫五羊城,翹首雲端望玉京,究竟有誰先覺悟?何時攜手步天庭!

道本無為反有為,熒熒燈火發前輝,不向根源求是處,此中仍屬太沉迷。

長生不死亦無生,悟澈真如夜得燈。仙佛同源無二理,歧途無謂太多更。

龍性難馴虎性狂,意馬心猿切要防;若然知道長生訣,滿天霜雪柏松蒼。

白雲吹笛過珠江,菊花微笑柳絲黃,破缽芒鞋人不識,古今踏遍度群蒼。

夕陽殘照白雲窩,古澗流泉斷續歌,惟有知心算黃石,突兀寒山勁節多。

落日關山掩翠扉,綠竹黃花繞短籬,擎杯淺酌長春酒,正合芭蕉玉子肥。

交冬萬物盡潛藏,運化樞机似有方,大道自然休勉強,人能守靜即升堂。

玄真閣上小勾留,堪擬蓬萊不老秋。說法談經因景靜,青山何用再他求!

他求外道即迷津,萬法首先重五倫,心常正直都無住,一點柔和永似春。

似春佳景笑眉揚,不老神仙萬古香。世事紛紜何日了?人生休論短和長。

夜深明月水中天,一片光芒映目前,萬慮皆空無影在,似出鴻濛太極天。

斜陽風順送歸舟,白雲遙望再回頭,塵寰未足莫留戀,祗愛江山天地修。

17〕濟世聖佛降示「形而上學」

枯木坐堂中,禪心去六塵;細參無有相,了悟去來因。妙法隨机露,靈机入妙真。色空空即色,何必現金身。一入深山里,仙源仔細尋,聽泉清俗耳,掃塔淨凡心。寒暑何須問,塵氛絕不侵。攜琴彈古調,誰是舊知音?

形上曰道。形下曰器。器之与道,其形雖殊。其用則一。一者何?空而已矣。空之為言無也。無所有也。無所有,乃能為有。盂何以能盛也?曰:惟其空故。盆何以能覆也?曰:惟其空故。空之又空,則其所盛所覆也愈多。空為用大已哉。器之為用大已哉。雖然,東家有一器焉,能儲八斗之糧,主人貪多益其量,而器傾已。西家有一器焉。能注一石之酒,主人貪多益其量,而器又溢已。其空有限,其用斯窮。此器之所以為也器。

道則異是,太空之空,不足以形其虛也。天地之大,不足以形其包也。包羅萬象,如無象也。生育萬有,如無有也。人之修道也亦然。萬念當心,如無念也。如無心也。器乎道乎,欲一以貫之乎,空之可也。空則萬物腐而不腐,萬物生而不生。無以名之,名之曰真空。真空之妙,天地一指也,滄海一粟也。明乎此,則自有而無,自無而有,有即是無,無即是有,有之非有,無之非無,其自然竅要,胥於坐悟時得之已。若夫不坐而坐,不悟而悟,是得萬有之母,契無為之體。厥功尤邃密也。

人心危極道心微,漫從夢里想非非,毒龍燄赤靈台燬,終身蠶絲自合圍。

一晝一夜一太極,人心回復見天心,舉目問天天不語,自然理欲判人禽。

泉流嗚咽澈夜鳴,淒涼一片可憐聲;有誰解得真消息,似代人間訴不平!

18〕呂祖師降示「靜坐養生」

靜坐半時在清晨,不須口訣可補身。恆心百日功夫顯,增長精神免病侵。

屈膝趺坐腰直樹,吐濁納清氣平勻;赤龍常靜玉露上,徐徐咽下丹田烹。

兩手擎高扳天柱,搖頭叩齒力全身;搖搖十八手放下,徐徐鼓腰足漸伸。

兀兀片時方起步,氣噓三口血運行。此時收功停停了,百工可向遂如心。

心常清靜,自覺太和之氣涵養瀰綸。太和之氣養,則其性与命,常清常定;常定而入於靜。則魂藏於肝,魄藏於肺。肝木清寧,肺金清爽。魂魄得浩然之氣牢固,雖不得高舉雲霄;亦可不入輪迴;也得名山勝景幽居之樂。但欲高舉,必要苦煉堅修。煉到精神不滅,自然陽神固體。外功廣立,自得吾劻輔點道之精。學者勉之!

黃玄憲大仙降示:杜鵑花下杜鵑啼:

聲聲杜宇怨殘花,不忍鵑啼惜歲華。獨倚彫欄愁日盡,微開繡帳怨風差!

離塵欲訴還偷咽,舊恨頻添暗里加;誰識紅塵多幻夢?逍遙極樂玉無瑕。

黃玄憲大仙降示 :<夜雨>

涼生枕簟夢清芬,點滴階前月被雲,蕉葉聽殘燈欲盡,翌朝嫩綠煥然新。

碧羅仙姑降示:<劍題>

三尺寒光射斗牛,橫磨十萬芯封侯,掛來季扎知情重,何日魚腸再出頭。

19〕白玉蟾大仙降示「守持正常」

暖日祥開五色雲,九天風靜浥清芬;世外不聞名利擾,梅鹿莊前暫憩身。

石門煙滿尚迷濛,珠海雲山路遠通;天外乘槎銀漢畔,撥開雲霧認蚕叢。

手拈銀壺索酒嘗,童兒爭怪老仙狂。不降紅塵當已久,自來醉墨豈尋常。

粵秀山前秀可餐,劫灰餘燼未曾殘;淒涼尚有鳴蟬語,每嫌多事到人間!

雪滴寒關物草衰,蕭條景物向年催。光陰不与青年便,壯志為何漸漸頹?

爾等何多憂?憂亦難臨頭!頭頭皆是道,只在此心修。修行惟善,善事在人謀;謀為皆正大,大劫反風流。流俗休同向,向道樂悠悠。悠悠無限好,好事不妨求!

求我云何者,者事已籌謀。

道在瓦礫,莊五之然也。沛乎塞蒼冥,浩然而莫禦。無微不到,其所以為大也。是故抱道之士,皆多隨遇而安。惟是以我移物,不能以物移我;為外物所擾,而萬魔因是以圍。隨遇而不能安矣!守持正常,順天地之微妙,化五行而歸一,一者道也。一而萬數生,道而萬物會。是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聖矣。一者為何,大丹而論,真人也。混合精氣神三者而成。精氣神之來也,自五行而為三寶。五行之來也,自八卦而始焉。

凡萬事萬物,能靜則正,正故常存。能動則變,變故非久。是故嚴冬肅殺,蘊萬物之根基;春動萌芽,得秋金而凋謝。生機運行,四時配合。是故人之守靜,氣血自和。倘靜而動,則凝滯立見。動而向外,則耗散真元。所以鼓巽德風,以煉南離之火。此皆動也。及至精入黃庭,養丹守氣,真息無息,綿綿若存,則其為動極之靜焉。寂然不動。氣海常溫。故能跳出五行,不為空間所限。超凡入聖,此其時矣。

今人多混俗和光,百憂撼其心,萬事勞其形。又豈能晨夕參悟而有所得哉?然以不能隨遇而安所至矣。行立臥皆可謂禪。孟子令人收其放心;佛祖諭人伏性;此無合道家之養命焉。蓋不為外物所侵,主人自在,其功有勝於果者。否則縱令五炁朝元,爐火亦不得純青之侯也。

世以作善培果,事固宜焉。蓋力善則心之所安,為惡則心有昧。心明則具性,心昧則命危。修養不離積善,非無故也。第世之人焉。每以善惡不清,而謂賞罰過當。善而望報,則意著於貪。貪則惡也。況其善中非善,有助紂為虐之善,有沽名釣譽之善,婦人之仁。姑息養奸者,更無論矣。是故為善培果,必擇善而從。明乎此義,則漸漸神通,凡事可以無咎矣。

〔鸞台聯話〕

黃生 憂怀世事,望治心切,溢於言表,有所感,擬聯善壇求對。

聯云:「屯蹇未濟困損復臨隨家人睽離否過漸交地天泰」

純陽祖師示曰:「春秋大易論語中庸知國策難經書成何必契參同」

20〕純陽祖師降示「靜乃德基」

三教聖賢,誨人以靜。汝等明乎?太上曰: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大學曰:定而復能靜。釋氏曰:戒定慧生。此皆靜為訓也。夫靜之一字,其為立德始基;修行道範。學者安不極力研求哉!惟靜之法,豈徒然屹立動,正襟危坐之為靜乎。 必也身泰定,入於虛無;純任自然,攝收真性。易曰:寂然不動,感而遂通。 到此境地,符合陰陽,清靜湛如,一以貫之。靜無可靜,不靜而靜,斯為靜矣。

苟曰六根為塵緣所擾,慾念無由得清,意馬心猿,標犴難制。雖外貌木然,身体息焉,而心君已搖,甚主走魔藝幻。又豈易造聖明之域也哉!心者,一身之君,百骸之主。人能平日暇居,恬淡自娛,排除妄想,視聽言動,悉循法規;行住坐臥,勤於律己,必恭必敬,必謙必和,然後意念純陽,神思安定。一登靜室,晃朗圓明,泰山崩於前,糜鹿興於後,無轉瞬也。

然人日處於塵河劫海之中,萬慮紛乘,百般搖撼,即夢寐尚未能安。如一葉扁舟,泛乎中流,暴風疾雨以侵之,奔濤骸浪以擊之,欲其無欲,又奚術以致之也。惟儒者曰:欲正其心,先誠其意。君子慎獨,平日寡欲省言,遇事自省。如廣成子曰:毋勞爾形,毋搖爾精,母使爾思慮縈縈。名利固然淡然,而受用亦當隨便。雖不必草衣木食,自苦形骸,然仍當淡薄自甘,以明心性。清虛不昧,靈光灼然。久而行之,動靜如一。

以之處眾,則愛而恭;以之處已,則和而泰。即此已臻樂境矣。更從而密密修之,綿綿玩之,則心廣體胖,睟面盎背。慈祥之氣,遇物悉皈。人渾忘,常樂無苦精神內守,諸邪永消,顛倒遠離,乃無罣無礙,得三靈光矣。況諸經有妙法修持;真師有無字口訣,示人成正之路。依法漸進,蓬萊不遠,地獄可空,勉之為要也。

今夜壇前盡貴人,網羅名利兩難分,天中月色明如鏡,又恐橫遮一段雲。

眾生留戀在紅塵,誰把真身悟幻身?試問一靈何處始,愛河慾海盡迷魂!

21〕濟世聖佛降示「別善惡吟」

老濟苦吟呵,休嫌緒論多;拈花一微笑,下筆瀉懸河。詩曰:

惡者善之敵,二途實為歧;相去幾萬里,一念足轉移。

心田藝五穀,五穀可療飢;心田滿稂莠,稂莠致餒而。

善惡相顛倒,信讒讒所欺;猶自曰予智,百變匪夷思。

野火燒未盡,因風草又甦;多欲汨天性,為態聾且痴。

善惡譬黑白,墨翟悲染絲;獨憐瞽目者,不見難自持。

義路誰与由,禮門孰与司;跼蹐天地窄,悵悵其何之。

善惡自經歷,得失方寸知;守身金玉貴,敗絮誰為披。

震撼人海中,柱石差足支;潝潝復訿訿,不臧有如斯。

善惡無勸懲,世途極險巇;陰雨甚彌月,終風不斷吹。

白日吼猛虎,有馬難為馳;大有荊棘叢,處安莫忘危。

善惡總分明,慧眼已具窺;聖狂各有作,克罔不相隨。

清風佐明月,狡兔呼野狸;物物盡戴天,三尺鑒在玆。

善惡終有報,為期屬早遲;寄語穎達子,安命復奚疑。

狗苟為多事,蠅營适足嗤;胡不進爾德,寧受網羅羈。

善惡能張大,閑存在及時;除根要務盡,樹德要務滋。

大智磨不磷,聖人涅不淄;下凡各努力,當仁休讓師。

善惡關交友,群原不可離;臭等鮑魚肆,香則蘭与芝。

問君何所擇,厥味之差池;開徑望三益,損者員謏詞。

去惡為遷善,省察得箴規;日新又日新,湯銘志于鐫。

古重三不朽,保國長四維;傾耳各諦聽,一首勸戒詩。

詞十首,意貫一;修省密,說法畢。

22〕觀世音菩薩降示「說緣」

爐峰山下一爐香,明珠燦燦海天長,靄靄慈雲結寶篆,任教炎火与秋涼。

紫竹有情生九瑞,白荷一片化災殃,寄語有情諸弟子,無常諸念改從良。

諸子有緣,廣結善緣。

一緣千化,一氣團圓,圓明正覺,造採蓮船,

船放苦海,救彼災冤,冤劫無已,已然獨存,

存心納一,一語留言,言訓言戒,戒戾為先。

先除我見,見過謀遷,遷除邪念,念念守圓,

圓生如性,性見乃尊,尊和佛道,道合眾緣,

緣緣緣緣。莫結邪緣,莫起惡緣,緣有恆緣,

有恆緣而有定緣,定緣生而七緣會。七緣會即轉四識,四識具八智成,八智成而空四相,四相了而無我執。

人眾生壽者,悟入空門。則五濁凡塵,相爭利害,可一抹即空之。

若為六塵所縛,七情所牽,三毒所困,無異盲人索像,巨細非之。

如是習道,相去途遠。茲有聞諸善子高論,侃侃條條,似未能除偏見。甚願善男子善女人,皆能一悟因緣。

將惡緣化善緣。背邪緣而合正緣。則孽緣劫緣,隨煙隨霧。

儒家有言:化戾氣祥和。圓性之智慧常開,菩提一樹,果實必豐。

阿彌陀佛。

23〕張三丰祖師降示「長生法語」

汝班傻仔學神仙,濟聖何時教爾顛,顛得勻循人不老,不顛不諧受苦煎!

有酒有餚當歌逸,無膏無餅清茶甜,有有無無安且過,優遊自樂地上仙。

未脫凡胎暫為人,終歸有日脫凡塵,塵塵世界今何在?不如習煉煉神仙!

龍虎伏,鉛汞抽;識得甚根由。脫凡憂,道岸修,德澤潤心頭。

發財有正路,執中致因由。道門須潔守!無邊佛法修。

內功養點氣,外果重仁慈。若求長生術,早起望日時。

腰直頸平正,鼻吼左氣馳。右當隨隨納,兩手護心傍。

手錚一平過,出入氣無妄。百助超著!身輕目神藏。

耿耿光如電,聲雄丹田壯。壽日說法語,修持毋淺嘗。

勾漏丹砂得地靈,煉成黃白便身輕。凡人都是貪名利,何以餐霞上太清!

24〕濟世聖佛降示「浣溪詞」

嘻嘻嘻!

更闌人靜各依稀;玉液醉吾意,七分未是癡。

朔後月未出,黑暗待明時。道中人,作言何必迷癡?

撥開雲霧輕搖扇,頑迷心上脫蟬衣;

衣衣蔽體皆霞障,不若呱呱墜地時,

言罷罷,好歌詞,願爾情皆共譜!不妨聊作浣溪詞:

中秋月,未上梢頭;幾時明月得明眸?

皓首當前磯谷頭!故人若問皎皎月,嫦娥尚未梳頭。

何事苦哀求?歌欲罷,板未收。

相如歡一夕,又見文君歎白頭。

深悔當壚承君意!輕舟已去不帆收。

世事多如此,何必鳳凰儔?

爾曹今日識荊門,我獨放歌覺後後。

一敲擅板一清歌,局局棋棋變幻多;世事紛紜隨道變,孰為壬癸已調和?

水火有情應息止,和諧一語解干戈。閉門或可談非是,出戶不應耳鬢磨!

一忍若能百忍重,我亦笑呵呵!四言五語相繼續,且看宣化精神何?

再撰譜,明日歌,生前靈隱客,今者是南無。顛顛若醒世,和尚与眾和。四眾盡有情,世人無過過?老僧語,悟之可!

25〕純陽祖師降示「人之為人為人之道」

「春光九十欲完時。悔把春迎恨已遲。

多少留春春不住。乾坤洞里有誰知?」

暮春時節。轉眼巳綠慘紅愁!春歸何處?回憶除夕迎春。不久又到春殘花謝。光陰石火。能勿慨然!譬如人世繁華。離合悲歡。何莫非黃梁一夢。升沉黜涉。究竟過眼雲烟耳!乃世人認假為真。遇事留戀。患得患失。無或已時。事到頭來。究竟有何是我?孰不若早皈大道!洞破乾坤。修心養性。發揚無限慧光。与日月同垂千古。共山河並壽萬年。大丈夫當如是也。慈航在望。幸勿因循!

我來笑尔太痴迷。陷入汚池不自危。妄念日從忙里去。真心何處有家歸。本來天性自靈明。日日消磨氣与精。由是元神皆喪失。此身安得危傾。

一失人身萬劫灰。幾時覺悟把頭回?悲心不盡憑誰訴。及早皈依志勿頹。

此身雖是臭皮囊。大道根基在坎方。借幻求真知自重。超生脫死上天堂。

萬物惟人獨最靈。凡流每自誤聰明。此心不在玄關內。恍怫沉迷慾海情。

教尔凡夫仔細求。從今早早快回頭!將身跳出牢籠外。好向靈山塔下修。


今夫人之所以為人者。人其自知矣乎?果其知之。何勞老夫奔走雲端。千言萬語。耳提面命。而人尚沉酣如故也。夫人之初。氤氳孕育。先天無極之始。一炁真元。妙無虛明。与天地為德。合萬靈為體。圓融自立。無智無愚。此所謂性也。本善也。鴻濛既判。一畫陰陽。無極而返太極。由是父精母血。两大生成。感荷三光。備具五體。而仁義禮智信。金木水火土。五常八德。五行八卦。本已 具足真知真識 。元神由是漸生。渾然。噩然。靈機從茲漸長。隨母呼吸。隨母飲食。無思無慾。純任自然。先天之始炁仍存。亦是陽多陰少。

在卦乾坤南北。未入後天。及至十月滿足。河車轉運。乾離坤坎。卦位更移。墜地以來。一分為二。真元各還其本。而後天成矣。其始之一點真靈。無量劫來。未嘗有失。而後天之識漸解。物慾從始日侵。六賊相攻。四大紛擾。則 輕清者。將流為重濁。純樸者染於奢華。日居日諸。迷而不覺。真靈真性。已被無明之物慾屈處於無何有之鄉矣。


道心既失。慾心日狂。以至深入漩渦。老死無悔。宁不可借!道心之謂何:仁義禮智信也。慾心之謂何:貪嗔癡愛殺也。因後天既成。六根具備。眼耳鼻舌身意。無不習迷於聲色香味觸法。於是貪嗔痴。殺盜淫妄言綺語。惡口两舌。無所不為。考其至此之由。皆後天之為患也。廣成子曰:形為我桎梏!太上曰:惟吾有身。 是以多患。葢人之患。卒皆起於後天一念。埋沒性靈 。不知参悟大道。借此幻身。修回先天法身。而止於至善。復歸無極。脫生了死。正此真宗耳。


如其随業流轉。与物浮沉。溺於萬劫污池。貪慕紅塵色相。不惜違天害理。越禮犯份。千方百計。以遂其慾。困頓於生老病死苦。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盛。六賊攻。以血氣之身為身。血肉之軀。安能禁得七情六慾。琢磨既久。道心日離。此心一失。其身亦傾。以其積習太深。神魂識見。早為惡孽牽纏。真靈由是消失。則身傾魄喪之餘。地獄苦海。層層活現。生既非人。死當是鬼。安得不入地獄而受煎熬也哉。

此時此際。方知「萬両黃金勞不去。一生惟有孽隨身。」悔之晚矣。何謂人既非人?蓋人之所以為人。靈於萬物。居三才之末位。具九美之真知。人因有為人之道在也。忠孝廉節義仁兼惠禮九美。故人之當盡。個個能為者也。借幻修其。金丹玉煉。亦人人可修。個個能成者也。人但舍正道而弗由。必溺於愛河慾海。甘以禽獸為伍。甘自滅其靈根。是絕於天矣。故天堂地獄。

豈有其門?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旨哉斯言!人何不三復此意耶!世之人也。常瞞心妄作。不但一言一動。皆有過失。即一意一念。亦多作惡。視因果為無物。目大道為空言。然作惡者豈無良心?蓋自蔽於物慾者也。其譭謗因果者。豈不知有因果在乎。種瓜得瓜。重豆得豆。循環報應。理固至顯。而亦儘多見事物證明。歷古及今。豈無因果朕兆哉!而強云不信者。蓋一時無明之所蔽。人欲之所掩耳。是則天堂地獄。心生心造。亦理之至精。道之至顯也。安能以迷信目之。

蓋人之真靈至性。可以寄於肉體凡胎者。亦因果有以致之也 。人等既明因果定律。則前言無極生二。人歸太虛之理。循環可知。善惡可考矣。人既為人。上不到天。下不到地。懸於陰陽之間。陰陽具足。陰之內自有真陽。陽之內本有真陰。煉性者。善則為陽。輕清上浮。天堂之路也。惡則為陰。重濁下凝。地獄之階也。然陰之中。豈無真陽。雖惡極之人。終有一念之善。苟過而能改。積功累行。未嘗不可復返明朗之鄉。陽之中。豈無真陰。即大善之人。能無一失。雖聖人孰能無過。然君子之過。如日月之蝕焉。若能戒慎戰兢。亦可達到純陽之域也。

故陽中之陰陰中之陽。修命者採為入藥。黄婆勾引。以至陰退陽歸。真陽無烟。沐浴温養。純陽之體。大丹可成。性命雙修。事半功倍。蓬萊有路。原不禁人往來。学者但未得真宗。妄冀仙佛。或者迷而不返。自絕根源耳。

夫儒釋道三教。本源原是同歸於一。一者道也。豈有他哉。

儒曰貫一。釋曰歸一。道曰守一。得一之道。三教大同。一者性命之最精最確。可以意會。不可以言傳。無中之有。有中之無。粉碎虛空之這箇也。是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聖。人但未知妙用。徒自苦耳。学者須知人身難得。大道難成逢。可不趁此良因。早修善果。以冀還元抱一。使真性元陽。復返先天無極一炁。真元之始。而深造虛明之宮人盡所以為人之道也。叮嚀學者母自暴自棄。

勿謂今日不作有來日。今生不作有來生。須知荏苒韶華。百年易過。人身一失。萬劫牽纏。一旦無常。恐仙佛亦難援手。刀山劍樹。烈火油湯。皆自取之耳。瓊樓玉宇。金殿雲城。皆自我為之也。学者既知人之所以為人。則人道當盡。五常八德。三畏四知。扶傾濟弱。恤難救災。行其心之所能安。盡其力之所能到。人心無愧。天心弗違。

人合天緣。天道逢矣。修行人積德累功。化己化人。有念皆善。諸惡莫為。自然格天地。動鬼神。百福駢臻。千祥雲集。又何愁大道難成?身不冲舉也哉!

大丈夫之立志。而必跨鸞鶴以飛昇。超九玄而上達。悠悠千古。瀰綸六合四維。渺渺乾坤。浩蕩三清太乙者也。學者勉之!

26〕純陽祖師、濟世聖佛同降示「煉神化虛」

飛劍降魔斷俗情,借假修真神氣精;明鏡高懸秋月白,塵矣不染水般清。

本來真性是圓明,埋沒當初為俗情,要曉神仙在何處,先天窩里現元精。

圓如明月滑如珠,二五真精化太虛;悟得本來無一物,悠然青氣自如如。

呂祖曰:吾弟子皆初步者尚請聖佛釋奧義也!

濟佛曰:然則請呂師代勞始試之。

呂祖曰:大道者,圓陀陀,明朗朗,無物不到,無處不有 。如明月之在天,下地莫不照臨。如圓珠之走動無微不至。大道不足以形明,可以其無也。無而曰有,是謂強名。 故聖佛諭弟子為無極之大萬德圓融。 有如首句也,無極而至太極,則鴻濛既判,陰陽初分,兩大既成,從而孕育。亦曰二五搆清。蓋萬物秉先天無為之炁,得陰陽之變化;此大道之無而實有。及其六四爻盡,則又返本還原。

雖金石之堅,泰山之久,終不免滄田桑海,其大道之有而無矣。又二五真精,悟六四爻盡,還原抱一,則真道見矣。真道者何?煉後天之氣,以化先天之炁以為神煉神以化虛,即長生而悟無生,永永不滅,常在道中。如如自在,佛所謂觀自在与如來。道所謂立人是也。

濟公撫髀曰: 偉哉大哉!釋道同途,皆歸妙諦。真盡善盡美矣!然呂內相婆心苦口,在壇弟子領悟者幾多人乎?

呂祖曰: 各行其素,吾盡吾道。不釋要義,吾之過也,聽与不聽,安敢望乎。 然在壇聞而領悟者,發智慧光者,亦有人,其化亦有領略而未細談之,俟之暇日可乎?

濟公曰 :先得我心,然則暇人必來。

呂祖曰 :如此更佳,當勿食言而肥也。

濟公曰 :我食酒不食言。

疏星殘月雨雲中,掩月微光遍碧空。拍掌歡呼騎鶴去,酡然酒氣醉仙容。

「鸞台聯話」

純陽祖師 撰示西樵山白雲間雲泉仙舘駐粵分舘門聯

雲騰雨澤成甘露。泉湧江河蕩劫灰。

純陽祖師 撰示雲泉仙舘駐粵分舘長聯

雲泉百尺,源遠流長,道脈分明,口口真傳惟一善。

仙舘千間,地靈人傑,玄機奧妙,心心相印化群生。

純陽祖師 撰示雲泉仙舘駐粵分舘長聯

雲山疊疊,廟貌巍巍;仙跡來自西樵,地似岳陽留鶴駕。

泉水悠悠,派流浩浩;法源播乎東粵,人居珠海仰鴻慈。

濟世聖佛 為抱道堂撰聯

佛法本無邊,儼然雲擁山頭,行到山頭雲又遠。

禪機原有定,恰似月浮水面,撥開水面月還深。

27〕杜子美大仙降示「詠梅二十首」

行到碧悟金井處,心事從來之;

天欲暮,枝頭梅子新布。

閒遊詩料富,遣愁聊賦。

潔質枝頭玉作腮,含煙帶雨冒霜開;宜人態度不妨媚,寄笑人間為孰來。

帶笑斜生媚不支,東風有意上嬌姿;阿儂不解冰肌弱,薄命憐卿只自知。

冰心一點立枝頭,取媚阿諛婢妾羞;不解逢迎開嶺上,阿逋有意伴儂修。

東風笑壓嬌無力,夜雨淒淒嶺上滴;玉質冰肌色正新,自憐薄命遭其極。

樓頭一望春顏色,嶺上先開十月梅;贈別劇憐花影瘦,憑君記取玉為腮。

盤根錯節玉冰肌,人世寒暄動我悲;燦爛枝頭嗟命薄,橫斜帶雨壓一枝。

寄託枝頭性節高,不輕隨世逐華豪;幽情難訴傷心慣,灑向天邊淚染袍。

素面芳心潔白姿,与吾清醒並一時;相憐同病差相愛,勝以他人為色痴。

我為無妻只伴梅,玉肌冰雪耐寒開;糟糠不棄同甘苦,早夜調羹亦快哉。

先從嶺上冒寒開,獨占群花上玉台;一點冰心堅似石,林逋鶴子兩追陪。

含淚凝眸帶怒嗔,一枝斜壓小溪濱;多情明月來相貺,嶺上枝頭認故人。

十年不字守堅貞,雪壓霜欺心更明;素面含愁羞不語,無情處的似有情。

情深似海義如山,玉面貞心白雪顏;灑淚故夫偷自怨,潔身高節豈容攀。

多情無語又無言,獨立山頭月已昏;勁節有誰來下問,淒風冷雨吊芳魂。

雪冰肌膚恨未休,自從一別懶梳頭;愁怀常帶春天恨,嶺上時添白日憂。

玉質芳心最可人,枝頭常帶數分春;自憐貌比黃花瘦,恨不東籬寄此身。

三冬冷雨夜寒侵,滴滴何曾到妾心;陌上離人空自怨,對花無語少知音。

一別音容恨上枝,春寒婀娜素羅絲;阿三不解深閨事,亂折枝頭到幾時。

三年謫宦去無蹤,願託花枝世世從;妾是離人君亦是,這般心事孰知儂。

春寒花發幾多枝,潔白心腸事可師;勿誤風流污節義,堅貞一點我嘉而。

予此詩有感而作也,諸生勿以為吟風弄月,文人常事;當知予意別有在也。予見今之人多趨淫風,是以作此勸世。謂為警之也可;謂為譏之也可;謂為鄙之也可;謂為恐之也可;謂為羞之也亦無不可。

勿誤閒吟是雜詩,幾多心事救人悲;有誰清醒回頭岸,勘破紅塵只自

28〕張三丰祖師降示「勤修要旨」

靈台清淨掃纖塵,雯彩祥開五色雲,仙侶遍遊凡世界,舘留鶴駕度原人。

日落崦芒海氣清,清風吹我下蓬瀛,瀛洲跨鶴臨凡界,界限分開善惡明。

道修在己,練達功成。慈和為旨,萬事看輕。人我皆無,一點精誠。

靜能默坐,氣運通靈。子午交併,妙覺聞聲。上通下濟,水火平平。

色無其色,空能見性。定坐一貫,不可滯停。停停非停,非停而停。

29〕純陽祖師降示「定靜安身」

靜夜無雲萬里天。春風桃李樂無边。昇平世界何時現?道在人心種福田。

人心為危。道心為微。人合天心。天合人耳。而萬化萬能。長生久視。不滅即生。常樂清靜。此何故耶?蓋人心之為用也。妙道無窮。玄奧莫測。妙無之始。太極之初。一炁分陰陽。先天之先。眾靈所聚。感两大而運化。受四大而成形。地水火風。涵育幻體。得三光之照耀。遂住世留形。他物亦然。豈祗人為然乎。

循造化之理。入生滅輪迴。故性靈其聚則有。其散則無。成於虛空者。幻於虛空也。是故虛空常存。大道常在。是謂有常。有常則非空也。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空不空。是謂空矣。真空無不空。不空是真空。是以道之高超。德之成立。妙化無窮。 故有形之質。必有破坏毀滅。及其幻化。是謂無常。故空則有常。不空則無常。 陽中之陰。陰中之陽。陰陽交泰。一以守之。是謂還原。還原而空之。放之弥於六合。是云復始。復始還原。歸一歸空就是。其之謂乎。

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竟從何而來?復從何去?草木禽魚。一切眾生。何去何從。無始而生。無極而終也。無始無極 混然歸一。則又是還原矣。故得一而為天下聖。一者空也。空者一也。人如不空,靈則逐物。萬事萬物。化性分靈無由歸一而已。千門萬法。一以歸之。善以守之。可以清矣可以寧矣。

入世還從出世因。菩提一樹却埃塵。大千三界空塵土。煉实還虛證本根。三生明月見玄宗。一念痴迷道亦空。今從入世還出世。般般盡在此文中。

呂祖曰:諸生参道只見其形。未見其真。出世入世。先後歸真。證慾海之大道。還先天之真我。道學見矣。人之生也。未生之前。先天付我以元神元氣元精。性未結胎。體未結形。此乃虛無之我。人之既生也。體從胎結。形在體生。性之靈已入後天之魄。至靈附體。魂魄相依。遂成後天之我。

由少而壯。壯而老。以及於歿。數十寒暑。人莫不從情慾之門而混沌一生。受功名之所誘。為富貴之所惑。縱情慾近三毒。遂使先天之真我。变為後天之假我。於是真假不明是非不辯。迨至老死。仍不覺其道之安在也。於是入輪迥。循六道。此入世之門也。欲入聖域。欲出賢關。非還出世不可。

出世之道;先修其身。善養其心。棄惡從善。培元神。養元氣。固元精遠情慾。縛三毒。難捨能捨。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行必明。依必正。正覺之止悟因明道。於是漸入無我之境 。譬言之醉漢立危摟而不懼。越高山而不巔。此無他。無我之象也。若覺有我。則懼我之性命。誠如儒家所言;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此即有我無我之見耳。我存性命存。我歿性命歿。此入世之見也。

欲還出世。煉性以保命。固命以守真。萬象皆有形。有形者實。一道則無形無形者乃虛由實還虛定靜可得也欲求定靜。七情漸去。六慾漸減。定靜可見也。道之道。無形生有形。实中可還虛。此出世之道也。 凡修道者。欲證真道。必先明入世出世之理。明此理而後修。真理自見。真道自然也!願道中之士。道未行。先明理。明其理。始證道也。眾子参之!

本壇進道之士。信道者除三數能明玄理外。餘多聞道之士。欲闡道真。應從人海入世。再而及於道之義。再及理又再而至玄妙真諦之道。意及於道。由聞而學。由學而行。行而至於弥篤。篤之至誠。而格於玄妙也。此即由淺而入深之門徑也。「 行道实施博濟心。苦盡方知見道深。玄奧未聞先参奧。且從一善去追尋」。

30〕李青蓮大仙降示「習靜調息」

蒲團默坐百念消,精固神強氣息調。養我浩然一太極,長生不老步雲霄。閒來說出乾坤道,信女善男總能招;勤修功德培善果,得法丹砂樂逍遙。

李仙示曰:天地人為三才。道以三進,教以九取。諸子習道,尤以三教為依皈。玄門之學,當以靜極為始。靜極生動,即為陽復之漸;陰長陽消,便為生明之本。調息養胎,即為成道之基。是以坐法:首重調息。但息何以調?非以心數一數二之謂,乃攝心靜寂,与天地同呼吸;如子女之在母胎,為天地之呼吸一息,吾身之呼吸應之。是以若在若亡,不聞不知,此法靜定生息調,自然於火侯丹訣,覺察分毫。至凡夫俗子,於道亳無領會,若能靜坐功修,亦可致身康健。

弟子中不少高齡之人,每思靜坐用功。但坐法及種火之訣,茫無所曉亦無補於年壽。故略与詳及。丹法重火侯得宜,所以成就脫胎;与夫未成道前,補善凡軀,均須以是為要。德無形生長之義,玄奧難釋。學者於習坐時,其呼吸与天地默默相感,即為種火丹訣之元,亦為延年長生之術。此訣採煉之法,乃歷古秘而不白,諸子細心領悟,大有裨益。

呂祖師降詩:

蓬來橋近水濂宮,鬼谷靈機隱市中,讀易十年研折理,清高不說与凡庸。小樓讀易愛焚香,一丈經床雅士嘗,閒來佛殿參玄妙,誦遍黃庭悟道章。黃庭經里悟修身,一點清暉浥俗塵,天地乾坤為舉例,自然無礙契全真。黃谷溪頭聖跡留,台高堪擬岳陽樓,雍熙盛世逢明主,皈命純陽好自修。

31〕觀世音菩薩降示「修道胥靜坐」

萬法皆空自在心,楊枝甘露挽危沉,輪迴免得淒涼慘,浩劫隨風禍不侵。一芥之微,一塵之細,均從習習生靜之內;涵於炁而育於形。試從芥塵之細微,默默尋悟,即可見大道之生化。自然之秩序已。自然之秩序,皆由虛空而來,其絲毫弗能以紊亂者,靜有以宰之也。靜生於炁,炁生於道,一炁之用,一道所系焉。一化之息,一道所宗焉。循大氣以為盤旋,何是不可了;何結不能解。

而生化之妙,有莫之為而為;莫之致而致者已。運用可以云妙,靜中之見真也。靜中何以見真,自然之机宜也。 自然之机宜,無過与不及之弊,而適乎其中 。人之處事,過則躁,不及則緩,躁則其氣上炎,緩則其氣外馳。上炎者近烈,事難以成。外馳者近散,事易於隳(揮音毀意) 不躁不緩,因緣相生,水到渠成者,靜中之妙玄也。

按靜一字,從青從爭。養到爐火純青之侯,始能以善利萬物而不爭也。利物不爭,已握天地生化之樞。既握其樞,吾之心即天地之心,吾之氣即天地之氣。可以生生,可以化化矣。蓋有先靜以為之立基也。試觀天地之大,河海之廣,山岳之高,皆靜象也 而品類之紛紜錯出,莫非從此靜中而為生為化焉。其生也有由。其去也有自。一真而無不真。是可謂得其靜中之真已 不靜而無以見真,不真無以見靜,靜通乎奧。且通乎竅。奧竅之門。炁氣相凝。由凝而化。由化而運,運用之妙。至此又可謂得其真中之真已

坐字意義:以其二人居於土上者。不過定其心,而誠其意之義也。何則?土為五運之主。心乃微危之樞。 非守得其主,則五運不能化生。非定其心,則微危每若二人 。故各教曰誠意正心,必曰真意。不曰守淨土,必曰養真竅。此何故?皆重其意, 能守一誠不可失。則微危之心,乃克定其中真。不致或微或危。一身而時若兩人之失矣。

庶幾陰陽相与調洽,而仁所藏,乃得一炁純真,得斯炁純真,則以化以生,生生之机,終且運行而不之息已。至於意在於身,惟脾是主脾屬土,而即此身生机之所寄託也。故修身者,莫重於培土,培土莫重於誠意,意果無時不誠,則微危之心,必能自辨辨之也明則去危而養微 。及至危微胥泯。則仁藏其固。炁則為凝。道即以成,此道之為修,所以必胥坐之虔嚮也。各宜勉之。

32〕桃源古佛降示「性定情逸」

銀河高掛團圓月,不分南北無殘缺;

孤騖聲聲塞外鳴,獨照漢家古陵闕。

君試看!風雲月。咸陽古道車不絕。

月圓仍未缺。花雖落,未沾雪;

枝枯幹未脫。紅桃一樹欣欣悅。

佛道 本同心,特來与君說。

大道好修行,兩棲同巢穴,花不凋;

能耐雪。自古覺佛迷魔,大底基於一性

沉迷六慾,何能澈悟真玄?

酒非不飲,而勿過三巡;肉非不食,而切戒恣殺!心以養得專。心既專而性定。輪迴不入,此為一線生機。

33〕邱長春祖師降示「運氣存神」

冥冥半目自存神,氣運丹田右轉伸。到達天庭循地府,運行九十自氤氳。右手撐開三十六,左手搖搖直直騰。十指拍橋平坦放,腰強直立氣隨吞。龍泉咽下聲聲響,七返九還自結仁。大丹火侯能相悟,三昧昭明羽化身。

34〕碧羅仙姑降示「攝心歸一」

攝心方法:第一法,十念阿彌。第二法,迴光返照遊於金樓玉台。第三法,法想印堂。三法由汝行來,久而久之,奇效大見。今釋如下: 第一法: 左包右盤膝疊掌坐,天柱直。平胸落膊,蔽目;合口,鼻吸一氣以達丹田;然後住聲一氣唸南無阿彌陀佛,唸到氣盡作一籌。再吸氣又如是。唸時其心不可想別的。一心注想在阿彌陀佛聖像。如是者十吸氣唸十次也。如有一次心亂則不取,又唸多一籌補之。總以十唸之中,都無亂處。久久行之, 便是得藥師訣可以運用心力移改別人之心,通達彼方之心 。此法亦奇妙哉!儒家曰:有志者事竟成。佛家曰:願力最大。道家曰:虛空載物。心力之大有如是。能攝心歸一,神通有不可思議者。

第二法 :金樓玉台,黃庭內景也。不務於外,而務於內,遊神於黃庭絳宮之間。自樂其樂,凡於外界,耳無聞目無見也。當趺坐之時,雖有香火燒皮膚,亦不知痛。迴光返照,亳茫自內而外。臭虫蚊蚋,都不能近。寒暑亦不知侵。此又深步之攝心法。

第三法 :印堂者命宮也鼻祖也。在後天成形之始,太極之宮,靈炎所充。真性發源地,亦心之所從來。今將心歸納於策源地耳。玉台在金樓之側;總而言之,坐功達時便可明白。其台碧玉為之,無晝無夜。光明如一。無垢無淨,雅潔非凡。在靈台之上。主之者為 白女在焉金樓之內 ,燦爛輝煌,烏猿所居,亦是十二重樓中之一也。所謂樓台未必地下,其高也可知。所謂金樓玉台,以為在胸則誤,即是對眼也。有人謂之曰,肉眼之烏白是也。

大道玄微祗在心,須知水里可生金。十二玉樓行走遍,黃庭宮內有南針。先從坐法靜為宗,伏虎還須制猂龍。鎖住心猿並意馬,到無言處下夫功。木能生火亦生風,東極元神不可沖。捉兔擒烏爐鼎內,子午卯酉是相逢。人海浮沉事物繁,七情六慾早催殘;眼界不空來習靜,功成猶恐未真丹。一善為基大藥全,更兼煉汞与燒鉛;八百三千功果熟,逍遙世外上雲端。神仙原本亦凡人,明知假里學修真;一點靈胎能造就,五行跳出不沾塵。遇物能空智慧生,猶如暗室夜燃燈;性地回光能返照,長明萬古不移更。早知世界是花花,百年前後是誰家?靈台有寶休相失,精氣神光莫看差。江城一雨晚來秋,歲月催二幾度愁?昔日朱顏今變色,絲絲白髮上蒼頭!知易行難古有云,道心不固莫修真;既得乾坤無極理,何如不養本來根?花落花開付水流,繁華一夢雨痕收;真常大道人誰曉,只在靈山莫強求。

35〕濟世聖佛降示「化緣疏」

佛首一尊,身光萬國。歷四朝之文物,滿三世之因緣。

獨露半肩,光掩身中之月。全彰眾相,毫分額上之珠。

一舉首,一低頭,只此便是彌陀佛。

或揚眉,或謦欬,何處更參慈世尊。

氣象清新,規模宏大。雪霜凌爍,風的洗磨。屋勢壓頭,人難住足;

神鬼近將於悲泣,幡華莫稱於莊嚴。雖憑後學維持,實賴眾人著力!

欲更新好,寧免經營。郢斧般斤,日下指揮於風動;

明珠大貝,目前立於雲齊。豁開歡喜善門,便是菩提徑路。

雕薨(轟音) 畫棟,山光搖翡翠之寒。風鐸雲窗,湖水倒琉璃之碧。民閭有慶,皇極無疆。

36〕劉雙卿仙姑降示「病病不病」

不羨裘輕与馬肥,餐霞服氣我忘飢;芝田浥露金漿熟,月窟流泉遠液遲。日出海心天作地,雲蒸山頂坎填離;乾坤更有多嬌處,昨夜梅開第一枝。

仙姑曰:以世間慧眼,作無上真玄,此似是如非,差以亳厘,謬以千里矣!道以務也。先天之謂何?一炁一元之謂也。一元一炁之謂何?非指母腹之時,不是有形之後;太靈之始,太乙之初,無形無象,無為而有為也。坎離本屬相濟,其所以未濟者,旋乾轉坤,人欲參於天理,後天重於先天。本其陰陽,人身確是具足。無男無女,何獨不然。

惟其真性落後天,遂至象形而變。則重於陰者為女,重於陽者為男。男女既分,形骸遂具。雖有擎天法力,未必擅自連移,更遑論其出世成人,而曰交媾採補而有所成就哉? 人生於色,而亦死於色也。精神既盡,百病叢生。太上曰:病病不病。其所以病病之者,防其致病之源,是以無病也。無病而長壽。以至不滅不生,非仙而何。倘以天癸為源,服食為補,天堂無路,地獄有門。誤盡世人,可不慎之!龍虎鉛汞,皆有所喻焉,非遇這人,無真傳授;天地之所秘,鬼神之所忌也。

夫心離腎坎,人所能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以多誤以氣為鉛,以精為汞,有形之物,誤作無形。嗟乎!安得其不僨事也。人能迴光返照,細細研求,本身具足陰陽,陰陽又出本身之外。呂祖師曰:莫向夢中重入夢,須從身外另尋身。

皆指此而言,後學融會貫通,自可明其妙理。夫無賢愚不肖,物無鈍滯靈通。有心於道,道無不成。不必妄解強求,反至聰明自誤也。大道既無男女之別,無貧富之分,更不論其智慧愚賢不肖也。有法有律,按步就班依此循環,理無窮盡。後學等,其勉之哉!吾今一言以蔽之曰:道可道,非常道。又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人若不明,而強道干天越理,可勿警惕乎!

37〕濟世聖佛降示「住心養氣」

欲將氣煉,先將心內澄。澄清無一物,氣便得其精。人之氣也,存於心,凝於內。心動氣升,心不動則氣靜。養氣之法:見將內心清靜,無一雜念,則心自清,心生雜念則嗔動,嗔動則氣鳴,鳴則動矣。氣由心生,善惡亦由心生。可知一切皆由心造。氣損傷神,神氣兩損,必耗其精。所謂三品神氣精,均有連帶之關係,缺一不可。三者仍以氣為主。如氣煉佳,則精神亦佳;氣損則精神亦損。三品不清,難以明心。

住心。所謂心應常住,心能常住,則萬念不發。念不發,則無動於心。心既不動則住。住則清;清則澄;澄則明,明則明心。亦則所謂明心之法矣。此我。我有小我、大我、無我。此之謂我。能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則完成功德。能無我,便無人,無人焉有我。此之謂無我!能無我,性當見。能見性,亦人我兩無,則大我小我俱無。此之謂我者實無我。

時來風送滕王閣,月冷風清雲霧薄;疏星明澈映霞雲,紅棉古樹今猶落!野畔小溪綠水流,登高遠眺南山嶽;紅魚經卷映明燈,笑話終南將身託。

38〕黃玄憲大仙降示「小還丹法」

秋深景物夾枯柯,蟬曳殘聲渡柳波;天地有時瀰殺氣,其奈人生不悟何!玉清殿上歲長吟,大丹非獨水中金。蓬萊訣內長生法,吩咐凡人仔細尋。早知世界是花花,何用迷途誤自家?曠眼古今人有幾,長留天地玉無瑕。積德行仁立善功,修來福果也重重;了死脫生非易事,悟真篇外有參同。折戟沉沙血染河,黃燐白骨与山高,一場戰後憑誰弔,塗炭山靈又講和。有為可見亦無為,無為自在甚光輝;不滅不生無垢淨,真空一點法源歸。大道無涯那處尋,翻來覆去一深心;無言悟到玄微處,舉眼空中似聽琴。夜來明月顯清輝,照盡天心萬物齊;常明不昧真如性,久久靈山路不迷。

前期所說,小導引法也。小還丹法:不過亦水中金。水中金者,偃月爐為腎中元陽得心中真陰:合併而成大藥也。真鉛真汞,由巽風離火,煆煉而納於北方真水。憑少女之金,得黃婆之引,而納於丹田。亦為玉液還丹。蓋玉者土也。歸於黃庭。火侯不寒不躁,方是養丹。人之三寶:即精氣与神。維金液還丹所言之氣,非呼吸之氣,乃真元之炁也。傍門有運氣之說,必當墜入幻丹。不可不慎焉!十二重樓,即心房之上,氣管之側;吐納所必經,呼吸所在地。亦為玄關之交通也。其經八脈,起於任督,流佈於十二經。

有橋脈一線,通於腎之元陽,在偃爐之底。人之學還丹者,先明真構造,乃可以語法也。然吾之法,固然定法者。故合剛經所謂實無有法也。法則因人而施,是又豈可固執也哉。然而還丹之法,度數固有一定,其搬運亦不得不循軌也。既知位置之所當然,是非法乎天地,朔望之進退;二十四氣節之流行而可。欲窮其極。又非六+四爻不能忖測其端也。

人之氣雖屬無形,而氣血運行,自頂至踵,其起源於心腎;其結果新陳代謝,孕育為之。數而為真精,下行則育女生男。消盡則生亦傾。是以還丹之法, 耳不使外聽;日不使外視。知其精氣之凝,之閉玄牝之門。黃婆引入丹田,姹女嬰兒,真人自育 。數不至於十二,得九九而丹還也。至寶經所謂九九還原抱一,大約如是。玄牝之門,在玄關左在。左為玄、右為牝。心印經曰:出玄入牝,若亡若存。皆此謂也。然其所謂修者,端在一心,心之純和,成丹是易。純和之念,非佐以善功而不能,亦非平日煆煉而不可也。諸子勉之!

39〕「詩頌獻蓮」

仲由夫子:

生花妙筆寫瑤天,半籠朝露半含煙,得遇觀音才怒放,開花見佛幾何年。

白眉大仙:

娉婷玉立畫瓶開,賽雪欺霜可滌凡,疑是觀音才降下,即因黃老奉仙顏。

黃玄憲太仙:

心香遙達大羅天,冰肌肉骨潔壇前,應与梅花相媲美,滿怀謝意贈高蓮。

李志能大仙

凌波輕步洛神仙,碧玉盆栽白雪蓮,幾辦心香清供后,凡誠鑒領達瑤天。

黃碧羅仙姑

何郎傳粉舊丰姿,不染淤泥与眾殊,度人怕植閒花草,愛近淵明五柳居。

劉雙卿仙姑

九品蓮台九品花,出自江南處士家,大約仙凡同愛惡,清虛不染俗繁華。

曾雪梅大仙

殿閣風來吐異香,雪藕新成白玉娘,挹露凌波輕緩步,飄然雲外自由鄉。

白少棠大仙

朵朵仙花放異香,案前清供大家嘗,採來誤卻鴛鴦夢,一點心清愛獨芳。

黃了因道人

外直中通瓣瓣香,荷池採得願今償,笑來供養凌霄殿,定与群仙許潔芳。

40〕呂祖師、何仙姑同示「膽之為用」

呂祖曰:

丹母存寶夜常溫,白髮童顏不老身,閒從仙鶴遊天際,慣折松枝掃晚雲。

誰人洞口招邀急,誤我江頭諷詠頻。醉臥樓台輕舉步,方知今晚降凡塵。

仙姑曰:

採得花坭捏膽瓶,何緣陳列在黃庭;丹砂只謂非凡品,爐火純然一默青。吾愛壇前膽瓶。色清屬木,有根据東華意。膽為青虛之府,全壇得此,亦可借作鎮壇。如人之有膽。況其碧綠如玉,形狀如膽,又大小合度,瓷質潔,胎骨堅,在未降乩前,玩弄觀摩,未盡釋手也。

呂祖曰: 何友何故獨垂青於膽瓶,其或意有所寄託乎?明言之,以訓諸弟子,毋令人難捉摸也!

仙姑曰 :一枝秋艷襲春華,淡薄輕凝壓眾花,心膽本來冰似雪,玉壺何事惹雲霞?

呂祖曰 :寶雲雖屬少年華,雨後枝頭一朵花,大道欲明猶未悟,再來澄澈化煙霞。

玄机也,說是坐功,降龍所必要。亦澄心而已。首句所言,將濁化清,自是黃庭丹結。味苦前則性寒,膽所以制肝木也。膽汁者,防止食物發酵,寒能潤燥,苦可堅軟。此所以異於五臟百骸。色綠如瓶,有不同於百官者, 乃名曰清虛之府 。膽汁為血液所化,故有如上云云也。明乎此義,後自能通,不得贅述。參看至寶真經,伏虎降龍,与及黃庭丹結中宮,是小悟之。

說坐功,五臟有說談玄道膽府多略。而何友之所以注意到此點者,實取吾指玄篇結論之精英,而為諸子告也。真師既遇,門下成功必矣。為可喜更可賀,吾雖為汝等之師,天机實不能盡洩,倘非借何友之指示,終竟難明也。幸而諸弟子緣深,由是上召真仙,其奧妙處,亦為指出。豈非大幸乎,試問從來坐功,人誰說及膽府也。不知膽之液為血之精。道教取無為為用,將來煉至瞳人縮小,至老猶明。所謂長生久視,亦蓋借助於膽汁之功。

凡物理遇冷而凝縮,閉結精關,其非膽汁苦寒之力乎。吾前有言曰:將以醫學名詞,輕釋大道,較為明朗。倘有借為譬如,或者誤入歧途。豈不可惜乎?今仙姑之語,蓋有示於諸生者。 將熱血澄清,減脫七情六慾,血不沸騰,形安氣靜,則血之素,遂為膽汁。膽汁既凝,制裁肝木,肝膽蓋相連也 。肝木調動,磨擦而成熱力,故普通人多病肝熱,不得膽府調劑,則肝之藏血者遂亂。得熱而上升,及為吐血鼻衂之類,故膽為用,正所以降龍也。

肝熱則易於動怒,龍性為陽,与相火拼,豈人力所可壓制哉。故靜坐者,當有賴於肝汁淘化制裁邪熱,使其真火入於離宮,乃与坎中真水,混合於黃庭也。心印經曰:非白非清。陰陽二氣相交,丹砂漸而凝結。如打坐之中,實亦新法也。然而亦古法也。前詩其明否?玄關是在陰陽交界之所,附近丹田。何常不是臍下三分者,實非丹田也。丹田暖而發氣,玄關開動而交接。然則汝欲知之乎,知之無所不行也。汝果行之乎?何人不可點出玄關也哉!

假令六慾未清,愚煩似昨,即金丹成矣,立步凌霄,究竟亦一個傻人 。天上無不忠不孝之神仙。得道者,非單靠玄功也。忠臣孝馬,節婦烈女,為多內外善功兼之。決一不可,諸生勉之!

〔41〕盧英真君、柳元陽大仙 同示「存厚養薄」

嘆惜紅塵萬恨長,烽煙過法染蒼涼,明知浩劫由人造;只恨人心總昧良。

昨夜子時朝帝闕,今朝寅刻降君家,只緣尚有微言在,寄語凡人惜歲華。

夫人在未受生之初,混然純陽,鴻濛未判也。講天地之大德,稟乎中正;然後父精母血,兩大生成。及至十月怀胎,三年掬育,後天成矣。先後兩天,稟賦各別。蓋先天輕清而為魂;後天重濁而為魄。 倘人迷本性,不見真宗,漸漸銷魂,魄亦不保。是故學道之士,多重長生。

欲保其魄,先煉其魂。無形之魂,必根据有形之魄;此所謂借假修真也。人之設帨佳辰,能念及天地生成,父母掬育否?知恩當報,幸毋渾噩一生。詩經曰:父母之恩,昊天罔極。父母之恩尚如此,而說天地之恩哉。欲報父母之恩,非易言也。然則如何然後可?曰:無他,不外道而已矣。故天地之生人,父母之掬育,當時期望決不望其為非作歹以至夭亡造劫者。所以人思圖報。

第一點;固在倫常順天理也。第二點;則非發宏願可。其宏願為何:一子出家,九族登仙。 必須勿負此生,求度此身;然後脫祖宗父母於沉淪,再度眾生於無量 。方可說報恩也。如其倒行逆施,殘民害物,則天地何必与靈,父母何必生之。此雖是臭波囊,然責任實大也。

心勞日拙,定靜慧生能心目安靜,對人情紛纏,應接糾擾,每看輕一些,便是道根日重矣 。留有餘補不足,古君子以厚養薄也。井田之制,三年耕而有一年之食,出於禮記。以有餘補不足,有餘資當作善行仁,以留餘蔭。恬淡成性,以養中和;以活潑之形神,久而能注。但是化己及人,積功方大。不過化己及人之法,必須因人而施, 又必須順性以為,不能戕賊杞柳,以至反感焉。佛說:忍辱波羅密。

以事抑郁,身雖自由心實縛束心者,人之君也天子蒙塵,百官頹靡。是以魄力漸衰,或竟至病,而人間苦海,愈入逾深矣。此与春蚕無異。蓋苦樂之境,由人自造, 凡是皆留有餘地,忍辱為第一方針。於難過時每每念及前生孽賑,希望早早清還。於得意心減下三分,歛晦韜光,自然無礙。須知逆境之來,正是未來之福。苦者樂之漸,貧者富之漸。天理循環無差也 太上曰忘情。佛說無留戀。此兩語皆是解釋冤仇,驅除煩惱之唯一妙訣。

人有執著性,萬事因之縈惑,神魂日受磨損,所以不能与無情草木久留於世間也。汝等世間法多已明白修持,惟出世法大約尚有未明白者。世間法与出世間法雖異而實亦同。世法所謂仁,不過本人類互助之旨。孔子所謂射弋宿,釣而不網。而出世法則只慈悲眾生,不過將仁字擴大些講矣。又如世法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世法則以超拔先靈同登極樂是孝子。亦擴大長運些也。

孔子曰:血氣方剛,戒之在色。又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是則色亦為聖人所戒。不過陰陽配合,敦孝悌而重人倫。

關睢雅頌,由是賦詠河洲。出世法則以守丹為用,不止戒之,而且要持戒焉。今諸子世法已修, 亦有兒女繼後。倘不藉此時机進修出世,茫茫苦海,終不能逃脫輪迴也 。昔聞人言,謂童子修真,成仙較易。大既無稽之語,誤盡世人。試觀關聖,呂祖。何嘗並無哲嗣。倘倫常有背,謬想登示;縱然九轉丹成,亦難免再下紅塵,了結從前宿孽也。無論作何事物,無一安能有二,無低安能有高。出世法是將世間法擴大,既如前說。世之學者,忽於小即慕於大;是烏乎可也?闡述此義各參之!

42〕南極仙翁降示「玄關直指」

汝等求長壽,何不多放生?造化無他異,循環豈變更。

南極仙翁此下凡,度人無量指玄關;若能惜福勤修省,百歲悠悠日月閒。

賜福賜壽与人間,祥光四壁照童顏,滿檯花果齊供奉,鑒領凡誠盡醉顏!

道門今日祝長春,勸人力善莫因循!金丹九轉非難得,且向靈台細問津。

萬劫千辛有此身,輪迴不易再為人;得聞大道應修省,幻體休將認作真!

長生秘籥本非奇,得失惟從一念施。但願眾生勤力善,及今修養未為遲。

我願人間盡壽星,無災無難永康寧!欺爭殺奪皆停息,草木逢春盡向榮。

只因世道每縱橫,不少生靈墮火坑;樂享天年能有幾?萬分悲憫是心盲!

世人每欲壽期頤,戒殺放生知未知?天道好還無二理,即今覺悟未為遲。

秋深風物絕清高,肅殺蕭條可奈何,但亦怀仁宜領悟,春生夏長永無訛。

人心險惡莫回頭?世運從玆劇可憂!名教若非能佈道,沉淪無日再悠悠。

雖然福壽自天伸,總是祈求亦在人;妙法養生惟一善,和平忠厚保全身。

先天真炁度玄關,抱一還原結大丹,跳出五行成正果,真人方是列仙班。

摒除物欲与情怀,靜養真元品自佳,歲月不知流水去,綿綿胎息樂無涯。

功名利祿淡然忘,遇物慈祥体上蒼,善氣遠通三寶座,人間何地不玄堂!

世人誰願享高年,明白心中別有天;將坎填離求大道,無邊壽算漸綿延。

黃庭宮內紫衣神,可謂人間續命根,本性靈明能發現,迴光返照證前因。

人亦仙兮佛即人,祗從修与不修分。倘能斷慾求天理,萬載悠悠一聖神!

消愆滅罪仗真經,朝真禮懺要心誠!一到大功圓滿日,無邊玄妙自然明。

紛紜世道莫為閒,劫運重重轉瞬間。今日不修明日渺,莫將風雨怨花殘!

滿堂弟子列壇前,一念誠心叩老仙,學道豈無真理在,談玄應盡五倫先。

人能心地盡光明,患難成祥禍減輕;福祿自從平日積,滿園善果現盈盈。

諸生鵠侯我臨壇,究竟為何不畏難,想是誠心尊且敬,老仙當自笑開顏。

敬我無如敬本心,神仙即在此中尋。靈台不昧光瑩澈,便是紅爐百煉金。

何須煉汞与燒鉛,一善能通萬法源;自古真人皆養氣,玄元不是在奇門!

有心何處覓金丹,九轉來迴去復還;悟道參玄惟一理,人能清靜列仙班。

夏去舂來復秋冬,最是光陰歲月空,勿被韶華暗拋卻,沉迷六賊誤英雄。

有緣既得入玄門,養性修真一念專。閒把是非先斬斷,互相琢磨貴團圓。

今日凡夫異日仙,人人得道上瑤天。可憐總被名韁鎖,利祿昏心枉絆纏!

如今世界似霞煙,聚散悲歡亦了然,生等自從明白俊,好來學道永心堅!

珠門玉樹与銅山,畢竟依然是世間,試問誰人能了解?雲梯飛步破重關。

幾生積德乃為人,況是玄門得立身,大好玄机休自誤,無邊天福勝金銀。

杯杯美酒醉仙客,本筆沙箋闡道風,談玄以外無他味,度盡凡流到上宮。

入道修行在一心,千錘百鍊似堅金,仁人力善勤自省,鐵杵磨成一管針。

苦心婆口度世人,舌敝唇焦亦苦辛,厚望玄門諸弟子,修行覺悟答神恩

43〕李青蓮大仙降示「善之寶貴」

浩浩乎,塞乎天地!巍巍乎,貫乎古今!萬法之軸,神鬼所欽。得之永得;失之難尋。是含靈之至寶。為三教之真心。可以降百祥,可以擋百殃。其惟一善也!嘆世俗之昏昏,知寶貴者誰人?玄門弟子,達道之士,得天地之正氣,覆萬物与行仁;心能無減府,靈台早種善根。憑真誠之感召,遂有格於天神;得金星之降筆,賜善字以勵云。

呂祖師曰:勸人為善,老生常談。善之真義,汝等可否得而聞之?吾為汝釋,開汝等心竅。心作何想,心有何問,心從何起,心在何生,何所為善,何以行善,何顯善。即如一樹,枝強相為,以土為本,藉水為栖。發芽為始,成長為歸。中堅不朽,性近則為。比喻如此,明徑心歸,太蒼步渺,如同一體。總結心歸,一觸即感。一念一動,運團於一。即想、問、起、生之四字也。

明乎?積小而怨,由怨生嫌,嫌則乖氣,氣盛則張,張而起妒,妒毒隨揚,揚則念邪,傷人之傷,一傷成疾,多結則殃。殃行於身,為惡之相,相相而乘,善之榜樣。洗而濯之,善之若長。一厘之惡不作,而善可生。亦為行善字之謂也。善門方便,善為至寶,惟善為寶,其斯之謂歟。

平時積德与行仁,自有祥光保護身。水火刀兵無足害,災星最畏善心人!

修心養性現真如,義理分明善惡殊,普願門人能醒悟,胸怀爽朗復清虛。

究竟還雖問本心,細從善惡兩途尋,勤勤著力行方便,勝儲瓊樓萬兩金。

鍾離太師尊示曰 :善字無價寶,萬貫買不來,我今隨處售,緣合不需財。

44〕仙佛聖訓「指玄篇」

呂純陽祖師:

佛道本無分爾我,世人看紫作大紅。我願世人勤修德!極樂蓬萊一樣通。

黃赤松大仙:

三弓地小亦蓬壺,我道光明法不孤!仙佛聖賢無二理,龍門一脈共吸呼。

大道悠悠水漾清,一輪皓月放光明。前因後果須注意!一念真心佛可成。

邱長春祖師:

日月運行皆大道,乾坤浩氣永留存。龍門派脈今猶昔,壇界莊嚴豈異端!

李志能大仙:

至寶靈雯降碧霄,楊柳甘露育嘉苗。青天不負松梅勁,綠竹幽蘭隱約嬌。

柳元陽真君:

修道修心豈外求,凡人覺悟早回頭!前程錦繡君須記,萬壽青松春復秋。

百尺竿頭能念善,玄元一理悟玄宗。畫柳沙箋書數語,度子飛身達帝宮。

鵝書濟世建奇功,柳筆沙箋啟世蒙。月月年年勤運用,早膺覺岸悟玄宗!

黃玄憲大仙:

人憑八德建金身,大道無涯志在行;進則艱辛終達岸,九年面壁達摩君。

金丹一點妙大羅,火侯功成奧自多,修真煉道成仙佛,勿將歲月付蹉跎!

閒話玄机一道中,幾人煉道到南終?修成自性原無我,我體飄然在蓬萊。

神仙積道作神功,人神原是一理通;神積神功人積道,般般妙理在玄中。

如來佛祖:

燈燈相繼法相乘,法相無來無去定。遇合有緣即有因,務使明心能見性。

盧英真君:

念佛數聲消浩劫,清心一願煉金仙。世上幾人能悟性?喧囂慾海苦顛連!

碧嬋仙姑:

崑崙在望莫徘徊,醇醪汞漿貫在杯;白雪黃芽栽嫩藥,逆水輪車鉛汞培。

閒來嶺上訪青牛,茫茫雪嶺若雲浮。回瞰塵寰多少累!幾人棄假假真修?

勸人施贈濟貧寒,捨己成人理本當。內外兼修行本志,自然端坐白蓮台。

太上道祖:

大仁大孝豈尋常,道義微茫萬古香。參悟玄元登覺岸,仙理高爵姓名揚。

悟到無為即有為,虛空內里更光輝,千經萬卷傳名教,能參奧妙早依皈!

如來佛祖:

祇園果植始生根,葉盛花開結實層;慎始慎終勤培植,自能秀茂叢園林。

著爾眾生看花木,人事栽培把道修。建壇鉅業由人做,感靈顯赫有靈神。

關聖天皇

青龍偃月卻災殃,德澤驅邪化吉祥。一道永垂留萬古,百孽消除善乃昌。

演化人間無量度,戾氣潛消善氣揚。法會功成生死感,地獄無辜得脫韁。

風雲颯颯悲陽世,道心一片挽災殃!末世屠力難放下,死離生別九迴腸!

幽冥拔脫三千界,功德同歸十萬方。道子真誠格天地,一善九天共表揚。

謝天謝地謝一道,酬神酬佛酬眾生。甘霖沛降助功德,玄門德立格天恩。

無量神功無量道,願行方便固天真。三尺舉頭仙聖曉,三生明月證瑤池。

澹泉祖師:

古人憂道不憂貧,認透前身返本真。世事萬般非我有,一點靈光是萬能。

黃華大帝

成功恆治叨忠孝,福惠人群第一聲。滌慮洗心憑智慧,虛無自在樂蓬瀛。

勸善佛:

饒饒饒百事可消。忍忍忍君子本分。讓讓讓天降吉祥。藏藏藏消弭災障。

幻影幻花原假局,堪憐痴子假修真,傀儡日忙何不幸,沉淪歷劫苦難伸。

物慾侵人儉亦奢,河流若此實堪嗟!千層樓宇堪星摘,何時返樸認些些。

苦竹君:

君能修道莫流連,千金難買壽松添;一門康泰平安福,有財難得子孫賢。

克德厥修勤煆煉,彝倫端整后妃權。自然天道循環體,一心清靜把香拈。

混合迴風妙,青驄像玉蔥;聚則凝三寶,意到達瀛蓬。

45〕關天皇降示「聖道妙論」

天道昭垂立,以道度世人。世人明道範,一一見道真。

世人不自覺,六道轉污塵。慾海凡夫子,以道立己身。

能了澈了悟,佛聖亦仙神。神仙佛同體,本體同是人。

慧悟澈真覺,分別在元神。一得之微者,一道見性真。

我今論佛道,佛了夙世因。相無異相樣,空不著於心。

般若能現示,自斷六塵根。蓮生九品上,片片不沾塵。

如來授空戒,爭土往西生。人能如斯樣,便證佛道登。

再論成仙道,仙家若閒雲。虛實兩不若,心靜若無雲。

寂寂無境界,化幻道之真。身心無一物,慈悲現諦身。

我無先我者,人我兩不分。玄机從此立,飄飄若不聞。

人能如斯習。便證大羅行。後論為神道,神道易當行。

德沛人世間,專誠抱道心。身心兩合道,善願極應行。

有志道中趣,守道苦亦甘。不聞名与利,不重偽黃金。

人能立斯願,抱一可神登。末論人道者,最重聖賢心。

五常和八目,禮義要常箴。先聖遺訓者,刻刻要恆心。

克己復禮用,玄妙道中尋。為人能若此,非聖亦仙神。

天地三才配,人從苦自甘。論道如何得,驟看似尋針。

細研道中理,從淺可入深。再從玄奧看,妙道可追尋。

尋至有所覺,覺悟更見真。人人成佛道,佛道人之心。

人人成仙道,道亦人之心。人人成神道,神在人之身。

身心兩覺者,便證佛仙神。

今我細說道之理,願行聖道會全真。圓玄創始,百舉待興,人佛有靈,結緣於此。護法得力,此院則全。護道無方,中途恐餒,人靈自現,神靈合之。人神相合,得應天心。得天心而化人心者,聖道之始也。化人心而覺斯道者,聖道之終結也。

終南有道,其始於無形。終南有路,無形而見諸道子於大道也。願眾生明是論,於道自有所得也。

呂祖仙師降示曰 :三界通明首,忠義聖帝君。教化人間任,力度眾凡塵。掌管仙神聖,五轉化為神。論仁兼論義,一道得成真。允文和允武,三才大帝君。伏魔兼護國,愛物亦愛民。都天為主宰,雄武重英文。末劫為天宰,義仗拯群生。

濟世聖佛降示曰 :天帝妙道,論足無遺。眾生自問,從何所歸。論佛論仙,論神論人。君願何去,脫否凡塵?諸論均明,非仙亦聖。

46〕觀世音菩薩降示「法無二法」

法雨生花妙吉祥,釋道同門共一場。化闡人間三千界,甘露同沾佛法揚。

露洒群生見道昌,大千三界盡消殃。法雨如珠釋道降,空虛無著妙吉祥。

一葉菩提一葉舟,三摩地上眾生投,清淨白蓮生淨土,鬧紅人世幾時休?

善乃菩提之根,德乃菩提之幹,行為菩提之葉。

悠悠眾生,茫茫慾海,三千功勳,十方道德。

智者啓慧,昧者盲修。佛光遍遍,人心真求。

難圓智慧,福擇同修。了了佛願,不上慈舟。

無岸難渡,有岸回頭。沉醉人生,自溺其首。

敬佛如在,彌陀在口。心不常空,五蘊不透。

一切慾慾,入世間法。欲出世間,先明圆宗。

欲修佛體,先煉虛空。法無二法,釋道皆同。

欲見真我,棄假尋踪,人心本善,入世迷濛。

見佛禮佛,難得圓融。明來明去,原一路中。

拋恰物慾,道在其中。

自性本静,塵埃染動。聲味觸覺,意識如風。

能自了在,萬慾俱空。能自了性,七情無蹤。

能自了願,佛性相通。能自了行,萬法圓融。

出世間法,自度不穷。如是我聞,一切眾生。

不生淨土,喜沾埃塵。時逢乱世,應供佛因。

如是我願,度世間人。世人不度,佛法難聞。

世人願度,佛國難行。如何自度,先養心身。

再觀萬物,俱属一心。心能常住,明性見真,

真如自在,佛在人心。住心現空,觀空不空。

揭大智慧,法身成功。如是如是,人佛相同。

眾生了了,快快用功。善哉道子,慈悲佛徒。

能貫圓融之妙以通玄奧。惟是佛光常見於人心者,自非解行不可也。眾生有道,不入異域;眾生得道,歸自樂土。釋道同源,了了無色。所有色者,非自本色。色非本色,空見非空。所色旣無,無無自無。

慾海中難覓真色真空之士,原性昧,見本色,自性静,乃見真空。三千貝葉,八百阿羅。願聞佛法感眾生。佛曰東土淨而塵不生。慾情不生,自了法身。解行願品,了空了明。欲自在,先貫圓融。欲真修先参玄奧。人心卽佛。所見者假幻也。不聞不見,所悟皆真也。法無二法、人無二行。此人法之真諦也。今日之世,能以善願種菩提已難見矣。

今能圓融貫妙諦,妙諦结而東土生者,眾子之佛性現也。佛性能現,佛心能住。再而修佛身,則金剛定矣。能解行兼備,則須菩提於火棗證湼槃而登極樂。善哉!諸釋子其為佛道勉矣乎?

濟佛詩曰

大士說法,眾子参之!法語詞中,盡含釋義,能参悟者,佛在當前。

何仙姑詩曰:

白蓮浮綠水,凌之碧波中。燦吐蓮花舌,劃柳建玄功。

鄭安期大仙詩曰

冒雨登幽徑,崎嶇不覺煩,世間無難事,精誠便不難。

鶴跡能尋否?菖蒲亦可餐!行道能如此,飛越萬重關。

張三丰祖師詩:

乾坤明不明?豺狼尚橫行!拂袖歸三島,蓬萊看水清。

呂祖師和詩:

五更天欲明,出棧看雲行;与子同歸去,天得一以清。

王靈官天君詩:

聞風魔妖遁,語出鬼神欽,風行調雅樂,護道力身承。

47〕太上道祖降示「道裡玄真」

日暮遲遲唱道歌,一坏黃土喚奈何?載得黃庭三冊頁,不嫌歲月說蹉跎!

富貴榮華羨古今,肯將性命墮污沉,假去真來無我體,金身不壞聖賢心。

天地日月,瞬息千年仙神之不老,其術安在?凡人修真難成道者,其理安在?

肉體凡夫,修真養性,每多患道不成,至有其理。今述之:以天地日月而論,以四時為序以論人生。天之大,漫然無際;勿論何物皆可遮覆。走獸鱗蟲,一切萬物,皆可生育。善惡亦可藏。地之大無邊;江河可載,五嶽能負,蛇鼠蟻鑽穿皆能忍受;高山之流水,潔淨可愛,而不歡,陰溝穢水之污濁,而不怒。胎卵濕化,生而孕育而無聞。 天地之道,偉哉大矣!

世人問道,試觀天地之氣,天地之容物,如人之心,也能容物。日月之明暗,日出而照外,日入而照閃。一月之中,月於上半而養外,下元養內。日月雖循環,其照外內而內外;運行日月者,道也。人之問道,正如日月之明暗,修內修外,養外養內。為道者之修養基本之點。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正如人生過程; 由小而少,由少而老。花無百日好,人無百年壽,可見人生正如四季一般。倘及早修行,春花易老。 諸道子心態像天地;修能如日月,則汝之身另一天地,汝之心另一造化。而不為天地造化所拘束矣 。細味此文,便識玄真一二。行吾道者,盍興乎來!

濟世聖佛降示至道歌

已矣乎!道無色。無色渾淪一太極;三尸六賊不能侵,五蘊七情盡皆滅。

溫養十月成法身,哺乳三年聖域。此訣非是人人如,未得真師難認識!

49〕純陽祖師降示「三元解說」

上元九氣 。九陽之氣,於行為木,於時為春。故上元誕於正月,乘春氣也。於常為仁;仁主慈愛,故其功用為賜福。於人生神,為胞命元之氣。

中元七氣 。七陽之氣,於行為金,於時為秋。故中元誕於七月,乘秋氣也。於常為義;義主決斷,故其功為赦罪。於人生神,為魄命元之氣。

下元五氣 。五陽之氣,於行為水,於時為冬。故下元誕於十月,乘水氣也。於常為智;智能消障,故其功用為解厄。於人生神,為魄命元氣。

夫此三元,在人一身,主應呢丸、丹因、開房之宮。凡人起一意念,即能知之。以其神明之相通也。得道之士,皆從三元保舉;為上帝樞密。職掌善惡報應之臣,權衡修道之士。黜陟群仙,總理諸神。真勳偉,其權重也。然仙經雖傳世久遠,奉持著多,皆未申明其旨。以致世人莫知,吾今不惜洩漏,剴切指示,務期人人如法修持!以我之心,合帝之心。則三元帝君,隨心而應,祈福福至!禳禍禍消。

50〕悅城龍母訓示「修道防魔」

今將道魔說因由,道字首身天舟遊。道字焉能受邪祟,守道修身兩儀週。

一致立身為自首,道字分情仔細謀。謀度乾坤兩儀配,自能明白達瀛洲。

瀛洲須求寶筏渡,須分三毒勿心求。心事多求魔障起,魔為鬼腳麻字頭。

鬼本迷人添麻醉,入道提防為魔侵!卻除三毒身無我,高山平路兩分歧。

五蘊俱空無四相,虛明富貴更悲愁。浩劫臨頭仍未覺,既然修道急回頭!

51神煩氏先師降示「奇效仙方」

手執靈芝細細嘗,青總花露九天香,欲將世運回康泰,惟望人心作善祥!

五月五日五花香,五杯美酒五盅茶,五炷名香五色豆,五人朝拜禮無差。

端陽佳節午時來,鳳眼硃砂可化災,各備一枚無大細,紛紛呈上獻壇台。

硃砂經咒現毫光,好好留存鎮宅堂,不論災非瘟疫事,鎮煞安民第一方。

言來還恐是無憑,少少靈砂法術宏,疾病先將熬水飲,災非化盡漸通亨。

並非迷信實玄元,鳳眼靈砂正氣存;解毒辟邪鎮魂魄,施來法力更周全。

法力如何再細詳,一經加咒化災殃,雖然小物其功大,佩服鎮宅任思量。

艾旗蒲劍古來香,收拾完時計短長,瓦上晒干留三寸,婦人產後服之良。

此法能醫腦膜炎,煮酒取氣燻鼻尖,徐徐甦醒舒筋絡,服藥求方念要堅。

五月五日取旱蓮,生磨取汁加蜜煎,男服滋陰女養血,小見疳積不迍邅。

霍亂奇方處處多,毋庸贅示免蹉跎,注意端陽正午日,神茶四未免沉疴。

川忍冬,白頭翁,棉茵陳,与木通,水煎服,蜜糖沖。人人飲,各有功。

治腸熱,痢疾同。貳錢半,息火風。宣傳述,挽凡庸。小兒,孕婦無忌。

52〕陶淵明先師降示「憫世吟」

時乎時乎仁者人,蒼狗白雲与歲新。時乎時乎者閒,与有因;道中道,見何真?

時乎時乎時在變,是非根!歎蒼生兮吳越爭;憫蒼生兮氣沸騰;憐蒼生兮慾海沉!獨何安兮自沉吟。孰修特兮作模範?誰擎天兮保天心!韜光隱晦兮欲潛藏,不聞猿聲兮毋放放!借滄浪之水兮為吾滌蕩,塵垢去兮,何道徨徨!淵兮明兮,潛歌陶放。

53〕鬼谷先師降示「調養元神」

鬼谷子,寄篇文:內修德,慎持行!善養氣,氣血勻;走枝節,邪難侵。水火濟,坎離均。神魂定,眼藏神。肝木和,血自生。出玄牝,存亡均。勤且習,丹靈神。卻病良,疾不侵;且康健,血舒筋。毋傾志!任乾坤。康強樂,大羅行!

氣為人之主;運動血脈之机。上通頭腦,遊走四肢;導血而行,貫澈週身,閉之成痛,窒息而死。呼吸升降,化清降濁,為其主宰也。凡修內功,必先養氣。養和神自安。血自調。定靜咸宜,五臟相得。六腑五臟平,六腑安;四肢适,神自默。玄可出,通靈台。神魂定,自消矣。災消孽障散,靈光壓邪魔。方為有效也。

人身心為主,胃為庫,腸為出納,肺為臣佐,胞絡為連城。腎分水火,肝為將,脾為官殿。每凡修煉必先立心。心正自可修身。身修之法;務養元神;必先施挽兩臟,方為內修。心主血而連肝,与腎為表里;心平氣不燥,故著爾等早蓄兩種精華,不然枉修也。

華陀先師降示

人之身也,猶小天地焉,胃經為市。凡物必存。久而久之,總有不潔之物聚困。中氣薄弱,必為積滯;且能時發時止。蛔蟲叢生。故斷尾為難,良可惜也!古人有倒倉之法主吐之。在吾主利之。故用許藥丸,從大腸洩出,服後作悶,嚼舂砂以止之。照施可也。

鸞台聯話

達摩祖師示: 現成如是波羅蜜,分出玄明自在心。

純陽祖師示: 心心相應純陽懺,口口傳來至寶經。

玄憲大仙示: 盈餘道滿乾坤內,山海經通宇宙明。

宋湘先師示: 日月兩輪天地眼,詩書萬卷聖賢心。

純陽祖師示: 眼懸日月照天地,量載山河歷古今。

54〕鄭安期大仙降示「真修妙理」

白雲高處聽疏鐘,古寺淒淒送晚風,珠海長留遺跡在,倚峰長者日霞紅;

仙鶴有形堪駐足,山巒起伏五雲峰,不老長生仙佛境,真修玄妙到南終。

修真之道,從字義上言,似屬簡單,細參究竟,又覺煩難。真者元真,修屬煆煉。真修真為,苦修能煉。假修假煉之所在,始可有成也。 萬物造化,有感覺者真修易無感覺者真修難 。同是宇宙中一切萬物,千萬眾生,均可按其理而修之。真修真得,真性煉性。採日月精華,吸五行之元氣,便成仙道。

試觀一草一木,雖千百年而不坏,歷萬千劫而不滅。枝幹雖枯,根本仍在。枝頭綠蔭成綴,可知此木仍有生命,非祗生命,亦近道矣。頑石一方,久歷日月之氣,五行之養,陽長陰消,還其胎於造化,得水火之助,竟以成道。此為得道之所在。試觀一木伐而藏之,日久必坏,虫蟻繁生。倘將本以火燒之而成炭,則久藏地下而不坏,且能吸收潮濕之水,而不影響其身,未成炭時憑火助;而成時能兙水,水火相克亦相生,此理至明顯。當熟煉,天地相隔千萬里,地下之水,能從天降,此理至明。

地回之水升天,肉眼凡夫焉可見。此乃水之體而成為氣,上升於天,天雨下降,則水之原體還原,又從天降矣。四季之中,雨水若干,無從計算來來往往,焉知往返之多少?上升見,下降瞭然。可知元真之妙,妙在其中。世人元真,即得其奧妙矣。是故修真非易,修煉亦難。吾略示一二以告耳。諸子明乎?細參之!

白雲無限好,五羊放道光,何處聞簫笛,清虛在洞莊。

55〕張九齡先師降示「醒世章」

覺覺閣,善羨擅,覺從善,善從閣;壇善無,惟彼覺,尋其岸,善善覺。算之通,有快樂,樂無他,善善作。作果因,因果惡。惡惡惡,切勿學!學做人,先性覺。學貪懶,必墮落。慾偏淫,最可惡。痴与嗔,莫叛作。守禮儀,磨針宕。孝親友,心誠確。戒誑言,慎語樂。花花騙,看葉落!忠与勤,貧亦樂。落落落,晚霞薄,薄曇雲,雲色惡。任飄零,隨風落!一聲吼,風雨幕。幕層層,遮醜惡。今生人,靠此托。歎本心,愧無學!教無方,鼎沸鑊。看將來,邪神作。疫癘頻,心何樂?

風雨緊,密霓撲。爾諸人,安得樂?看道傍,填溝壑。轉眼變,弦管樂。千金迷,呼盧喝。脂粉凝,蝴蝶殼。淫書界,妖道學。中國制,無此學。世風幻,劫數作。反五倫,廢六學。漢唐時,興聖學。如今反,胡亂摸。盜賊生,干戈搏。雞犬苦,民不樂。數中猜,末劫作。急迷醒,聖道學。勿相殘,勸善惡。光陰好,非永樂。繫於時,過追莫。爾等輩,誰揭幕?七級屠,為路壆。再有曾,教爾學。道門中,相規惡。私私讎,喜大惡。雖有過,長短度。小化夷,無心宕。團團圓,齊笑樂。此篇文,特別作。再有暇,研道學。

無為簫管引凰隨,道味能尋第一居,試看幾年初一月,盛花時節被風吹。

飄散紅霞呈霽月,天心皓潔羨虞胥,靄靄慈光照宇宙,兆民咸賴瑞風隨。

月明花好宜人壽,大地承歡笑樓頭,一曲清平無限好,迎風吐錦樂賢豪。

恍惚精神從夢覺,醒來原是管弦工,惜別最憐寒夜月,傷情獨怕後庭風。

一夕歡娛彈九調,明天薄霧掩丹霞,滿目琳瑯藏宦海,珠璣同串習梨園;

等是黃粱空作影,勸君還罷月西廂!怡物陶情詩書禮,明心見性中庸題。

鄭安期大仙降示

白雲晚望聽疏鐘,滄海桑田一樣空,幻化由來原是夢,聖凡相隔在玄中。

有道始能留萬世,無德焉可踏蓬萊。寄語塵世諸子弟,南何一夢到色空。

濟世聖佛降示

白雲幾度艷陽天,於斯無復話當年!珠海依然痕上綠,世態炎涼雨雪煙;

諸子修真合古鑑,萬事心隨一道研,景仰丹爐記果實,菖蒲救世萬千千。

玄虛妙理有神靈,人神共話得真清,相見只憑鸞對話,皮囊一隔未分明。

可見玄虛真諦樣,說話般般不聽聲。能得道中玄妙法,三清一現是神靈!

56〕阿彌陀佛降示「佛在人心」

萬法惟心莫強求,三教同源一樣修,悟得本來真實義,虛空無礙是長留!

佛,弗人也,非人之所能為也。然字從人起,本由人為之,乃人人能做到,惟為人亦非做得到。故人字在側,弗字在正。人既修煉,不為人而成佛也。務使正心修身,勞之不怨,無分你我,是故佛法無四相之分,無五蘊之言,了六根之淨。先行八德,雖是俗子凡夫,亦佛無異。俗人每多說佛法,而不修佛因,罔談佛果。知說而不知解者多矣。誠俗人也!試看菩提樹,子結有幾何?勉爾修德,心正是娑婆。佛法無邊境,四海一家親。明心即見性,種樹須培根!有志修德立,度爾須彌行。

57〕廣成祖師降示「修道津樑」

廣開方便門,成功在善中。大道應覺岸,仙佛也相同。一善消百劫,百善卻千殃。今古聖賢者,有道當自昌。千百年來劫,悠悠歲長。天地多造化,造化歹与良。善中含惡意,惡里有善揚。盜有盜中道,乾坤各有長。太極原一炁,中分陰与陽。歷劫身不坏,修真最為良。黑白原無色,紅黃亦一樣。所謂有色者,慾海凡夫相。我真自真我,我體後天相。先天本無他,一炁變千樣。還我自真歸,棄我臭皮囊。千萬念俱寂,一真奧里藏。妙中生妙理,玄通諦亦藏。再造諦中奧,仙佛不分樣。

願我道中子,謹守道行藏。痴迷能捨去,一道存心藏。功滿各自歸,功成佛一樣。倘若戀紅塵,酆都將身藏。三世輪迴者,不得上天堂。卻盡俗中債,還來見古香。一篇道中語,壺中日月長。

廣開方便門,成人亦成道。大道無岸邊,仙佛同相造。諸子學道有年,道之玄妙,參悟否?奧理妙机,明覺覺乎?大道之行也,存乎其義;大道之篤也,在乎其誠。道之興,貴乎功。道之敗,在乎惰。人之修,在乎煉。人之養,在於真。煆煉真假,憑於先天;摒除有為,在於後天。明善惡,辨真假,是非覺悟,為修道者不二法門。

奈世人之不覺何?岸已在彼,覺而後見。鎮而能悟。悟而後覺。覺而後修。修而後養。此為道門之唯一方法也。吾願諸子為道而有所得!勤於道,明於道,內外雙修,道可成矣。勉之!誌之!

58〕純陽祖師降示「玄功擷奧」

乩而不學,傳而不習乎?學經者無心,習靜者有意。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求雨豈不效乎?坐功非虛語也。寶卷豈不乩乎?而習青玄煉度也。与其捨己而耘人,孰若化己以化人。倘寶卷乩出之讚也若通曉,則運用無窮矣。懺文非難事也。設令十日不雨,教經雖屬有心,學經必然無意。 不雨則米珠薪桂不雨則癘疫流行,雖欲學經,其可得乎?

諸子得優遊以習經者,得天獨厚矣。不耕而食,不織而衣,猶復片德不修,諸惡並作,農夫胼手胝足不滿兩餐,供都市中人,設令收獲而未嘗己享 況值凶年而罪孽實由都市中人造乎 。興念及此,爾輩何自若也!寶卷經讚非不大佳,蓋度死者焉。生者不救,而必待既死之後度之;則如聖帝所云: 在生供養,死後祭靈前也。死生皆度,道門所以廣發慈悲已在者令超幽暗;未死者莫入殊途此慈航之所以泛乎中流也,從前乩出之寶卷,經生果能朗誦無遺,某當一夜成全三卷。是又何難事哉?

內外二功,相提並論,非有所輕彼重此也。不過計其緩急,忖其先後,毋令相失。乩乎非獨一人,長日清閒,何不臨鸞闡法?是則雙管齊下,內外雙修,豈非臻於美善也哉!或乩乎寶卷,或乩乎坐功,俱達上乘。豈非大快?吾寧日夜鎮壇,親自降示。不嫌煩瑣,爾輩又何必討厭艱難也。空間為大道之全。一切必為所限光陰為乩所限;而腦力亦為經生所限,氣血體魄,復為坐所限。 雖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人之所見不同,及其成功則一也。所難明者,五十步笑百步。真玄之所在同處虛空。無無為用,是以永永常存也。知而不言,則吾豈敢,言而不聽,吾亦無言。且乩寶卷。

笑指玄關即本根,相通相接好遊神;若然悟出玄元地,跳動臍膀下幾分。

人求雨乎?我之心也。我心即爾心,爾心即天心。天豈固欲為難而不雨哉?無如人心不感,可奈之何!古者湯伐夏,三年不雨,成湯持矛衣白衣,袒胸露臂披髮率群臣而祭野。以己為犧牲曰: 某不德乎,民不義乎,使其然也;寧殺吾謝天地,無苦民也 !言未畢,雨驟至,高田水足三尺,而民困乃甦。見於經傳者。豈憑空言乎?

誠能格物,誠則動天,非虛語也。蓋救人即救己,並非捨己而可從人吾特為闡述,毋負吾心!務各至誠,使其有效天地之功也。純陽之幸也。諸生之福也 。勉之勉之!果能戮力同心,效驗不爽,弟子其圖之!惟不可勉強而為,勉強為之,非其心志矣。形同沐猴而冠耳。 若國家遭逢災厄,或兵燹為禍,或潦旱不已,自當創立禱天會,祈禱方法,不限於誦經,或者集單數人合靈打坐。指定時間,擇定地點,召集會友,祈求上蒼開恩滅赦!

主事者先對眾宣言曰:今夜所開法會,為祈求莫事,願大眾同心,謹運真誠,請求純陽祖師,咸慰所望! 則各人拱手合目,挺立俯首,肅靜定意,聽主事者宣讀奏章,合眾人之意,寄託於一目的地 。如主事者不欲分散真靈,可令相儀人如法行之。主事者立前排之正中。誦經則行禮如儀。復盤膝疊坐,人各由心默誦,磬口起,磬口止,可也。

因求雨順教靜功方法。假令求雨求不到,亦多一修養之方。如其感動上天,沛然下雨,則功与德而並美。一舉而兩善備焉!學道先參外果之後,又必須伏虎擒龍矣。去年求雨有八卦壇。遂引起經生之諷誦。聲聞既就,圓覺未通。所以今年求雨特用合靈法,而引起內修也。去年功德兩全,師心喜慰!

按步就班,以傳道脈。予誠苦心哉。如弟子之體諒,則以為循循善誘也;其不明者,以為多事焉。 不知去年不有八卦壇之引導,而今年經生必不能得如是成績。倘今年如不合靈以為誘掖,則未來玄功之成績,豈有津樑也哉 。願弟子毋忽之也!參加多者更佳,否則將來功夫進步遲,悔之晚矣!

有人在平地,看我上雲梯。現時行動諸子,當以此意慰。而勿厭麻煩,莫嫌辛苦。吾於教拜跪儀之初,有如打坐。似乎初習,煉習者先使筋骨氣血運行,然後靜坐。既畢復又拜跪如儀。假令初學者於靜坐時,有不明之點,而至氣血凝滯,一經拜跪,通暢復元矣。人不必憂;或有學而不善,豈致有傷身體也。既習諸子,如今方明拜跪之益,而且身受。乃感悟吾從前教化之苦心,而在前之斤斤糾正拜跪者,實有重要點在也。

人之入道与不入者無別,又何貴乎入道也? 入道而行道,則非有法而不能,法既成而術亦立;法術由是而生也。法術之扶正驅邪,此亦辦道所不能少者。凡人久沉五濁,四相難空,驟令其心無罣礙,雖耳提面命,本師親自監壇,乃不能也 佛家曰無生。道家曰長生。不知由長生亦可悟無生。理固如是也。不如就世人我見之心,而擇一方法,引入正途,以解決之。

凡習靜功者,毋酒後宜常養慈悲心。 先置厚蒲團,盤膝疊掌,端身正坐,右膝著地,左腳在上,雙腳板朝天,單趺亦可。如左足在上,左足眼不可置於右足眼之傍穴,蓋兩足眼有脈,誤置而壓迫之,血氣不行矣。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指直疊掌,置於丹田,肩向後,腰正直下頷与心齊。此法最多,其證例如水晶球映日能發大原理不外如是也。

既惠而不費,尤復可正未來矩規。倘能效驗昭彰,所有一切陳腐道風,或者從此一新耳目。而寶台之特式,從玆又可領導後學而壓倒老成耳。彼此努力,縱不能立大功,亦無大過。既不阻時刻,又不傷財物,一心來求,祗知打坐;七日如是不說靈魂得大自然,即軀殼亦精神加倍耳有此机會,何樂不為 ?苟安畏難,遑論昇仙成佛?即為人亦萬不能廁足於現代社會也!人有求之而不可得,何自失諸交臂焉。再發慈悲志願廣度;所謂齋戒以七日內不殺生為齋,以七日內能守規律者為戒。夫其如是,吾大悲心已盡,猶望諸子同發陀羅尼也。願諸子勉之!

行路急則宜身輕,胸突脊豎,足尖先落,跑萬里山而不倦也。安步則和緩,所謂靜如處女,動若猿猴,可以思之矣。前言鶴步也,後言龜息也。皆靜功諸生所應知者 。言談聲以和為貴,事理謙遜為佳。毋矜飽學,勿恃己長 有暇則以功夫相問訊,對人則請教其玄微;念念莫忘為善,息息付念空虛。果然如是,一年便可仙凡無隔,親來點破,立出玄關。相見有期,幸毋自誤!神仙非誑語,留与、諸子說之。倘人各抄一張熟讀更妙 或者平時省察,不妨就正高明。倘其內有未明,還當細問。如有妄加譭謗,何必入此途中?吾未嘗有所招邀,汝亦自由出入可也。

寂然一念配虛空,靜坐蒲團默運功;萬法由心生太極,上天下地貫而通。

諸子明感應二字乎?小感小應,大感大應,不感不應也。昨夜之感小,故今日所應之亦小,此其例證焉。天地之大,不外道也;心靈之小,不外道也。道無內外大小之分,諸子毋自視太卑! 果能合天心,焉有不天從人願者哉

人合天心天弗違,留得偈語顯神威;果能自問真誠動,便能甘露降雲霓。

無偏勿倚,寂然不動者上乘;坐而搖擺者下乘;或漸偏歪或漸彎曲者,皆不善也。舌与上顎接,眼垂簾,初視坐前一尺,漸近而視丹田。惟是心不在焉,視而不見,雖是微開慧眼,久則目若無睹,漸而回光返照;可以五內通明。口須合,吸氣由鼻直貫崑崙;運於四肢,而達尾閭。週而復始,血得氣以運行,焉有手痺之理。痺者氣血不到矣。

先用如是法,弟子暇則行之。時間之久漸,可隨其意,由漸而入,逐日增加。另日有細談路徑,氣由何道入,何道出,何為血,何為精何為陰何為陽何者先天之炁何者後天之氣,剖白直指,暫且作完。

靈既合而光強,行之有素,功夫漸佳也。至於發現震顫實因氣血內行,榮而不衛也。亦為漸進之階,而非病也。血內攝不榮於筋,遂麻木再見氣速,速見皆無礙也。反是之感覺,則為汗出渾身如火,此則為氣越內圍線外圍線之差也。久之,發覺見光,有乍乍之音,所遇多奇,更有超乎常態,亦有似病非病,蓋五陰盡而一陽生,陰邪不褪,永無成功之期。發現奇狀,皆為成功之處。

為所覺不同者,當表白再問。果真未善,吾當正之。放膽行來於身體有益物無礙也。豈有長生之訣,反為速壽之方哉?是又豈能稱為度人術也。胡亂趺坐,姿態不正,有誤骨節。運行無度,氣血相沖,染苦為甜,勉強遷就,修性命者足以誤性命也。是故天机不欲洩漏。蓋不功則過,吾何以為祖師乎?有諸內形諸外,是必雜慮少者,然後能之。若精於運用玄關,他日將最快開。惟態度不可偏,是以光強而不猛。腎弱神疲,必生忌畏,所以其光乍明乍暗也。靈光須合,靈合光微,此乃鬆懈之象。

祖炁行則腰腹環繞,氣舒舒然。渾身如有光發,四萬濟毛管,如有氣抵抗外物。既如是,未言之前,以為出汗,既言之後,又不知氣之所從來。姿態極佳,心靈極誠,為行功進步之證。穿袍打坐宜寬腰帶与頸扣,臨坐之時,雙手覆後夜使短,然後坐不,不至為後衣牽纏,擁塞氣管。穿笠衫行功,仍屬未便,衣褲寬宏為妙。雖坐下,褲亦不可緊,頭面出汗則痕,惟祖炁通者不覺。蓋排洩濁氣有時雖在雪中仍見汗出如漿也久之,蚊不能近,蓋氣已驅之;寒暑不能侵,則玄關已解,任督脈通也。脊髓透崑崙而入絳宮,經十二重樓,与心氣下降,離坎相調,謂之任督通,玄關啟矣。

開靜之際,搓手先撫腰,或鳴天鼓,然後拭目,心靈有所寄託。耳無聞,目無見也。与其謂人嘈雜,孰不若謂己誠意未專; 修行人不能有貪嗔痴想,平日仍須煆煉,以免肝旺難制,則不能擒龍伏虎。縱令移向青山,亦必埋怨猿啼鶴叫風撼松濤耳

一方為初步計,一方為求雨計,故令誦至寶經 也。然至寶經尚有世間法,有一二句而感觸日常所作所為者,則又意馬心猿,奔馳越軌耳。至於誦經時,誦音宜保持水平,柔喉婉囀,娓娓動聽。誦者須注及使別方聲聞後即起圓覺也。先沉後亮,為意馬難制之徵。打坐自由,持此道者從而研究,吾未嘗無誨言也。參師訪道,尤貴謙恭, 毋以自滿自足以為雨且可求,則一切可辦。不知若非吾力,任爾階磚坐陷,畢竟紅日當頭也。

還神毋殺生,齋酒可矣。切不可無無謂謂又來攪擾一通。參悟玄功,信道當然行道。便不能從儀式做作,以至背道而馳也。所求如何,不曰甦民困乎?幸得天恩,甘霖大降,便立刻忘卻天地之大德曰生。為口復之貪饞,遂恣殺而不忌。既然矛循,又復積孽,道果如是也哉?可笑極矣!修玄功者,理當素食,其所以皆准隨緣,實欲漸漸成就功德,令汝輩將來不戒而自戒也。當領會我慈悲旨。

燭影寒光送彩舟,天可撥浪向前遊;蓬萊弱水金清線,一路輕帆到岸頭。

沉檀香篆伴雲飛,漸漸乘風入翠微,入夜街頭人已靜,殘燈數照著琉璃。

瑯玕之瑯,未錯也。用此琅者是玉;用此瑯者是玻璃,所謂琉璃也。玕之玕,是玉能響者。故琺瑯用琳瑯之瑯,實際上瑯玕宮白玉為天,琉璃為築,光明瑩澈,日其色稍紅,夜則其色稍綠。無晝無夜,皆在大自然中也。中古時有瑯嬛福地,非此之謂,母誤會焉。瑯嬛實在藏書之所,非仙境也。

煉氣之士,有道之徒,舉動輕緩,語言和暢。孟子曰:「睟面盎背。」有諸內必形諸外也 。子等坐功之後,放蕩形骸,似非凡不足以舒适者。其實為外物所誘,宗既不堅,功何有德?其不明行、立、坐、臥之禪乎非只數十分鐘內定靜而已也。言多則耗氣,動多則耗血。前門拒虎,而後進狼,其有道之士所應為也哉? 習靜所以法乎天地也。天何言哉,萬物作焉。太上曰:功成而弗居,胡為弗居,是以弗去!

今求雨之功,自以為成乎?習靜之功,自以為德乎;即數十分鐘內之時間,自吾視之,猶未能也。而說且輕挑如故,玩漫如故。孔子教人有狂狷之分。吾之苦心於諸生者,欲引入大乘也。習靜者雖皎皎數人,然精不貴多也。 吾無喜怒於其間不過有因讚嘆而成道者:不過有因責罵而成道者。 孔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又曰:「過則勿憚改。」然而俗語曰:癸知己過,牛不知力大。誰能為耳提面命,使不陷於過途也哉。

然諸則諸子欲讚乎?欲罵乎?讚非不可,進步似遲;罵非不能,成功似速。然一讚一罵,吾無動於中也。喜、怒、哀、樂、愛、惡、欲,神仙所應有也耶。不欲傳道而替天宣化,法源浩大,總有多門,不得不如是如是而已矣。至於拜跪,上香,獻貢,都未盡善也。今之言,大都亦非易得。

凡父之愛於子,師之愛於徒,君之愛於臣,必多責難,以冀其有成也。諸生之為人父為人師者比比焉。姑息足以養奸,禍發不可收拾。是故三字經中有教不嚴,師之惰,養不教,父之過。今靜功諸之視余,師猶父也。吾又豈有忍不視作徒而子乎。照膽披肝,瀝成相告,幸母以積為不美事,而能希望多責者為有功。生不見乎同席之間,每行酒令而必先於不相識之人,所謂至親無文,厚之者薄而薄之者厚也。例如寫信對朋友,非先運用時令問安語不可。對尊長与家人,則敬稟者,玆啟者,事實擘頭而下矣。

拜法坏於不齊,行動坏於躁步而速,言語坏於聲亮而嘈吵,獻貢之時急不及待,必至杯碟無聲,溫柔淡定乃可。行走輕鬆,情願赤足,坐必端正,得必一濟。逢拜法,主者自由發動,然後左右兩傍,孔步亦步,孔趨亦趨,推而一切如是。各看左傍之起落,不一定以主者為鵠的也。倘左右守緊,則前排齊矣;後排有例可援。拜法應平日練習,其与坐功有莫大關係焉。安可忽略乎!

性定情逸,能靜即空,空即能悟天地之机。道由是入手矣。神仙技倆無多旨,要曉靈人變作呆。爭机逐末,為誰辛苦為誰忙?養性怡情,乃為功夫第一步。物慾清時,便是心明真諦耳。諸子其三後斯言!

純陽祖師〔蘭題〕

幽谷生春放異香,一枝常占百花強,未許牡丹稱富貴,居然王者護禎祥。

菊竹知音冷淡情,眾香國里獨存貞;幽谷早沾春雨露,稱王依舊享高名。

60〕純陽祖師降示「捨妄求真」

有形非道,有道皆真。離迷入覺方是至人。人有問余曰。人何必入道。答曰亦然。究竟人在道中未嘗出道也。人捨五行以外。尚得為人乎。既非出道。則道不入而已入矣。人又何必入道哉。又更問余曰。然則飛鷥演教。布化萬方。字字珠璣。言言金玉。絮絮勸人入道者何耶。余曰然。蓋當今之人也。在道不自知。視道不能覺。反向十大罪惡不斷輪迴。意則迷於貪嗔癡。身則迷於殺盜淫。眼耳鼻舌迷於色聲香味。是則捨本逐末。離道迷惘。以此輪迴。墮入三途。地獄、餓鬼、修羅。迷而不返。染苦自甘。

道心一失百孽牽纏。雖有人身。竟非人類。世所謂之人面獸心者。其此之謂乎。心既為獸。則四大分離。皮囊幻化。披毛戴角。豈有他哉。夫道者理也。道者路也。墮落三途。理所必然。必經之路也。然而超昇三界。跳出五行。葢莫非此道此理。不過所不同者。改惡揚善。捨妄求真而已。人於陰陽各半之間。處昇沉交界之地。每见下流者多。上超者少。悲憫眾生。難分苦樂。不得已雲端奔走。舌弊唇焦。寫破沙盤。磨禿木筆。直欲喚沉魂於未醒。作晓夢之晨鐘耳。

或又問余曰。然則度人已乎。余曰未然。然一切含靈皆能受度。自性回光之日。亦即聞佛法音之時。覺者不惑。遂得超昇。又問曰。然則初入道門從何着手。余曰。以上云云。但去惡從善。漸見本來。人之初。性本善。本來性善。能去惡者。即見本來矣。曰。何以去惡。余曰無他。九美(忠孝廉節義信仁惠禮)是也。吾覺世經有云:「人能修九美以治身。豈有過而日增」。又曰。「行善实無涯。忠孝即善階」。故能去惡者必能從善。

善則為陽。輕清上浮。天堂之路也。又問。入道如是簡單乎。何以有誦經打坐、符籙章醮、修橋整路、合藥濟人、種種事物。道清靜無為。何以煩瑣若是。余曰無他。道祖有云。常有欲以觀其竅。常無欲以觀其妙。以上云云。皆作以助人修善。令人去惡之謂耳。其实內功外果。皆法律範圍意馬心猿之謂也。精、氣、神,混為一體。以至還虛。則為無為則無不治。而真境自現矣。凡人皆入道。葢即返本還原之義也。後天而反先天。去慾而存善念。

如道祖曰。能如嬰兒乎。以此純陽之體。無物慾之私。純任自然。悉皆天理。尹喜真人曰。「無思無慮歸真境。絕巧棄智入道階」。故凡学道之士。過去勿思。未來勿想。現在隨緣。久久行之。漸入隹境。或又問曰。人非木石。乃有性靈。安得不逐慾隨流。以至自心清靜者哉。余曰。子誤妄心為真性。誤智力為靈。以上云云。即後天而誤先天也。夫性与靈。名異實同。能見性者無不靈焉。所謂性靈。即大道也。圓陀陀。光溜溜。無以名焉。難以形焉。在天地為靈。在人為性。在物為理。

太玄之始。太極之初。良知良能。照見一切。是謂之靈。世間一切未見。而靈已先見。世間一切未形者。而靈已先知。世間一切隕滅。而靈不能隕滅也。性之於人於畜。一切眾生。各皆俱具。其所以迷惘莫覺者。為妄心、智力所蔽耳。何謂妄心。貪嗔癡。何謂智力。機巧技也。 性靈無所需清虛寂靜。萬古常明 。安得有慾。其所以有慾者。後天之智驅使妄心。於是遇物即迷。遇事皆戀。把性靈埋沒。由是輪迴矣。

所謂真心。包羅萬有。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同其明。清靜湛如。不能為六賊所擾也。過人有六根。六賊從而引誘。妄心陡然而起。遮蔽真心耳。夫清靜無為之境。非如木石無情。寒灰熄燼者。謂之清靜焉。見性明心。返觀自在。妙處無窮。息息相繼。如天地不然。長養萬物。又豈殭殖冷火之謂耶。

子欲至清靜之境乎?戒定慧生。具大神通。自降魔昧。心能不動。萬慮自息。縱有浮想。亦如水月鏡花。不留痕跡。久之真心可見。性靈常在矣。偈曰:「人道先修天道逢。五常八德煉初功。自問本心無愧處。勤修此點則英雄。」

61〕劉雙卿仙姑降示「經与咒釋」

人之行持,端在乎心,心之修養,是在乎理,理明性見,親識本來矣。

誦經不求甚解,讀後澈忘,用以積功,其果有功耶?用以修養,所養何在也!雖然由誦而入,誦亦未嘗不可,不進境遇根行而論,當先尋味經中字意,了悟真旨,然後奉行經訓。誦之之際,把翫思量,而聲韻抑揚,自然中節。口誦心維,身體力行,方得受益也。開卷有益,逢經必好,一善為歸。

但經与咒不同。經者常也,即常用正直大道理也。指點人生純正軌道,故謂經者。參之悟之!用以明心修行之經也。是為圓覺。從無中生有,有中生無,是以必假尋章摘句以究竟之。至於咒,則為仙聖密法,從微妙法中,繙演度人。咒有呼種呼人者,真名號也。總之,咒有多種如信號焉。咒之使音,令人生悲憫心,故真中神王聖號,聞法護持,亦為聲聞之法也。

純陽祖師降詩:「柳溪垂釣」

滿江風雨鱖魚肥,弱柳臨波帶絮飛,春日遲遲無個事,輕舟垂釣晚煙微。

盧英真君降詩:「詠相思小鳥一絕」

玉粒金漿養綠郎,相思前債為誰忙?衷情欲粲蓮花舌,借得清歌意亦狂。

62〕綏靖伯太醫降示「燮理陰陽」

血為人之本,氣乃人之基。氣血相調勻,長壽樂期頤。

精乃人之魄,神為氣化之。首明兩儀法,陰陽調攝施。

忍隱靜為上,善養性情怡。飲食約而精,內臟自然舒。

得養五臟培,過飽胃不如。怒時傷肝份,憂心費腦思。

甘脆肥濃物,暫快口朵頤。刺激飽膩滯,腸胃防不支。

過勞更損神,益且筋不舒。筋結屬肝份,伐血總堪虞。

最礙防身體,波及連四肢汝等修內功,坐臥求适宜。

初步隨緣習,勉強實為愚。漸漸勤習煉,養神調氣血。

如服九轉丹,能補內臟缺。百日功成煉,腹中藏日月。

毫光熠熠現,魔障怎侵越。無形至有影,自然達金闕。

我是清朝初,太醫一席列。深造勤修煉,羽化飛昇脫。

脫去臭皮囊,靈魂逍遙越。氣運須得化,此法即補血。

氣血得調勻,保存丹田穴。坎離為水火,心腎調和悅。

凡事勿暴燥,和平氣不厥。燥為罪魁首,暴動禍最烈。

三尸与三物,一動反成孽。魔障侵犯神,衝動靈台滅。

〔63〕阿彌陀佛 降示「如是歌」

如是如意事,彌陀阿彌陀!一花一世界,三魔鎮三魔。

諸緣和合眾,檀樹可娑婆。傳言開法語,即地轉維摩。

心性不殊別,歸途無分疏。正教印相對,絕對成弱河。

如方之与圓,短長為證可。節外再生枝,是明道中左。

邇近時勢移,眾生皆偏叵。淫氣日浸霪,惡因值惡果。

末世邪風盛,正道失其所。放盡大慈舟,誰個眾生助?

轉眼阿房宮,灼然遍地火!迷心應早醒,時間勿蹉跎!

悲心加一棒,姑作如是歌。

〔64〕純陽祖師 降示「凝神守一」

天地正氣也。乾坤無二理焉。一者,道之始,一者,法之源。一以貫之,無不可也。一心一德,大道並不遠人;抱一還原,功勿忘乎一本。一之為用,數已無窮。盛極必衰,否極泰來。六十四卦不外迴環,是天地之所使然也。周天八八之數,難言其終點由此復原;然而其中變幻特多,是故盛衰由是而作。

大而天地運行,中而國家社會,小而以至人身,莫不循是軌道以迴環;下而動、植、鱗、潛,種種不出一理。凡是莫不由初,亦莫方有止。當其變也,榮悴千端。當其靜也,寂然不動。是世事者亦由人事而已。能守其定靜,自然不至變生。凝吾靜默,守吾真神,由止以達其初,守其止,真一之道,於焉見矣。

。。。周天運行。循是軌道。知其無極。守吾真常。。。

人之一身,其初本無身也。精、氣、神為之;然後五官百骸,第次以成形矣。知其無極之初,守其真常之理,則精、氣、神所為甚重要也。然而保養精、氣、神之法, 則非經煆煉而不可。盤膝疊掌而坐,脊柱端正,舌向上顎捲,眼垂簾半開合,無欹無倚,然後自調其出入息,收攝放心,萬緣俱寂,漸而瑤池之水滿口生津,汨然而下,一到絳宮,自聞聲響。將南離之火,直降靈根也。

東方木屬肝,木喜調達,認為青龍,六慾七情所以難制。降龍伏虎,鎮不宜馳。倘能制之寂然,法當以水涵養;採其精華,納於偃日爐中,完成大藥。

。。。避境忘情。修法最易。陰陽所感。絪縕孕育。。。

偃月爐,人之腰腎也。中陷處近丹田非丹田。丹經云:黃庭中衣朱衣。偃月爐就在黃庭之左右。 倘運用河車搬運,微聞雷鳴則精入黃庭納氣歸腎;以巽木之風煽動離火,不使真熾,免傷於金,火不令其微,免凝於水 。此所謂守火侯也。

不過六十四卦同在還原,使氣循環,運行八八,自頂至踵,金丹所到之處,萬魔辟易。百病清消!此謂之小引導法,仍非還丹也。倘依此法修持,便是可能漸進。

坤為地,震為雷,地雷復卦即六十四之盡爻。所以人到六十四歲,復始還原,從而歸一。金液小還丹,而平日之有素,到此時間便是初成。吾之得道,亦在此時也。子等何不勉之哉; 不過心若不空,丹法亦幻。人不循序,學仙無益。吾道法於乾坤,出世入世亦無不可。並非毀滅倫常,又不是拋棄妻子,夫妻同修,各自守丹,將來所證之果,其大無礙。不過吾道入手甚難,所難者混俗和光,稍不自持,便然失足。

。。。大丹完成。萬魔辟易。綿綿渺渺。妙用無窮。。。

所以從前所講皆多論心性也。避境忘情,修法最易。然而非普通人做。度人适足誤人,吾不願論此也 。夫二五媾精,絪縕孕育,陰陽所感,下行者遂結為人。人上不至於天,下不入於地,半陰半陽也。兩儀具足,原不待男男女女然後可成胎。倘能依法修持,煉精化氣,煉氣為神;八卦五行以制裁之,而逆運之。所結之胎, 名曰真人。真人不死,与太虛長存。所謂黃庭中人也

藍釆和曰:誰謂男子無孕?偏我十月怀胎。由此視之,便知梗既。

重樓十二已開門,玄關尚未有倪端;一點迴光仍未照,真心方可見周全。

功不易居,居之無益。功成而不居,是以弗去。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天何言哉!孟子善養浩然之氣。孔子入太廟見金人三鍼其口曰:毋多言。既知精、氣、神之難得,保精養氣然後神之妙用無窮。多言則氣損,是以易曰:「君子終日乾乾」。 大智若愚,大盛若慮。煉丹易,守丹難,養丹更難。至寶經所謂金丹火侯和融也。諸子誌之!

大道也者,玄而微之也。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綿綿渺渺,淵乎莫知其底。然知其所止者,亦無他,不外歸一也。一者,數之始;一者,數之終也。不二便然真一。守常即是法門。倘人而依法行持,不守其常,遇事輒變,悲觀離合,感動七情。趨於憂也,莫知所歸;見異思遷,莫知所止。迷而不悟,流而愈下。則真一不二法門,遂由此而望洋興歎矣!弟子慎之。既得莫被失,失以自貽於後悔也。

世人心境慕榮華,萬事浮雲一朵花,名利淡看空眼界,清虛無礙上仙槎。

急景凋年歲月殘,四時運會意闌珊;寒來暑往無停息,又到春風萬象閒。

草履芒鞋不自頻,一年景氣又更新,我來自問無他事,祗緣心念度凡人!

隨緣隨分出塵林,似水如雲一片心,兩卷道經三尺劍,乙條藜杖五絃琴。

囊中有藥逢人度,腹里新詩遇客吟,丹粒能延千載壽,漫誇世界有黃金!

吟到更深夢亦清,寄怀詩意寫閒情;春花秋月多閒淡,念切黃庭一卷經。

大道光明萬載留,福祿無邊喜歡修!三教皈依同一善,細求三寶永無愁。

辦道修行豈畏難,立身立足守玄關。千魔萬劫仍無改,九轉功成看大丹!

聖人從古立名言,三教原同志要堅,努力修行為一善,無為清靜法無偏。

盧英真君降詩「詠寒梅」

英雄氣概美人姿,傲雪欺霜態度殊;和靖多情猶有恨,橫斜香夢月迷離。

劉雙卿仙姑降詩「題梅」

一樹橫陳白玉枝,素娥風緻自清奇;鵑紅怕染靈柯骨,十月先開百卉時。

65〕純陽祖師降示「自返而出」

徵逐名利中,何時是見功?一坏黃土後,三尺認孤桐!

朗月照丹溪,寒煙古渡迷,涼和纔九月,衰草已萋萋。

玉樓人未老,愁聽夜猿啼;阿誰能解脫?清靜本原歸!

星移物換,歲序移更。人自幼而老,流光瞬息,朱顏不覺白頭。況當世事靡常,離合悲歡,已去人生大半。談玄論道,究有何日何時?或悵名師不遇,或愁現遇難容,遂至歲月遷延,光明瑩澈之至寶靈台於不經不覺間,復被塵緣迷住來生再世,積習太深,於是本來自性靈明,一點清虛,漸漸因濁而重。重濁下凝為地魂愈微,而魄愈大,靈愈小,而惡愈多,則墜入畜生道。由是輪迴無了期而竟不自知也。

仙佛透觀三世,豈不悲憫也哉!用是苦口婆心,多方說法。使重濁之縈於胸中者脫而輕之;名利之迷於心竅者,豁而達之。則靈之隱者現,明之昧者光 。知理之無窮,探道之玄妙。一得永得,一明常明。同登極樂之邦,共入神仙之境。豈非凡人之所日月誠求者哉?然而昇仙成佛,人莫不樂為之也。投胎轉輪,人莫不厭之惡之也。惟人則介乎兩者之間, 昇天入地實為一念所成

獨怪乎今世之人,畏入地獄者而多種地獄之因?喜登天堂者而多窒天堂之路。甚矣,人之矛盾也 !夫天堂之境,其極之佳,實不用乎贅述。而其梯航路徑,則週行大道,原甚平易。人人所自出,而人所不知自返矣 。蓋凡一切含靈皆有佛性。佛性者,真心也。虛無清靜,湛然無為。具足萬有 凡九美五行一切道德,一本良知良能,本無特教而後知,亦無所學然後可。人人順乎本份,清其物慾,摒去無明,而一顆真心自然明澈。 則昇天之捷徑,即在目前又何必萬水千山以求不老術,離鄉別井用覓避世樓也哉。然其欲得自性迴光又非借助靜坐功夫而不能摒除積習。蓋人自離天日遠,妄作既多,萬慮紛紜,耗精傷血。如彼古鏡塵垢深埋, 是以靜坐回光,正欲使其萬慮收攝矣。

人之大敵為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也。六塵緣六根而入。而初起在於一貪。所以貪為十惡之首。而嗔痴殺盜淫妄言綺語兩舌惡口九惡因此而起。推而廣之,造孽亦未常不因此而成也。所以靜功之法,首宜明心,明心則先止其貪,每一念起,隨念滅之 眼知其貪於色也,則迴光內視以照應丹田,然後耳鼻舌身意,皆返於內,禁止外馳。吾金剛偈有云: 「防閑女色如防盜,外寇何能奪主人」

譬如城門不開,堅守固壘, 君主定而百臣受命,於是內自絳宮,黃庭,外自肌肉,毛髮,無不隨心所止,運用靈明。真氣既然不耗,神明自然強旺。玄關自解,真息綿綿耳。夫丹田之地,在臍下一寸三分,右鄰膀胱左鄰腰腎。細膜如夾囊形,有管透其腰腎。偃月爐中取真精所化之氣,運於三焦油膜之中,鼓動五臟,沖氣血以運週身而入命門。以復返丹田,得心君太陽之火,下注丹田,以養真氣而暖膀胱水臟。使蒸發水份而成氣化,傳達於肺,是為呼吸氣。

因為醫學之方法以說明之。如以丹經科目名詞,防有未諳,說之反如墜五里霧中,並不明自真氣与呼吸之氣。蓋傍門有運氣之術,非太道所應為也。天地空間之氣,是以日光蒸發而成空間之氣。夜則日沒海底,日則日居海面,日夜蒸,遂動盪而成風。人固小天地也,其理亦何獨不然。 所以運離火以燒汞,亦即此意。真氣既足,端賴太陽,所以非心地光明清輝,不能与談鉛汞,明乎?細參之!

諸生來此果何為?學道參玄求指歸,若是此中難免俗,浮沉苦海實堪危!

66〕黃玄憲大仙降示「培養性靈」

諸子皆信人也。朝露零零,晨曦初發,聞雞起舞,其志道之心切,早已端候壇台,一種蓬勃精神,可謂難能貴者矣!誠以動之, 仙人雖寂滅清虛,能不為諸子啟說微妙也哉!

白玉梅開雪滿窗,黃鸝聲底帶幽香;童兒慣向仙人笑,手捻真壺索酒嘗。

自來醉墨也非凡,一夢酣時萬事閒,凡量老我琴晝倦,世態浮沉又幾翻。

鸞乩降處且題詩,世態紛紜似奕棋,停杯不飲多惆悵,再說玄風內里奇!

仙壇寂寞夜涼侵,雀噪茅簷報曉音;第一秋聲桐葉落,新詩由是竟催吟。

人稟天地之氣,法乎五行,秉乎八德。是以天下有道,民物康阜,人多壽考。繼乎晚 近世入亂離,人之稟賦亦得其偏;幼時習染性成,長則環境遷移。嗚呼!今世之中其尚有好人在耶?又毋怪乎社會國家日趨劫數圈里也 。然而又天運迴還,此造劫者應劫者有不得不如是也。

考其遠古從無量劫來,人之真性含靈,一世而薄於一世。及至靈根蘊絕,人就与畜何異? 汝輩生逢斯世,雖不至稟賦之偏,然而靈根亦未嘗厚矣!適逢其會,同流合污,則流而愈下 其有不由薄而滅者幾稀矣?汝輩既知靈根之可貴,則修持之道,培養之方,寧可不講究之哉。培養性靈,自修其道以還合本來,使人人如是,不必講治國之方,而國無不治,不必說化劫之法,劫無不消。太上曰:為無為則無治 。亦此因果也。

修持之道,既明在心性兩途,則單刀直入便可有成。是又何事外求也哉? 人之命繫於性。倘性地不和,外傷六氣,內傷七情,旦夕撕磨,任爾金剛之体,不坏之身真能久而久之乎?此身一失,此心亦傾;則心性亦安能輔依也 身雖為慮,然而實為道之基。所以吾教以性命雙修為旨,必使不落空亡。將無形之心性以煆煉有形之身命。凡胎一脫,便見真人。此時与天地長存。入水不溺,入火不焚。此時方是大丈夫也。 天地、陰陽、兩儀,三光而成體,人身固難得也。

身而得為人,借此靈殼以修,是假者即真之本。學道而可不明乎!所以世人認幻為真,認非作是,其故何耶? 蓋凡眼光只以有形者以為真也。而不知天外之天,真常存。蓋凡一切有形者質。有聲有色者決不能久存。若借形質色聲參悟虛無之理,而理固常在。是之豈非幻者即真真者即幻耶?是真是幻,其主宰之別於一心。故曰萬法由心也,然心不真,萬法不能藏,所以先真心而後見性。心性相參,大道漸見矣。

然而欲修心性,果從何而著手哉?在諸子之意多以為非趺跏靜坐不能也。不知此故為下乘者說法矣。研究心性,側重趺坐,將來或落真禪,收效雖速,而結果多誤,尤非真一不二法門也。雖然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佛家所謂 戒定而後慧生。諸子初步功天能雙管齊下,更是速成

雙管齊下之法為何 ?一方認理清楚是於無形之人事,無形之動念,研究其合道与否。一方靜坐以悟之,所悟者即參考何者為虛,何者是實。何者為長,何者為短。認理至清,然後寂然不動,萬慮皆空。而所有一切功,皆從此得矣

譬如只知打坐而未曉真空,則遇事而怒而憂而愛而貪,其如是:十日寒之,一日曝之矣。如逆水行舟,縱有不復退亦無上進之可能。涵養性情,氣血自然和順。形閒心自安,心安而神怡,妙道之微密神怡可以得之矣。七情六慾固足以戕賊身心,即喜怒哀樂淫惡慾,色香味觸法,凡詩等等,非打坐一件便可排除。

必也,參悟理中之理,然後可以知之保守身命不為外物所侵。然後依法修持,助以打坐。效山河日月之運行,法之地陰陽之動靜。向父母初生之地,參悟本來。在有生軀殼之中,找尋真諦。將有形之精,化無形之氣,煉無形之氣為萬物之種。精氣神混而為一,配合虛空永永常存矣。

人之所以不久者,半生顛倒,耗精勞神於酒色財氣之中;加以徵逐於風雨晦淫之內,磨而日滅,旦旦伐之其所以然也。心不澄清,迷於物慾故矣。諸子真有之於道乎? 行善不過助道之一端,蓋用以養正本來良心而慰吾真神也。然而己尚不善,何以善人?所謂善非單純佈施一種。若不戒除貪、嗔、痴、殺、盜、淫、妄言、綺語、兩舌、惡口皆不得以為善也

倘自修而能性靜情逸, 復以此而善他人,佐以法施,財施,方得為善也。為人是善,為己是惡。諸子所學須立心度己度人為念可也。有時為善不成,反而為惡。其故何在?蓋己尚未善之故也。然而待己善後然後善人,則又豈非無期而為善哉 !譬如乞者見丐者飢寒交迫,而曰待吾發達後再來救汝,其果如是之理乎?諸子暇日迴環而誦玉室心印經,妙理益明矣,後當闡述靜功之法。

塵寰擾擾曉煙迷,翠竹紅花隔對溪,正欲回鑾天外去,數家炊爨煮雲霓。

蕉子甘肥桌上陳,恨無蕉葉寫詩新,又向蓬萊宮上去,踏破天空一段雲。

雲色山光映晝簾,秋風黃葉客愁添,韶華歎惜如流水,一夢蹉跎入黑甜。

雨雨風風悟落花,殘紅敗綠似流霞,肅殺滿林秋意淡,鴻來燕去入誰家。

紛紜世局起烽煙,救世心腸淚滿漣,借問阿誰成劫子,人心一點未回天!

人心不轉我心酸,悲喚群生未上船,為何再不從速醒?大道煩君努力宣!

67〕純陽祖師降示「一以貫之」

純真色色色同識,陽乾火火火中極。學來壬癸水調和,道同父父父子益。

惟無心物有精神,一貫玄通還太極。八層九級十二還,荒野從容亳不迫。

与你感交事無兩,元神失散何處覓?守爐止沸勿騰騰,一任丹成不費力。

道道道,初學道;興興來,來問路。八千條,無數步,行不拙,羊腸路。

走不盡,荊棘途。履其險,壯其步。不問時,不計數。一心向,現坦途。

誰能學?誰能到!學道人,且舉步。難中難,道中道。難中能道即能人,

苦學力行始見真。勿謂一時興緻趣,回頭不見一行人。興罷意闌心亦懶,

何必當初一念生?

道之初,患心多,猿意馬,兩猜磨。

澈澈求,求道助。問其師,擇其果。

啖其味,嘗苦多。曾幾時?漸懶惰!

自謂一入道門中,轉眼原來獲苦果。難求嚥,慰心甜,復嘆一時思念錯!將此道源拋九霄,另向他山攻其錯。惑惑疑疑念不專,徒入寶山採空果。

道之初,幻想多!求假境,作真科。不知覺,入邪魔,借魔力,習魔歌。迷真性,失舟舵。徬茫海,浪前過。高復低,不知禍。風濤險,臨坎坷!聽棒喝,猶迷濛。歎斯者,未思過。驕逸放淫魔作主,真性不知何處住?空如一葉浪中舟,難登彼岸避風雨!錯入魔船作慈航,誤認荊枝作祗樹。

〔道頌〕太上道祖降示:

已矣乎,道微妙!常人見之必大笑,扭轉陰陽造化机,鑽開混沌始穴竅。

手執無情杖一根,驅散群魔及諸曜。縱橫造化任由心,千峰山上歌長嘯。

69〕純陽祖師降示「無為郅治」

大道惟一,至理甚深。先明心性,勇猛求尋。宜守法戒,宜正其心。圓融活潑,如玉如金。爾其參悟,早聆法音!堅忍純正,志勵磨針。積功補過,禍去福臨。惟理是究,惟玄最深。勉爾修道,毋惑魔侵!道果何物,惟心惟真!惟精惟一,至道之根。人之誠念,吾已早聞。果全其終,應善其身。勵爾意志,勉爾為人!

忠孝是式,莫墮凡塵。敬恭謹慎,多种福因。大道渺溟,玄妙精誠;寓於至理,常靜常清。一以為用,六以為成。陰陽二炁,混合圓明。凡諸萬物,以及含靈。惟心惟性,具足真靈。浩乎莫測,巍乎莫京。非遠非近,無狀無形。此之為道,源本調停。咨爾弟子,及門投誠。恍惚太虛,逍遙三清。窒爾妄念,撮爾真靈。

先存孝悌,忠信必興。出世入世,兩法齊嗚。臻斯至道,真一能成。

夫世界者寂然不動,而理數氣運包藏之中,世界本無盛衰,理數使然也而人在理數之內造劫應劫,為亂為治,皆人以致之。人之所以致之者,理所以推之,數所以限之也。 夫今未運已交,未運之劫,則會元已限,所不得不由數而生劫。劫數已生,於是天地不正之氣,乃感之於人,而成為劫數中人者。是以器械之製造,月異日新,軍事之昌明,突飛猛進。正所以造劫也。

然劫既有所造,則應乎劫者又不可無其人。是以淫逸驕奢越理犯份 ,此種人亦應運而生。尤是十數年來,劫運之慘無如今日!試觀過去之劫數,天災人禍可謂絕後空前,此故為理之所生,數之所限也。然而時至現在,數之盡處,復本還原,則亂極至治之理,遂又因治而生。於是禮義廉恥教化不得不昌,忠厚和平人品不得不出。蓋亦因應運而生也。

惟方今運會相關,其果為至治之乎?曰:尚未也。統觀從前劫運之來,雖速而實漸。則至治之道,亦安能勃然而興, 必待收拾干戈鑄劍戟為農器生聚教養 ,固有之道德顯明,未來之昇平乃至。是以現時掃滅之劫運方完,而小劫猶未了也。方今列強雖屬友好,然而鬼胎各怀,意見互異。欺則致爭,爭而殺奪。彼之欺此者,此又爭之,此其劫運之輪轉所以未盡也。

必也, 以忠信之道施於世界,仁義之行化於全球。謙信禮讓以滅其欺,欺既不出,則爭殺奪自然而免。此時方是和平。中國先王之道啟化最早,所以將來至治亦必中國為先。是道之為道,其行也治國平天下,此所謂救世也。

又豈只個人自修為冶白凝黃以驚奇立異而為鵰蟲小技者哉。道君之教,柔弱謙下為用。 雖不言仁義而仁義存焉。長生久視,清靜貞正以自娛,雖不言禮智而禮智存焉。夫柔弱者。如道德經所謂曰:不敢為天下先 。是則微如螻蟻草木,其仁亦所被及也。能謙下者虛空無物不容,聽其自然,此理中之義,更無物不到也

孔子問禮於老子有游龍之歎。不犯於上,非禮而何?而道教以守一抱元為旨在清靜以求其真,所謂大智若愚,大盛若虛。以示世人認幻為真。其智与不智,由此明白矣。

世之人也,机械百出,騙詐多端。恐其年之不永也則多所殺傷以求補養。不知輪迥一理,反足促其早亡 恐其利之不多也。不惜百計以求,不知謾藏誨盜,正所以賈禍也。恐其後人之式微為燕翼之謀,不留德澤,而只重金錢,不知適足以養成後人之驕靡。所以世人之認為智者實不智之甚焉。若人能肯信本來無,則金剛究竟何時坏。不著一念,更何有成敗可言。

求長生者,若以种种有相而求,則亦誤會長生之道矣。所以心不空而丹不成。為輕清之氣,必主於虛無也。蓋虛無者理之至確,數不能限,雖又欲其長生而可得,不求長生而實長生也人之生也有涯。所謂涯者數之限也。其所以為數之限,因不空故。遂脫不出於死生輪迴,終不能達最上乘。

且夫天下之萬事物也,皆莫不有數。有數則有所限定。然而在其所限定時,則為宣間所控制。數理者所以裁判萬物。而空間者即所以制服乎數也。 數、理、空,三事混合,其名曰道。渾然包羅,實無可名而強名。

則道之大也渺矣無盡!浩然莫禦。無物不到,無無亦到。此其道之所以為道也。又擴觀乎從古乞今至有為之法,果能長在乎?甚至如孔子大聖之教,亦有道不行焉之歎!而無為之道,則無時無刻而不流佈於宇宙之內外也。是以道不可須臾離,若離乎此道,則萬物無可生死矣。參而悟之!

前示坐功諸法,聞易行難。倘有時刻習之,由漸而入,亦未始非學道之階也。靜觀天地,自性乃明。而道乃可得也!

教人積德立高功,機會須知不易逢。造劫應劫人以外,應推救劫是英雄!

70〕榕樹將軍降示「醫世狂曲」

榕樹多契仔,契仔無心肝!只依賴契爺,保佢平安康。

安平快長大,契爺檳路傍;多枉心思盡,難觀後效堂。

將相不忘本,本忘難渡江。忠義何所謂,仁勇豈情忘。

慧看三千界,你等病心狂!省躬抽暇至,醫病並開方。

心病先醫腦,神經一系狂。氣病先醫肺,除疾止咳當。

閉結先通便,連翹朴硝湯。若患炮烙者,霉爛共一床;

去瘀生新藥,涼劑並無妨。再醫貪心鬼,指術點金方。

惟藥醫假病,點金幻中囊。試比長短較,結果利何方?

四復四連五,六除清便王!餘無多致囑,早晚看上蒼。

71〕南華聖佛降示「同證覺岸」

善哉善知識,了了空空色,不起分別心,何來煩惱迫?

長生不思臥,靜氣能生益。長臥木石般,無明沒痕跡。

勝境醉榮華,物物觀其極。得來四假緣,虛空渺渺跡。

金剛如實体,私情何所慝。貪嗔痴愛惡,身口意交織。

一脈尚存時,似有千鈞力。

南柯一夢回,富貴皆空寂。念念思無常,跏趺學龜息。

把卻六塵根,四聖諦可覓。八識十二緣,真俗還至壁。

太虛還太虛,圓融無礙得。解脫生死門,浮心當下釋。

諸善知識,善男子善女人,在日逝將之下,於四眾群生凡情迭起。富者、貧者、榮者、枯者,均脫不出煩惱之門。而我佛所說煩惱二字,皆屬眾生迷情惑見所形成,而非天地所加於諸心。所謂迷情,係屬無常之邪見。所謂無明,係屬四假因緣之所障。故心般般念想:識者詐於愚者,愚者驕於智人,故有等別之分。

而富貴貧賤,得失榮枯,真假短長,以有說有,不知有而歸無以無說無,不和無無實有 。爭爭競競,階級之念愈深,招亂之禍隨至。生殺不已!其所謂悲念慈心,恰如捉兔尋角。累月經年,於茲塵積垢聚,如小劫之變大劫,大劫之成末劫,大劫之成沙塵劫,沙塵之劫而成無盡劫。我佛誓願弘深,放無數慈航,以拯眾生。獨惜四眾有情,障深孽重!

道雖見慈航而不登。而我佛之大願難成,殊屬遺憾!目下烽煙四起,疫癘將臨,我佛再興大悲大願,普救有情。願諸善男子善女人, 早登慈航,同證覺岸!莫戀假合之緣,了知成、住、坏、空,絕服富貴可久,貧賤永存?明自心,固本來。善哉!善哉!

呂祖師降詩:題「古木歸鴉」

老幹參天秀,蒼茫日又斜!天邊鴉影淡,猶帶夕陽花。

72〕純陽祖師降示「黃庭秘篆」

秋深蓼岸起沙鷗,水色銀光映畫樓,攜琴訴向松風聽,一曲清歌醉欲流。

二三知己共談玄,虛空能悟有倪端,苔痕一度階前破,知是幽人曲徑穿。

黃花相對笑梅花,勁節高風兩不差,自古他山攻玉石,相逢況是學仙家。

寒梅傲雪謂殘黃,不任風霜讀翠蒼,誰和物順天然理;秋到收時冬亦藏

三寶人身精氣神,休教六賊日相吞,丹田自有明珠在,一粟黃壺便化身。

浩然真息正綿綿,煉道惟憑一念堅,好將真境來尋透,黃粱一夢見先天。

大道無名無形,無聲無臭,而無物不到,無無亦到。其所以不能捉摸者,以其無也。無為為法,安得有形象可稽?其道之所以大也。 是故凡學道者:眼光遠大,不宜執著,空於一切。曠然無物,功乃易成 而以身為道,十轉九還丹法亦渺耳。更不擴觀宇宙,四時、五行、山河,日月者哉。如以乾坤為道,則堅如金石,穩若泰山,終有敗坏之時,則未常盡道也。道也者:大而空於宇宙,小而藏於一粟。所謂大至無外,至小無內之謂也。

然則有形非道,果從何處而求?則於其動靜之中所以然之理,尋而出之,悟而得之。學而有得,則謂之德。無無明,則常明,得無得,則常得。以与無所得。故其發源乃至浩大也。

還丹之法,有以金液煉,有以玉液煉。途雖殊實同歸。玉者屬土,脾為後天之母,重黃庭之說,返後天以見先天。金液者,直達先天。蓋腎為人之根,金能生坎水 攝肺陰而採陰中之陽,納精於黃庭,化氣養神。此亦還丹之一法耳。 道德經曰: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此二語堪為諸子告。如每生靜功之時,百慮咸集,茫然渺然於虛空之中,若無所得而實有得。蓋重關已透,三尸漸潛,其氣蘊於丹田,氤氤氳氳,若聚若散。

老子所謂大盛若虛,此其侯也。三十餘年不覺其進,而豁然一旦悟道之真。黃生得坐持,每每感覺風以動之,火以煉之。明珠返照,重摟開鑰,上下豁然,百節雍容,神光煥發。出入玄牝,漸悟玄關。惟是法內微有執著。而丹經所謂:審能行之,可以長存。玉池清水灌靈根。黃生可謂得此道矣。二人毋庸見異思遷。各有所長,皆能至道。

惟是不明空相,兀坐枯禪,亦未能有濟。必也,拈花喻意,對境無心。更宜法天地之陰陽,仿五行輪轉,四時更易,八卦迴還。尤須体察入微,參悟真諦 。夫氣海者,丹田之下也。陰竅脈維之。 人之五臟,亦皆有氣統,其臟氣之發源,皆於氣海。而先天之前,系於胞胎內,由臍吐納,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丹經所謂呼吸育青。 及至後天之後,一點元陽,佈於五臟,而肺為輸氣之官,口鼻皮毛為出入之所 。日夕呼吸,耗其真元之氣,皆以七情六慾,風雨晦淫,氣之耗也。久而出多入少,氣盡則骸頹。

是故孟子曰:吾善養浩然之氣。而尊生經內亦有所謂調息寡言,肺金自存。所以 聞金煉者皆重於養氣,調息以返胎元之氣。其氣方為真氣 。是則神傳其功,亦為較速矣。惟吾之所謂氣,非傍門打坐運氣之氣,實即先天之真炁。亦即天也之正氣云。真息無息,真息綿綿。尊生經內可以細參矣。

人有氣血之輸,是以不能無氣血之用。七情衝動,蓋亦由血氣所之持。惟是血之能行,賴氣以鼓蕩也。倘能正養得宜,則血可化精,心能生血。從其初生之地,運離火以煆煉之,納精黃庭,加以培植。於是精以化氣,氣以化神,神而還虛,可以長存矣。是故氣者,天地之至寶,亦小天地人之至寶也。惟是氣則總名詞矣。其於天地之間,山海皆有氣,日月皆有氣,人則五臟六腑無一不有氣也。

然而怒則傷肝,肝氣損矣。驚則傷腎,慮則傷腦,憂則傷心,悲則場肺。是故欲其氣之存者,而必於憂慮,驚、悲、怒,情以制之,其氣方不至耗也。欲求矣脫七情,必須心無罣礙,虛空一念,野鶴行雲,看破紅塵,方得伏魔降怪 。所謂魔魔怪怪,究亦非鬼魅精邪。例如:怒則肝之魔。悲則肺之魔。考其魔之來源,總不出貪、嗔、痴也。一著是念,萬魔已圍。

是故降魔者,非鎖住其心猿意馬而不能生效力也。 任汝丹還九轉,一為外物所擾,未免盡耗前功此又學道著所宜慎之也!然而人居塵出塵不易,在慾無慾為難。是又果以何術降魔也哉?不知凡事隨緣,既往不思,未來莫想。來者安之火坑里種就白雪蓮花混俗和光,此我道之成功難,而得道實易也。窒慾明理,以心配天,則道見矣。

「繁華夢,葬英雄,一覺南柯事已空。借問阿誰能自拔?禹門躍過便成龍!」

73〕孫思邈真人降示「煉道修德」

人之身也,以心為君。心動意行,清心神自旺。養氣血調勻。心腎兩和,

體健臟腑均。善養浩然氣,飽食勿亂吞;腸胃自舒暢,血氣兩運行。兩腎配水火,即是兩儀分混元為太極,萬事從心生。總在和平解, 對己並對人。事務日日有,無事不籌謀。多憂即是慮,妄想日更愁 。勤參清靜訓,玉皇經印心。心中常常印,勿作胡亂行。心腎兩相得,和平見性真。四肢即四象,臟腑即時辰。五臟和六腑,腎有丹田分。共為十二經,即是子丑辰。修養之法門,坐落演舌筋。舌尖朝上顎津液自涔吟。兩目宜半睡,靜觀鼻準頭。但求無外想,四相脫了塵 。三尸為邪術,豈敢亂相侵。逢凶化為吉,衛侍丁甲神。入道應煉道,道煉誠德修。若不勤早學,枉神一片心!

74〕「玉皇心印妙經」

上藥三品,神与氣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存無守有,頃刻而成。

迴風混合,百日功靈。默朝上帝,一紀飛昇。智者易悟,昧者難行。

履踐天光,呼吸育青。出玄入牝,若亡若存。綿綿不絕,固蒂深根。

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氣,氣合體真。不得其真,皆是強名。

神能入石,神能飛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神依形生,精依氣盈。

不凋不殘,松柏青青。三品一理,妙不可聽。其聚即有,其散即零。

七竅相通,竅竅光明。聖日聖月,照耀金庭。一得永得。自然身輕。

太和充溢,骨散寒瓊。得丹即靈,不得則傾。丹在身中,非白非青。

受持萬遍,妙理自明。

75〕濟世聖佛降示「醒魂鐘」

阿彌陀佛又一年,富貴榮華無變遷,人生苦海來徵逐,尋來尋去臭銅錢。

聚玉滿盆奚作饌,駝龍絕寶累朝施,九轉丹還空望蜀,六朝金粉一場空。

更漏偏長夜夢多,春花秋月又如何?戴得雲影乘風舞,雞鳴一唱覺南柯。

東風吹過又西風,寒山孤寺聽疏鐘,幾見漁舟留不去,大江流水夢雲中。

杯弓蛇影悞前程,楚客偏憐送別情;百花未採焉成蜜?可見人生盡未澄。

南柯一夢幾千秋,雲鎖高峰水自流,大道有成天地體,孤帆一葉有慈舟。

回頭是岸君應覺,大好春光不易留;雲嶺風光無限好,玄真妙理道中求。

隱約朝陽山寺響,警迷不醒實堪傷,傷亂燃眉烽火急,回頭及早把身修!

月圓花好人增壽,峰巒五嶽把身修,有志竟成無我體,終南一悟話從頭。

紅魚驚醒夢中人,青磬敲來了俗塵,玄妙法門知多少,黃庭參透見玄真。

繁華夢,學神仙,神仙學得壽齊天。功名個個想,富貴人人言。恭喜添丁又發財!

今年多賺去年錢。黃金夢,夢到空時始覺空!徵花逐酒惡臭銅。萬般皆下品,惟有孔方高。世人多做作,醒來夢魂中。世態炎涼者,恰似一窩風。功名夢,想成龍!龍在深山巨穴中。小雨欲來天欲晚,數十春秋何處逢?一年容易過,敲起醒魂鐘!勸世人,不須尋好夢,好夢方酣遇大風!夢醒在雲中。佳境可須急?心清意外逢!有緣千里會,無緣西碰東。新春大吉至,諸徒笑融融。要黃銅,抑名功?

富貴遍遍是,榮華處處同。

求財財帛君。求壽南極翁。求子開心佛。求我是最窮!穿爛衣,執爛扇,草鞋又穿洞!求我無好處,試問門弟子,於心作何從。運氣個個好,一定不捱窮!四季亦興隆!

「鸞台聯話」

純陽祖師撰示: (青松仙觀聯)

〔其 1〕 至寶圓林栽紫竹。莊嚴勝境號青松。〔其2〕青松春不老。仙觀道長存。〔其3〕青牛帶月傳經去。松鶴和雲伴醉眠。〔其 4〕青松栖鶴侶。紫府煉丹砂。

黃玄憲大仙撰: (青松仙觀聯) :

偉大晴光,培植青松千載茂。南離海量,涵濡煉竹萬家春。

純陽祖師撰示 (曲江覺善壇聯) :覺後憶先,智澄省悟真常道。

劉雙卿仙姑撰 (玄真洞天聯) :玄元無極洞。真有一靈天。

賜陸弟子聯 :格物能知物外。真心常在心中。

純陽祖師撰示 (圓玄學院聯) :

五嶺開來,闡教傳經,儒釋道尼乘萬法。

三潭萃會,群機頓攝,龍獅虎象盡朝宗。

濟世聖佛撰示 (圓玄學院聯) :

玄妙本無窮,性命雙修,大道還原歸太極。

圓融觀自在,神通一貫,紅塵看破悟真空。

(哈哈!吾醉矣。非如是不足以顯神通。看我改來:)

圓融自在,一貫神通,誰能看破紅塵,便是真空悟澈。

玄妙無窮,雙修性命,識得還原太極,超然大道長存。

濟世聖佛撰示 (圓玄學院三教寶殿門聯) :

翠擁華堂,欣見柱吏遺真,有五千向道德金言,

應十道天心,先跡蒸蒸留大霧。

龍蟠玉殿,還木祗陀法語,成十二部妙微聖諦,

證一元過化,遊蹤永永印三潭。

76〕李青蓮大仙降示「醉道歌」

清風拂拂白雲行,明月光華水底生。仙跡去來無住相,人間天上兩忘情!

丹結靈台一點精,善功培植慧生明;光陰休令常虛負!學道勤修果自成。

慾海波濤防跌足,利名韁鎖勿鍾情!十年苦行超天外,真樂逍遙九萬程。

閒把道經參究竟,運元抱炁養天真。時乘活子生機妙,靜能觀動得長生。

功果多培神自現,濟施法顯現前身,達觀世變如流水,情愛休纏毋負恩!

青天碧菩靜無雲,蓮座生香佛現身,酒氣微酣舒醉眼,仙凡契合有緣因。

仙有酒,樂悠悠!佛性靜,世空究。了了了,諸事一筆勾。勤功勤果,早證上慈舟。事若夢之浮!醒來徒呼嗚有。呵呵酌酒,青蓮領受偶題,聊作唱道緣由。旨酒旨酒,世人須看透!莫著酒魔纏,晨昏倒首。道要修,路從艱辛走。休貪優遊!心清性靜,玄機參透。陰陽結合,一顆尼牟。

世事擺空任他情難逐后!外功多立善果頻修。指日丹成轉九。玉清頒召,上赴瀛洲!我飲酒,我吹簫;飲酒吹簫上玉霄。夢中對日取仙露,富貴功名一筆消。花月好,心花開不老!月照大千映深潭,洞觀世界物無睹。你我一心通,憑靈光照好。仙也性瀟洒,佛也性中土。學得貴心空,凡事無著數。心曠自神怡,拈花太清步。青蓮愛旨酒,性亦不拘操。偶示此章,淺則悟道。深求佛奧。仙佛同一途,指引歸大道登覺路!

有酒題詩又且歌,有墨書詞換白鵝;有情常愛金樽滿,

有善當為力切磋:有書遺訓千秋頌,有錢積福自裕多。

(本書三卷終)

77〕楊勺賢居士後述:

「鶴林福音」因見黃玄憲大仙与孫思邈真人,在訓文中提意參研「玉皇心印妙經」功效更佳。故為方便讀者,將「玉皇心印妙經」加冊於

章里以便參研。

寶典我於十幾年前舊書檔購回,遲至今才登上網与世人分享,或許這是數緣。仙佛悲。不忍眾生再受沉淪苦況,道盡了天機奧義。道出了超凡入聖直指昇天之階梯。眾生有福了,得聆諸天聖賢仙佛法語。

正如濟世聖佛在「法無二法」觀音大士訓文後加以題詩云:「大士說法,眾子參之!法語詞中,盡舍釋義,能參悟者,佛在當前也」。

又如關聖帝君之「覺世真經」中云:人生在世,貴盡忠孝節義等事。方於人道無愧。可立天地之間。若不盡忠孝節義等事。身雖在世,其身已死。是謂偷生。凡人心即神。神即心。無愧心,無愧神。若是欺心便是欺神。若人能如聖帝訓諭即人道自可昇至天道矣。

如呂祖師云:輕清者上浮而為天,重濁者下凝而為地。如玉皇普度聖經云:常存正大之心,常養浩然之氣。浩然之正既氣養,何懼邪魔困擾,自我性靈必清必靜也。

如觀音大士在卷中「31」章中云:而生化妙,有莫之為而為;莫之致而致者已。運用可以言妙,靜中見真也。靜中何以見真,自然之机宜也。自然之机宜,無過与不及之弊,而适乎其中。人之處事,過則躁,不及則緩,躁則其氣炎,緩則其氣外馳。上炎者近烈事難成。外馳者近散,事易於隳。不躁不緩,因緣相生,水到渠成者,乃靜中妙玄也。按靜一字,從青從爭,養到爐火純青之侯,始能善利萬物而不爭也。利物不爭,已握天地生化之樞,既握其樞,吾之心即天地之心,吾之氣即天地氣。可以生生,可以化化矣。

天堂遊記中有述:「輕清之氣上浮,乃為天心之吸力;重濁之氣下凝,為地心之吸力。人心的意念,為人心引力。」昇天下地乃一念之間,天堂地獄可要慎重選擇。如濟世聖佛在遊記中云:不要多謝仙佛慈悲。但可不要怪責閻王。因為仙佛与閻王,都照你的意願收留你而已,怎么可以怪責閻王冷酷無情呢?對待一些無道的人,是要拎起面子來的。

如呂祖師之「捨妄求真」如其文中所言:人在陰陽各半之間,處昇沉交界之地。每見上超者少,下流者多。悲憫眾生,難分苦樂!不得已雲端奔走,舌弊唇焦,寫破沙盤,磨禿木筆,直喚沉魂之未醒,作曉夢之晨鐘耳!」

然則仙佛悲慈飛鸞演教,佈化萬方,字字珠璣言言金玉。絮絮勸人修身學道。希望有緣人自勵自勉。不要辜負仙佛一番苦心。不要錯失此生擁有人身之緣!

地藏菩薩 在指禪開示錄中有云:凡間眾生是一幅悲哀的景色。就像盆子里的爬蟲那樣,終日在盆子里爬來爬去。總爬不出盆子的界限,此局限就是生物的環境。每個人都會在這生物環境中困頓老死,人類無法超越長、寬、高的三度空間。以眾生的心象來看,本性佛心就可超越一切界限。但這顆心不可為煩惱所絆,否則煩惱就是佛心本性的界限。

這種世相的悲哀,只有自求佛心無執著於一切者,才能釋脫,才能超越煩惱的界限,無煩惱一切,無我的修行之人,自然如仙佛種仙般快樂也。

濟世聖佛在天堂遊記之13回說:少年學道智慧清明,學有心得。又因涉世未深,塵埃少染,故靈性清淨,品質優良。若少年知修,大道速成。

中年學道,因家庭事業困於一身,又為生活奔波,情枷愛鎖,名韁利繩圍繞,掙脫不得。故困難多端。需要有渾身解數的工夫,才不會被這種迷魂陣困住了。一旦跳出這個名利恩愛的圓圈。他就成了一位自由神、逍遙仙、自在佛了。

老年人修道,走在極端的路上,一方面吃喝嫖賭都做過了。晚年氣血衰弱,心有餘而力不足,上天要他好好休養休養,如果能在此時看破世情,立定志向,想想跑了人生一大圈,得到的又失去了,有的老伴又撒手了,兒女長大分家遠離了,現在所擁有的只是一顆寂寞的心。緬怀過去,策勵將來,想到百年後的「出路」,一時心慌了。

所以立下決心,斷慾修道,填補破洞,修護玉體。若能精進不怠,自然可以修成一位「老仙」。反之,倚老賣老,仍然一付老樣子,老毛病不改的話,病久成絕症。老而不修,成風中之燭,熄滅旦夕。一旦三寸氣斷,前途一片陰暗,地獄的道路呈現眼前。那時真的一切都「太晚」了。

以上諸聖賢仙佛之訓言發人深省!以假修真,要知一切有形聲色、包括自身乃至河山大地都是無常的,都依成住坏空,在時間与空間變遷而改變甚而幻化。唯有自性真心永恆不變,使自性清淨,一切善惡境界心念都能不起,如「金剛經」云:人皆以佛為高。以眾生為下。知法皆平等。上自諸佛。下至螻蟻。皆含真性。無所分別。葢色身有高下。而真性無高下。是以名為無上菩提也然所名為無上菩提者以真性中。本無我人眾生壽者故也若能悟此四相皆空。而修一切善法。則得無上菩提不難矣!

此「鶴林福音」:由(鶴鼎居士恭輯善惟寶齋印贈於一九七零年歲次庚戌菊日編印。次年上元出版) 原文不變只加冊「玉皇心印妙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