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真罡

目 錄

歸真罡著書玉旨     

 

本道院院尊關  登台             九十四年六月十八日

 

聖示:今夜恭接【著書玉旨】,命本道院監察尊者十里外接駕,命本道院天上聖母五里外接駕,其餘神人排班候駕。可。  吾退!

 

欽差大臣太上老君 

 

詩曰:書香門第迷思悟。寶德慈舟導蒼生。

   佈道天邊知博愛。鸞音化濟建奇功。

 

聖示:今夜吾為貴道院恭頒著書玉詔而來,可喜可賀,天命再度垂恩,天下將得祥和,慰勉神人不懈不怠也。

 

玉詔宣讀。神人俯伏。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  詔曰:

 

朕居凌霄,統御萬靈,位居尊而鑑卑,無時不以蒼黎為念。今查爾南贍部洲台疆《懿敕寶德大道院》,自承皇命以來,神人各俱輸誠,然而迷思者多,導航者少;雖有道場林立,唯鸞門示範道場方得朕心,故再降通天寶書一卷,願能化育乾坤,棄惡從善,由人道再接天道。題其顏曰:【歸真罡】,聘由復聖:顏回夫子為主著仙師,命宣筆:邱生原章為主著正鸞,為期一載。

 

書成之日,自有昇賞。

 

欽哉勿忽。叩首謝恩。

 

天運乙酉年五月十二日

 

 

至聖先師孔夫子                   九十四年八月三日

 

詩曰:修身立德回先性。學道歸真聖理明。

   八德三綱全禮義。仙凡一體達瑤京。

 

聖示:修身養性為立德之本,能修身者知「禮」,而人生之路光明,人人拘於禮,祥和之氣在,天下致無紛爭。

 

無奈是道理不明、八德漸失(忠孝不在、仁愛有失、信義蕩然無存、和平淪為紛爭),於是天時不容修涵慢慢動作,唯有(降災厄、佈浩劫),方能收殺部份怨戾,而進入地獄中再做勞改,日後機緣若成熟,再釋放出人間,重新調教。

 

而今先行垂降《歸真罡》寶書傳世,願在緣人未出之前,能使世間人依書修行,再復圓明佛性,果能恆持,則聖凡融合一體,瑤京理域便在目前。

 

吾奉  玉帝親筆密函,為《歸真罡》一書昭告賞例如下:

 

一:凡著書期間,助印本書達壹萬本以上,准予解消十宗重大冤業,並除去幽冥業因。

 

二:凡著書期間,助印本書達伍仟本以上,准予解消五宗重大冤業,並除去幽冥業因。

 

三:凡著書期間,助印本書達三千本以上,准予解消三宗重大冤業,並除去幽冥業因。

 

四:凡著書期間,助印本書達壹千本以上,准予解消一宗重大冤業,並除去幽冥業因。

 

五:凡著書期間,隨緣助印本書,准予依所造善功,消業植福。

 

另外能一次助印壹萬本以上者,特予書成之後,繳書當期法會,立為【功德主】,雖名為功德主,實乃另作賞賜,以慰勉助道之誠。

 

另示:凡助印一次達壹萬本以上,准予再延壽一載,以慰勉輸誠。

 

 

 

本師釋迦牟尼佛                 九十四年六月廿五日

 

詩曰:修身立德兒孫化。萬世隆昌慶歸真。

   道育群倫行善果。輸誠進寶妙勤耕。

 

 

修身為齊家之本,身軀坐臥若不端正,儀表行住若不莊嚴,難以教導子孫正直清明,又如何立德而普益群生?

 

處世謙恭的人,必定經常冥思一日之間曾造作過何等疏失,並加以懺悔,進而改善,並從此不再違犯;是以行為漸趨端正,思惟漸得中道,保持正派,從此歸化先天真實本性而率直,雖經千秋萬世無不學以致用。雖法輪常轉,肉眼所無法竊見,卻也在潛移默化中度化迷津無邊,使人人行歸善道,心結(聖果)於誠敬之中。

 

修行者輸誠立志修身養性,以期超凡入聖,則仙佛鑒納,從此常伴左右,護法鑒納願相隨護,乃是修行者日常虔誠勤耕善行,勤培性德,廣研佛道正法教義,深悟真實義諦,而達歸真復性之成就也。

 

是故,本書名為《歸真罡》,實亦是修身立命之無極寶鑑,雖無深奧之詞,卻也妙法涵藏於其間。

 

願修子加以研閱,深入領會,並落實在生活中實踐之。

 

本師釋迦牟尼佛  序於懿敕寶德大道院

 

天運歲次乙酉年五月十九日

 

 

 

子路夫子                         九十四年七月二日

 

詩曰:恩垂俗世民心挽。勸善修身育化強。

   明哲歸真朝聖德。重登理域上瑤鄉。

 

 

迷者渾渾噩噩,覺者修真復性,悟者進德修業,善者廣結善緣。行道在乎用心,立德重於清心,人能無心則大道可耕,天心收圓挽化古德,忠孝流芳千古,義節萬世傳名。

 

雖修真各有守則,然者,「八德目」只要能擇其一,終身受持,則得能朝仙道歸元、復性、歸真而邁進,綱常再度重現,「禮、義、廉、恥」為萬民之歸箴,德性既現,(歸真)能持者,實為登仙之大道人,誠為歸真指針不二法則。「罡」不過是守其中正之道,便能慧德圓明,而永處光明之理域仙鄉。

 

如能依本書悟覺並實踐,可證八地菩薩,尚慶幸有餘也。

 

子路夫子  序於懿敕寶德大道院

 

天運歲次乙酉年五月廿六日

 

 

 

顏回夫子                         九十四年七月九日

第一章  孝與順

 

「孝」者敬老而尊賢,「順」者隨順親意而不假思慮。「孝親」或大有人在,但「順親」未必存誠;俗子有孝敬之心,未必有順從尊親之意;凡夫有順親之行,未必有存孝敬之誠。

 

在末法時期,眾生「父不成父、子不成子」,莫言孝順,縱使孝與順擇其一而奉行,已屬奢求,何況孝與順齊修。尤其現代人,父子為了財利互相殘害事件日益增多,怎不令人感嘆?時下年輕人動輒為向父母索財,不得而辱打尊親,甚至弒親,孝道已淪亡,豈不令人痛惜!

 

憶昔時,舜之隨父務農,有後母心腸狠毒,欲思謀害除之以為快,處心積慮用盡千方百計,為的是滅除舜,而能順利讓其親生子獨享家中產業,因此常設陷阱,令舜就範。然而舜怎知事有文章,但能秉以赤誠至孝,真心隨順慈親心意,入井底雖被反蓋於井,井底暗無天日,仍因至孝感動鬼神,將舜引領尋出一條重生之出處光明大路。在舜務農時,更以至誠至孝感動萬物,代替分擔辛苦分工耕種,分別農作物種類加以種植,耕種層次更是分明。

 

因為至孝誠順,後來被群眾公推為帝王,執政後更是國家富足,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無為而治,成為後世尊崇之「三界公」,俗曰:三官大帝之《地官大帝》;更成為末法時期五大教派、萬千法流之總考校,而慈恩永沐俗塵,孝德永昭日月也。

 

願世人學「舜」之孝行,與順親體恤之誠也。

 

 

 

顏回夫子                        九十四年七月十六日

第二章  孝德

 

俗云:「百善孝為先。」而人際關係上,「家庭」是基礎。父母與子女之關係最為密切,「三年乳哺、移濕就乾」,從無怨言,只願兒女得到最安適、最舒服的,別無所求;寒冷時又恐怕兒女受涼,而趕緊為兒女添加衣物;夜來又恐兒女飢餓,而準備食物以充饑;子女長大終能獨立,每每出外時乃百般叮嚀:「莫與人爭長論短,勿與人逞強鬥狠」。無非望兒女珍重身體,為人兒女者又以何回報?

 

子曰:「豐衣足食,不令或缺,飴養尊親是孝之本份。出門在外不令父母蒙羞,孝之始也。能揚名而顯父母尊貴,孝之使然。能慎終追遠,服侍如同在生前,孝之終也。而大孝者乃能德蔭先祖,拔七祖,度九玄。」眾生是否能憶及,從幼時至如今,父母劬勞,苦心含養,使我人識字,進而獲得高等學識,付出多少心血淚。曾幾何時,何人思憶?我立志發奮圖強,振興家門,奉養父母,不令老來憂愁,本是安閒之年,豈敢更令父母勞苦辛勤來供我身使用。每思至此,怎不令浪子淚灑(孝子台、懺悔橋)?

 

「孝」字已在現代漸見淪喪,新時代少年人,追求自我感官享受,不知承歡父母膝下。是故,天降災劫以警世人,勸眾生能重挽孝道,重新為人生打基礎,盡孝道並非富貴者所能及,唯在心誠恭敬而已。反而貧家多孝子,也許因為無法積財在身邊,而能有更多時間陪伴父母身旁,努力盡其孝德有關。故願時下年輕人,莫顧自我享樂,而疏離父母,誰能知悉我父我母還能伴我多少時日?俗子啊!為何不快速「懺悔不孝」之罪,好好承歡父母,以敘天倫之樂,而不遺憾終身也。

 

為人父母總是以奉豆而為香,不以牛羊方認為佳餚。俗子啊!「在生一粒豆,勝過死後拜豬頭」,在父母生前如時孝敬,雖(粗茶淡飯),但能共享人倫,勝過死後以豐盛佳餚盛宴大字排開,又何須五子哭墳。勸遊子常憶父母(憂時、病時),每思念此,怎敢不盡心侍敬,而令尊親無憂?又何敢爭長短,逞兇鬥狠而有辱父母於千古也。

 

 

 

顏回夫子                         九十四年八月六日

第三章  靈遊東天孝子亭

 

聖示:今夜帶領正鸞宣筆:邱生原章遊訪【東天孝子亭】。

 

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顏回夫子聖安!

 

顏回:賢生無須多禮!隨  吾步上天梯,一路上賞玩人天景緻吧!

 

邱生:夫子啊!您面色紅潤,年紀看似三十未及,傳聞顏回夫子乃極為貧困之家庭出身,三餐簡便,甚至不能相繼,照理講應該身子非常瘦弱、面無血色才是。為何學生觀察夫子,卻是貌如童子又五官圓潤?

 

顏回:賢生有所不知,吾雖在世時,身處於貧極窮困之家庭,卻未曾動搖過安貧樂道之心,更不曾為了追名求利而擾亂中正心念,當然亦有多次機會,能得攀登富貴門宅之緣,吾卻不因此動了求取名利之心。

 

吾一心樂在闡揚孔門儒學,進而善守八德綱目,不願因為(求名)而散亂仁德志向,更不願為了(求利)而敗壞善良道德,因為(正念、正德、正身、正心),是以道德能隨侍在側,永融入道門風範中,故能獲童顏俱在,所謂:「赤子心」也。

 

邱生:〈眼前已到【東天孝子亭】,亭外有無數奇異樹木及名花,皆是青翠而生氣蓬勃。

 

耳邊不時傳來讀書聲音,但見在亭內又有許多【儒士】打扮者,亦有【道士】打扮者,也有【僧侶】打扮者,更有【將軍】…等打扮者,皆融合其間,共研《孝經》,互訴「孝義」。〉

 

真是道範儒風!

 

孝子甲:吾本是嘉義人氏,生母早逝,父親續絃,而繼母與吾年僅上下而已,為了家產時常在吾父親面前搬弄是非,直到吾父親信以為真,仍不肯罷休;令父親斷吾依靠,趕吾出門庭,無奈何只能暫時居住在友人家中,吾父因為繼母變異,而後悔莫及。

 

幸吾早年雖然被趕出門,依然委託鄰里中人代為照應,所以能在第一時間得知家變,便即刻回轉家中,與父親重敘天倫之樂;此後更善盡為人子之奉養孝義,更引導父親接近善知識,欣慰吾父最後漸知奉道修身養性。

 

吾亦憑此孝義,被接引到【東天孝子亭】,將等待考校,再安排職務分發。「孝」是人道之基本,說好修亦難修,但願能善盡孝道,則能靈升天上也。

 

孝子乙:吾本是四川人氏,家貧,父母又重男輕女,雖然如此,吾卻是家中長女,一家大小獨賴吾扶養,以此家累而未能識得隻字片語;正是待人呵護年紀,便被迫從事工作以養家庭生計,更要提供弟妹學業所須,日後弟妹各自婚嫁而去,竟然無人願意扶養雙親,吾亦僅能獨力擔起重任,以報養育之恩,盡力使雙親不受凍受寒,使雙親免於腹肚飢餓。

 

時間日復一日,轉眼又是二十數載光陰,此時吾年紀亦近半百,直至雙親亡故,吾已是年超半百,一生中為家庭盡心力,從未思索自己到此已然年過半百,到此方感孤寂。後來地方上,來有遠方經商旅客,因為路況不識而迷路,吾則善盡地主之誼好意招待,隨後指引商人到城市出入路;未數日竟有媒婆登門提親,原來是數日前那迷路少年人,委人說親,而吾當然考慮自己年過半百,怎能耽誤少年人青春而婉拒;隨後是那少年商旅,親自登門求親;吾觀其誠心可鑑,於是允婚結為連理。

 

待無常日到,上天因為吾在世善盡孝道,接引至【東天孝子亭】,等待驗明正身後,再做職務派命,同時亦奉命在此,(研書、悟理、禪修),期能有所精進。

 

邱生:原來一生善盡孝道,便能升天來到【東天孝子亭】。世人應該把握時間行孝道,才不負上天慈悲之仁。

 

顏回:這可不一定,未必在世盡孝就能升天。

 

邱生:如何說呢?若善盡孝道而無法升天?那麼又有誰肯去守孝呢?

 

顏回:若有人心存惡念,雖然一生奉養父母雙親,雖然表面上既孝且順,內心裡無時不在盤算著,將來能夠得到多少財產,是為日後多分些財產而做舖路,那麼終不能來到【東天孝子亭】。

 

邱生:原來孝行,亦必須要誠心來配合「孝思」,才算是盡了(孝)。

 

顏回:又有一種人,在家孝敬父母,但是四處花費無度,常必須雙親來代替兒身償還債務,甚至時常在外惹事生非,使父母蒙羞者,皆不能來到【東天孝子亭】也。

 

邱生:原來孝親尚需在外與人無紛爭,才算是孝道。世上男女應該把握時間,廣結善緣,使人際關係良好。

 

顏回:正是。在家時對待父母善盡孝敬,對待兄弟姐妹,亦必須和合;出門在外,更必須忍氣吞聲,不爭是非,不論長短,才算是盡孝。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道院已到,宣筆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顏回夫子聖駕!

 

夫子:可。  吾回!

 

 

 

顏回夫子                       九十四年八月十三日

第四章  心腸已壞開腔治

 

聖示:今夜帶領宣筆:邱生原章遊訪《地府第八殿‧開腔小地獄》。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夫子聖安!

 

顏回:賢生無須多禮!平心靜氣,速隨吾身後。

 

邱生:〈一時蓮台飄飄進入【平民區】,師生轉搭地下鐵,只見男男女女老幼婦殘,被點名送上車廂,而師生則乘坐於首座,僅有少數座位,首廂與頭廂卻不相通,落座於本位;觀看車窗外,盡是高樓大廈、運動場,還有咖啡廳、卡拉OK、養生館、藥草蒸氣館,尚有花店、米店。

 

此外,另發現一處書寫著《寶德大道院供應店》之大賣場,在場外排列著掛有【寶德大道院門下生九玄七祖會員證】,正在等待進入。而有許多未掛會員證者,皆被門外保全人員給擋在門外;此時有一位老人家正在與持有會員證之小孩打招呼,似乎有所相識,由小孩憑證帶領老人家入大賣場。

 

地鐵開動,快速往前奔馳;隨後乃有服務人員推車送點心進入車廂,師生順手拿起(披薩、九層糕、十全大補湯、燕窩),吃起來不油不膩,清爽可口。

 

時間過得還真快,火車停止了;有廣播聲言:「【聚善所】到了,要往【聚善所】的乘客快下車。」眼見有一些車廂人員及領隊迅速下車,而每個成員皆快樂自在;不一會兒,只見在一所學校,走出來許多教育人員前來迎接。

 

地鐵又繼續前行,不一會兒又傳來:「【奈何橋】到了,本站為終點站;如欲前往各殿的人員,請下車再轉往。」師生隨之下車,改搭鬼門關前之電梯,按下【八殿】,一會兒電梯門開,眼前一陣陰風慘慘,四周傳來(啊…哦…嗚…)哭泣聲哀嚎,痛苦聲令人毛骨悚然,有獄官前來相迎。〉

 

獄官:小神見過顏帝聖駕!

 

顏回:獄官無須多禮!

 

邱生:學生見過獄官大人!

 

獄官:賢德無須多禮!

 

顏回:賢生與獄官去遊訪!吾去為地府幽魂說法。

 

邱生:夫子您要記得還來此地,學生對地府路況不熟,一個人怕迷路而進退兩難。

 

顏回:放心去吧!一切自有勞獄官引領。

 

獄官:請顏帝放心說法去吧!

 

邱生:〈一路跟隨在獄官身邊,走到一處刑場,石碑曰:【開腔小地獄】,刑場卻可容納上千人、上萬人,然而被開腔者盡是面貌清秀,有些則較屬恐龍型面貌,受刑人有男有女、有中年有老年,大多為中年及少年居多。〉

 

邱生:學生斗膽請教獄官大人!

 

獄官:賢德有話,直言無妨。

 

邱生:〈在找來一張桌子,又拉張椅子,與獄官對面而坐,觀察這些受刑者被開腔之情形。〉

 

敢問大人!為何有如此多人不分男女,且不分老少,皆送來此處(開腔),慘不忍睹。

 

獄官:這些人皆為生前〈不孝父母、不敬父母、未奉養父母〉,甚至連父母身後亦為爭財產遲遲不肯讓父母下葬,令父母惶恐不安、煩惱……等,如此之人心地不良,故受開腔之刑,清除這些不良心源,所謂:「心腸壞」就是這個道理。

 

邱生:為何中年及少年居多?

 

獄官:因為末法時期民生富裕,但不孝父母者年紀漸漸下滑,為人子女不思供養父母,令父母心不安寧,又有些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終日在外惹事生非,有者喜愛剌激而飆車,致身體殘傷或身亡;從前面各殿受刑完畢,來到本處受苦無量,日後刑滿,便押送至十殿,披毛戴角,終轉為畜牲,難獲人身也。

 

邱生:原來(孝)之一字,可大可小,可善可惡,善孝者得能升天,不孝者乃入地獄。

 

奉勸世間人善盡為人子女之本份,好好奉養父母,善盡為人子之道;雖父母對我有所嗔怒,我身亦必須善事父母,心中更須時時思憶我父我母,自我身出世以來,百般呵護照顧,未能回報,如今我身亦必須盡心力使父母不受飢寒之苦,若我身能常伴在父母身旁,一朝父母相繼別離,我身亦無遺憾。

 

顏回:賢生言之有理,孝親必須在生前,死後便成遺憾。時候不早了,也該回道院。

 

邱生:學生拜別獄官大人!

 

獄官:恭送顏帝及宣筆回鑾!

 

顏回:道院已到,宣筆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夫子聖駕!

 

顏回:可。  吾回!

 

 

 

顏回夫子                       九十四年八月十八日

第五章  忠道

 

「忠臣」出自孝子之門,善盡「忠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自古以來忠臣屢出不窮,卻首推《諸葛武侯》最具代表性。

 

「忠」字有愚忠、有慧忠,遇不能扶持之主必須身退而另擇明主輔佐才是,因為昏君將要導致整個國家自取滅亡;又所謂:「良禽擇木而棲」,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便是以(老子)最具代表性。故云:「上德不德」,所用之人全能委以「清心寡欲」之輩而器用之。

 

「諸葛亮」於潛龍時期號稱(臥龍),精通觀星望斗之妙術,知悉觀斗之奧妙,深知兵法奧秘,(上通天文、下徹地理、善觀人文、五形、相術),故任將無不克敵,排陣無不堅守,跟隨「劉備」始固蜀漢,獻良策國君平安,妙現空城計,智慧退狼虎。劉備氣數盡,委託諸葛扶持阿斗,所謂:「劉備託孤」,無奈是阿斗難扶持,親近奸黨,草率問政,輔相諸葛善通文武,日理萬機,親身掛帥,內憂外患分身難,鞠躬盡瘁過勞亡,魂神精忠聚三昧,神超三界還金闕,諸葛武侯永流傳,孔明智慧無人替。

 

今輔關皇在天宮,下掌鸞棋佈星羅,善盼末法鸞風重振佛道正法,頹風挽轉超凡聖,修身養性培育德,福慧雙修萬萬年。

 

 

 

顏回夫子                       九十四年八月廿七日

第六章  忠罡

 

「忠臣」者,心從不偏私,處事永立於中正,中立剛強,任憑黃金千斤在目前,亦絕不苟且荀私。

 

真忠誠之人,善守儒門風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凡有冒犯(禮節)之事皆不妄動,對於死守「忠誠」者,首推《岳飛》。

 

宋代戰將岳飛,百戰百勝,敵軍聞名而喪膽,固守宋朝疆土,功不可沒,無奈是奸佞當道,秦檜奸相弄權,雖有濟佛示夢於秦檜,期能省思改過,無奈是利欲薰心,假傳金牌十二道,急命岳飛棄守邊防,忠將岳飛深知有詐,無奈是(不怕官只怕管),雖知一去恐難回,武穆「捨身報國,取仁赴義」,雖身死而不懼,獨留「一片丹心照汗青」。

 

此後更揪起二大傳神故事,一者武穆遺書,寶藏在玆,二者武穆遺書,武林至皓,後來天界推舉為【無極天│御林軍統帥】,此皆是在世精忠報國,精神之永垂不朽也。

 

 

 

顏回夫子                        九十四年九月三日

第七章  參訪東天忠臣廳

 

聖示:今夜帶領宣筆:邱生原章靈遊《東天忠臣廳》。

 

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夫子聖安!

 

顏回:賢生免禮!隨吾訪遊去吧!

 

邱生:〈師生二人靈神飄然而去,距離道院不遠處有座雄偉宮殿,在殿外廣場停有一架直昇機,師生依序進入後機艙,直昇機冉冉升空,飛過山嶺,美妙無比,穿過海域,平靜中危機四伏。先前所見黑龍、紅龍,仍然互相追逐,似乎更演劇烈,雙龍衝入海中,不久又急速騰空出來,一陣水氣潑向十方,形成雲海處處,看起來很難平息。

 

一會兒直昇機已停止飛行,落定後,打開機艙門,師生依序下機;眼前一片廣大庭園,剎時,見有荷塘開滿各式荷蓮,在荷蓮旁有棋台數十座,有下棋者,有觀棋者,也有在一旁燒茶者,形成清閒生活之畫面也。〉

 

廳長:卑職參見顏帝聖駕!

 

顏回:廳長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廳長恩師聖駕!

 

廳長:賢生無須多禮!請顏帝用茶!請賢生用茶!

 

邱生:茶味清香,飲之生津,令人渾然忘我,真是人生亦不過如此而已。妙啊!茶妙,棋妙,得見廳長恩師更妙!

 

恩師啊!觀恩師身著戰袍,面貌和善,宛若儒士俊秀,更無讓人見了想遠避之感覺,不知是天生俱來,或後天修涵有素之關呢!

 

廳長:關於這點,吾亦非天生親和,幼時因家道中落,乃受鄰里譏評,中年遇機會跟隨岳元帥,逐戰沙場,扶持邊關(老弱婦孺),不受外侮內欺,嚴格規律兵士,不得欺凌戰俘,更不准有為害與打擾百姓之事發生,直到岳元帥被奸臣陷害後,吾亦告病還鄉。

 

此後進入佛寺,研究佛理,參禪打坐,有朝一日忽然領悟到世事多變,生死由天不由人,既然有機會獲得人身,便該善盡有用之身,多做益國利民諸事;於是經營(棋社),作文化交流,並設(茶館),與各方人士接觸,暗中注意奸臣動向,一方面適時收容被奸臣追捕之忠良。

 

除此之外,乃一生研習三教聖理。歸空後, 玉帝派職委吾鎮守在【忠臣廳】,引導世間忠良義士,修身培德,以利進昇及鎮守人間道場時,能輔天普化建功也。

 

顏回:時間不早,也該回道院了。

 

邱生:學生拜別廳長聖駕!

 

廳長:恭送顏帝及宣筆回鑾!

 

顏回: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夫子聖駕!

 

顏帝:可。  吾回!

 

 

 

顏回夫子                         九十四年九月七日

第八章  遊訪割心小地獄

 

顏回:今夜帶領宣筆:邱生原章遊訪地府三殿【割心小地獄】。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夫子聖安!

 

顏回:賢生無須多禮!隨  吾前來。

 

邱生:〈眼前停了一部十六門賓士轎車,坐進後車廂第三門,座椅柔軟又舒適,更可以平躺,又在前方有液晶電視正在轉播地府諸般酷刑,各項刑具。

 

經過一段時間,車子開進【鬼門關】,經過層層查驗,終於到達三殿,只見閻君正在忙著審核案情。〉

 

獄官:小神參見顏帝聖駕!

 

邱生:學生參見獄官大人聖安!

 

獄官:賢士免禮!請顏帝與宣筆隨吾入三殿參觀。

 

邱生:〈一行三人漫步於地府,耳邊傳來陣陣悽慘哀嚎聲,聲聲悲悽,令人悲慟又心懼,眼前已是【割心小地獄】。〉

 

獄官:【割心小地獄】已到!小神尚有公務在身,先行離去,由叉將為賢師徒開路。

 

顏回:獄官公事要緊,先去忙吧!

 

邱生:〈此獄當中,原本男女健壯,一到此獄臉色立即發青,皆被獄卒強押進入,雙手捆綁,雙腳亦綁在巨石上,獄卒手執奇形怪刀插入男女心臟,並起出鮮紅心臟,於器皿中磨碎,並放置在地上,乃有狗兒、豬隻前來爭食。而這些男女尚未死亡,乃全身抖動,面色蒼白且哀聲載道,掙扎多時後,漸漸死去。

 

隨後被潑「還魂水」,但見男男女女再度被押往其它小地獄受刑。〉

 

請教叉將!可否訪問一下受刑人?

 

叉將:可以。

 

邱生:隨即帶來一名看似體態輕盈,又皮膚皎好、面貌秀麗之中年婦女。

 

叉將:許氏!暫時讓妳休息,今時陽間道場前來著書訪問,最好老實將罪行說出來,否則,後果妳是知道的。

 

許氏魂:快救我!給我水喝。

 

顏回:吾帶來(甘露水),妳儘管飲用。

 

許氏魂:輕鬆多了。感恩大仙相救!

 

顏回:既然如此。待會吾徒提出一項問題,妳就回答一項。

 

許氏魂:沒問題。但是我好久沒吃東西了,可否給我什麼東西可以充飢?

 

顏回:吾有(安神丹),妳速服下吧!

 

許氏魂:舒服多了,力氣也感覺到了。感恩大仙相助!

 

邱生:請問這位大嫂!妳是何名字?

 

許氏魂:小魂姓許名增娘。

 

邱生:許增娘是好名字,生前做何行業?為何淪落至如此地步?

 

許氏魂:大德啊!我在世本是農家女孩,在家善盡孝道,侍奉父母從來不敢懈怠,怎知父母相繼別世,遺留三名弟妹,需要我顧,彼時我年方二十,弟妹最大亦不過十一歲,根本無法謀生。

 

時至一日,省城有米舖在徵丫嬛,於是我去應徵,果然即是錄取,從事燒菜及陪侍小姐生活,因年紀相近,未久無話不談,情同姐妹;而小姐經營商行深受員外肯定,而交與管帳重任。

 

約數載後,小姐招婿,自然便要有所疏離,而我乃憑本身姿色漸進誘惑姑爺,並於府中祝賀員外六十大壽忙碌時,正巧姑爺飲醉,又眾人皆在前廳招呼而無人注意,我乃將姑爺帶回我房中;並在接近凌晨時佯裝被姑爺欺凌,假裝可憐模樣,經姑爺苦苦哀求不得傳揚出去;我見計策成功乃假意答應,但必須每月固定一筆贍養費,雙方達成協議。

 

後來員外及夫人相繼過世,我已前後獲得無數銀兩,並在家鄉置產不少。在一次參與廟會受佛法薰習,乃後悔不該利用員外和夫人與小姐對我信任與照顧,竟然謀事不忠貞。但此時我已身得急病,一病不起,享年未足三十歲。

 

魂至地府,接受各種刑罰,如今來到【割心小地獄】,每日要飽受割心磨難之苦,真是痛苦,快救我出去。

 

顏回: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時候不早了,也該回道院!

 

叉將:恭送顏帝及宣筆回鑾!

 

邱生:拜別叉將大人!

 

(正當師生坐上車之時,忽然間許氏一副憂愁又誠懇模樣擠進來,並請求慈悲予以救渡。)

 

但我也無能為力!

 

顏回:許氏!妳可是真心悔改?

 

許氏魂:小魂絕對是真心悔改。

 

邱生:不一會,文判官前來。

 

文判:小神參見顏帝!

 

顏回:文判官免禮!有何事嗎?

 

文判:小神前來巡監,見眼前這名罪魂許氏,乃尚有一個月刑期,請顏帝不要為難小神。

 

顏回:吾不為難你!此許氏參著寶書有功,又未犯人命債,且真心懺悔,  吾自行與閻君商議,並呈報  玉帝定奪。

 

道院已到,  吾徒靈投體!可。  吾回!

 

邱生:學生恭送夫子聖駕!

 

 

 

顏回夫子                       九十四年九月十四日

第九章  仁德

 

仁者平易近人,團體若有仁人領導,團體必受擁戴;而國家若有仁君,則百姓富足,少遇盜賊,所謂:民富國強。

 

仁君當推唐太宗《李世民》,執政以來,尤其肯聽諫言,故免去許多錯誤之決定。唐太宗有座右銘:「以史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並且常研究往昔歷代史籍,對待國民施行仁政,賞罰更是分明,實為一代明君,史稱【貞觀之治】。

 

對待降兵仍能善待,未加欺凌,故深受眾心。將士各個置之死生於度外,邊防更是鞏固;雖有部份外邦時降時亂,仍僅止其亂而未奪其權,更從未藉故抗亂而滅人種族。對待國家將士常適時予以賞功;茍有過失若未損及百姓利益者,皆能輕判其罪。一旦發覺有貪贓枉法者,絕不容情。

 

君王之仁風,由唐太宗《李世民》表現得名符其實,更知提拔有功戰將,但不慎誤殺朝廷命官而獲罪淪為死犯,尚給予一線生機成為帶兵之將官,以將功贖罪;是故,更獲得民心的擁戴。

 

 

 

顏回夫子                       九十四年九月廿一日

第十章  仁風

 

「仁者」仁民愛物,因民而親物,仁慈之心,乃由心念散發,造作於身體外在之善良行為。所謂:「君子遠庖廚」,更是仁德之具體表現;亦因為有仁人君子在,方才不淪為「弱肉強食」之社會。

 

在上位者因仁慈,能知體恤下位者之勞苦,並適時進行慰勞與鼓勵,則能促使下位者做事更加忠實與盡心盡力。

 

然而居下位者,若能善盡職守,推己及人,善加關照黎民百姓,並適時伸出援手,予以協助有疑難民眾,或代為向上級申請一切事宜,此乃仁人君子理所當為也。

 

又仁者樂山,蓋因山為靈氣所聚集之,又為隱士所喜好處,古來欲成仙道必擇山居,遠避俗塵之紛擾與繁華之誘惑,專心在修練上,再則居高臨下,頓時可覺一切萬物皆為渺小,追名逐利難恆持久,仁德心量因此展現出。以仁善心對待萬物,更視萬物為平等佛性無差別,為人事開始積極,凡事不再妄求;「正思惟」勇於面對一切阻障,雖阻礙重重,始終不改仁善慈眉精神,並知努力克服種種困境與難關,寧願自我犧牲一切,亦不願意有任何眾生因我而失去一切,仁風之至極也。

 

一人行仁,終身無殺生念頭,更無計謀損人之心。一方行仁,地方上能漸見昌明,仁之義也,天下居安定,處處現吉祥也。

 

 

 

顏回夫子                        九十四年九月廿八日

第十一章  堯帝仁德證天官

 

聖示:今夜帶領宣筆遊訪【三官殿】!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夫子聖安!

 

顏回:賢生無需多禮!平心靜氣,隨  吾來。

 

邱生:〈隨夫子身後登上法船,船身大如月輪,共有三層,底層站立許多將領兵士;再隨夫子登上頂層,四周可見雲海飄飄,景緻怡人,掌船者非常眼熟,原來是《開台聖王│鄭王爺》!〉

 

學生見過鄭王爺!

 

鄭王爺:賢德何需多禮!快上座。

 

顏回:鄭道友久違了!

 

鄭王爺:前輩客套,還請不吝指教。

 

顏回:不敢當。

 

邱生:王爺啊!您不是鎮守在鹿耳門,為何可以駕法船上天庭,難道不怕被檢舉?

 

鄭王爺:賢德有所不知,吾雖然是駐守鹿耳門,卻亦奉命巡視台海上空之治安。

 

邱生:可是台海好像並不安寧?尤其滿天(惡鬼、邪靈),治安如何安定?

 

鄭王爺:這些吾可不管,因為這些惡鬼、邪靈,全是台島眾生感召而來,吾僅針對無故侵入台海之怨靈、魔祟。

 

邱生:為何會感召惡鬼、邪靈?

 

鄭王爺:不就是因為(殺生無度、奸淫敗德、欺上瞞下、心口不一、忤父逆母、打胎溺女、詐騙)等,層出不窮,故感召邪祟而來。

 

邱生:如何才能制止?

 

鄭王爺:乃需(仁、德)彰揚於世。

 

顏回:【三官殿】已到,吾等先下船。

 

邱生:〈師生二人走下法船,在【三官殿】外,已有仙官迎接,仙童、仙女獻花、供茶,茶香清淡,略帶甘苦,應是﹝靈芝茶﹞。〉

 

仙官:小神恭接顏帝聖駕!

 

顏回:仙官免禮!快帶路。

 

邱生:學生參見仙官!

 

仙官:賢德無須多禮!請賢師徒隨  吾來。

 

邱生:〈一行數人,緊跟在仙官身後,進入【三官殿】,已有三位聖者,正坐在中堂。

 

左右擺設桌椅,排滿各式茶點及飲料,有﹝鐵觀音﹞口感清香,入喉生津;有﹝椰子﹞清涼香甜,﹝果凍﹞帶有草莓、芒果口味。〉

 

堯帝:賢生啊!餐點可合口味?

 

邱生:來者可是天官堯帝?晚輩失禮了。

 

請問堯帝,如何能讓(仁、德)顯揚於世?

 

堯帝:「仁者,慈也。德者,禮也。」慈心之人對下教之以(愛),授之以(信),能信守承諾則心必然誠,行事實在穩健也。拘於禮者,(四維、八德)則(非禮不視,非禮不聽,非禮不言,非禮不動),以此四禮待人不敢輕率,戰戰競競,慎獨工夫日深,德業日重,正念正行,於是仁德彰揚。

 

一人如此,一人永受福德,(行住坐臥)皆吉祥;一家如此,家庭興旺恆遠長;地方如此,則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一國如此,國強民富庶,而後天下太平也。

 

邱生:聽來容易,作時難,只有盡力作好每個人之本份,行仁於週遭而已。

 

堯帝:是啊!每一個人將自己本份做好,便能漸成安邦之社會也。

 

顏回:是啊!只要每一個人都遵守(四維八德),則能國泰民安康、四時無災、風調雨順也。

 

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了。

 

邱生:弟子恭向堯帝辭駕!

 

顏回:向堯帝辭駕!

 

堯帝:回去罷!

 

顏回:道院已到,吾徒靈投體。可。  吾退!

 

邱生:學生恭送夫子聖駕!

 

 

 

顏回夫子                         九十四年十月五日

第十二章  自私自利找罪受

 

聖示:今夜帶領宣筆遊訪【地府四殿】。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夫子聖安!

 

顏回:賢生無需多禮!隨  吾來。

 

邱生:〈師生一前一後坐進小巴士,一路上坡行到一所公園下車,走近電話亭旁,改搭地下鐵,一路上風光明媚,只是多了一股憂傷氣息;到【奈何橋】前不遠處,轉乘烏龜車,慢慢走向【奈何橋】。在【鬼門關】改乘電梯直下地府,在四殿之處開門,走出電梯,即聽見四周哀號聲,聞之毛骨悚然。〉

 

文判:小神恭迎顏帝聖駕!

 

顏回:文判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文判聖安!

 

文判:賢生不必多禮!請賢師徙隨吾前來。

 

邱生:〈一行三人步行至【飛灰塞口小地獄】,許多人被一陣突來之飛砂吹進口中,滿塞其嘴,為求輕鬆,只得將飛來之灰沙吞進肚子裏;經過一會兒,又被飛來之沙吹塞滿口,真是奇怪!〉

 

文判:其實也沒什麼好奇怪,此般人在世時原本擁有一些土地,本身不務農,卻又不肯租給他人耕種,任意荒蕪廢棄,因此判入此獄。

 

邱生:自己的田地不想耕種而閒置,應該不至於獲罪吧?

 

文判:言差矣!俗世中有許多人為〈炒地皮〉,雖然本身從不耕種,卻刻意買了許多筆土地,放著任其荒蕪,伺機抬高售價;使真正欲耕種者,買不到土地耕種,連租都無法租用,最後自己卻以各種關係〈變更地目,或作都市規劃〉圖利,皆需至此獄住上一段時日,無需收費。有些人則是將祖先遺留之田地,任由廢棄不耕,至使雜草叢生,飛沙走石,故需至本獄住上一段長時間。

 

邱生:再走到【灌藥小地獄】,許多人被強灌〈藥水、藥粉、藥丸〉,其中有男、有女,有一些老人,是不是生病不肯吃藥的關係?

 

文判:這是在世時,家中有私藏〈藥材、藥粉、藥丸〉,見人有急需要用,吝嗇不提供出來,或者高價出售。

 

邱生:自己家私藏的藥,本來就是自家用,為何不提供也有罪?

 

文判:雖然藥物私藏欲為己家用,但是遇到有人需要時,卻不肯發慈悲心救人,使他人因此延誤醫治之黃金時段,或因此喪命,或因此留下病母等後遺症,故必至本獄。本獄將善盡地主之誼,讓其免費住宿甚長時間或十年或三十載,並每日提供最好之飲食:藥水、藥粉、藥丸,能吃多少便有多少。

 

另外也有一種人,明明自己家中,秘藏有極為有效之〈治病、療傷〉方劑,卻藏私於己,不肯傳授出來。

 

邱生:私家深藏祕方,本來就是為了讓後代子孫有謀生來源,私藏不獻,怎麼也會獲罪?

 

文判:話是不錯。但是私藏祕方,許多人根本不肯傳授於人,或者有子孫卻沒人肯從醫,無端使良好醫方失傳,更常讓擁有祕方之子孫,走向不需要那些祕方之區域定居,而讓需要那祕方之區域,失去良好療治之方劑配方。或有因此失傳之虞,使醫術代代不佳,故需至本獄長期居留,不需申請移民證,保證能落地接待。

 

邱生:看來無論是行醫者,或各行各業都要盡心盡力去做,不做則傳授給有緣者去承接使命。手中田地夠耕種就好,太多也沒必要,不妨捐贈給慈善團體,或分配給有心耕種之貧困人家,以免荒蕪田地,獲罪而不自知也。

 

文判:沒錯。奉勸世人千萬不可因為欲置產讓其升值,而使良好土地荒棄其中也。

 

顏回: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邱生:學生感恩文判恩師指導!

 

文判:能使世人受益,吾亦臉上有光,何必言謝。亦恭送顏帝聖駕!

 

邱生:剎時坐進〈磁浮列車〉直往道院。

 

顏回:道院已至,吾徒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夫子聖駕!

 

顏回:可。  吾回!

 

 

 

顏回夫子                       九十四年十月十二日

第十三章  大愛

 

「愛人者,人恆愛之」,所謂:「推己及人」,又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真心所愛,心並無偏頗。

 

正如父母親之關愛、惜憐兒女,皆出於至誠,無論男女皆為懷胎十月之辛苦而生,故在對待上,從無偏愛,亦不思回報。兒女在父母眼中,一律平等,然而人與人之間,亦應該如此,正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便是對世間付出關懷與照料,有緣者理當關照,無緣者更應伸出援手。(修行百年、讀經千年),便只在求實踐經中義理,落實在生活中,如此簡單之作為而已。

 

大愛不分老少,更無國籍界限,凡是需要我的,我義不容辭,鼎力相助。一人如此,災之遠離;地方如此,禍端不生;一國如此,劫厄滅除,而人人和樂。所謂:「虔誦聖經福自臨」,而世人若能落實於日常生活之中,將「聖典義理、五倫綱常」,實踐於生活,則福必自在。心中有愛,四海之內皆兄弟,而步步受歡迎,所在處處樂融融,紛爭不再,相對人人互助,不分你我他,分工合作,不求名利,僅知各展其長,各盡己能,於是,愛心充滿世界,人間處處皆祥和也。

 

 

 

顏回夫子                       九十四年十月十九日

第十四章  愛德

 

在紅塵俗世上,欲戰勝敵人,必須用「愛」,亦即以愛心來感化仇敵。

 

近代世俗提倡「愛的教育」,師長對於學童,必須付出(耐心與愛心)去關懷,去照顧每一位學童,使其薰陶在愛的教育下,能自發性學習。在「家庭」為人父母,更需付出(時間與毅力)去教育子女,並帶動學習,促進親子間之良好互動關係。

 

面對環境不佳,理當隨手撿拾垃圾,令周遭環境,漸得(清潔與清新),則處之必然(心曠神怡)。在角落裡,難免有孤寂無依之老幼婦孺,乃需付出(關懷與愛心),去協助改善其生活所需,使之無所遺怨。人人如此,何患社會不安寧?愛之光輝,能撫平創傷;愛之光輝,能化(干戈為玉帛),也只有將(愛心散播天下),方能處處見溫馨。

 

「我愛人人,人人愛我」,欲得他人之敬愛,必先去敬愛他人。愛從自己做起,將愛擴及對萬物的關愛,一飛禽一走獸,皆如同我手足一般,對於弱勢族群,更以愛的付出,使之感受人生溫暖,而不孤單;「推己及人」乃以對待自己的心,去對待一切眾生,於是愛之光芒,便閃耀在每一天,而(祥和)則時時散發,天下因而太平也。

 

「愛」乃是至高至公之愛,不因(血緣)而偏愛,不因(師生)而執愛,不因(眷屬)而溺愛,在真愛的對待下,「人人平等」,不分(你我他),不分老與少,亦無男女有別。愛之於心,施之於身,而無私對待,則愛心普及,人人響應也。

 

 

 

顏回夫子                       九十四年十月廿六日

第十五章  仙洞拜訪周文王

 

聖示:今夜帶領宣筆遊訪仙洞,拜謁周文王:姬昌。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夫子聖安!

 

顏回:賢生免禮!速隨  吾前來。

 

邱生:〈師生二人坐上通天巴士,一路上景色怡人,穿過雲海,亦不怕被淹沒,又穿過雲層,更不怕撞壞車子而發生意外。〉

 

司機啊!衝啦!

 

〈一會兒駛進【玉虛境】,改搭蓮台小馬車,一路上有花、有樹,又有池塘及湖泊,從湖邊換坐郵輪,在郵輪上有許多【將官打扮之人員,也有儒士打扮的,也有帝王打扮者,最多是僧侶打扮及道士打扮人員】;在吧台上擺滿各式點心及咖啡、茶,也有人蔘茶,飲上一杯人蔘茶,氣味芬芳,入口清爽。

 

一會兒郵輪已靠岸,師生二人及隨船有些王侯將相,皆下船逍遙而去;經過一段路程,終於來到一處類似山洞處,但內部卻寬而廣且深,在山洞內有許多人,正在辦公,洞外有匾曰:【逍遙天總樞處】,往內經過許多洞府,來到一座莊嚴仙洞,匾曰:【博愛府】。進入府內一陣陣檀香味撲鼻,在旁有〈靜心室、閉關室、會客室、經藏室〉,但見有一位中年人,身著漢服,頭戴帝冠,身穿龍袍,在卜算吉凶,身旁有仙童出來迎接。〉

 

仙童:小仙童參見顏帝聖駕!

 

顏回:小仙童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仙童兄!

 

仙童:不敢當!對了。主公靜修,方才已出定,容  吾先通報一聲。

 

顏回:有勞小仙童通報。

 

邱生:〈但見仙童向中年人交耳,一會兒仙童乃出洞來。〉

 

仙童:奉主公之命,請顏帝及宣筆入內。

 

顏回:久違了!姬昌道友。

 

文王:原來是顏淵道友,請坐!身旁這位少年才俊,想必是仙界傳揚多時之宣筆了!

 

顏回:正是吾門下學生宣筆:邱生原章。還請道友不吝指導才是。

 

邱生:學生參見姬昌王爺聖駕!

 

文王:賢生免禮!賜坐。

 

邱生:今時學生正奉玉詔,著作寶書《歸真罡》,今著作到了〈愛〉字篇,竟然來到此地,有緣面見姬昌王爺,實是三生有幸,想必是王爺對〈愛〉字,有獨特見解與實踐。

 

傳聞姬昌王爺治理之城市,可以「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且對於觸法者,皆不禁閉而百姓自相約束,必定有什麼秘法?或有不為人知之酷罰,而人民懼於嚴政而不敢越矩?

 

文王:吾從未施行酷罰,該論的是因為吾實行〈愛〉字,吾實踐大愛,是故國家不嚴治而百姓自有規律,對於百姓不加刑罪而能安定。

 

邱生:有這麼簡單就讓百姓聽話嗎?

 

文王:當然了。在吾帳下的文吏、武官,個個自重、自律,從無貪枉之徒,更無擾民之輩,於是百姓便能和合於官府,形成官民一家親之國度。

 

邱生:怎麼可能讓〈文吏、武官〉全部聽從命令做事?

 

文王:當然有一個訣竅,那便是〈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對於有功於社會之〈官員、將士〉,必賞其銀兩以安家;對於百姓有功於社會者,必減其稅賦;是故官員辦事更盡心,百姓管理社區更有勁,將士巡防更有神。對於有過者,必定罰以勞役,甚少處予刑責,最多是集中與大眾區隔,且日日勞役,任誰也不願意,形成百姓相互監督與鼓勵現象,是故社會安寧而達到夜不閉戶也。

 

邱生:就這麼簡單,便能達到夜不閉戶了。

 

文王:當然亦有配套方法,那便是〈民有、民治、民享〉,當地方上有了新發現、新產品,必定由官方協助大量生產,並官辦貿易,讓百姓減少運輸之負擔,於是百姓更樂於研發新產品,從事生產工作,而官員亦不至於有閒散者,及工作緊密之差異太大;因此人人富足,且因道法遍及全國,人人深知因緣果報所在,更明知十二因緣之可怕;是故,人人由心發起善念,民風更加誠實及廉潔。

 

邱生:聽說「居上位者若正,居下位者必然正」,是否因為王爺本身作正,所以下屬亦皆作正?

 

文王:此話是不錯,但是並非居上位者正,而居下位者就會正;而是上位者在用人時,審慎人格及操守,並時時考察,一旦有人員觸犯法紀,為防因權勢坐大,故必降其職,而另升等有操守者,因此為官者便不敢違法亂紀。

 

由於政通人和,百姓更勇於檢舉不法,一經檢舉,追查屬實,無論職位高低,吾皆授權所犯當地,交地方官嚴審主從一干人犯;若犯在京城,則交由刑部嚴審,故並無官官相護之情事發生,更不會發生〈不怕官只怕管〉之劣行為,因為〈高官、小官〉,人人可督促;故仁民愛物之風盛,普及於天下,因而國富民安定也。

 

邱生:感恩姬昌王爺指導。

 

顏回: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了。

 

文王:恭送道友及宣筆回鑾!

 

邱生:學生拜別姬昌王爺聖駕!

 

顏回:道院已到。吾徒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夫子聖駕!

 

顏回:可。  吾回!

 

 

 

顏回夫子                       九十四年十一月二日

第十六章  害人失愛罰熱惱

 

聖示:今夜帶領宣筆遊訪「地府四殿」。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夫子聖安!

 

顏回:賢生無需多禮!速隨  吾來。

 

邱生:〈師生二人坐上氣艇,順著水道往下滑,氣艇三百六十度迴轉,有點暈。〉夫子啊!您老人家有無暈船?需不需要吃暈車藥?

 

顏回:吾身體尚健朗,無需要,待吾飲上〈甘露水〉,服上〈養心丸〉便可。

 

邱生:夫子啊!有好康的要分享,怎可暗摃?

 

顏回:好。接住〈養心丸〉。

 

邱生:夫子啊!養心丸服用後,心血順暢,氣息綿長,活力加倍。

 

〈眼前已到「七殿」,文武判官前來迎接。〉

 

文判:小神參見顏帝聖駕!

 

顏回:文判官免禮!

 

武判:參見顏帝聖駕!

 

顏回:武判官免禮!

 

邱生:學生宣筆:邱原章參見文武判官聖安!

 

文武判:賢德免禮!請顏帝與宣筆隨吾等前往遊覽一番。

 

邱生:〈一行四人慢步走於幽暗奇異之廣場上,四處傳來呻吟聲、哭泣聲及哀嚎痛苦聲,一會兒來到一處非常廣大而滿佈鐵樹、銅椅、石桌及燒紅之鋼板做成之眺望台內,瞬間燒焦全身,哀號不已。

 

有許多人坐在銅椅上,看似發呆,後來又產生煩燥,進而焦慮不安,開始搥心撞頭,急奔向鐵樹重撞致皮開肉綻,骨肉分離,才於呻吟中氣絕,屍骨仍直奔向鐵樹,直至骨筋分離才休止。

 

有許多人在石桌上取出鐵砂飲用,而一股熱度昇高,而飲砂人面顯憂愁苦惱,並猛飲鐵砂,痛苦不減反增,最後哭泣喊叫,經過許久便前後翻騰並做擊地狀,全身上下重擊,時而自挖眼睛,時而自扯耳朵,慘不忍睹。

 

有許多人一一走進熱紅之流砂池中,但見愁容,而每加深愁思,便往下沉一吋,直至痛苦萬分,而身體孔竅,被流砂擠壓到血水湧出。〉

 

判官恩師啊!為何這個地方未有刑官,亦無刑具,然而這許多人卻痛苦憂愁到死呢?

 

文判:此獄名叫「熱惱大地獄」,不需刑具,自感熱惱,不必用刑,業力自處極刑也。

 

邱生:如此奇特之獄所,這些人在世又是犯造何等罪業,死後來此熱惱大地獄,飽受業感之慘苦?

 

武判:凡是有人在生前盜取棺木內之衣物、寶飾,死後必來此獄受大熱惱之苦。

 

顏回:是啊!別人的東西,本來就不該未經同意,卻據為己有,何況死人遺物。人身既死,何忍再奪其衣物、寶飾,令死後身心不安寧,起苦惱,起嗔恨。

 

邱生:如此說來,人已死後,其靈神尚執守其衣物、寶飾,雖然無法守護其遺物,魂神卻依附每一件屬於自己的東西。

 

文判:沒錯。奉勸世人,若不是自家祖先遺物,切莫任意移動,以免後悔莫及。

 

武判:雖然是自家祖先遺物,欲移動,仍需經由族中長者會商,並由長者請示祖先,該遺物應如何處置?或承傳於何輩份子孫?

 

邱生:是否僅有盜取棺木內衣物、寶飾者,需到此熱惱大地獄受苦?

 

文判:甚有生前盜取死屍或死骨,圖利作藥者,死後必到此獄受大熱惱。

 

邱生:盜取死屍或死骨作藥,一旦其陽上親人掃墓,遍尋不著,心攻火熱,急燥不安,於心何忍?

 

顏回:死者已矣,入土為安,不肖商人卻專盜死屍製藥,或自用或販售給知情與不知情之人們使用,使死者靈神不安,嗔恨日熾,何苦來哉?

 

邱生:是否尚有其他罪業者,須入此獄?

 

文判:凡是將童養媳賣人當婢女或小老婆,影響其一生幸福,必定到此獄受大熱惱。

 

武判:是啊!童養媳不喜歡,亦應妥善照顧或依其意願,代覓良人以合婚;豈可任意賣給人口販子,行徑乖張,卻無人可治,實在感嘆。

 

顏回:是啊!人是有思想、有感覺、有情感的存在,人皆欲自由自在,何以因為小時童養媳,長大不喜歡,而任意賣人,此已喪失為人資格;非但是童養媳,連同僅是男女朋友,甚至是有名份之妻兒,更不得有此劣徑,而自斷為人之路也。

 

邱生:是否尚有其他罪業者,須到此獄?

 

文判:尚有。諸如:取婦人身中之大棗吞服者,則需到此獄受大熱惱。

 

武判:正是。凡是喜好吞服生靈乃至於〈胎兒、胎盤、臍帶、臍血〉者,其口有如婦人之陰戶,故當至此獄受大熱惱。刑滿後,再依各業解往各小地獄受刑,諸刑滿後再解往第八殿,繼續接受審查,是否有與八殿相關之罪業,再做審判。

 

邱生:是否尚有何罪業,須到此獄大熱惱?

 

文判:若有人任意讓情深意合之有情人,或是親愛之人分離,不讓其等相認或見面者,死後必到此獄受大熱惱。

 

邱生:犯造此等罪業,有些人是累世所犯,今時根本不知,而有些人後來知懺悔,如何救治解業?

 

武判:世人可以積極持行放生,達百萬之生命以上,算是解下最輕之罪業,並勤持經咒與佛號,用以迴向化解些許此等殺孽。

 

邱生:只要行善達到這種程度,便可無事了嗎?

 

文判:「陰律」必先將所造功德,先抵沖其他罪業力,至於此等罪在不赧,但若能真誠行善,修身立德,並護持正法,樂於進德修業者,或能在有朝一日,解除此種重罪,但最基本必須由自己立志累積放生達百萬條生命,此放生生靈,必須是遇危機而有能力迴避逃生之生命,方算是放生有百萬條生命之列也。

 

邱生:感恩二位判官之解說。

 

顏回: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文武判:恭送顏帝及宣筆回鑾!

 

邱生:拜別二位判官!

 

顏回:道院已到。吾徒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夫子聖駕!

 

顏回:可。  吾回。

 

 

 

顏回夫子 降                     九十四年十一月九日

第十七章  信德

 

信者,「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信守諾言之謂也。

 

守信諾之人,必對於所說之言語行為一致並做絕對負責,於是一個有信用之人,從不輕易說出本身無法落實之語言,更不會空口說白話,遇事而強辭奪理。君子重信諾,「信用」攸關個人名譽,更連帶攸關父母雙親之教養,君子守諾言,凡是允諾之事必定盡全力付諸行動,務求實踐,不使允諾之事形成口號,落於妄言。

 

一個重信用、肯負責之人,做事當然有始有終,對於負責事物,貫徹到底,盡心盡力,務求圓滿為止,因此方能受更高人之尊重與託付;因為勇於負責,凡事全力以赴,且重信譽,因誠信而有德,因德而有道,因道而盡心。於是得君子風範,薰陶世間,冶養心靈而付諸於行動。

 

人若無信用,食言而肥,出言反爾,令人厭惡,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又何敢交付重要事務於斯人。因此名譽漸差,人緣漸疏,是故君子重信諾,因守信而人人樂於親近,亦方肯託付重要事物於其身,因事物在守信之人的手中,將被當成珍貴事物一樣,謹慎並能迅速有效之實現並圓滿之完成,世人若人人守信諾,便不再有欺詐不實之事件層出不窮也。因為世人喜聽不實之美言,反而不喜歡真實之逆言,於是欺詐諸事叢生,能不自疚乎?

 

願人人重視信諾,讓君子之德風再度普及也。

 

 

 

顏回夫子 降                   九十四年十一月十六日

第十八章  信誠

 

信者,必誠而行之有實,足以重付也。子曰:「言而無信,未知其可也。」一個人不守信諾,不知道他如何在社會上立身處世?人重在守信,「信用為誠實之本」,無信者人人鄙視之。

 

曾子曰:「與朋交而不信乎?」朋友有義,貴在守誠,信守言諾,舉手投足之間,皆充滿誠實信譽,人格因此產生,人人皆尊重欽敬。

 

子曰:「言而不怍,則為之難也。」一個輕視承諾,對於本身所說過的話,答應過的事,從來不肯去認真造作,從來不負責任,若要將事情託付給他,恐怕很難去實現吧!因為對於本身所講過的話,有時在事後,加以否認強辯,則怎麼肯真心做事呢?又對於答應過的事,從來不認為我應該必須去做,如此將大事交由這種人,恐怕也很難有實踐及完成的一天也。

 

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民,未信以為戾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一個仁德高尚、操守深重的仁人君子,在其位者,上需事君,下需統民,在本身尚未取得全民的信任時,千萬不可使人民勞動,以免被認為苛政暴虐,則將怨聲載道,擾民不安也。在未取得上級的信任時,千萬不可任意說出上級有缺失之處,將會被認為是誹謗,而加以怪罪;因為本身德性不彰,又不守信諾,更未落實曾經允諾之事,致使失去信譽而不得眾望。

 

是故,君子重信諾,言出必行,難行必不言,既言之,則能盡力而實踐之,以衛護信誠也。

 

 

 

顏回夫子 降                   九十四年十一月廿三日

第十九章  在世誠信證天人

 

聖示: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夫子聖安!

 

顏回:賢生無需多禮!隨吾前來。

 

邱生:〈師生走進一架七四七型飛機,在椅背上有液晶螢幕,正在播出「蓮花舞」,許多仙女正在婆娑起舞,手足舞動,步法美妙。

 

一會兒,有服務人員前來,推著一台車,排滿許多物品,有老實果、虔誠茶、信德水,邱生隨手取上一杯信德水,飲之神清氣爽透心涼;又咬下一口老實果,清香多汁,甜而不膩,頓然一股清心之意湧上心頭。

 

一會兒飛機停穩,師徒二人走出機艙,眼前乃是【天佛院】,有仙官已在前方等候。〉

 

仙官:小神恭接顏帝聖駕光臨!

 

顏回:仙官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仙官聖駕!

 

仙官:賢德無需多禮!請顏帝與宣筆隨吾進入【天佛院誠信司】。

 

邱生:〈一行三人大步前進,到了【誠信司】,只見司內坐了許多天人及仙吏,皆面帶慈容,正在審查世間修行者之誠信考核。

 

只見有十疊約百冊之修行者的記錄,被排放在誠信不合格之架子上,僅有少數一、二冊放在誠信合格之檔案裏。在另外一邊則是未有固定宗教修持或無信仰者之名冊,亦有大多被放置於誠信不合格之架子上。〉

 

請教仙官!為何名冊多數不合格?其中原因何在?

 

仙官:喔!這是因為世間人欠缺誠實及信用所致。

 

邱生:世間怎知有信實不合格?不都是一樣的臉孔嘛!

 

仙官:是的。人的臉孔都差不多,但心卻相差甚多,許多人常常言而無信,故誠信度便不合格。但今夜並非在論不合格處,而是必需訪問一些因為守信用、心誠實而得以證道之天人。

 

邱生:〈未待仙官話畢,已被引領至會客室。吃盤炸香菇,口齒留香;飲一杯靈液,滿腦清淨。有多位天人,正坐於眼前。〉

 

請教前方這位仙人,有何因緣至此?

 

天人甲:我是台中人氏,姓高,在世時乃是鐘錶之攤販,雖然是攤販,卻是童叟無欺,更保證產品之品質,與店面之產品相同,如有差別,則包退包換,一生中多是盡將所得佈施濟困,因此到老,尚無法有專屬店面。百年後,仙佛帶往地府審查,因在世誠信,又肯佈施行善,乃令走【金橋】到此,常修佛法道理。

 

邱生:原來做生意,不欺不騙,有此善德,亦能升天。這位仙人又是如何來此?

 

天人乙:我是桃園人氏,家中開小吃店,時常熱衷找人參與標會;雖然不是會頭,但是有一次被會頭倒會,因為與會者,多為我引進而被倒會,我並不因為不是會頭,而不予理睬,反而擔起責任,將所有會員之損失,全部依序清償完畢。並且對於答應過別人的事,就算再累再苦,也要將之完成,因此更獲眾人信賴。百年後,便被接引到此修行佛道。

 

邱生:原來並不是因為事情不是自己所為,就可以不管,必須考慮到,若不是因為我的關係,也不會害他損失了。

 

仙官:是的。雖然事情不是自己所為,但若是因為自己的關係,間接使他人有損失者,便必需負起賠償損失之責任,以為信實。

 

邱生:不知這位仙人又是如何來此的呢?

 

天人丙:我在世是銀行專員,因為長期理財,深知一分一毫皆不可差錯;曾經有多次代替同事換班,因其有事待辦;有一次乃應邀協助喪家,時間一到,我提前先到,只是請託者,有時自己太忙而忘了,吾盡力完成受託付之事,深得人際善緣。百年後,乃走【金橋】到此,修身養性再深造也。

 

邱生:原來連答應別人的事,能真心完成,也能證道啊!

 

顏回:是的。所謂「君子言必信,信必行。言而無信,不足為君子道。」因此出言必行實,承諾必應施,方足以言「誠信」也。

 

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邱生:拜別仙官聖駕!

 

仙官:恭送顏帝及宣筆回鑾!

 

顏回:道院已到。吾徒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夫子聖駕!

 

顏回:可。  吾回!

 

 

 

顏回夫子 降                   九十四年十一月三十日

第二十章  不守誠信入三殿

 

聖示:今夜帶領宣筆遊訪【地府三殿】。

 

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夫子聖安!

 

顏回:賢生無需多禮!隨吾前來。

 

邱生:〈師生二人走進一艘渡輪,隨即快速駛往大海,浪打船身,散發出綺麗水花。瞬間已靠岸,前方便是【奈何橋】。

 

只見【奈何橋】上人潮擁擠,尚未通行,已有無數人因相互推擠而掉落業海中。不遠處之【無奈橋】,寬廣而穩固,卻少有人經過,但從【無奈橋】經過者,皆被雷伯電擊,至全身焦黑,而喘息呻吟,虛脫之身軀隨後跌落業海,絲毫不比【奈何穚】好過。

 

師生二人,經陰差之引領,來到【鬼門關口】,進入電梯不久,門開則已到【地府三殿】,乃有文判官前來迎接。〉

 

文判:小神恭迎顏帝聖駕千秋!

 

顏回:文判官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文判聖駕!

 

文判:賢生免禮!請賢師徒隨吾四處參觀。

 

邱生:〈一行三人來到一處,名曰:「吸血小地獄」。有許多男女,大多是年青人及中年人,此小地獄中佈滿身體柔軟之吸血蟲,飛撲男男女女,盡吸其血,而令痛苦呻吟,揮之不去,不知其中因由何在?〉

 

文判:此乃是在生之人受業主委託,但是卻聯合同事詐財,違背道義,故死後來到本獄,受吸血之苦,正如業主飽受財損之身心苦惱一般。

 

邱生:受人之託,忠人之事,豈可背逆,非但失其信用,更失其忠義,受吸血之刑,著實令人憐惜。

 

〈再走到一處,名曰:「倒吊小地獄」,只見獄中男女盡數被倒吊於上,手腳無法著地,頭亦無法頂天,實為可憐。〉

 

不知何故而受倒吊之刑?

 

文判:凡是在世書寫匿名信,誣蔑別人,必來本獄受倒吊之苦;正如,在世顛倒是非,令人痛苦,今亦自遭其苦也。

 

邱生:無端加禍於人,受大苦報,罪有應得,但卻也令人婉惜。

 

〈在走道的另一處,名曰:「割心小地獄」,只見此獄男女一一被割除心臟,血流成河,哀嚎慘叫。〉不知何因?

 

文判:這些乃生前偽造退婚字據或書信,以幫人解除婚約,死後必到本獄受割心之報。

 

或做媒人,明知男女有疾,或種種不情婚嫁之問題,為賺介紹費,故意隱瞞,死後必到本獄。

 

或有故意隱瞞自己年齡,欺騙他人而結婚,其目的在貪圖對方之錢財與事業,死後必到本獄受大苦報。

 

凡原來未加註明也未簽名,偽造模仿他人簽名樣式,目的在減退貨以刪除帳目,使後人蒙冤受害,死後必到本獄,受無量苦。

 

邱生:原來在世時失去信用,死後會淪落於吸血、倒吊、割心等諸小地獄,受盡苦刑。但願世人能信諾誠實,謀事必忠,盡守職責,可免去死後被割心之慘報。

 

顏回:是啊!「誠實為成功之本」。福報要好,必須誠實,人緣要佳,亦在誠實;人生若無誠信,事多詐偽,勢必成為腐敗之社會也。

 

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了。

 

文判:恭送顏帝及宣筆回鑾!

 

邱生:向文判官辭駕!

 

顏回:道院已至,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夫子聖駕!

 

顏回:可。  吾回!

 

 

 

顏回夫子  降                       九十四年十二月七日

第廿一章  義格

 

義者,「天下為公」也。有些義德之人存私心用事,對象是公眾利益,卻亦能深具功德,就是「身在公門好修行」之真義,因而未嘗有私下授受之事發生。

 

昔時,魯公問孔子曰:「弟子孰有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早死,於今亦亡,未聞好學者也。」

 

何者「不遷怒」?例如:在外經商,常遇客戶登門退貨,或要求取消原先預定好要出貨之訂單,絕對不將一切過失認為是同業競爭或打壓之錯,應該全力要求審明其中因由。並且應該朝自己在哪裡有過失或貨品有何種問題?進而去改進。例如:在外工作,充滿壓力及人事紛爭,回到家絕對不能因為些許細故小事,便將不好之心情與臉色,遷移至對待家人之態度上。

 

但有些人,分明本身出了過錯,一旦事情被人揭露出來,卻將全部過失怪罪於別人身上,不但本身毫無仁德之心,亦失去禮義之德。

 

何者「不貳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過錯有分輕重,亦有不是刻意而違犯,亦有被人預謀威權脅迫而作為,或有業過造作於不自知,如此便不違「仁」。

 

然者,仁義君子,每造作一個行為之前,必定常思進退之門,一言語間必定常審核是正語、偏語,能以身作則,故「克己復禮」,於義未有不盡善。君子者親近「三益之友」,遠離「三損之朋」,而義之彰於益,行於處世之間,無有違也。至公至正,謀天下福祉,恐有稍怠,敢不迅速審理而請其明命,而後施上命於普天下共利之義德也。

 

況且義者「仁」之不稍離,可離不曰「義」,而無私欲稍存於心,行事在正在公,故曰之「義」也。

 

 

 

顏回夫子 降                  九十四年十二月十四日

第廿二章  義範

 

華夏民族自古以來,因為人人有禮有節,故稱「禮儀之邦」,而揚名於天下。「儀」者乃是有節有矩,二人之間互相對待,能合於義,始堪稱以「儀」;能表裡一致,〈身口意〉清淨,方足稱「義」,而仁者譽之。

 

與朋友交「誠」之相待,信守允諾,終不推諉;守義之人若遇不平事者,必定相助於萬一,不使怨積而行天下,仁義之風足以濟弱扶危,勿令遺怨追悔。

 

況今紅塵雖曰科技昌明,無奈違禮者日眾,犯義者日增,禮之在於親親,在於疏近之間,而他宗他姓之年長於我的長輩者,雖然並非我的血親,我仍然將之對待亦宛如本家血親長輩一般也;對於他宗他姓年紀比我幼小之晚輩者,雖然並非是我家親族之幼童,在對待上亦宛如是對待與我同家親族之幼童者一般,視如己出一般的親愛,能人人如此,則男有端、女有莊,絲毫不背離禮儀也,此後「義」始堪稱之也。

 

古云:「朋友妻不可戲」,對於朋友之妻不可欺凌或調戲,必須加以尊重,此為(守義)。更何況是在我家族的嬸嬸、嫂嫂,乃是我的叔父、兄長之嬌妻,見(嬸、嫂)貌美膚白,絕不可邪念起之,更不該單獨往返其住處,免得日後落人話柄,亦為(義德)之範圍。

 

謀事或受託,無所功勞,絕不接受祿酬於人,更不接受他人褒揚,乃及義也。凡是仁人君子,一言既出,必當實踐之,有「義」則信誠必定相隨。在地球村雖然居處有異,皮膚(黑白黃灰)雖然有別,但求真歸善,做事務求盡善盡美之心志無二也。

 

是故「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待人如待己,親切相迎接,於心中並無二種對待分別,但唯恐稍有怠慢之處而疏失之於儀;在買賣上,不論對象是兒童或老叟,寧願是我自己吃虧,亦絕不願意是我去虧欠於別人,在於義則「仁德」稱之也。

 

 

 

顏回夫子 降                  九十四年十二月廿八日

第廿三章  守仁行義入仙班

 

聖示:今夜帶領宣筆遊訪天闕!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夫子聖安!

 

顏回:賢生免禮!速隨吾來。

 

邱生:〈跟隨夫子身後,步行登上一架圓弧型而狀似飛碟之物,亮光四射;進入內部,只見寬廣高大,各處佈滿椅子及桌子。走進駕駛室,乃有許多身著儒士服及道袍、佛門袈裟之人員,忙碌的很,一會兒目視螢幕,一會兒操作按鍵及方向盤,忽然停止飛行。

 

師徒二人走進一道門匣,乃有光束推行,根本不必走動就能下機,眼前居然已到【東天修真閣】。有仙官早已迎接在側,見師徒下機,仙樂作響,仙子、仙女分班接迎,更有散花天女在前散花恭迎。

 

一會兒來到一座雅室,乃有文士打扮之仙人,身旁有無數童子、童女及侍者,而文士則一身輕逸,無所憂懷。〉

 

仙官:(顏帝駕到!)一時眾人起敬作揖。

 

顏回:各位道友請坐!今時乃是陽世道場《懿敕寶德大道院》著作無極寶書《歸真罡》之日,乃須採訪有關【守義】、【行義】之事,望能公諸於世,而重振正義於天下也。凡參與者,日後自有昇賞。

 

眾曰:願顏帝不須掛慮,吾等願盡所知而略述一二。

 

顏回:如此甚好。

 

邱生:見過各位仙長,眼前這位中年仙長,請教因何而得歸於仙班?

 

仙長:愚乃抗日份子,但因為家小業小,無法如大英雄們去對抗日軍,吾身為西醫,僅能暗地裡為一些英烈男女,免費醫療及暗藏於祕道,及免費提供三餐。

 

在吾生前,從來未被日軍發現抗日份子,在行醫生涯中,賺取日人及異國錢財,絕大部份銀兩乃提供抗日英雄購買軍火之用,因為如此因緣,身歿後乃直接被帶來仙界。

 

邱生:怪哉!為何只是提供錢財及醫療給抗日份子,就能登入仙班?

 

顏回:賢生無庸置疑,因為國家被外邦入侵,乃需有愛國愛民之熱血人士出面反制,而在抗敵中總有不慎而受傷,因為無畏施救人身體,免受傷害之後遺症,而能提早痊癒,再度為國家、為民族抗敵,乃大義行為。又提供金錢給愛國志士購買軍火,以強盛國家威勢,乃忠義之士,故功不可沒也。

 

邱生:另外再請教這位看來年紀約我上下而美妙可愛之仙姐,有何因緣能登入仙班?

 

仙姐:吾本是在越南做情報蒐集,再回報國家,在越戰時深入政軍內部,乃為幽靈人口,本為國民政府派探,數載光陰,亦無意間救回不少國軍成員及一些反共份子,因為身份特殊,乃與各層關係良好,因只能做些情報蒐集及暗地救人之工作,對國家也沒能幫上什麼忙。

 

邱生:這個更怪,只要蒐集情報及暗地救人,就能登入仙班。真怪?

 

顏回:賢生莫怪奇。當知深入敵方做情報蒐集,一旦被識破,乃有危及生命之險。況且一方面與敵人打好關係,一方面又要適時解救國軍之身子安全,暗地裡是工作及使命,明的又是國人痛惡之人,其處境可危又可憐。再者,無人體會其中辛酸,又生活必需靠自己處理,機緣好的可得軍晌,機緣差的便自生自滅,因為無人知悉。一旦派命長官不在,或惡意使成叛國,不是兩面皆危否?故其忠義可欽可佩也。時間不早,也該回道院。

 

仙官:恭送顏帝及宣筆回鑾!

 

眾曰:恭送顏帝及宣筆回鑾!

 

邱生:拜別仙官及諸位仙長!

 

顏回: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夫子聖駕!

 

顏回:可。  吾回!

 

 

 

顏回夫子 降                     九十五年元月四日

第廿四章  恩將仇報針穿心

 

聖示:今夜帶領宣筆:邱生原章遊訪不義而受報之地獄。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夫子聖安!

 

顏回夫子:賢生免禮!速隨  吾來。

 

邱生:〈緊跟在夫子身後,走進一輛車,快速直奔衝進大海之中,海水化為四方面,只見地熱之氣瀰漫,四處佈滿(珊瑚、貝殼),而地中央裂為兩邊,乃有強烈火焰外溢。師生隨車直衝大火而下,一時間突覺火焰分班排列,熱而無傷,眼前已到「不義地獄」。分有:碓心獄、挖心獄、啖肝獄、啖目獄、斬腳獄、剝手獄…等。文判已然在前等候之。〉

 

文判:小神參見顏帝聖駕光臨!

 

顏回:文判官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文判官恩師!

 

文判:賢德無需多禮!請賢師生隨吾四處遊歷。

 

邱生:〈走到一處「啖肝地獄」,許多男女被老鷹啖食,盡食其肝,而男女聲聲哀嚎,非常悽厲!〉

 

請問恩師!不知何故?

 

文判:此獄所禁,乃陽人在世受人恩惠,不思回報,更恩將仇報;不義之輩,既失心肝,死後當至本獄,接受鐵鷹啖食肝臟之苦刑。

 

邱生:何以「恩將仇報」,會來受此苦?

 

文判:世人只知享受他人給予之快速滿足及方便,但不知自己所受用之方便及成就,皆為許多人辛苦所換取。有人受貴人栽培,等到本身小有名氣及門路通達之時,竟處心積慮想除去恩人,並逐步併吞其產業,甚至於性命。如此之人,無心無肝,故當受本獄之刑。

 

邱生:〈來到一處「萬針穿心地獄」,只見男女有老有少,慘遭飛針穿孔之苦,針針入肉刺骨,穿心透背,全身宛如蜂窩一般,人人聲嘶力竭,有如所謂:「鬼叫魂」。〉

 

不知何故,受此慘報?

 

文判:獄長!帶上一名罪魂,聽候問話。

 

獄長:下官領令!

 

邱生:〈一行人坐在長椅上休息,旁有熱茶,各飲一杯。〉

 

真是清爽夠味!

 

獄長:回文判官!罪魂帶到。

 

罪魂:大人饒命!喚我何故?一切事件,我全已招供,並無虛情,請大人明查。

 

文判:罪魂汝不必驚惶,今日不是傳爾審案,乃讓汝將在世所造作過之不義事件,傳佈公諸於世,警誡世人,也好憑此早日積功脫苦。

 

罪魂:有如此機會,當然願意配合,但不知如何傳佈世間?

 

文判:今在汝眼前乃《顏帝》及陽間道場正鸞宣筆邱生,奉旨前來著書,汝速將罪行述說。

 

顏帝:吾帶有觀音大士所賜(甘露水),爾飲下說話。

 

罪魂:感恩顏帝!感恩觀音佛祖!

 

我乃是嘉義人氏,從國中時期便北上依親,然而在大學時期,與表姊同時愛上一名男子,但此男子卻有較偏愛於表姊,此後我每逢機會,便在阿姨及姨丈耳邊,述說些反面話語,使阿姨及姨丈漸漸對表姊及男友產生意見,後來限制彼等交往。而我則是一路上扮演雙方之好人,實際上只是借力使力,讓各自產生誤會及不至於對我有厭惡,後來我終於有機緣能順利與其男友交往。但此時的表姊,卻因為一時無法承受感情及親情壓力,乃意志消沉,最後精神失常,於一次意外中喪失生命。我亦因此在未久後遭受男友提出分手,而想不開尋短見;原以為一死百了,怎知死後受盡諸般痛苦。請救救我!

 

顏回:爾既已知錯,理當真誠懺悔,並甘心接受一切應受之罪罰,如此方能減輕因爾不義所犯之罪行,以及對無辜者有所公平,及公理所在。憶念從小接受阿姨及姨丈之照顧與培育,竟一己之私心及嫉妒,而讓一對感情深厚者,遭受生離死別之痛,情義何在?恩德如何回報?

 

罪魂:我知錯了。請阿姨原諒我!請姨丈原諒我!請表姐原諒我!我不是故意的。

 

文判:既知懺悔,就甘心歡喜服刑,日後記取教訓,切莫再犯。

 

顏回:時間不早,也該回道院。

 

文判:恭送顏帝回鑾!

 

邱生:學生拜別文判官聖駕!

 

文判:回去吧!

 

顏回: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夫子聖駕!

 

顏回:可。  吾回!

 

 

 

顏回夫子                      九十五年元月十八日

第廿五章  和風

 

「和」者「禮也」,佛云:「四威儀」,所謂:「行坐住臥」皆中節,又曰:「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在站與坐之間,可見其儀禮莊重與否?而禮節便可從中得知也。再者,一言行、一舉止間,乃足以洞悉其人禮節儀規之深或淺!

 

守禮節者,絕對不會高談闊論,亦從不造作說出虛妄不實之話語,而待人接物必定中肯老實,處世亦必定遵規矩、重禮儀節義;在一言語、一動作間,無不是勇於擔當負責,而有言語從自己口中說出,必定一一實行,有難以實行之事必定不輕易說出口,以免造成胡言亂語。

 

對待年長老者、年輕幼者,如同事己親人一般,不敢稍有怠慢,何況是有所欺詐虛偽之事,更不敢造作也。而本身從無守禮節儀規者,無論是在對待親人或鄰疏,皆是以自我為中心,我說了便算是,言不能中,行不能規,而經常違越禮節反而視若平常,亂綱紀、犯五常,因而處世之待人接物,紛亂而不能和也。

 

基於禮者,重儀節、固守誠,盡責敬忠於事物間,待人以謙,無論親人或遠疏一視同仁,而長幼有序、男女有別,因而敬老尊賢,凡每一件事情成功,絕對不爭論是自己之功勞,做事絕對不輕易誇口自己之能力強,能伏亦能伸,當應該展現才華時必定盡力伸展才華,理當隱藏不露光芒時,亦必定能夠隱而不露,讓有能力者盡力發揮,人人若能薰習如此謙和之風氣,則天下無不祥和也。

 

昔時華夏民族為禮儀之邦,今時卻屬(東瀛)之地,人民居於禮,遇突發事,必然彼此互相和平解決;而華夏民族如今,遇到突發事故,只剩下彼此互相爭吵及鬥亂。願從華夏重拾禮儀節度,再造華夏之祥和氣象也。

 

 

 

顏回夫子                       九十五年二月八日

第廿六章  和罡

 

「和」為太平之氣象,諸事欣榮之徵兆。在家庭對待之間,「和」之於宗親族群,必定興旺,手足必定榮耀,且皆必有德,於宗廟間則可興旺名氣,昂揚家族,以稱譽天下也。

 

在人際關係上,和氣為處事之先,所謂:「和氣生財」,人事上若眾多不肯和氣相待,則易產生紛擾,能和氣則一切順遂興旺;在待人接物上必定無障礙,因本身能和氣則能平心靜氣,慎思熟慮,決斷事物,客觀易行,如獲眾心支持,行事必定亨通,順暢無所阻礙也。

 

在團體間,上下和睦,是為團結,因而上行下效,志必成城,雖有小礙,亦必漸進排解諸困難,而致諸事暢通也;而團隊精神可破除萬重難關,因「和」興而氣旺,然後成事有餘,人能和氣則諸事必順遂,且無所阻擾,行事乃能暢通也。雖有疏遠之朋,亦能同等和合,禮儀之門家道必興,儀規自然在地方興旺,而人人居禮守節,始現和氣僧團,勇猛則如金鋼難摧折也。

 

和氣於人身必調之以(中庸),二六時中,規劃(八工、八息、八眠),人身作息必遵循之規儀;一旦三八(亦即:八工、八息、八眠)不和,久之必定產生倦累,在作息上漸失常態,致使身心無法平衡也,這是眾人之所不樂意看見的。又在餐飲方面,若不調和本身胃口,則容易偏食,久之營養不均,臟腑必有喪失功能之危機,釀久成危也。

 

因此,作息、飲食,理當和合,則行持能恆久,身體健康無大恙;於是「和」則堅固,合則難摧折,有心修行者,必深領會並和氣以待人,藉以彰揚德性操守也。

 

 

 

顏回夫子                      九十五年二月十五日

第廿七章  遊訪八仙談和合

 

聖示:今夜帶領宣筆:邱生原章,訪遊【八仙宮】。

 

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夫子聖安!

 

顏回:賢生無須多禮!速隨  吾前來。

 

邱生:〈師生二人步上天梯,踏上雲端,一步一步,汗水淋漓,看見夫子腳步沉穩,走起路來毫不費力,面露祥和,健步如飛,真是羡煞年青人。〉

 

夫子啊!走慢點啦!學生跟不上了,走起路來腳又酸、氣又喘。

 

顏回:賢生啊!汝走快些,再慢就被關在門外而進不了宮了。汝走快些吧!

 

邱生:夫子啊!您是仙界高真,學生是凡塵俗子,走起路來怎能相比。

 

顏回: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憶當時,吾可是年紀輕輕,就要爬山越嶺,卻是從來都不說過累,如今汝不過是走上天梯,就累得揮汗如雨,真是代代不如啊!

 

邱生:夫子啊!時代不同了,學生在這個年代,算是最中庸而健步的了,快拉學生一把。

 

顏回:真是敗給汝了,多做運動吧!將來更有(靈山、仙嶺、佛海),看汝怎麼辦?先服下這粒「聚氣丹、飛燕丸」。

 

邱生:〈接下丹丸服飲,未久乃覺身體輕飄飄,而且丹田飽滿有力,原先之酸感與喘息,已不復存在,乃大步跟上夫子。眼前已到【八仙宮機蘊處】,只見八位仙翁笑嘻嘻的在招呼。〉

 

顏回:八位道友久違了。

 

邱生:學生參見八位仙翁道安!

 

八仙:原來是顏帝駕到,未出遠迎,還請恕罪。

 

顏回:豈敢有勞道友等候。

 

八仙:宣筆汝也來了,快入座。

 

邱生:感恩仙翁賜坐!先飲一杯上等(鐵觀音),真是潤喉止咳。

 

敢問仙翁!聽人家說多人多意見,而八位仙翁都大有來歷與德行,且神通不凡,不知如何來克服意見的分歧?

 

張果老仙翁:若論起意見,當然各有看法不同之處,但細想之下,所有意見總是大同小異罷了。

 

李鐵拐仙翁:吾老李,走路總是慢人半拍,縱使有好意見是與眾仙不同時,總也要細聽七位道友怎樣說?最後總能在八種意見中,商議出一種大家都能認同的意見來實行。

 

邱生:原來大高真也要互相做出合議,才能做事情呀!不是都以各自的意見來作事嗎?

 

韓湘子仙翁:在八位仙翁當中,吾乃是最年輕的,怎敢堅持自己的意見,當然是要先聽從七位仙長的發表來作事,吾再從中配合行事,不是更逍遙自在嗎?

 

曹國舅仙翁:在八位仙翁中,論起武藝,呂道友算是第一,吾亦要甘拜下風,有任何事需要出意見,找呂道友就不會錯了。

 

呂洞賓仙翁:吾乃是一介武夫,豈敢有什麼意見與看法?論智慧、論隨機應變,要算是何仙姑了,吾亦要甘拜下風,怎敢有什麼意見與看法呢?

 

何仙姑:非也!吾乃一介女流之輩,手無縛雞之力,怎敢有什麼意見與看法?

 

邱生:看八位仙翁,個個神通廣大,卻能得互相禮讓與讚嘆,乃是修道中人千古傳揚的風範。能互相尊重對方意見,且從不各執己見,如此修道風範,實在令學生慚愧,乃願效法八位仙翁之精神及風範,做一個真真正正的修行人。

 

顏回:是啊!和氣謙讓,本是先天與生所俱來,無奈是世人受「三毒、五蘊」及(名聞、利養)所牽絆,禮讓早已不復存在了。

 

邱生:夫子說的是。當今世道不管是俗塵間,或是修行者之間,多少都存在紛爭之擾,令學生實在不願久居污濁之紅塵俗世,正在加緊腳步向八位仙翁看齊;到時候若是未能順利成道,尚請八位仙翁慈憫垂憐施恩接引,莫使學生滑溜梯,那時學生想要再觀見八位仙翁尊容,可就很遙遠了。

 

漢鍾離仙翁:賢生何須驚怖!只要修行不犯「五不赦重罪」,終身能奉行正法、正道,及參贊正法、正道,使正法常轉,吾等當無袖手旁觀而使沉淪之理。

 

邱生:學生先代替本道院諸位(精進又有實修實煉)並能「任考不倒」之同修,向八位仙翁致上十二萬分之敬意與感恩。

 

顏回:時候不早了,也該回道院。

 

邱生:學生拜別八位仙翁聖駕千秋!

 

八仙:恭送顏帝及宣筆回鑾!

 

邱生:原來修行中人也要尊重別人的意見,不要各執己見,才能圓滿人道,進而接續天道而得證菩提。

 

顏回:不只是在修行中之人應該如此和合,因為這是做人的根本。世人若不能和合,並會產生諸多困擾,而紛爭則必會增多,災禍更會從中興起,怎不令人驚怖,而從此謹慎一言一舉也。

 

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夫子聖駕!

 

顏回:可。  吾回!

 

 

 

顏回夫子                      九十五年二月廿二日

第廿八章  遊訪割心小地獄

 

聖示:今夜帶領宣筆遊訪「割心小地獄」。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夫子聖安!

 

顏回:賢生無須多禮!速隨  吾後。

 

邱生:〈緊隨在夫子身後步行,坐進一輛巴士,快速急駛。〉

 

恩師啊!超速了,紅單是會吃不消的?

 

顏回:安啊!這裡從來不會開紅單,只會開白單,安啊!

 

邱生:為什麼只會開白單?

 

顏回:因為死了,當然開白單。

 

邱生:送紅帖也不錯啊!恭接新生報到用紅帖才好啊!

 

顏回:紅帖有了,但是要往生(天界),才有在送紅帖啦!來地府只簽送白帖,也很好啊!

 

邱生:原來也有這種差別的待遇。

 

顏回:也不是差別待遇啦!要知道地府無條件簽白帖,是要花費的因為比較便宜,所以發白帖就好了啦!

 

因為要往生天界的靈,是有精進在(修身及行善)的啦!有投資,所以要送精美的紅帖才有價值啦!但是來地府的靈,並沒有做投資,所以發白帖就好啦!

 

邱生:〈話語方落,已到達名喚「割心小地獄」的地方,師生依序前後下車,有文判官已在等候。〉

 

文判:小神恭候顏帝多時,願顏帝聖壽無疆!

 

顏回:文判官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文判官恩師聖安!

 

文判:賢德無須多禮!快往前走。

 

邱生:〈但見「割心小地獄」中,男女老少,盡皆僅著一縷白紗,甚薄,似乎無法蔽體,而有一群男女,分別被差役持斧剝開胸膛,而割取其心臟,各個哀嚎,並血濺五步。被割取之心臟尚在跳動,鮮血直流,乃丟入碓心磨中研碎,而被剝胸取心之亡靈尚未氣絕,又被鉗目、支解手腳,並去其手腳,乃分別粉碎。〉

 

文判官啊!這般男女究竟是身犯何過錯?如今割取其心,又支解身體,而分別粉碎,觀此等男女,年紀輕輕又面貌姣好,何因緣受此等苦惱?

 

文判:此皆是在世之人,身為他人之丈夫,而不行道義;或有身為他人之妻,卻言行不柔順,故受此割心之苦。

 

邱生:能否訪問一二,以添教化。

 

文判:當然可以。〈話落乃喚出一名看似中年的婦女,但是面貌怡人,不輸年輕少女。〉

 

邱生:請問這位大姐,為何受此割心之苦刑?

 

婦魂:我在世時,因為家有恆產,所嫁夫婿,卻是收入極少之上班族,初時尚能忍受省吃儉用之生活。後來漸漸無法忍受,便開始言語激嘲丈夫,生活也開始變調,導致每日爭吵不休,最後不歡而散。

 

因為鬱卒心情,每日便在憂鬱中生活著,一直認為是丈夫,害了我無法享受生活樂趣,到老仍無法放下,到如今才知道是我錯了,請給我水喝。

 

顏回:既然知錯了,就好好服刑,來日重新做人,修養心性。這有(大悲水),快拿去飲用吧!

 

婦魂:〈接下大悲水,急速飲用。〉感覺好多了,感恩!賜水之恩德,他日有機緣再報。

 

顏回:回報倒不必要,只願日後好好修身養性,利益人群就好了。

 

邱生:前方有一些看來酷似生前身家高貴之亡靈,不知為何也被割心、支解手腳?

 

文判:此乃在世捏造離婚字據,以幫人解除婚約,故受此苦刑。

 

邱生:〈一會兒功夫,文判官乃喚出一名青年。〉

 

敢問何因緣到此受割心苦刑?

 

青年魂:我在世乃以代書為職業,在營業中多次為了貪圖少許利益,而為他人居間作證離婚,但從來未要求必須是有夫妻二人到場,方能作證離婚。許多時侯我亦知情,有些是單方面的離婚意願,卻又裝作不知情,並順利讓客戶能離婚,當然其中有不少是為了要再結第二家庭之婚姻。我知錯了,請救救我!

 

顏回: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今吾有(大悲水),先賜爾飲用。

 

青年魂:〈接過大悲水,迅速飲用。〉感覺好多了,感恩仙師賜水之恩!

 

顏回:不用客氣!只要以後好好做人,凡事不可貪於財利而昧心行事。

 

青年魂:罪魂當記取仙師教誡。

 

邱生:未知尚有何罪業因緣,必受此苦惱。

 

文判:若要詳述罪業,乃述不能盡,但再略示之。

 

凡是生前引誘他人犯法,必受割心苦刑。

 

凡是生前挑撥是非,必受割心苦刑。

 

凡是生前製造糾紛,必受割心苦刑。

 

凡是生前欺人而行訴訟,傷人和氣,必受割心苦刑。

 

邱生:綜合以上所說罪行,似乎都與損傷和合有關,其中因素何在?

 

顏回:為人處事,貴在一個「和」字,人若不和,行必有偏,言必衝突,紛爭因而產生,而禍端豈敢言無?因此做人乃貴之以「和」,修行亦不外乎「和」也。

 

邱生:夫子啊!學生常常在揮汗如雨及急喘之時,都會想喝些冰涼之水,藉以清涼一下,是否也會違「和」?

 

顏回:是啊!人的身體也一樣,必須調和,如若急喘或患熱中,急飲冰水必定會違犯和合,導致犯病的。人的心量也是一樣,心有偏思,行必有所違,故人不可以一日違和也。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文判:恭送顏帝、宣筆回鑾!

 

邱生:拜別文判官!

 

顏回: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夫子聖駕!

 

顏回:可。  吾回!

 

 

 

顏回夫子                       九十五年三月一日

第廿九章  平罡

 

天地公心待萬民,起頭人人本平等。所謂:心若平和,則氣必柔順,而人身百病難侵,因為無事一身輕,是故心無雜緒,則(妄念)乃無從產生起,因此心常平和,亦因為心中一切平和,所以對待周遭所發生之事,乃能視若平常。

 

古云:「天下無難事,庸人自擾之」,佛云:「眾生平等」,雖萬物有異類,本俱佛性,既然菩提並非特定某些人所能擁有,則人人平等,誠心可得之。

 

因為用真心,不分(你、我、他),能同等心對待,自然心不分別,則並無(我優、他劣)之分,更無(我對、他錯)之別,亦無(我是、他非)之念頭,進而不生(我可、他不可)之觀念;心境如此,則能(他對、我依從),(他可、我讚嘆),(他優、我效法),又何患心中有分別之念?能時時以(平等心),平等對待一切眾生,當然心能柔順,在我身體之內,亦未見有紛擾,氣亦不紛亂,如此何來(氣滯血敗)之症。

 

果能達到此境界,人道則小有所成,修行方已奠下根基,欲脫俗超然,指日可待也。

 

 

 

顏回夫子                       九十五年三月八日

第三十章  平格

 

世俗雖有富貴貧賤出身之差別,但起點完全是平等,無論出身尊卑,無論出生是男身或女身,俱皆有接受教育之(義務與權力)。

 

至於學習則視各自努力程度與所付出時間長短,以及資質在吸收上產生有不同效果;公平的依照努力程度不同,而有知識高低及記憶多寡的分別。

 

而人之心量必須順從天地之無邊雅量,對於世間一切事物皆能包容,並使人人各展其才,各盡其能。天地之心並不因為眾生哪個較為富裕,便多施照陽光或滋潤水份給予那個人,亦不會因為哪個眾生較貧困,而不讓陽光照耀或不讓水份充足給那個眾生;一切(富貴貧賤)身份,皆公平對待。

 

眾生則是上帝派下世間,學習如何互相平等對待,學習包容眾生之心量,學習萬物公平對待之課程。但世間人總是忽略學習,而常發表自我怪論,總以為自我理論較高超,其餘人的見解皆是多餘,皆在我之下。無奈是此等人,空有高論,卻無法恆久,到頭來,功虧一匱;反而不如一些地位卑下,卻肯秉持平常心待人接物來得實在,平等心便能達到童叟無欺,則人生必將光明無窮,善緣乃遍佈天下;又因心量無二,平等而成貴爵也。

 

 

 

顏回夫子                      九十五年三月廿二日

第卅一章  太虛幻境訪道祖

 

聖示:今夜帶領宣筆:邱生原章,遊訪【太虛境】。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夫子聖安!

 

顏回:賢生免禮!速隨  吾來。

 

邱生:〈師生二人步行在彩虹橋上,身旁吹襲著陣陣清風,令人心曠神怡。經過許久來到一處寬廣之地方,草原遍佈,又有【金沙】為底之河流,在河邊乃生長著【金樹】,在金樹上開著【玉果實】,四處長滿奇妙花草。

 

在遠端聳立著一座宮殿式建築,外貌宏偉壯觀,在河旁乃立有一石碑,在碑上書寫著:【太虛幻境】。在不遠處乃有仙官率領著仙童、仙女前來迎接。〉

 

仙官:小神參見顏帝聖駕!

 

顏回:仙官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仙官聖安!

 

仙官:賢德無須多禮!請賢師徒隨吾前來。

 

顏回:有勞仙官帶路。

 

邱生:〈一行十數人,快步來到宮殿外面,只見上匾書寫:【太清宮】。師生由仙官引領至偏殿,但見偏殿上匾書寫:【清德殿】,走進殿內,乃在仙吏指引下各自坐定;在中堂上坐著一位白髮老人,手持拂麈,祥光滿面,隱約間散發出萬道金光,心靈為之攝受。〉

 

老君:今日講到【平心】,人心若能平和,則思想必定清明,亦因為思想清明,所以待人接物上,自然能一視同仁,處事上賞善或罰惡皆能一律平等。

 

真君子面對天下事,絕不分別親疏來做不同對待,反而更親近者必受更嚴厲之規範約束,因此能平等心處事,更能用平常心行事,對於地位、名利,完全是以賢德及能力之深淺而做安排。是故待人之心可平等,自己內心亦能安泰,又心能平穩,不戀棧名利、地位,舉賢讓能,自得其樂,而心乃安。

 

因為心不戀棧名利、地位,是故行遍天下皆能隨遇而安,更不會有牽強委屈之感,所以能知足,身心常安樂,而無憂無慮到老乃少疾病,磨難亦少,身體乃多健康,思慮清明,皆因平心靜氣而和泰也。

 

邱生:學生蒙道祖一席話,勝過讀萬卷書籍,感恩道祖法施!

 

老君:宣筆啊!雖然聽受獲益大且快,但是平時未能勤研書籍,智慧亦難自開顯。

 

邱生:常聞「開卷有益」,倒也不是隨便看就可以獲益。

 

老君:古聖賢所流傳之書籍甚多,且利益也大;佛傳有八萬四千法門,皆是殊勝緣機;亦有道藏智慧如海之深,智德藏含其中。心平氣和常研閱書籍,雖不強記憶,亦能知識深廣也。

 

邱生:心欲靜靜看完一本書籍,暫且不論須看多久時間,有些人常常剛翻開書本,便心生燥惱而不安定。

 

老君:世間人閱書不宜燥進,每日閱讀一篇文章,輕鬆又受益;若有心不安、身煩燥,則宜滋陰補陽,可得安靜定慮也。

 

邱生:感恩道祖法施!

 

顏回:時間不早,也該回道院。晚輩向道祖辭駕!

 

邱生:學生拜別道祖聖駕!

 

老君:那就不多留,賢師徒臨行,先飲一杯水酒,以為洗塵。

 

顏回: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夫子聖駕!

 

顏回夫子:可。  吾回!

 

 

 

顏回夫子                      九十五年三月廿九日

第卅二章  仗勢欺凌必抽腸

 

聖示:今夜帶領宣筆:邱生原章,遊訪【地府七殿】。

 

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夫子聖安!

 

顏回:賢生免禮!速隨  吾前來。

 

邱生:〈師生二人,坐進一輛十六門之轎車,一路上見到,或有斷手、或有斷腳、或有無頭……等種種形相之亡靈在路上行走著,或有曲身在角落,或有無處依止之孤魂,比比皆是。

 

車子經過一座長洞,洞內一片漆黑,一會兒功夫已通過【平民區】,改換坐船,到達【奈何橋】岸邊;師生二人改搭電梯直下【七殿】,剛走出電梯,乃有仙官迎接而來。〉

 

文判:小神七殿文判參見顏帝聖駕!

 

顏回:文判官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文判官恩師聖安!

 

文判:賢德無須多禮!請賢師徒隨吾等一路參訪地府吧!

 

邱生:〈一行數人,來到一處名喚【抽腸小地獄】,但見此獄中滿是男女老少,被活活剝開腹肚,並以尖刃、銅鉤將腸子拉出,並切成碎片,使腸子無法完俱;而這些男女老少魂體哀嚎不斷,聲嘶力竭,聞之令人毛骨悚然。〉

 

敢問文判官恩師!此般男女亡靈,死後受此等苦刑,有何緣故?

 

文判:世間人喜仗財勢雄厚,而對待鄰里欺凌侮辱,是故死後便落入本地獄受抽腸苦惱。另外有一種人,不肯平等對待他人,致他人紛擾,尚且有眾生竟然不思,同是自己親生骨肉,竟在對待上未肯平等,導致手足間互相鬥爭。乃至於有為人父母乃偏溺親生兒女,刻虐前人所留子女;或有為人長官,不思禮賢下士,卻偏喜提拔奉承之下屬,身沒之後,必歸本殿所轄也。

 

邱生:對待自己手足,或能平等視之如己,但對待與自己無親緣關係者,通常在平等上有其難處。

 

文判:也就是因為如此,所以人與人之間,通常無法平等對待,社會上便有(弱肉強食)之現象產生。

 

邱生:〈又走到一處喚【犬咬脛骨小地獄】,此獄多為男魂,女魂較少;只見一群鐵狗爭咬亡靈,多咬頸並深入見骨,而慘悽哀嚎,呻吟不斷。〉

 

敢問文判官恩師!以何因緣?此獄中苦惱,令人喪膽。

 

文判:世間上有一種人,為官或是富商,不顧百姓或下人所犯事情之輕重及前因後果,竟然猛力烤打下女、傭人,令受打者不知身犯何罪?冤苦莫白,並且暗傷得病,終身磨苦,死後必落本獄所轄。又有一種人,明明自家人犯錯造罪而不知糾正,竟然為了保住自己的名譽威勢,而將罪責推給別人,使別人無端揹負莫名罪責,而含冤莫白。

 

邱生:自己做錯事,又將責任推給別人來承擔,令他人平白無故名譽受損,實在不該。

 

文判:是啊!實在太不應該。

 

顏回:昔時,子曰:「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知錯勇於認錯,乃大丈夫也。

 

文判:正是。有錯又是自己出了錯,便要勇敢認錯,不可推卸責任給別人,使別人無端承受爛擔子。

 

顏回:時間不早,也該回道院。

 

邱生:學生拜別文判官恩師聖駕!

 

文判:恭送顏帝及宣筆回鑾!

 

顏回: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夫子聖駕!

 

顏回:可。  吾回!

 

 

 

顏回夫子                      九十五年四月十九日

第卅三章  節氣

 

節者必中矩,高風亮節,志氣昂揚。

 

古云:「不為五斗米折腰」,此乃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之志氣,而中節者「空乏其心」,始能「善守正道」,因心性空無一物可得,則能無私無欲,在處事上便能不偏不倚。

 

漢朝,蘇武乃是忠於國邦,義於社民,寧「置之生死於度外」,出使在外國,外邦欲促使蘇武歸從以協助安邦治國,因而放以(高官厚祿)之引誘,蘇武仍舊不改其漢使「忠義」志節。身是漢使節,寧事漢民族,忠於漢主,絕不願為本身之(爵祿、名利)來變節忠義志氣,善守忠貞,盡其品格節度。雖置身於北海受軟禁,「飢來吞其氈,渴來飲其雪」,十八載間生活飽受諸般煎熬,亦從不怨不悔,忠義如此,促令節名流芳千古而不朽。

 

末世眾生,節貞觀念不再,變志者多,辱節者眾,竟不知古人雖身受窮極而潦倒,亦從不願更改其正氣志向。古云:「生有輕如鴻毛,死有重如泰山」,明白道理之人,只是寧願做一名忠貞節鬼,不肯做出違背人倫道德諸事,更何況是苟且偷安而淪為賣國賊。現今匪類頻出,盜賊頻起,乃有失忠貞節氣,亦令人感慨「人心不古,道德淪喪」。

 

古云:「寧守節貞,雖死而無悔無憾」,寧死不茍活,不願淪做負義人,所以能守節,心如明月高掛,精神普照大地,雖道路遙遠而永不暗淡無光也。

 

 

 

顏回夫子                       九十五年五月三日

第卅四章  廉風

 

古人云:「有廉有節,能降伏欲望,能降低欲求。」廉者知節,凡事得中矩。

 

而世間人往往為了生活而忙碌,日復一日,絲毫未見生活品質有所改善,只見奢華無度過日子,物欲之心熾盛,生活過得絲毫無法愉悅,卻見終日追名逐利,並且時常華麗衣服著身,出門名車代步,難怪乎!庸碌永無休止之日。

 

廉節志士,雖然身上無華麗衣服加身,住雖然稱不上豪華高貴之名宅,但生活上能知莊嚴,遇人彬彬有禮;雖然居住簡單,代步工具輕便,又飲食上雖然無山珍海味,亦難能餐食奇巧,卻能日日飽暖而無憂無慮過生活;日夜乃能安穩寧靜,吉祥善夢相隨在側。

 

因少物欲,是故心常歡愉,雖然粗茶淡飯,心亦常懷感恩。此等人若要出仕為官,必能清廉自愛又愛民,行事清明公正;此等人若要經商,必然童叟無欺;此等人若從戎為軍士,則國土多一份祥和善氣;諸此種種,乃因為缺少物欲之薰染,是故,心常能清靜安寧,氣行順暢,神華怡然自安,甚少遭遇病厄苦磨之擾,災星畢竟遠離而去,全是因為能夠(廉)守,如此之人常能行善於天下,普利澤萬民。

 

如今世道已漸背離正道,本身雖無能力普利益世間,亦勉勵能降伏物欲,善守節操清華也。

 

 

 

顏回夫子                       九十五年五月十日

第卅五章  了空義

 

修行最高境界,在於「知空性、明空義」;空乃論其性,空乏其心。

 

愚迷者總認為是空無,認為一切皆空無所有,萬事萬物當須放下,因此一昧執識在空無當中,不肯放下,因而自我將「成就」隔離得非常遙遠。

 

「空」心者,不分別乎!非也,空心之人,乃是有分別性;因為有分別性,所以(能明善惡、能知是非、能辨對錯);亦因為知道善惡,是以,所做所為必定處在善行中,與朋友交亦必親近善知識;又因為知道對錯,故能仗義而為;因為知道是非,所以言語能柔軟,有正知見,能親近正道;亦因為有分別性,所以知道造作惡行,將得惡果報,知道造作錯誤諸事,日後必將悔恨,因此能避免去營造(惡口舌、惡事件、惡行為、惡心念、惡思惟)。

 

真性空者遇(造惡人、見惡方法),皆能深感同情與悲憫慈愛,是故「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乃能諄諄教誨眾生,並能殷勤善誘開導,使之知過而能悔悟,並能懺罪進而除過,改變劣性,挽轉劣行,而依循正道奉行。

 

「空義」實乃為不棄捨惡道人種,所謂:「眾生平等」,直指「佛性」乃人人具有,並非惡劣人種就無佛性,只是暫時受三毒、五蘊所染著蔽塞住真如本性而已;所以為善之人,若是一念間造惡,亦必將淪為魔道中人,惡劣人若能悟知本身過錯罪業,能改進又勇猛精進修行,亦能成就佛道。真空性並非萬緣俱空,實在是不忍捨棄一切眾生,不因為眾生過去有錯而不願引度,亦不因為眾生較親近善法而在對待上產生偏頗心,實在是不忍捨棄一切眾生也。

 

顏回夫子                      九十五年五月十七日

第卅六章  體相明

 

修行者必須明白,人身整個「生命體」乃是(精神界及物質界)所和合而成。

 

一旦去除〈物質界〉,僅剩餘精神境界,便無所依附;欲求行善乃無能為力,欲求表述心衷,更無從溝通與疏發心思。

 

若是去除〈精神境界〉僅剩餘(物質境界),亦不過是「行屍走肉」;雖肉身活存,然而若是缺乏(精神資糧與滋潤),人生則失去意義,終日不知所為;或者嚴重些,事事須人奉侍,本身絲毫無法自主,如同行屍走肉,有體無魂。

 

是故,眾生獲有此一難得之人身,應投入追求(成就佛道)之精神境界,組合成一個生命體,精神喜於學習佛道義理,藉以充實資糧來滋養慧德。在精神界獲得相當資糧後,思維於是產生,再透過〈五塵〉開始「覺照」,知曉利用物質之肉身,普行諸善,進而修行各種性德。「持戒」乃不違犯基本五種戒律「殺、盜、淫、妄、酒」,更普行十善,而能忍辱諸謗及諸不善,知為過去因緣果報平等之故,更能精進修身立德。

 

諸修行中以(佈施、行善)為最便易及最需要,在未成佛道前,先「廣結善緣」,當然平時熱心服務大眾,及不遷怒於旁人,或不怒顏外露,而影響到他人心地不愉悅,亦是結其善緣,如能普助聖書之流傳,或能濟恤困苦危難,甚而護持三寶,皆仰賴(佈施)之善舉。進一步,如金剛經云:「不住相而佈施」,所謂:「不住相」,乃不因道場之大小或新舊,或僅願供養老和尚,而不肯供養小沙彌,或僅願專供男眾或僅願專供女眾,對資歷深淺及男女眾皆能不起分別心對待;若以分別心對待,供養則淪為不清淨佈施,尚屬「有相佈施」,能破除分別心對待則獲無量功德,智慧方才能產生。是故,〈知學道,能護持,願佈施,肯研悟〉,所得妙智慧無量無邊也。

 

四大雖然假合,若不藉由假合之體,認真學習,勤奮覺照及盡力行善,終不能成就,脫離物質肉身,精神仍然無所依附,隨業而去,行善修身養性,敢不及時也。

 

可。本書至此圓滿功成!

 

 

子貢夫子                       九十五年五月廿四日

 

詩曰:天書壽世黎民澤。習聖修賢性歸真。

   效法無為原復德。思惟內照慧清明。

 

 

無極寶書《歸真罡》,終於在貴道院神人辛勤不懈,輸誠護持與效勞之下,圓滿完成寶書之著造。

 

如今,即將壽世牖民,普利眾生,廣導黎民俗子,乃至於久持真心向道修學者,有如久旱逢甘霖,普澤法雨,利益群生,誠為修行者學習聖王明君之「先天下之憂而憂」精神,次能修養賢德之(三月不違仁)精神,實乃一部能潛移默化,又深不可測之蓮華寶卷。

 

行者如能依教修行,信受奉行而後化度群生,則能獲龍天衛護。如能終生奉行《歸真罡》,勝讀千經萬典,如能讀誦乃至一章一節,能得十方法界之敬仰。何況行者依法修身立德,更有不可思議功德利益。

 

無為治世,身心各別,須依法修真復性,照徹本來真如,以顯佛慧大智,利澤普照,靈慧清楚明白,非止於四聖之果,應有十地之蓮華也。

 

子貢  跋於懿敕寶德大道院

 

天運丙戌年四月二十七日

 

 

 

子路夫子                       九十五年五月卅一日

 

詩曰:歸真鑄魄魂隨喜。練性培元德義欽。

   復聖圓通融正教。鸞風鼎盛道仙真。

 

 

《歸真罡》一書,內含修身要點,蘊藏五大正教「復性歸真」之妙法,更深含學佛修仙之成就必經法則。雖然文短言淺,卻是耐人尋味,其中涵蘊人道綱常。

 

行者如能讀誦《歸真罡》一章一節,並且為他人解說,是人獲不可思議功德。何況更能受持《歸真罡》,行者乃能獲龍天衛護,所在鬼神欽敬,離諸苦惱,遠諸毒害。如法實踐《歸真罡》,現世善友擁護,世世得投生在善法家庭,往後常為法王身。

 

寶書既已傳世,期五大正教奉為修身寶典,或有專做佛事,奉為早晚課,如同受持諸經萬卷,何以故?【修身立德】盡在本書,【復性真如】盡在本書,願行者閱而悟之受持也。

 

子路夫子  跋於懿敕寶德大道院

 

天運丙戌年五月初五日

 

 

本道院院尊關  登台               九十五年六月十七日

 

為《歸真罡》一書做總結

 

《歸真罡》一書之著作,在引導眾生復性歸真,在闡明八德要旨,當知八德目:(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又八德與四維:(禮、義、廉、恥),亦是密不可分,若可離則非道也。

 

忠臣出於孝道門庭,仁人君子憫愛於萬物,誠信之人必有義,和合家庭終太平心之人事合乎禮,合禮自然清廉,無私人欲求,為人若無私欲,是因為心內有羞恥之心,既然有知羞恥之心,則在待人處事上,必定有誠信,能誠信乃能守正義,人心正氣彰顯,公義自然常在,宅心仁厚者能慈憫一切,心既然能慈憫一切,自然一切祥和,人人平等對待。

 

孝道門庭多忠臣,只因為不願意本身在外之言行舉止,有所損害到父母德望,或者有絲毫辱沒父母對於自己的教養;謀事上能忠,對投機之事毫不私苟,恐一己之偏差失誤,讓父母蒙受羞辱。因此,行事待人彬彬有禮,為使父母揚名在外。能經常性拯濟困苦人家,稟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仁慈對待眾生,憐愛一切萬物,包含公共器具及設施,如同自家物品一樣,愛護它,保護它,做事情須信守承諾,義舉遍佈在人際關係上,永保和睦,自然能處處皆獲平安,是乃盡父母之希望也。

 

仁人君子不行不義事,不取不義財,善守禮教,忠於義德,對內敬親,對外憫憐貧困;故與人祥和,平等對待。愛心之人,必不違禮教,因為愛而能處事公正,守義理,始能和合眾生,平等看待,因為愛心所在,無私無枉,清心寡欲。誠信之人,能忠於事,行事有禮有節度,能對上不欺瞞,對下不欺凌,精於義,故處事祥和,一切平安。義德之人,做事從不私苟,愛人如己,仁心為懷,處處守禮,教忠心於公義。和合之人,行事人我平等,能無私欲,且忠於謀事者,孝敬雙親,言行合於禮節;因此事事平順,平等心不分人我,亦不分富貴貧賤,皆如同對待親人一般,能慈悲對待,愛護照料,有需求者,付出於愛而止之於禮。

 

是故,存公心,存正義,八德擇其一,善盡一生,實則息息相關,無分無離也。願世間人體悟,而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