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佛音

第十篇 無語話禪心

   忽覺童子到玄關 無言相對境乃寬

   仙壇書靜誰留久 古卷經深誦讀難   吾乃

   月慧菩薩 欽拜

天旨 臨凡著書 恭請

娘安 再動靈筆 績演天心 望諸有緣 皆會妙玄

   黎明曙光 賴賢共點 同引迷子 早返家園   咳 咳

 

  禪,以經驗而言,乃是自性之靈照。以境界而言,乃是不可思議言說之真空妙有。以內容而言,又是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之如來真藏,是一切教義之基石,一切思想之母胎。其實當人們以這樣的「形容文字」去接觸「禪」時,不免又要失掉準頭,掉入障礙。

  「禪」是甚麼?「禪」既不是一種經驗,也不是一種境界,更不是一種主義。「禪」一點也不神秘,禪只是禪,不多也不少,人人都俱足,個個無缺欠。只有從禪的直接體悟中,才能知道「禪即佛心」,是要直透釋迦佛祖「廓然大悟,成等正覺」時,所悟所覺之「境物」;是要直探一切一切之源頭。禪、道、佛,本來,異名同旨。佛義之中心是「悟」,禪亦不例外。悟是參禪之目的,經云:「理可頓悟,事要漸修」。「禪」雖講究「悟」,但更重視實修。故悟並不就等於「禪」:「禪」也不等於「悟」,否則不重視實修,則流為一無用處之口頭禪,失去參究之本意矣!

  慧能六祖本於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理念,指出心念仍然要活活潑潑,只是不著相而已。鏡子能照萬物,卻不為一物所黏著。同時對於外境之一切,全無分別之心,自性像鏡子一樣,善來時,照(應)明其善,惡來時,照(應)出其惡。而鏡體始終不受汙染。參禪者要打破執著外修之工夫,而強調心地用工夫。外修之工夫是借外來而使心念不動,這屬人為的,因此只能有短暫之效果。心地之工夫,乃是由明心見性之智慧,使得心地不受一切妄念之污染。這方是自然的永恆的真工夫。慧能六祖在於禪的功夫,更著重煩惱即菩提。所以不必怕妄念,有妄念時正好照出其為妄念。也不必躲煩惱,有煩惱,正好可覺出其為煩惱。如此心地上之工夫方有落手處。此間問題是在如何去用工夫,這工夫之最緊要處,就在於先要能「覺」,能「覺」之後,妄念自然不染,即使有煩惱也會轉成菩提,否則沒有智慧(覺)而要斷妄念,結果任何現象都變成妄念,草木皆兵,不妄也狂矣。

  禪乃本心,明顯處處皆是,隱微無一在處,文言難表,唯覺可會。天命之性此禪者之體也,人人本有,回頭即是,修子可會於無言之中乎?

 

悟緣:弟子叩請 師母大人聖安!

   據弟子所知,禪所講究者乃「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而大部份參禪公案之中,大都採用無情說法方式,用以勘破人們之語言與心識而直顯本覺。可是末法有情眾生根機淺小,一時無法領會禪意,致使大乘禪法不得其力。弟子懇請 大人借此機緣,於方便權宜處,略示禪心之應合處,以引修禪之慧!

師母:禪機遍在,悟在會心,語言難宣。今悟緣既有此心,吾即應緣亦可!爾就以白話略述禪宗公案幾則,以便於權宜說法也!

悟緣:弟子恭領聖諭!

   昔時二祖慧可問初祖達摩:「請師替吾安心。」

   達摩祖師卻反問:「爾心在何處?拿來,吾替爾安之。」

   稍後……慧可云:「吾尋既久,卻尋不出心來。」

   達摩祖師曰:「善!吾已把爾心安好矣。」

   請大人略示此中禪機。

師母:慧可祖師拚命想去找、去安之心,並非真心,而是妄心。真心是主體,如如不動,永恆常安。假如人們一旦想到它,或是企圖把握它時,便不是主體而是客體矣,當然也不再是真心。達摩祖師所以令慧可拿出心來,只是要他自己發現所謂的「心」是虛幻的,如此由於初祖這種出人意外之指點,喚醒了慧可二祖之直觀而了悟了自己之真心。

悟緣:原來如此,煩惱是菩提,菩提非煩惱,只差在覺與迷而矣。

   妙!妙!

   五燈會元中記載此一公案:

   龍潭和道悟云:「自從我來此地,未曾聽過您為我指示心要。」

   道悟云:「自從你來到此地,我沒有一時一刻不在為你指示心要啊!」

   龍潭不表同意,故問:「您指示了什麼?」

   道悟答:「你不妨再回想一下:你遞茶來,我接:你拿飯來,我吃:你行禮,我點頭;這不是處處都在指示你心要嗎?怎麼能說我沒指示呢?」

   龍潭低頭沉思良久。此時道悟又說:「悟者真悟,擬思便差。」

   聽了這話,龍潭開了悟。接著問:「如何保有這份悟境呢?」

   道悟云:「簡易也,只要順著你的自性,逍遙而遊;應著一切外緣,放曠而行;本著平常之心,而沒有凡聖之分就可也。」

   此則公案指示從生活中悟道,很適合道降火宅時之修子參照,懇請 大人開示此中禪機!

師母:修道並不需要任何與眾不同之作為,只要在日常生活中,不雜識心地去歷事練心,久而久之,自能悟道。開悟是如此,保持之方法亦是如此。道是極平常之理,並不需驚世駭俗。金剛經云:「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捨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由此可知佛祖之生活也和常人無異。這可給一些追求玄異者一個指示:「從生活裡悟道」。中庸云:「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故道在日常生活當中。修子現俱人身。只要率性而行,則應緣之時必是仁、義、禮、智、信也。故佛性人人天命而具,只要悟此、行此,則一切足矣!有云:人道 成,天道亦圓,修子還有何求?

悟緣:叩謝 大人開示之恩。

   傳燈錄裡記述洞山有一天在渡河時,偶然看到自己在河水中的倒影,頓時大悟,於是寫了一首偈子,偈云: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

   我今獨自在,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應須恁麼會,方得契如如。」

   叩請 大人開示此中禪機。

師母:此偈中之如如即指自性和真我,亦即道德經中之常道也。偈之大意乃指:

   所謂自性和真佛,就是你自己;既是你自己,自然不必向外追求,否則自性將離自己愈來愈遠。我今獨自在,亦即返回本心,皈一之覺,當然處處都可見到自性之流露,而雲處處得逢渠矣。至於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為何前後矛盾?因為洞山看到河裡自己之倒影,因為那個倒影就是「我」,由此見了自己本來面目,因而大悟。但是外在之倒影不能常住,所以要緣滅即過,趕緊放掉。假如仍舊執著倒影是我不放,那又陷於「我執」。故云: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