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生活化

汪希教授著

介紹汪希教授‧兼述本書出版因緣

汪希教授,河南固始人,民國十四年出生。他自幼喪母,歸外家撫養成人,得外祖管伯瀛公(遜清秀才)教誨,頗知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負責任事。他於戰亂中接受學校教育,益能堅其心志,篤愛社會人群。民國三十六年畢業於國立安徽大學外文系,秋末來台,先後在各大學任教,於民國八十年自國立中興大學退休。在中興大學期間,曾兼任英文秘書,共同學科主任;此外尚任東海大學及逢甲大學兼任教授、中部地區英文學術研討會總召集人、及華美協進社秘書長等。

汪教授自稱:讀書不求甚解,但肯博覽群籍。教學側重清晰講解,兼重啟發。任事講求效果,但常恨制度不立。處配偶能相互尊重,夫人謝燕琴現任慈濟委員。教兒女但嚴守良心與國法最低標準,此外聽任自由發揮。長女德苓及兒子德一,均在商界服務。次女德芹通曉英語文,亦在美商公司任經理。

他教學主要時間在淡江及中興兩校,擔任英文、翻譯、英詩選、文學史等課,歷時二十八年。其後十五年改教理則學及倫理學,因係半年課程,只求訓練思維能力,培養條理層次之習慣為主;闡釋中華倫理精神,強調實踐。

汪教授自中興大學退休,迄今八年,一直為中華倫理教育學會及中華民國倫理研究學會做義工,撰稿與講演並行。期盼為端正人心,挽救沉淪,奉獻其所學,以及益人淑世的熱忱。他認為倫常淪喪,為社會病根,但已非一日。興言重振,端賴標本兼施,全面動員。蓋因倫理貴在自發,極需法律之強制性以為補救。社會正多元腐化,個人努力成果,必不免迅速為腐化所吞沒。政府當早有文史哲教育政策,不能再聽任科技文化單線發展。尤其,「倫理」經費應與「民主」、「科學」相對稱。他以為,倫理重「向善」與「利他」,同為宗教原則。而宗教組織嚴謹,信仰堅楨,使能相輔相成,必大有助於端正人心,挽救沉淪之大旨。

我與汪教授是河南同鄉,交往近四十年,雖然只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情誼,但我內心對他的敬重,我們是彼此默契於心的。前年,我為「弘法月刊」向他索稿,他除了提供兩篇短稿外,並以〔中華倫理新解〕、及〔源頭活水〕二書原稿見示。我認為,在社會道德淪喪的今日,如此好書,豈可不印出來公諸社會?我徵得他同意,去年已把以上二書印出來,深得各界好評。這一本〔倫理生活化〕,是〔源頭活水〕的續集,內容如何,諸位一讀便知。

八十九年二月,于凌波撰於雪廬紀念講堂

前言

中華倫理,是國人生活的源頭活水。千古以來,滋潤著國人的心靈,涵蘊出國人生活的品味。近世由於禮儀不行,道德淪喪,和法紀的廢弛,致令活水源頭,早受污染。當今情況,更日漸枯竭。

為求積極疏導,徹底淨化,不能不喚醒人文意識,不能不喚回倫理精神。作者深感於前人有「荒漠甘泉」之作,曾試編過「源頭活水」一冊。非為效顰前賢,非敢振聾發瞶。但願淑世益人,有所影響於萬一。印行之後,小有回響,卻大為興奮,乃續編此「倫理生活化」。依從日常生活的小事情,漫談倫常的小道理。也同樣盼望高明之士,教之為感。善心人士,廣為傳播為幸。作者淺陋,唯感為幸耳。

汪希 九十年初春 台中

人不可貌相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子羽(澹臺滅明,春秋武城人)是有才學之士,但像貌不佳。假如只憑儀表作為選擇標準,那就會失去一位人才了。

但以像貌作為選擇標準的,在今天格外普遍。所以媒體上天天有美容的廣告,不止鼓勵女士美容,而且向男士招徠。越來越重視外表,相對的必越來越不重視內涵。好像還不曾看到過一幅廣告,是幫助人們去修飾內涵的。

伏龍鳳雛中的鳳雛名龐統,號士元,是三國演義中得一可以安天下的奇才。但像貌醜陋,和他的才學不成比例。倒是張飛粗中有細,能發現他斷案決獄時,明快果決。不像老謀深算的劉玄德,反而以貌取人,只派任給龐一個山中小縣的首長。

英國極有名政治家之一,叫狄司累利(B.Disraeli),五短身材,其貌不揚,許多人一見就不大喜歡他。在一次重要演說中,他站在講台之後,只露出頭部和雙肩。最初被形容成一隻小蝦米,極盡看不起他的能事。

可是在他演講過程中,越講越精采。不止口若懸河,吐屬典雅。他的旁微博引,和真知卓見,贏得聽眾們一致的欽佩。聽著聽著,他從小蝦米變成了大活蝦。再聽下去,他更長大了,從大活蝦變成一隻大龍蝦。更有人更正說,「不,是一隻Chinese Dragon(龍)。」

—我們要修飾儀表,但更要培養內涵。

擺脫情緒的干擾

如何化除主觀,全賴客觀。

怎樣擺脫情緒的干擾,全仗冷靜。

孩子向媽媽討零用錢,會先望望媽媽的臉色。如果臉色凝重,情緒必然不佳,不是和爸爸嘔了氣,便是打牌輸了錢。要錢一事,免開尊口。如果臉色開朗,必是心情愉快,此時開口,絕不至落空,至少也不至於挨罵。

老師閱卷,如一連三本五本都是高分,下面一本卻是六十來分的,會覺得這個小東西不用功,不能不略施警告,刺激他用功。於是給五十分,著令補考。如果一連三本五本都一塌糊塗,接著來一本五十來分的考卷,必又大為安慰,這個小東西會讀書得多,至少給個六十五分,以示鼓勵。

歐陽修的父親,審案如遇死刑犯。必定挑在心情平靜之時,重行考量,要在不受情緒干擾情況下,尋求一條開脫死囚的生路。常常徹夜尋思,如仍無所得,再判死刑,也就心安了。

兩軍對壘,指揮官切忌心浮氣躁,切忌憤怒。一旦憤怒氣躁,後果不堪設想。兩隊競賽,球員要力求冷靜,力求平靜,才能發揮巔峰的技術,爭取勝利。

—擺脫情緒的干擾,全仗冷靜。

化除主觀的左右

人類的思想和行為,往往有三大敵人。受自己主觀成見的支配,受一時情緒的干擾,時或遭受情感的蒙蔽。

林太太拜菩薩,拜得很虔誠,但卻反對孩子信仰基督,痛責老公不肯拜佛。老公相信,天下宗教不外兩個共同原則,「向善」和「利他」。自許很有善根,從不敢為惡。他雖非「無我」,但也能處處為人設想。不也契合宗教的大旨嗎?林太太不滿意於自己未能影響老公和孩子,一家人因此都不開心。

陳小妹是小學五年級的高材生,性格內向,偏好機械性的運動和消遣。媽媽愛時髦,逼著孩子學芭蕾舞,學鋼琴,學這學那。逼迫的結果,高材生只有低成績,內向變呆板,也喪失了上進的好勝心。孩子曾透露心聲說,她好想晚間早早作完功課,在院子裡,自由自在的唱唱自己愛唱的歌。

主觀的人,心中只有我。我要支配,我要照顧,我要關心他人,當然得依照我的方式。

客觀的人,心中常有人。我的方式以外,還有你的方式,和他的方式。不止要考慮那一個方式是最好的,而且要想到那一個方式最適合我要關心的人。

—化除主觀,全賴客觀。

你對,不一定我錯

假定甲乙二人合作辦事,甲性急而乙性慢。辦事過程中,甲一定經常催乙快一點,催得太緊,乙必不勝痛苦而有抱怨。乙在想,性子慢是天生的,又不是存心和甲過不去,我那一點錯了?如此緊催,幾乎逼出人命,也太過份了吧。

但是甲性急也是天生的,並非對乙才催了又催,他又那裡錯了?急性子的人,痛苦不是更尖銳而強烈?乙是對的不等於甲有錯,乙並未想過。甲是對的也不等於乙有錯,甲也不曾想過。不曾想過,是共同的無知,是痛苦的根源。

為了「辦事」,只有甲放緩一點,乙加緊一點,彼此妥協,以竟事功。因為事的完成,關係到第三者,甚至關係到社會大眾的福祉。妥協是上策。任何一方,得放棄堅持和抱怨。

為了長遠「相處」,甲乙都要知道,人與人的關係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同時要在完成這一次合作辦事之後,雙方協議一下:(1)如妥協有可能降低痛苦,繼續合作。(2)如妥協依然痛苦,妥協就以這一次為限。另謀調整合作的對象。

「相對的」,是人人相處的另一個重要的倫理原則。相對的,是對稱,可能出現平衡。是對比,可能出現調和。但不是對立,對立只有敵意和彼此抵消。相對的,要彼此尊重。

—人際關係是相對的,所以要能彼此尊重。

相逢便是有緣

世界有近六十億的人口,台灣小島上,也有兩千三百萬人,相聚雖屬偶然,但「相逢便是有緣」。人,要知道惜緣。

惜緣,首重如何相處。相處自然有道,相處的道理其實就是倫理,是倫理的基本原則。

人的年齡有長幼,地位有高低,輩份也有尊卑。但人的尊嚴是平等的,人權是平等的,生命是平等的,所以人的意願也應受平等的尊重。所以「平等的」,也是人人相處的一個重要的倫理原則。

部屬是主人(長官)的奴工或奴隸,子女是父母的財產,都是傳統思想扭曲後的結果,都是錯誤的。我國自古便重視平等。「父父,子子」,指出父親先要像個父親樣,才能要求兒女像個兒女樣。古時舉行婚禮,新婦拜見公婆,公婆尚須答拜。新婦前三個月不做家事,只為多了解環境,多了解家人的習慣與個性。三個月後,才開始做事。

古時「男主外,女主內」,只是分工,而分工不過是手段,目的在於「合作」。社會百業,也是分工。都沒有不平等之意。

民主時代,法有明文—人人平等。但要特別注意的是:平等的只是尊嚴與人權。

—人人的尊嚴和意願都是平等的。

盡其在我

國人見面,搶先舉手或拱手招呼對方,是禮貌上的盡其在我。孩子相爭,甚至不問對錯,先責己子,這是睦鄰方面的盡其在我。孩子爭論,不可能有大是大非的問題,大人如果捲入,問題複雜,反傷感情。甚至大人說理未清,孩子們又已攜手同遊,歡樂如故。

老師有責任照顧學生,前幾年有位林幸娟老師,為了搶救學童,自己犧牲了性命。盡其在我,已到了不知有我的地步。周文王「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更是盡其在我的最高典範。根本不望對方的回饋或報答。

先聽聽對方講話,不要搶著講。不但是一種很好的禮貌,也是盡其在我的一種尊重。尊重,自然是和諧相處和團結合作的基礎。

面對與人溝通之時,先求真誠的傾聽,心存接納,樂意支持,才算能盡其在我。否則,表情頗不耐煩,甚至搶先表達己見或批評,都足以弄僵氣氛,觸怒對方。就算必須表示一點規勸或指責,也要聽清對方的陳述,了解到問題的核心,然後才婉轉表達,但也不能傷了對方的尊嚴。

—在彼此尊重下,力求盡其在我。

同情

報紙上常有無障礙空間的報導,自然是對殘障同胞的照顧。

同情心非常可貴,但第一要切合需要,第二不得傷害對方。曾經有過一篇報導,美國大湖區某一所小學,有個極好的傳統。學生每人必須扮演一天瞎子、一天聾子、一天跛子、一天缺手的人。有了這種不幸的經驗,才准許畢業。

明天如果要扮演瞎子,今天晚上必須做好許多準備。例如外衣先脫先放,內衣後脫後放,放在順手可及的位置。洗臉的地方,盥洗的用具,都得把位置辨認清楚。但任隨你怎樣準備,明天仍不免還需要別人的幫助。怎樣要求幫忙,怎樣接受幫忙,你都可能有深刻的感受,然後才能成功的度過明天。

假如每一種不幸,你都身歷其境的感受到了,你會自然對殘障者產生同情,產生真摯的同情。然後,當你給予別人幫忙時,必會自然而切實。當你建議或擬定幫助殘障同胞的計劃時,必不至不切實際。

尤其,無論你付出多大的幫忙,你絕不至吝惜或輕易傷害對方。

—設身處地想想,才能給人適切的幫助。

關懷

人能夠平安的生活下去,需要大自然供應空氣陽光和水,需要社會百業供應衣食住行等資源。同時也很需要人們的,特別是有感情有關係的人們的「關懷」。

有一位汪老先生收養過一位孤兒,幫助他結婚生子—孩子綽號叫作口袋。他們一家三口都在主人家幫傭。汪老先生的孩子又協助口袋結婚,口袋福氣好,生下三男一女,兒女靠他們自己的努力,和汪老先生孩子的幫助,也都能自謀生活,各自成家。兒女們很孝順,口袋六十歲以後,兒女們一直想接他回自己的家養老,享享福。但口袋還是依戀在主人家。他自然不是為了衣食,他在感念主人家三代的恩與義,和對他的誠摯的「關懷」!

第三代汪先生過世,小汪先生還在大學讀書,出於一番善意,打算成全他回到兒女身邊去養老。但他卻哭了,他哭訴著說,老主人已死,小主人還要外出讀書,弟妹都小,正需要他這個年長、有感情有歷史關係的老人留下來照顧。他自己小時得到三代老主人的照顧,八輩子都感恩不盡、這時候如果只圖自己去享福,他真能安心享福嗎?還算是人嗎?

小汪先生也哭了。因為小汪先生也需要「關懷」!也需要多一位長輩關懷他和他的家人。

—人人都需要關懷,但先要學會去關懷別人。

後續的發展

一對年青夫婦,只知愛美,不斷添購這、佈置那。他倆只是單薪家庭,經濟情況並不很好。由於分期付款很能誘惑人,使他們在財務—家庭開支—上越陷越深。於是在付款能力無以為繼的窘境下,煎熬好些年。好不容易才得到好朋友的幫忙,加上學習了節流,才勉強舒解過來。

他們的進步只限於開源節流,並未從「無以為繼」中,領悟到「後續發展」的重要性。後來仍然感到窘迫,是經濟情況以外的一些窘迫。

公家宿舍,院子不大,他們竟然也舖上了高麗草。因為一來到加拿大旅行,看到溫哥華住宅區草地的漂亮,十分羨慕。二來巧遇好機會,草皮來源不需要很多錢。他們以為,不花很多錢,不就不太違背他們正在節流的原則嗎?

可是麻煩來了,高麗草不能容忍雜草和平共存。

雜草如不拔除,遠不如不舖高麗草的好。丈夫忙,太太懶,小孩小(尚需要照顧),誰動手呢?本不豪華的庭院,加上滿園(院)的荒涼,真叫他們悔不當初。又是朋友的資助,剷除草皮,改種幾棵木本的花兒。他們算是又學得一個教訓:「有計劃不亂」。計劃,必須估量到後續的發展。

—做事要顧到後續的發展。

代替處罰

台中市有幾條馬路,又直又很平坦,被少年人利用來飆車。風馳電掣之間,確是又快又爽。但如拿公共安全、社會秩序、善良風俗等大道理去責備少年,遠不如讓他們知道修路的艱難,以及造車的辛苦。而後幫助他們自己問問自己,他們自己可曾為這些艱難和辛苦,盡過一分半分的義務?

一般而言,遇到住家附近的馬路翻修時,最初的感覺是很不方便,恨他們進度太慢,害我天天不方便。過程中,越來越降低了「恨意」,最後恨意更轉變為「敬意」,而對施工的全體工作人員肅然起敬。看到工作,先是挖路一公尺多深,然後運走舊路面的土石,舖上大些的石頭,上面再舖小石頭,再上面覆蓋粗沙。一層一層的舖,一層一層的壓—用重型壓路機來回的壓,再然後澆上水泥,再壓。最上面的才是一層柏油。呈現出來的,是平整光滑的路面,但已經沒有人再注意路面的下面,基礎有多深,大一層小一層石頭有多少,壓來壓去的工作有多枯燥。風吹日晒,早出晚歸的工作人員,又是多麼辛苦。飆「車」的製造和維修,不也是同樣有著艱難和辛酸?

假如能把道路施工全程經過,和機車製造與維修的過程當作簡報,拍成紀錄片。取締飆車少年後,與其處罰,不如開導。把影片放給他們看看,請輔導人員溫馨的解說解說,至少很值得試試。

—明白艱難,比處罰重要。

只講自己的理

一對老夫婦,都比王先生年紀大,有一天前來找「王大哥」評評理。老太太說:「王大哥,你說說,我好歹也受過高等教育,我會不講理嗎?我們家這個老東西硬說我不講理,王大哥,你是明理的人,你給我們評評」。

然後她把夾纏不清的糾紛,囉囉嗦嗦的重述了不止一遍,王先生聽是聽清楚了,但聽不出老太太有理。家務事本來就清官難斷,幾十年老朋友,叫他怎麼評斷呢?平常對老太太自以為是的理由,他早已知之甚詳。老太太不服輸的個性,也早已知之甚詳。

因為那不是什麼大事,在她們來講不過是家常便飯,而且王找不出可以把理說清楚,而又不損害雙方面子的兩全之計,於是就想打打太極拳,打個馬虎眼兒了事。可是老太太咄咄逼人,好像這個理非評不可,要評自然得評斷老頭兒沒理。最好老頭再自動應聲道個小歉(不然還可能沒完沒了),就可圓滿收場了。

他不忍心這麼斷,也動了一點「有明之火」。於是婉轉的說:「老大嫂是明白人,怎麼可能不講理,更不可能跟知識水準很低的人一樣,只講自己的理」。本來已可能封住她的尊口,不了了之。老頭混賬,像是一得到支持,立刻大膽說:「對,她就是只說她自己的理」。於是風波再起,連同王大哥一起被修理了好半天。

—「理」要客觀,不可以只講自以為是的理。

孺慕

當年的一位浪蕩青年,很不得父母歡心,激烈反彈下,他離家出走。親子雙方各「說」極端,放話再不相認。後來雙方都有悔意,但都不肯回頭。少年進入中年,成家立業。生活無缺,但缺少親情。經常懷念二老,特別懷念老爸。二老同樣好想念他,老爸終於突破老媽的反對,去看望兒孫。兒子早已為老爸留一間書房兼臥房。很能依古禮早晚進房去「晨昏定省」。更盼望老爸爸真的有一天前來同住。

近來一位安徽籍的老人說,他幼時喪母,剛大些,父親過世,他是在親戚家長大的。兩岸開放後,他回鄉、修墓立碑,才稍慰孝思。七十歲生日,他交代所有的後人,等他百年之後,把骨灰灑(不是擇穴埋葬)在他父母墳墓的周圍。生前少能親近父母,又來不及奉養。身後願長依左右,以全孝思。

早年李鴻章七十自壽詩有兩句:「已無朝士稱前輩,尚有慈親喚小名」。一代大老,位極人臣,古稀之年,仍不減赤子之心。尚有老媽媽健在,喊著自己的小名子,問這問那,他以為是人間至樂!

這三個小故事的主人翁不同,相同的是在人的生活中,都需要親情。連七十歲老人,都在為自己的生前或死後,表達「孺慕」的孝思。

—孺慕是對父母的依戀,是人所不可缺少的親情。

老嫗能解

「哭一聲,

叫一聲,

兒的聲音娘慣聽,

為何娘不應?」

這是一個字都不認識的鄉下人,哭他母親時,隨口唱出的一首祭文。真情流露,沒有文飾,自然人人能懂。

「公無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當奈公何?」

這又是一首弔亡的小詩,簡單質樸,情真意切,但感人至深。是漢朝流傳下來的一個曲子,叫「箜篌引」。雖然比較有較深的文藝氣息;但是相同的,也是人人易懂。

倫理會的講師群,都在努力改進。改進自己的講話和寫作。希望會員聽眾們人人能懂,更希望社會大眾、中小學學生們,也都人人能懂。

—人人能懂,才是成功的講話或作文。

嫉妒是無形殺手

他和她都是某大學藝術系的高材生,同班讀書,共同受到老畫家某教授的賞識。某教授也是她的老爸。

這一對幸運青年,由接近而了解,但是,並未真正的了解就墮入情網。在外人眼中,他與她是珠聯璧合,佳偶天成。但某教授並不開心,等到論及婚嫁,斷然拒絕。後來不得已,要求女兒終身放下畫筆,安心走入廚房,才勉強同意他們結婚。

婚後「她」信守承諾,不碰畫筆。「他」進步神速,聲名大噪。倒也甜甜蜜蜜過了好些年。為了準備一次畫展,「他」趕著作畫,非常辛苦。「她」看在眼裡,十分心痛,一時忘記了老爸的囑咐,代「他」湊畫了五幅。展出之日,佳評如潮。但想不到評價最高的,卻是她畫的那五幅。

「他」從此陷入沉悶,意興沮喪。「她」莫明其妙,無限煩惱。某教授千般無奈,萬種傷心。婚姻不幸以悲劇結束。

某教授臨死前才說出當年反對結婚的秘密。因為「她」的潛能在「他」之上,前程不可限量。「他」難免不有男性中心的思想,那本是一種「原罪」,如何能掃除內心的嫉妒?如不讓他們結婚,可以保全兩個天才畫家。結婚:便有可能犧牲兩個藝術天才。

—嫉妒可以毀人,應該以智慧化解。

善意

某老先生一早就去公保檢驗中心排隊,憑前一天醫生所開的抽血檢驗的單子抽血。鄰位在抽血的男士,叫他把保險卡放入順序箱,就可以先去休息一下,態度非常友善。

輪到老先生時,另一位登記的男士唱名:「某某某」,讓人聽了覺得怪怪的,好像小學老師在點名一樣,那就不是敬老或惜老了。老先生走上前,男士又在責備:為什麼不把檢驗單放在一起,分貝很大,不大禮貌。老先生聽得一陣錯諤,也許如果照實說是抽血的那位先生告訴他只放入保險卡,生怕會傷害到抽血先生的善意,他沒有直說,也沒有答辯,他接受責備。

另一老人看不過去,代答說:「四十年後,你就知道為什麼(沒有同時放下檢驗單)了。」登記人只會問:「那為什麼?」老人和顏悅色的說:「四十年後你才可能知道什麼叫老糊塗呀。」言外之意,「你現在還年輕」。也許還有一層言外之意:「少不更事,不知道憐貧惜老」。

又有一位老人也代辯了一句:「老先生不是不知道為什麼,他沒有答辯,是為了保全另一位人士的善意。這在從前人人都懂;現在不同,大約也要到四十年後,你們才能理解得到。」

抽血人關照老先生,基於善意。老先生沒有答辯,也出於善意。第三者代答,同樣透著規勸的善意。都比抗辯或吵架好,但登記唱名的人不懂。

—善意可以增進祥和。

見面三分情

俗語說人有見面之情,特別是相識的朋友如此。

如果人與人之間小有誤解,或對某事某人有不相同的看法,最好的辦法是「見面」溝通。先把各自的觀點講清楚,再作解釋。萬一仍然有理說不清,也可能因為「當面」的這一份情誼,彼此妥協,各作讓步,也就任什麼誤會都沒有了。用不相同的意見,也不至於釀成衝突或絕裂。

相反的,如果各自抱怨對方,甚至不斷的放話,說不定誤會反而加深,裂痕更大。一旦訴諸情緒,更可能把本來的誤會,演變成為「誰怕誰」?甚至到了「有你無我」的地步。

巫教授和王教授認識不久,巫卻很誤會王,以為王看不起他。老是在一些共同的朋友面前放話,說某次在街上碰頭,王先生沒有理會他的招呼。他十分在意,甚至諷刺說:「他王某某又有什麼了不起!」又還報復著說:「再見面我硬要不理他,給他一次難看」。他們共同的好友戴先生從國外回來,聽了抱怨,大罵巫教授二事。第一,可以保証王教授是謙謙君子,見到任何人他都會先打招呼,王絕對不至於不理任何人。第二,你巫某人為人我知道,一定是擠在人潮裡輕輕招一下手,只有你自己才知道,對方未必見到。巫還是未能釋懷。直到又一次見面,王果然彬彬有禮,毫無知覺,巫才「原諒」了他。

—「見面」可以增加了解,化除誤會。

不隱大惡

「隱惡揚善」是傳統的美德之一。

然而,凡善皆揚則可,凡惡都隱則不可。應該調適為:揚善無分大小,隱惡不隱大惡。劉備教訓兒子有句話,「勿以惡小而為之」,也應引申為「勿以惡大亦隱之」。

大奸大惡的行為,很難說是「無心之錯」,如果姑息養奸,代為掩飾,等於在鼓勵為惡。反之,如不代為掩飾,社會自有公論。十手所指之下,為惡者知所收斂,世人知所警惕,倒是等於行善。

最可惡的是沽名釣譽的人。升官可以不擇手段,發財也可以不擇手段。但一旦升官發財之後,便用一點小錢或虛偽的關懷,「買」個善名。回過頭來掩飾使用過的大為卑劣的手段,或非常不光明的途徑。

報章上好像報導過一個故事,有一位大善人,興建一所大佛堂,參與冬令救濟等公益活動,遠近知名,千百人受惠。這自然是好人好事,不容否認。但據說,佛堂後面土地都歸這位善人所有,開設了一間很大的化學工廠。造成嚴重的水土污染,和空氣污染。目前因為他是善人,還未弄到抗爭取締的地步。只怕善人也自以為他有「善名」,足以掩飾他的「惡行」了。

—隱大惡等於鼓勵為惡。

四十五分的啟示

希臘哲人曾說過:「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足見他們對真理的堅持。假如面對的並不是真理,而只是一些見仁見智的小事情,倒不妨偶然來一次:「吾愛吾師,吾更愛吾師」。這是W先生對妥協的領悟之一。

他在大一時選修一門社會科學—經濟學概論,老師是留德的名教授,優點有一籮筐,擁有當時少有的最高學位—博士,有國際聲望,教學嚴格得不得了,也熱心的不得了。例如他叫學生準備兩本筆記簿,前一週筆記整理好,是今天的上課證,否則「滾出去」,這是他的嚴格。他說他恨不得把全部學問,五十分鐘以內全都給學生、這又是他的熱心。

其實他的缺點也很多,只是名氣太大,無人敢於批評。「概論」的功課,並不需要他的全部學問。一口蘇北口音,少有人聽得懂他講課。學問大,又太過熱心,難免天上人間,雜亂無章,他講課確實如此。

W先生經過細心整理,期中試卷上回答得簡明扼要,綱舉目張。本以為可大受誇獎,結果只得了四十五分。他和同學深入討論後,大考正反寫滿了三張試卷紙,結果得到額外加分—得到一○五分。致勝之道很簡單,只是跟隨老師同樣囉嗦,同樣貪多,而已。

—小原則無妨「酌量」妥協。

以偏概全

惠人百恩,偶有一怨,這一怨往往泯滅百恩。幫忙朋友十次,只有一次幫不上忙。他所念念不忘的,往往並非十次的幫忙。雖不足訓,但確也是人情之長。此二說自然是以偏概全,但也凸顯了人性的澆薄。

相對的,韓信能不忘漂母的一飯之恩。近代有位施教授,念念不忘他老師給他的一句話,建議性的一句話而已。此二例並非以偏概全,但卻能凸顯人性的敦厚。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應該學習的是後者的敦厚,而不是前述的澆薄。

有一位老太大,平生開刀七次。老先生獨力支持家計,早期公教人員的生活並不寬裕,老先生為了籌錢(多半是借貸)和照顧,十分辛苦。老太太自然很感謝。可惜有一次(好像是第六次)開刀後,老先生自己去消遣了三場衛生麻將,老太太幾乎恨之入骨,幾十年念念不忘。其實那一次開刀期間,同樣安排好晚上有晚輩陪伴,中午老先生自己送飯,陪著一道用餐。而且,開痔瘡只是並不太大的手術。

老太太以偏概全,當然也是人情之常,並不足怪。所不可思議的是,老先生幾十年的道歉和解說,絲毫化解不了老太太的「怨」和「恨」。多次手術的辛苦和關懷,抵不過一次的疏失。

—所以,理性思考就十分重要了。

寂寞

人是群居的動物,人人都怕寂寞。

有人標榜孤獨,欣賞寂寞;但絕非每天的二十四小時都能心口如一。有所謂英雄式的寂寞,英雄有豪情,有卓見,少有知音,難免寂寞。也許僅僅是大丈夫不受人憐,因而學習去欣賞它—寂寞,未必在內心深處真的不怕。

寂寞會產生恐懼,一位七十多歲老人,獨居十年之後,忽然耐不住寂寞。他說他有一種莫名的恐懼,因而堅持每晚由兒孫輪流陪伴他。兒孫都奇怪他怎麼怕起鬼神來,因為孔夫子的徒弟(這位老人)是不語怪力亂神的。兒孫們自然無知於老人的寂寞與恐懼。

乖僻無論由什麼原因造成,乖僻的人也會寂寞。孤芳自賞的人,多半落落寡合,也會寂寞。大家庭破滅,兒女成家後立即分居,孤獨老人越來越多,老人多半是寂寞的。

在西方古代,人們心中有神,為神而生,為神而死,少有孤獨之感,少有寂寞的恐懼。打從文藝復興之後,凸顯了自我的價值,人人都有個自我。各自為政,各行其是。隔膜疏離會造成孤獨,伴隨而來的,有寂寞。

寂寞是生活中難免的。但如能好好規劃好你的一生、每年、每月、每日的生活,還是可以避先、破除、減少或降低人們的寂寞的。

—最好每天都要有「生涯規劃」。

群己關係的界限

國人常說作人要嚴守分際,為人處事要拿捏分寸,全都是為了界定人己的關係,取得平衡與調和。例如父子師生也可以說理,但必須先保持禮貌。長官和屬僚之間應有「角色服從」,下屬可以建議,但不應該強迫長官接受。人人都不過是群體中一分子,分子如個個能自行約束,群體才能相安,個人也方便謀求發展與幸福。

西洋Freedom一字,最初翻譯成「群己關係的界限」,真是嚴復(幾道)先生精心的傑作。人既是群居的動物,不容許人人都無拘無束和自由自在,為求大家和睦相處,共謀生活幸福,所以得設定「群己關係的界限」,讓人人知所節制。

大約由於「群己關係的界限」一詞,在下筆行文時不夠簡潔,在口語中不夠順暢,才逐漸換用「自由」這兩個字。人總是喜歡自由自在,總是不喜歡有拘有束。也總是喜歡簡單明瞭,不喜歡囉嗦累贅。兩個字比七個字乾脆,便顧不得「真義」為何了。於是,違法放縱、自私亂紀、有我無他,都是自由。而且只有我的自由才是自由。怎能不天下大亂呢?

近代政治學理論,國家的功能有五:秩序、安全、公正、福利、自由,「自由」實居於末位。群體社會中任何一份子,又怎能不嚴守「群己關係的界限」—訴諸客觀與良知的界限呢?

—嚴守界限,必然知所節制。

誠實

話說,曾有一位員外擁有龐大的產業,和三個寶貝女兒。他對女兒們百般寵愛,本無差別。也打算等百年之後,把他的大好財富,平均分給三個女兒繼承,作為嫁妝。

五十大壽之日,員外要聽聽女兒們將來怎樣治理自己的產業和家庭,當然更要聽聽她們將來如何孝敬爸爸,奉養他安享餘年。

老大說了一大堆老爸愛聽的話,將來一定依循爸爸治產的理念,更會全心全意愛爸爸,侍奉爸爸。

老二除了完全相同於大姐的馬屁之外,還表示奉老爸為最高顧問。讓爸爸除了享受天倫之樂,也能指導她管理大事,不至有寂寞之感。

老三比較誠實,雖然現在全心全意愛爸爸,結婚後將留一半的愛愛爸爸,分一半的愛愛未來的丈夫。員外在半醉中大為震怒,堅持要小女兒修正修正,小女兒堅持不變。於是他就把她的嫁妝取消,改分給老大和老二,小女兒嫁入清寒人家。

故事是悲劇的結束。最後老爸在窮途潦倒時,只有窮苦的小女兒奉養他。她仍然一如往昔,不改自己的誠實。用一半的愛愛爸爸,用一半的愛愛丈夫。

—堅守原則,便是誠實的表現。

老王賣瓜

鄉間流傳一句話:「老王賣瓜,自賣自誇」。所代表的是堅守原則。

老王,只是基層社會一名小商人,可是連字都認識不多。但他賣瓜只誇自己的瓜甜,如何如何好吃。他並不說張家的瓜苦,李家的瓜酸,他必須堅守住這一個原則。他要頂天立地作人,公公道道作買賣,他要和同行和鄉人和睦相處下去。

我們的祖先,一了就重視原則,高一層說,「一字之褒(讚美),榮於華袞(象徵榮寵);一字之貶,嚴於斧鉞(刀劍)」,這就是所謂春秋大義了。知識份子守義,孤臣孽子守節,都是堅守原則。假如說中華民族是一個講原則的民族,並不為過份。

現在的原則文化,顯然已隨倫常的失序,已隨法紀的廢弛,逐漸沒落了。君不見選舉之時,候選人拼命誇耀自己之長不算,同時還拼命揭發對方之短,揭發對方的陰私。甚至無中生有,也極盡抹黑的能事。

發揚「老王賣瓜」的精神,對於今日實踐倫理,實在是極為有效的途徑之一。

—願人人許願做個講原則的老王。

說大同

禮記的禮運大同篇所載,是人類最高的夢想社會。無私無我,全憑愛心,順手自然。這樣的大道,施行在三代以前。後到堯舜時代,形成國家人文制度的規模。大同理想雖然過高,卻也根植了中華民族永恆不懈的奮進精神。分解看:

整體—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是謂大同。

用人—選賢與能。

人際—講信修睦。

博愛—不獨(不僅)親其親(以自己父母為父母),不獨子其子。

福利—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喪妻)、寡(喪夫)、孤(幼年喪父)、獨(老而無子)、癢(殘障)、疾(病)者,皆有所養(安養照顧)。

風俗—男有分(職分),女有歸(歸宿)。

大公—貨惡(討厭)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私有)。力惡其不出於身(自己奉獻)也,不必為己。

安全—是故謀(詭計)閉(不逞)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大門)而不閉(可以不關)。

總而言之,大同世界是倫理的世界,也是民主的世界。由自己做起,卻不必為己(捨己得全)。關心照顧別人和睦相處,不但人人快樂幸福,社會也就安和樂利了。這「人人」中實包含自己。

—「大同」真是最理想的社會。

道小康

禮記禮運篇所載,是人文精神的變遷和轉移。前說「大同」:無私無我。今道「小康」:有我有私。但卻能崇禮守法,確立客觀統一的價值觀。雖然理想也高,卻不是高不可攀。實在可當作當前努力的目標。分解看:

整體—大道既隱,天下為家(私有)—是謂小康。

內心世界—人各親其親(以自己父母為父母),各子其子(兒女)。貨(物資)力(勞力)私有。

外在做為—大人世及(權位世襲)以為禮(禮制),城廓溝池以為固(保護自己)。

禮義綱紀—以正(明定名分)君臣,以篤(親厚)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立田里(開墾、建屋),以設制度(分別宮室、飲食、衣服、車旗、上下、貴賤等),以賢(推崇)勇知(勇者智者),以功為己(私有),故謀用(詭計)是作(採行),而兵(爭奪)由此起。

典章刑法—以禮表明定是非標準,導使百姓信守,懲過失,獎仁德。

有了客觀的價值觀,同時就有了約束與標準。

總之,小康社會之所以小康,乃在於有私有我之外,尚有倫理之規範、禮制之設施,確立了客觀的價值觀。

—小康社會「有私有我」,已很需規範和約制了。

談人文

人本主義——是孔門基本思想。認為人是宇宙主宰,萬物皆為人而生。人是文化的產物,不依賴種族地域而分類。

人文思想——十三世紀導源於義大利,擺脫教會束縛,恢復人的本性。復興古文明精神,倡思想自由。

人文精神——一切知識學問都不等於人文。

人各有內在的基本而純正的感情,自然表現而出的深度與廣度,必符合人文精神。非如近代美國人主觀的表現,那全是變態的。矯揉造作的、機械的、五花八門的。

人各有外在的無量因緣,不免與他人、與物、與事打交道,一切順乎自然、符合人性的觀念和行為,均具有人文精神。

人文素養——關懷生命、肯定精神價值、愛己愛人愛物更愛大自然。個人生活自行約制,有趣味、有品味、不造作。群體生活重秩序、肯合作、尊重他人、謙虛感恩、不盲目追求金錢和物質。十分重視心安理得。

—人要過有品味的生活。

論禮義

「大同世界」—無私無我,發乎愛心,順乎自然,毫無勉強,乃構成理想的社會。堯天舜日時代,庶乎近焉。

「小康世界」—有私有我;但同時有客觀的禮義,有共同的價值觀,有高尚的人文精神。禹、湯、文、武、成、周六君子,咸能垂範後世。禮義的功能在於規範和約束。

「法治」—春秋末「禮失而後言法」,生活秩序已需要法律的強制,才得維持。荀、韓、商、悝、李、管諸賢,貢獻特多。但人文精神,漸趨低落。

「禮法並重」—是當前救世的不二良方。

重振法律權威為第一優先,不惜用嚴刑峻法以治標,是當務之急,是政府的大責。

治本之道在倡導倫理。社會上下要全面動員,來重建禮義法制,共同的價值觀,和高尚的人文精神。這也正是倫理會所應分擔的重任!倫理會願透過月刊和企業倫理這兩份刊物、以及講話報告等種種活動,持續推動「倫理生活化」,以追求「小康」境界,進而謀求「生活倫理化」,以邁向大同。

—當前更需要規範與約束。

十手所指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代表的是輿論,是監督。

例如上古男女交往非常自由。可以在花前月下談情說愛,並無任何拘束。但只能「發乎情,止乎禮」,不至於苟且亂來。所畏懼的,正是所謂「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和「畏人之多言(指責和批評)」。

西方社會也有一句諺語,「一指指人時,三指正指向自己」。人在伸出一指(多用食指)指點(批評)別人時,至少有三個指頭(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拳起後指向自己。這暗示責人的同時也要責己,而且要加倍(三倍)責己。這也暗示要寬以待人,待人不要失於嚴苛。

正因為「十目所視,十手所指」,是很有效的監督—無形的輿論的力量,人往往不敢做見不得人的事。人如常年不敢做見不得人的事,人品自然端端正正。大多數人都不敢做見不得人的事,社會的風氣自然敦厚,自然可減少犯罪。

安徽省某地有位葉姓老人,少年犯過一次桃色的過失,他在「十手所指」情形下,黯然離家,遠走他鄉。倒也肯努力上進,很發了一點財。臨老落葉歸根,多行善事,意在贖罪。可是他仍在「十目所視」的情形下,提早結束了他的生命。

—我們日常生活,莫忘有「十手所指」。

請少爺參觀

傳說有位大將軍,衝鋒陷陣,勇冠三軍。但私生活非常膽小,尤其特別怕老婆,傳為笑談的故事很多。有一次實在忍無可忍了,他集合三軍,剴切訓話,呼籲助他一臂之力,他要大義滅親了—消滅將軍夫人。三軍一向敬畏將軍,全體響應,乃浩浩蕩蕩,殺奔後堂而去。夫人不知何事,但態度從容,輕輕問道,「你要造反嗎」?將軍竟嚇得發抖,立正敬禮,「報告,請夫人閱兵」。

人類有一種聯想的想像力,從這則故事中,我聯想到一件事,提供給有關人士參考。

少年飆車,罰不過違警,越取締越多,若似與警察對立,彼此鬥法。何不在取締之後,定期邀他們參觀築路的過程。先讓他們知道自己只會選擇平直的路面,逞一時之快。但不知道平直的路面的下面,基礎有多艱難。築路的工人有多辛苦,工程師又付出多少腦力。同樣邀他們參觀機車生產的工廠,看看製造過程的複雜和艱辛,想想自己坐享其成的輕鬆和幸福,能無抱歉和感恩?也同樣參觀參觀外科醫院,多看看那麼多殘肢斷腿的不幸人群。再想想,自己就可能是災難製造者的一份子,豈能連一分抱歉、一份同情或悔誤都沒有嗎?這實在比處罰要好得多些。假如能安排他們去做做義工,那就更好了。

—親眼目睹,比耳聽訓誡更有效。

盜亦有道

古羅馬立法,所謂「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很重視懲罰與報復。古中國,法家一脈根源於荀子,重視懲罰,也不排除報復;但終極目的在於嚇阻與防止犯法。

荀子以外的儒家思想,講求「以德報怨」,提升了道德層次,導使民俗歸厚。陳義雖然高了一些,但確實能收化民成俗的效果。例如在河南東南部,和連接安徽西部的這一大片生活空間裡,居民儘有些犯錯或犯法的人,但少有大奸大惡的事。考其原因,便是在他們的家庭教養中,在社會的生活中,很受了善良習俗的「化育」的影響。

這個地區雖有小偷,但不偷孤兒寡婦人家,不偷行善的人家。這個地區也有強盜,但不搶忠臣孝子,不搶老師宿儒。這個地區也有報復尋仇之事,但都能遵守「冤有頭,債有主」的傳統風俗,並不亂殺無辜。

有一個姓詹的保長(相當於台灣的里長),一夜之間被剖腹取心,拿來下酒。自然有深仇大恨才如此報復。尋仇的人是弱勢族群,如循正常途徑,必無法求取公道。但他止於尋仇,並未拿一瓦一物,也未曾傷害任何其他的人。鄉人並不贊成殺人,但對他的報復反到有一點同情。因為他至少做到了「冤有頭債有主」。這與宋襄公「不重傷」(二次傷害)和「不禽二毛」(不逮捕老人)的距離自然很遠,但和今日暴力犯罪相比,卻已經好得太多了。

—盜亦有道,有他們的原則。

六尺巷

安徽省桐城縣,在清朝出過父子雙宰相,地方傳為佳話。兒子宰相叫張廷玉還配享了太廟,更是滿人政權中難得的「異數」。老子宰相叫張英,也是了不起的人物。

桐城派古文就是發源在桐城人之手,當時的健將有方苞、姚鼎和劉大魁。他們三位的家族都是望族,以方家人丁最多,田地最多,在地方的勢力最大。

後來方家和張宰相家發生邊界糾紛,張家人丁單薄,不是對手。由族長派專人送一份家信,向老宰相求救。好像做宰相的人,都是有度量的。只見張英老先生在家信後面批示四句話:

「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的族人遵照老宰相指示,將院牆退後三尺。

方氏家族也不後人,也將自家的院牆退後三尺,中間空出一條走道,成為象徵謙讓的六尺巷。據說至今此巷還在,便利無數子孫們通行。

當時相爭,無非意氣。忍得一時,讓得一步,便是天下太平。敦親睦鄰,謙讓是極為重要的原則。

—謙讓是與人相處的美德。

無知

無知並非一無所知,而是對某一人、某一事、某一個道理缺乏了解。儘管人人都不輕易承認無知,但往往因為無知而誤事,並不自覺。

王先生無知於抽菸並非個人之事,幾十年為自己抽菸而辯護,而且理直氣壯。好像抽菸頂多傷害他自己,干別人何事。邱吉爾雪茄不離口,還不是活到九十多歲。麥克阿瑟煙斗不離嘴,年紀不比邱小。他自己抽菸幾十年都沒有出皮漏,大家窮緊張個什麼?直到前年他才確知二手菸害的嚴重性,也就斷然戒掉了。

病人有知的權利,是近年流行的一句話。話是不錯,但人有個別情況,醫生卻未曾重視,也或許無知。無可否認,有些人開朗灑脫,能勘破生死大關。有些人想不開,聞知有危險,會立刻崩潰。鄰居某太太得了癌症,發覺時已經較晚,無知的醫生仍堅持「知的權利」,病人卻因此提早結束了生命。

孔子時代,天下已亂。許多才智之士,為求潔身自好,往往隱於下位。孔子不以為然,遇荷篠之丈人,使子路返見之。遇楚狂,下車欲與之言。意指賢者如再不出來服務社會,眼前的溫飽也不可長保。孔子以為他們都「無知」於這個道理。

—要用謙虛和善意化除無知。

倫理生活化

如能做到「生活倫理化」,便可以培養你成為高等人類,過一流的文化生活。雖然二流或二流以下的生活,也是生活,總不免庸俗、膚淺、重物質而忽視精神價值,強過動物的地方不多。

要想「生活倫理化」,先得讓「倫理生活化」。也就是先要把倫理的原則和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融入,能成為國人的生活習慣。久而久之化為天性。

「倫理生活化」的途徑還很多,可惜近代物欲橫流、亂象叢生、人心敗壞、法紀廢弛,很少有人注意實踐罷了。例如朱柏廬先生的治家格言(即朱子家訓),指導國人,在每天每天的作息中,學到作人的原則,待人的態度,和作事的方法。雖然現代生活環境已有變遷,此一古老格言仍然值得修正推行。不但家庭適用,更是中小學絕佳的課外教材。

好像是宋哲元將軍吧,當年把四書改寫成淺顯的歌謠,早晚帶士兵「唱歌」。士兵雖大多並不識字,卻個個唱得出大道理——愛國和保鄉。也唱得出小道理—作人、作事和待人。無論大事小事,其效果都非常宏大。這個「方法」,實在值得模仿和發揚。

倫理不是說的,是做的。做,就是實踐,實踐要注重方法。上面說到的「格言」,是應該做的內容。說到的「唱歌」,該是怎樣去做的方法,至少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倫理貴在實踐,必須生活化。

五育融和

王先生讀大學時歡喜看校隊打籃球,一位右鋒,常常腳在邊練裡,身越邊線外,救回險球,轉身縱投,凌空進籃,博得如雷掌聲。觀眾中少有人關心兩分的得失,欣賞的是技術,更欣賞的是藝術—瀟瀟灑灑,姿態美妙。那實在是體育和美育的結合。至於同隊的默契與合作—團體技術,更是體育與群育的結合了。

至如智育與德育,各有群的需要與發展,各自有美的淨化與提升。知識方面的集體創作、彙編,以及二次大戰時原子彈的實驗等,都是群性的發展。傳達知識的語言和文字與圖表,也都會出現聲音的、形象的美感經驗。至於內容的高度成就,也會進入哲學領域、和美感的境界。

再如德育方面,倫理等公德即具有群性。儒家標榜的聖賢或完人,則必是私德與公德的兼備與整合。尊重和關懷,容忍和寬恕,誠實與博愛,甚至四維八德等,都能帶來人性的溫馨、高尚的情操、和博大的胸襟,構成道德之美。

所以教育目標,不止是德智體的三育並進,而是德智體群美的五育的融和。要讓學生接受了完善的教育,也正是獲得完整的教育的涵蘊與修養。五育融和的化育功能,能造就最健全不過的個人。將來置身社會任何崗位,必也是最健全的一個分子。

—五育融和,才是最完全的教育。

『小國以下大國』

過去報載一則消息,泰王蒲美隆的祖父,在遺囑中交代:以靈活的外交求取安全。因而二次大戰日軍打遍東南亞,並未攻佔泰國。使人想起道德經上的兩句話。

一句是「狐狸多智,刺蝟有一大智」。刺蝟如對上狐狸,自是弱小族群,但卻有自保之道。牠立刻全身倦曲,把最脆弱的腹部圈在中間,放射在外面的全是「刺」,任憑狐狸多麼狡猾,總是無從下牙。所謂「大智」—先求自保。

另一句是「小國以下大國,則小國勝」。歷史的例證很多。朱元璋最初以金陵一隅之地建國,東要抗吳,西須抗漢,北得抗元。他能低其姿態,靈活應對,終得各個擊破,而獲全勝。

後金崛起於東北部,應付強鄰,頗能靈活運用,不擺高姿態,最後得開一統的局面。

金國初起時,以「下」事遼,最後滅遼。

成吉思汗初時只是一個部落,夾在東西兩個大國之間,也靠著能「下」的低姿態,屹立不搖,最後滅此二國,更在南侵宋國遭遇頑抗時,轉而西征歐洲,再自歐南下以佔領中南半島,再又北上而南北夾擊,迂迴的消滅了宋王朝。

近代中共以弱勢擊敗中央政府,佔據整個大陸。當年毛澤東由美國代表陪著去重慶談判,他曾大呼「蔣委員長萬歲」,該也是「小國以下大國」之例了。後來蔣經國先生在台灣宣布解嚴,准予探親、通郵等,雖亦屬「小以下大」之例,可惜他很快逝世,以致有未能「勝」而反攻大陸之憾。

—「下」是放下身段,是謙虛、尊重與妥協。

『大國以下小國』

「大國以下小國」。句中的「下」字同樣可解釋為:謙虛、尊重、與妥協,指放下身段。但「下」字絕不代表投降或屈辱。

管仲伐楚,有二大理由,一是「昭王未復」,一是「王祭不供」。楚國屈完後來只承認「王祭不供」一罪,答應歲歲進貢,擁護東周王室。管仲立刻罷兵,終止作戰。後人不察,責管仲示弱,因為當時齊國的國力大過楚國。

當時楚國國力確是弱於齊國,但並非不堪一擊。戰爭一起,欲罷不能。則兵連禍接。生靈塗炭,怎麼說也不是謀國大臣所願看到的結果。何況兵法說:「勝而愈強」,這個仗才值得一打。

勝而愈強,指不需付出重大代價,即可以屈服對手。甚至能接收對手的人力、武器、資源,一一轉為我方所用。管仲的「勝」,除了聲討糾正了楚國一罪,更保全了國民大眾免於犧牲。而齊國的聲望雖未大振,也絕無挫折。又如早年中共曾有打敗陳濟棠二十團兵力的紀錄,也有打潰陳誠十二團兵力的紀錄,但是,毛澤東並不高興。因為當時中共的兵力弱於中央,「慘勝」絕不是「勝而愈強」,自己方面的損失是難以補充的。

桐城六尺巷的美談,是由於張方兩家邊界糾紛所引起。方家地方勢力雖強,敵不過張家有當朝宰相撐腰。老宰相居強勢而裁示「讓他三尺又何妨」,感動了方家,也退後三尺,形成了今日猶存的六尺巷。既化解糾紛,親仁善鄰;也便利後人行走,更啟發了子孫們的謙讓美德。雖「下」,仍然是「大國勝」。

—大國肯「下」小國,更可見謙讓與妥協的美德。

明理不全靠讀書

皖西霍邱縣南鄉一個農村小鎮上,住著一位張三爺,是一間雜貨舖的老闆。「爺」,是鄉下人對他的尊稱。他不識字,家世平平,何以如此受人尊敬,外鄉人無法了解。

王先生是不太遠的外鄉人,可是也不了解。直到有一次,到張三爺附近的竇家作客,才獲得了答案。

一位年青婦人,抱著幼兒,哭哭啼啼來到雜貨舖找三爺評理。一會兒婦人的李姓丈夫也來了,謹慎小心的準備接受呵責。原來小兩口發生口角,李姓青年打了太太兩耳光,李婦上吊被救,特來告狀申冤。

張三爺叫李婦先講,不許青年插嘴,自己也不表示意見,然後聽青年陳述,也制止李婦插嘴。陳述完畢,三爺評理。先把櫃檯連拍,大罵老李家小子混賬,民國時代了,男女平權,又不是大清帝制,怎麼可以打老婆?何況小媳婦極得婆婆疼愛,人人喜歡,怎麼會打得下手。連連罵混賬不止。然後又重重一拍,罵老李家媳婦也混賬。小兩口吵架,家常便飯。他自己和老婆磨茹大半輩子,還不是兒孫滿堂。何況李婆婆待如親生女兒一樣。吵了架為什麼不早些前來找三叔我評理,怎麼能一根繩子去上吊。要是救不過來,小子一定逃亡,婆婆吃人命官司,能對得起婆婆嗎?混賬。

最後三點結論:一、一起回去跪地求(守寡撫孤,拉拔小子成人,待媳婦如女兒的)老奶奶的原諒。二、以後不許胡鬧。三、都混賬。風波平息了事。

—憑經驗和智慧,一樣能明辨事理。

反轉來說

有時候有些話不好正面說,可以反面說,可以旁敲側擊說,也可以舉例以明之。例如勸同一輩的友人讀書,總是不大好直言「你要用功讀書了」。但可以說「你的學問雖好,應付多元時代,能再多知道一點就更妙了」。可以說「還好,你沒有像我不喜歡多讀書」。也可以說「像某某越來越懶,快要與新知識絕緣,越來越落伍了」。

抗戰期間,華中長官白崇禧將軍反對女人燙髮。當時女性外出工作的人已經越來越多,但那時代的觀念要維護善良風俗,和維持簡單樸素的戰時生活。他不能明令禁止,只好鼓勵特種職業的女性多多燙髮,一般工作的女性則可以自由決定。結果效果蠻好,大家都能接受戰時簡樸的生活。

朋友相聚,一齊逼問某校長是不是真的怕太太。他回答「不會呀,我們早就分工了。家內之事,我管大事,她管小事,一直相安無事」。聽來與傳說不同,大家都很奇怪,不好再問,可是疑團未解。一位最接近校長的老朋友補充一句:「校長是聰明人」。大家還是不懂,於是再作補充:「校長家直到今天為止,並未發生什麼大事啊!」原來如此。

—多方面去思考,妙用有多多。

我為人人!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是常見的兩句標語。好像先要人人為我,然後才我為人人,容易讓人聯想到:我為人人是有條件的,其境界顯得低了一等。

上古之世講究無我,一切為人。人人都肯為別人設想,其實結果同樣是人人為我設想。但能夠從無我而為人出發,其道德情操與生活境界,可就高出很多了。

「我為人人」,必是無我而為人,這種不為自己打算,只不過自己不為自己打算而已。例如張三正在「我為人人」,人人之中自然沒有張三。可是張三以外,尚有無數人群,這無數人群如果全都在「我為人人」,人人之中必然全都有張三。這是張三無心的,卻也是必然的福報。

這也是誠心「為人」,卻人中有己。

問題在如何讓人人全都去「我為人人」呢?我想「倫理」應該有這種功能。

倫理是為人的。周文王「為人子,止於孝」,「止於」指孝順父母,不望回應。孝順為了父母開心(並非為己),父母心情順暢,他們必然更勤奮支持和經營這個家,任何成果裨益全家每一個人,我何至於獨例外?何況自己的「止於孝」,示範了兒女。兒女們也「止於孝」,我就更外有福了。

—倫理功能可推動「我為人人」。

倫理的象徵

汪先生推荐前逢甲大學董事長廖博士,和中興大學的前任校長貢博士,擔任中華倫理研究學會的顧問。是因為這兩位博士教授本身就是「倫理的象徵」。

貢校長家庭美滿而和樂,夫人雷教授內助外助都非常人能及。兒女們個個讀書有成,連同兒女的配偶們,幾乎人人是博士,而且都很孝順。其第三代也將取得博士學位了。如稱讚他們是博士之家,幸福之家,都不算過譽。

廖董事長兒女不多,但個個都有卓越的成就。他和元配夫人孟老師情深愛篤,他也有一個模範的家庭。廖先生秉承其先世教訓,兄弟之間,友愛非凡。他曾經寫過好幾冊「齊家之道」等書,流傳於世。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和繼配夫人日籍女士,經謝前副總統介紹相識,極為親愛,但廖先生堅持要為元配夫人守義五年,毫無勉強,才在八十一歲時舉行婚禮。新夫人也很能支持丈夫的義行。

在祝賀的宴席上,汪先生說過一段感性的話。他說,在我們處身交往頻繁的多元社會中,人與人的感情可能有密度,因而成為最親密的戰友。感情也可能有強度,杯酒之間,就得而以生死論交,熱烈過人。但卻缺少「桃花潭水深千尺」那樣的深度。也缺少「高山流水」那樣的純度。今日感情的深度和純度,我們又可以在廖先生婚姻中見到了。

—願人人都能成為倫理的象徵。

為了發掘有潛力的球員,著名球隊會派出「球探」,四處探索,多方爭取。同樣為發掘有潛力的演員,認真的影視公司,也會派出「星探」。

我想倫理會也應該學樣,就各分會會員中,徵求「探員」。或委託會員們代邀他們的親友,客串「探員」。四處採訪,為中華倫理傳統的原則,找出當代的實行家。或以文字紀錄,或以錄音訪問,定期彙送會內編輯部門整理。

整理出來的資料,可以寫入「倫理月刊」和「企業倫理」這兩份刊物,可以編成專書,可以在報紙闢一個專欄,可以到電台、電視台闢一個時段。運用本土的潛德幽光,來化除暴戾之氣,來轉移庸俗的世風。進而匡正人心,增進祥和。

台灣的大都市多已現代化了,但廣大的鄉村,依然有傳統的保守。「為善不欲人知」的原則,早已深入人心。即如嘉義何老人的行善團,何嘗為沽名釣譽而造橋?無數的倫常光輝的事跡,不可能由他們自己提出來,去「申請」好人好事的褒揚。

有著庸俗的「作秀」心態的人,永遠不會了解「為善不欲人知」的崇高和純潔。不為人知的潛德幽光,所以必須我們主動去發掘,所以必須去探求,所以必須先把「探員」動員起來。

—「為善不欲人知」是美德,發揚出來便是善行和教育。

外國的月亮圓

幾位朋友閒聊,談到寫作和出書的經驗時,個個都對自己失敗的經驗—校對,大嘆苦經,認為校對非常困難。第二重困難是出版商人的惡劣—沒有時間的責任,往往一拖再拖。

王先生自己未出過書,自然也沒有「校對」過什麼文章。唯一的一次,是替他外叔祖校對一部詩集,前後經歷三年。舅舅遠在國外臥病,但事事還是先要請示他。詩中古字很多,有些字需要現鑄。經過了三校五校,還有遺漏,竟未校出。最後印成裝好,除了尚有少數遺漏的字而外,也還有不少已校未改的。

王先生經驗不足,能力不足,但已盡了心,也盡了力,態度不失為負責。出版商拖延時間尚有可原,但已校不改的過失,就顯得高度不負責任了。

座中有一位管先生,他除中國文學外,還精通英文和法文。他說他讀過不少中、英、法文的名著,讀時不覺得怎樣,聽王先生等這麼一說,才發現兩個現象。第一,好像讀過的英法名著中,沒有發現過錯字。第二,中國的古版名著,也未發現過錯字。外國印書是分工制,排版、校對、印裝分別簽約,大多能負責,較少出錯。中國的祖先們也由於「負責」,少有錯字。他們自小的教育是,字如寫錯,先錯到底,然後在右上角劃「〤」作廢。你如果嫌費事,你就小心不要出錯。

—天上月亮一樣圓。人間的月亮能一樣圓嗎?

黃皮膚的外國人

賽珍珠女士初來中國時,只能和留學生交往,留學生留英留美返國,能通英語,頗能滿足女士對新環境的新鮮和好奇。

日子久了,女士通曉了中國語言文字,不再需要那些留學生了。再後來女士更精通了中國文化,也熱愛中國文化。再和那些留學生談論時,發現他們雖熟知英美皮毛,而對本國文化卻一無所知。很不客氣的批評他們,說他們只不過是「黃皮膚的外國人」。

當代的留學生越來越多,好像黃皮膚的外國人也越來越多了,真是十分不幸的事。一個人生在地球的這一個角落,對這個生活空間過去的歷史和文化,總該有起碼的了解。生在這個時代,對這個時代的國內和國外情勢,總也得有個粗淺的認識。

黃皮膚的外國人,是上一代留學生的恥辱,也是這一代留學生的責任,如何補救,別讓下一代留學生重蹈覆轍。

也有人稱呼科學家,是一批「技術高超的野蠻人」。因為科學雖然給了我們生活的方便,而帶來的災害卻更多。空氣和水的污染日益嚴重,生態破壞日見厲害,臭氧層破壞,溫室效應等等,無一不在腐蝕人類生活的安樂和寧靜。

如何能使科學家成為「技術高超的文明人」,同樣是嚴肅的課題。

—要固本清源,不要捨本逐末。

那裡知道艱難?

北宋寇萊公寇準先生,雖然公忠體國,主持澶淵一役,尤有貢獻,聲望崇隆。但私生活他卻未能免俗,也極盡聲歌繁華的能事。有一天,不知什麼事使他特別高興,會齊家中姬妾(歌妓和侍女),飲酒高歌,快樂非常。

寇大人一高興之下,吩咐取出上百匹綾羅,都是最高貴不過的;分賞給各人。

當時只有寇公最心愛的碧桃,獨清獨醒,及時提出了婉轉的勸諫。她作了一首小詩,呈獻給寇萊公。

「一曲新歌一束綾,美人猶自意嫌輕;

不知織女寒窗下,多少工夫織得成」。

是的,豪門的歌姬們,那裡知道紡織和刺繡的辛苦啊。

這是一個很好的啟示,現在生活所需,得來容易,相對便忽略了艱難。例如筆者以前曾說過,飆車少年,那裡了解—更那裡會重視,在平直的馬路下面,有多深的基礎!從設計到修築,從清潔到保養,多少人付出辛苦,多少人嚐盡艱難。少年自然不知道艱難,但我們誰是今日的「碧桃」,好叫少年們去知道艱難呢?

—你我他她,都要立志做碧桃才好。

發揚潛德

十室之邑,必有芝蘭。十步之內,必有芳草。雖然當前社會脫序,道德淪喪,風氣敗壞,官吏與民代交相爭利,金權與暴力驚心。幸而我中華民族經歷過優美文化的陶鑄,經歷了風俗習慣的涵蘊,根氣深厚,國本將搖而未搖。民間仍然潛存著感人至深的懿德嘉行,以及放射人性光輝的倫常美德,為民族保存了一分元氣。只是這些潛德如塵封、如霧鎖,少為人知。如不及時發掘,如不及時多方表彰,必將永遠淹沒無聞。這可是活生生的教育題材,足以為敗壞的社會去腐生肌,培元回本。

此所以當年我曾提過一個「發揚潛德」專案,建議恆常在日常生活中,去發掘不為人知的潛德懿行,和光輝的事跡。同時舉証了四個事例。一位趙司機開車二十年,不曾出事。一位劉先生掌管考題二十多年,毫無差錯。一位教授夫婦,二十四小時在醫院輪值。照顧已成植物人的媽媽,夫人且是中生代的人,就更為難得了。以及嘉義行善團造橋的何老人等。

如能透過媒體持續報導,取代奸盜邪淫、殺伐不絕的傳播,其正面的化育功能,將是無比的深遠!

—潛德幽光,可激勵心性向善。

『是』

「他就是楊教授」。「楊教授就是他」。上面兩句話完全一樣,因為「是」字相同於「等號」。

「他是教授」。「教授是他」。這兩句話卻不一樣,因為這裡面,「是」字不相同於「等號」。因為也可能教授是「她」。

要在比較之後,特別注意:「是」字有可能不相同於等號。所以當瞎子摸象,摸到象鼻時可以說「這(象鼻)就是象」,但不可以說「象就是這(鼻)。模到象牙時也可以說「這(牙)就是象」,同樣不可以說「象就是這(牙)」。也因為牠的四條粗腿,比任何動物都粗的腿,也是象。身體和任何一部份都是象。

這樣不可說而說的話,犯的是邏輯錯誤—以偏概全。以偏概全是許多人易犯的錯,應該事事時時,理性客觀的考量,力求避免。更可怕的是,犯下以偏概全,並不自知。尤其可怕的是,犯下了以偏概全,仍然自以為是。

所以,我們可以說:「孝就是倫理」,「慈就是倫理」,「兄友弟恭就是倫理」,「倫理就是道德」。但要盡量避免說:「倫理就是孝」,「倫理就是慈」,「倫理就是兄友弟恭」,「道德就是倫理」。

—切莫「以偏概全」,切莫自以為是。

名實要相符

某私立專校,創校之初,董事長一再強調不開學店,專辦教育。然而,美國康奈爾大學,曾經由一位大企業的總經理擔任校長,資深的董事們,就要他把學校當作學店,用他的專業知識來管理,結果很成功。但台灣那所私立專校,卻反而並未能免於學店的氣息。

據聞康大從排名前十,一度跌落到三十名以後。老師宿儒,同謀對策,積極搶救。老師們學術成就是很高的,名氣都很大,但大多是書呆子,缺乏行政能力,都做不好校長。才協議找出這位傑出校友—大企業的總經理,運用企業管理,辦理學校。至於學術研究工作,仍然由老師們負責。教學工作,也都由他們領導和輔助。不出數年,重回前十名。

台灣這所專校,說是不開學店,卻有學店氣息。美國那所大學,不避學店之嫌,卻得教育實效。可見名實之間,「實」更為重要。

為避免名實不符,人人要切實檢討,自我檢討。如果你口若懸河,滔滔雄辯,是否觀點正確,內容豐實,層次謹嚴?是否只是像英國人所說的雄辯的口才(Eloguence)?如果你已經大大出名,相關的學術或成就,是否必有相當的水準?是否必不是由沽名釣譽而得?

—「實」要重於「名」,至少要名實相符。

以簡駁繁

以往長官批閱公事,依慣例先由秘書或承辦的科員「摘由」。摘由是把公文的要點摘出,使用極少數文字標示清楚,可以讓長官多節省一點時間和精神,因為他忙,他要看機關全面的公文。如有必要,才循著事由看看詳細的內容。

古時漢高祖劉邦打下了天下,只和關中的父老約法三章。「三章」,該是何等簡化的法令。但人民知道如何遵守,社會頗能相安無事。不像現在法令多如牛毛,執行困難又不徹底,反而會愈來愈加混亂。

現代的公文,已經省去了等因奉此等繁瑣的用語,一二三的列舉,「簡單」得多。(但有時卻不夠「明瞭」,還有待再作改進)。

社會在多元發展中,人們的生活愈來愈複雜,為了適應亂而又複雜的生活,凡事力求「以簡駁繁」,該是極好的原則。但是繁中求簡並不是容易的事。首須了解何謂繁何謂簡,次須了解簡化之後不至於有重大的遺漏。萬萬不能像從前的一位首長,他強調原則,但往往原則在他手中破壞了,他卻並不自知。他強調「以簡駁繁」,也許不知繁簡,反而像是在「以繁駁簡」,反而更加複雜。

因應當代生活,「以簡駁繁」的原則不可不知。

—以簡駁繁,能增加做事的效率。

繼續努力

某先生讀小學時,上海法租界公園裡發生一件小事,但卻弄到輿論嘩然,全國沸騰。由於國人缺少公德心,習於製造髒亂,園門乃豎立了一塊極不禮貌的牌子,牌上寫著:禁止華人和狗入內。

抗議這種辱人行為的同時,確也發起過自律運動—掃除髒亂惡習,培養國民公德心。但是抗議和自律很快被淡忘得一乾二淨。國民的道德心還是缺缺。

前副總統謝東閔主持台灣省政時代,也著力掃除過髒亂,一時獲得全省響應。遺憾的卻是,後續努力同樣不夠,甚至,沒有再努力,同樣很快被大眾淡忘。社會的髒亂改善不多。

開羅會議中,美總統羅斯福和英首相邱吉爾支持我國收回了台澎金馬。至於琉球和釣魚台,由於先總統蔣公當時提不出有力証據,致未能一併收回。當年內亂甫平,緊接著對日作戰,政府來不及研究整理出証據來,是可以了解的事。但是至今已五十餘年了,仍然未聞政府鼓勵(如內政部、邊疆學系等)主管單位和民間團體或個人,努力從歷史從檔案中,整理出具官法性的中琉關係,找出釣魚台屬於台灣的合法文件或証據,就非常非常不可思議了。

後續的努力,關係成敗太大。

—後續的努力偏偏容易被疏忽。

典型看今朝

「典型在夙昔」,正氣歌中引述了十二位古人的故事,都是大義懍然,忠貞不二,足為現代人的典範,其實當代也還有著典型的人和事,令人肅起敬,足為楷模。其出現在市井之中者,尤為難能而可貴。教育機構,和社教團體,如肯誠心發掘,所在多有。平凡中顯現偉大的故事,一一搬上銀光幕,刊入報章雜誌,編作青少年課外讀物。移風易俗的功能,必可重見於今日。

南部有一位陳先生,事奉父母,非常盡孝。太太是一位獨生女,他把岳父岳母也當作親生父母同樣孝敬。岳父母老了,更接回和自己的父母同住。陳先生對待弟弟也很友愛。家道本非富有,但從未因為財物而有任何爭持。弟弟在中部地區服務,經常回南部探望雙親。

後來陳老先生過世了,弟弟怕老媽媽傷心,趁陳先生出差,強把老媽媽接到南投同住。哥哥回來,不敢休息,連夜趕到南投看媽媽,硬要再接回南部。弟弟被逼出了兩句話:「你那邊老人那麼多、這也是我的媽媽啊。」兄弟大吵一架。媽媽高興的哭了,說這是他們自懂事以來第一次大吵,為了她而吵。她高興中也很難過。後來媽媽答應三個月後回南部,哥哥才流著眼淚獨自回去。這是平凡的小故事,但能見到真情的流露。

—不敬何以別乎,他們守住了這個「敬」字。

開朗

同樣面對大海,德國詩人席勒曾歌頌著:「春天來了,大海在微笑,在騰著快活的波濤」。而囚在聖海倫島達七年之久的拿破崙,卻只能「凝望向肅穆而淒淒慘慘的大海」。同一目標,兩樣心情。所見所感,其實是不同心情的反射。

傳說有兩位工人一同在砌磚蓋房子。一人愁眉苦臉,悶悶不樂。另一人嘴哼小調,瀟瀟灑灑。原來前者儘想著不愉快的事,辛苦蓋的房子給別人住,自己仍然住在簡陋小屋裡,上天待他實在太不公平。而後者卻在幻想,自己正在替高貴的國王建造皇宮,這種宏偉的藝術品,馬上就要從他的手中完成了,他該有多偉大,他怎能不高興?

一對並肩作戰的陳、林二位好朋友,從受訓開始,到轉戰大江南北,有幸都在一塊,從未分開。一道兒攻堅殺敵,一道兒突圍逃命,互相照顧,不在話下。但是一閑下來,兩人感受迥異,總是陳某在安慰林某。因為林某老是懷念在家之日,有父母呵護,兄弟相伴,又安全又幸福。不像現在,幾乎每天都在生和死的邊緣中掙扎。陳某想的卻是國家多難,同胞多難,我不打仗誰去打仗。林認為他犧牲了享受。陳認為他在享受著犧牲。

關鍵全都在自己的心境,在於心境的能不能開朗。

—每天生活,要自求開朗。

做事的困難主要在『人』

「人」的困難即有三層,接受你指揮的人不一定都夠水準,你也不一定有權任免或調動。相關的同僚和服務的對象,未必都配合愉快,人人感覺滿意。而指揮你的主管,其專業知識、行政能力、做事的擔當、用人的氣度,更不一定能支持你得心應手,樂意賣命。以行政能力為例,李鴻章主持北洋,瀟瀟洒洒,詩酒風流。其後丁母憂,由其同榜進士張樹聲「看守」三個月,累到吐血地步,論者都以為張僅僅是行政能力不足。所以古今真想做事的人,一旦遇到心折的長官,不惜「士為知己者死」。

「錢」的困難有預算的限制,有會計的牽扯,時效和靈活的調度都是問題。「行政」的困難在制度,制度的維護在人—主管長官。主管有無行政觀念是第一步,有無行政能力是第二步,有無行政經驗則是第三步。經驗可以吸收。能力大可彌補,當任用幫手時把能力和經驗考慮進去即可。美國杜魯門總統答覆記者的話,可為旁證。他做完自己的任期,記者問國家是否還需要他,他要不要再出來競選。他答稱:「任何制度上軌道的民主社會,永遠不會絕對需要任何個人。」

—「制度」最要落實。

同宗教

除了道教以外,宗教大多是外來的文化,佛教自印度傳入,基督教天主教來自歐洲,回教也是自中東輸入的。雖然崇拜的偶像不同,祭拜的場所儀式等也不相同,但都有著共同之處—「向善」和「利他」,耶穌上十字架,如來下地獄,都是「利他」的最高境界,為世人贖罪,不顧自己的生死。

倫理是先民的「同宗教」,涵蓋著「向善」和「利他」的兩大原則,但不止於這些原則。

它教我們「尊重」,因而我們敬天、尊長、孝順父母。也同時以平等(人權尊嚴)、相互(對稱)的態度,處理人際兩兩之間的關係。

它教我們「友愛」,因而我們愛人(由近及遠)、愛物(惜物惜福)、愛大自然(天覆地載之德,養生活命之恩,不敢或忘)。也教我們推己及人,愛人如己。

它教我們「和諧」,因而我們能以寬恕化解仇怨,愛和平已融入天性。它教我們珍惜人性的善良和溫馨。它教養我們成就高尚的「人類」。

倫理的恩賜和陶冶,不下於任何宗教。

—倫理同樣有宗教的功能。

節制

西方當代的公德,是自由、民主、博愛和服務。而古時候的四大公德,則是理智、節制、勇敢、和公正。

節制,指守分寸,能適可而止;不至於逾越或過份。人們使用金錢、支配時間、都要能不浪費,恰到好處。做事則知道「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當繼續、則繼續;當暫停,則暫停)。

古人教人自制,當然是節制之意。一個人面對憤怒,即將醉酒,天人交戰之時,得失取捨之間,如能夠心地澄明,知所進退,是極大的修養工夫。

但節制不單是知識份子談修養,實也是先民傳承下來的優美的教養,或者可以說是善良的生活習慣。例如筆者兒時對故鄉的記憶,表兄弟們或鄰居們每每發生爭辯,往往面紅耳赤。甚至又罵又打,眼看大戰即將爆發,不可收拾,奇蹟可能突然出現。常常由第三者的一句話,雙方便立刻叫停。尤其能不經第三者,只要當事者的一方,突然有一句下台階的話,或是逗大家(包含第三者)打一聲哈哈,也立見颱風轉向,或雨過天青。

降低貪念,同樣靠節制。

—守法守禮,都從節制開始。

真的是藝術

四十多年前,老李常和一位叫安特生的加籍神父聊天。安懂得中文,也通國語,對中國便自以為了解不少。他總是或多少懷有成見—優越感。

有一次他諷刺中國人的無所事事(doing nothing),好像在欣賞藝術(fine art)。因為西方人的生活,不是工作(work),便是休閒(Play)。至於無所事事,簡直不可思議。

他說的無所事事像藝術,顯然在諷刺。老李氣不過,很想証明給他看看,那真的是高級藝術。乃建議和安特生各處一室,撤除電話音響和書籍,各取開水數杯,分別度過一晚,甚或一夜。老李也報復著諷刺說:「安特生,你大約只能靠祈禱上帝,才可能免於發瘋。而我老李,一定可以愉快的過此一夕,決不會感到無聊」。並且誇張說,「這真的是藝術,西方人不容易了解」。

安特生始而不信,繼而請教,老李才解說他的秘方。可以神遊六合,黃山之幽,瀘沽湖之靜,大峽谷之雄偉,儘可自在神遊。可以神交古人(或書中人物)。如心有不平,亦可借重水滸傳中黑旋風的大斧,一劈而下之,也就怒氣全消了。如果想欣賞軟性的生活,紅樓夢一書中有不同性格的女孩子,都不妨相對暢談。或者把愛讀的文章,默誦幾篇。或把將做之事,計劃一下。只有嫌時間不夠用,那裡會無聊。

—無事可做時,能善自排遣便是藝術。

模糊的界線

美國某作家有一篇短文,題目是「一條細小暗淡的分界線」(A thin gray line)。在敘述日常生活瑣事中,涉及是與非,或善與惡之間的分界,往往模糊不清。但必須認清。

計程車司機闖紅燈,會有兩點辯護。許多人都在闖,不闖白不闖,我才不吃那種虧。另一理由是交通秩序混亂,車塞得厲害,不搶一點時間,還要不要吃這碗飯。他把遵守交通秩序、和不守交通秩序之間的界限模糊了。也因而忽略了守秩可以減少塞車,可以增進安全;尤其自己在守法。

某校某年聘請了一位教授,他早已取得教育部的「教授証」。但該校聘任升等辦法有規定,凡是新聘人員,必須通過聘任升等委員會的審查。他如被交付審查,估計並不難通過。可是,校長不但直接下聘,還聘請他當評審委員。不但跳越了他自己的受評審,反而先參加評審別人。學校把中華民國合格的教授,和某校合法(通過評審)的教授,混淆不清,混作一談。

從前有一位教授,非常欣賞自己的聰明能幹和學問好,自信「做事」也做得對、做得好。好像這中間的界線也有些模糊了。

—對與錯的界線一定要認辨清楚。

強迫推銷

強迫推銷,自然不顧對方的立場,意願和興趣。

強迫的結果,縱然出於善意,也不為對方領情,甚或引起反彈。更為嚴重者,往往反目成仇。此所以全世界接受美援(經濟的、科技的、軍事的等等)的地區,總是有不同程度的反美的聲浪和行動。

主要的原因是,美國人無時不在強迫推銷民主政治,手段幾手無所不用其極。不久以前,在東非的兩個較落後的國家,掀起反美巨浪,當地死亡好兩千人,美國使領及僑民也死亡十多人。中東地區糾紛一直無法擺平,阿拉伯國家普遍仇美。美國人只知道,民主是二十世紀思想的主流。卻嚴重忽略了,在地人的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國情民俗,和不同的價值觀。

推銷的東西可能是物品。但無論如何價廉物美,無論怎樣方便耐用,一動用「強迫」推銷的手段,總是惹人生厭的事情。推銷的東西也可能是一個觀念,但只可以理性說服,客觀勸導,不能夠強迫,強迫是高度的不尊重、不民主。

四十多年前,建國中學一位高材生,被父母強迫報考醫學院—能救人苦難,又自己賺錢,該有多好。但聽說這位優秀青年犧牲了。

—多尊重別人的立場和意願。

理和禮

管老先生教訓小兒女們,常說時代是民主了,父子也可以「講理」,真理是越辯越明的。但必須「守禮」,倫常道德更不可偏廢。守禮是相對的,兒女們有兒女的禮貌,父母們也同樣有父母的禮貌,不可不知。

鄰居一位詹博士,自小嬌養慣了,學成歸來,更不在意禮為何物。常為家庭瑣事,和老爸爸爭辯。姑不論「理」的曲直對錯,「禮」貌就非常遺憾。大聲爭著講話,若似理直,就非得氣壯不可,那絕不是對待父母尊親屬的禮貌。

所幸這位小博士,雖很無禮,但尚明理。老爸爸請教管老先生,老先生說事到如今,不能全怪小博士。老爸爸自小的縱容,也要負責。於是相約在管老的兒媳返來的時候,由老爸爸找個理由,帶小博士過來見見面。由於常常見面聊天,從管家的家教(生活習慣)中,小博士終於「變化氣質」。從此理雖直,不敢氣壯,而能「氣和」。能低聲下氣的和老爸爸溝通,不再高提講理的分貝。

小博士的大轉變,其實還是得力於他的老爸爸。老爸爸先學會「老子對待兒子的禮貌」,先能改變了他自己。小博士本來就是「明理」的,只是在「守禮」上新有了進步而已。

—講理重要,守禮更要緊。

權宜之計

從前有一位趕考的青年,經過大行山下,和推車的車夫發生爭論。車夫只能從字面讀作「大行」山,青年說不對,應該讀作「太杭」山。青年自負是讀書人,堅稱自己讀的對。車夫雖是粗人,也自認這兩個大字他還能認得。

於是晚上歇店後,一齊去請教當地一位著名的熟師(教書先生),請他評斷。熟師先看字,再看看人,評斷車夫讀得對。青年雖不服氣,也只好依約加倍付了車資。

數年後青年高中,而且升官,重過此地,再見見這位塾師。原意打算狠狠教訓一頓,挖苦一番。不料塾師健談過人,使人有如沐春風之感。解說車夫粗人,像貌不善,假如輸掉車資,路上難保不利於青年。幾兩銀子小事,何能不顧安危。青年嘆服,尤有感謝。

又從前有一位老先生,少年在日本學警察,返回在上海、蘇州、九江等地服務。退休還鄉,手邊還保留了一把小手槍,是德國製造的掌心雷。鄉間治安敗壞,土匪橫行。有一年土匪攻破了老先生的圩寨。匪首很尊敬老先生是一位清官,是一位善人。下令只搶錢財槍械,不可傷人。最後向老先生「借用」那把掌心雷(知道的人不多),老先生只好找出給他了事。但提出一個請求:不得用此槍妄殺無辜。只能作防身之用。

—無可奈何之時,不妨從權。

張委員的體貼

張委員是當年立法院的「老賊」之一,遠比今天大多數小賊們高明—知識、人品和道德都高明。他也有很多小故事,讓許多人一直在懷念他,雖然他已過世了二十多年了。

他在他的故鄉擔任過「廳長」級的職務,為了減少應酬,總是聲言回家晚餐,陪陪家人。家中的伙食當然很好,可是他常常想到吃些普通的東西。每當他入座面對佳餚,而又想到某種可口的食物時,總是找來副官,輕加責備。例如說,今晚某公館邀宴,好像已經破例答應了人家,怎麼你也不提醒我一聲,難道你也老了,忘了。副官很有默契的道歉,然後吩咐司機,立刻陪主人外出。所謂某公館邀宴,不過是到某一家酒館,去吃他想吃的某一道菜罷了。

有時他一頓飯可能吃上三家酒館,其實只是吃三道想吃的菜。他不可能每家只點一道他要吃的東西,所以難免有很多浪費。但他點而未吃的菜餚不動,指定送給某些人士。

他不願指定家人專門為他準備這樣那樣,家人都夠辛苦了,不要再添麻煩,不要去委屈了他們。至於滿足自己的食慾,隨興亂吃,是因為他也不願太過委屈他自己。薪俸已經可以養家養廉,隨興小吃,又可趁機鬆弛一下整天的忙碌,也好。

—體貼人情,無妨包括自己在內。

也是一種自私

人們往往只能以自己的知識(所了解的範圍),作為評論(人或事)的基礎。不一定是無知(如肯謙虛一些,便不至如此),但卻是一種自私。

有位前清秀才,飽讀中國詩書,未受現代洗禮。晚輩和再晚一輩的年青人來看他,他必問近來作詩(舊體詩)沒有。如回說「沒有」,一定誠懇勸你要用心讀書,多多作詩。如回答說「有」,那很好,還算用功。假如能帶著一首兩首詩作,聲明今天除了問安而外,特來請教,請求改正。老人會喜出望外,一面改正,一面鼓勵。「青年人像你這樣用功的,現在已不多見。寫的不好不要緊,我會改。你只管多寫」。老人家以為用功者,就是多讀中國舊書。以為有學問者,就是會寫舊體詩。

某一位公教家庭的主婦,經常批評老公用錢小氣。經常罵張家大嫂太過會算,張先生才賺那麼一點薪水,有什麼好打算的。你看李家大嫂多會化錢,該多麼瀟脫。但是她忽略了兩個事實,她家和李家,入不敷出,都過活得捉襟見肘。而張大嫂家,因為量入為出,有預算永遠不窮。

這位大嫂娘家富有,她的生活的知識和習慣中,就沒有「預算」這兩個字。

—只用自己的知識去評論,也是一種自私。

發言要切題

發言、作文、評判、或辨論都要切題,萬不能言不及義。

有次教育部邀請一批大專教授,去風景區度假,也安排了一場座談會,談談倫理教育的問題。支持會議的教育部官員,遲到了三十多分鐘,報告遲到的原因,非常詳盡,歷時二十分鐘,自我介紹歷時八分鐘。座談會因而草草收場。並無豐碩的成果。

自我介紹中,特別說明他也是教授,在某某大學兼課,原先在他遲到十來分鐘時,怕他趕不上上山開會,已互推了一位臨時主席,也已經開始了座談。他一到場,臨時主席堅辭。他再一說明和自我介紹,議程大亂。以後偏離主題,只能聯誼了事。

其實,遲到已是事實,只須道歉一聲就夠了,不可再多耽誤時間。遲到的任何原因,都與座談的主旨無關,都不是繼續耽誤座談時間的理由或必要。至於自我介紹,更外沒有必要了。大家大多知道有他這麼一個人,即使不知道,絲毫無損於座談會的進行。那天他的全部發言,幾乎可以說沒有一句話是「切題」的。

—切題,是針對主旨發言,不可偏離。

誰能不要自己的家?

王家少年,心地純良,但個性偏激。對家人普遍不滿,曾發誓不要家,自己去獨力奮鬥。十年的起起落落,對家—父母的家,他還是難免懷念。三不五時找個藉口,透過姐姐問問家中情況。偶而借題聽聽老爸的聲音,因為他比較「原諒」爸爸多些。也偶然找機會偷偷回家一趟。吃點剩菜,因為剩菜也有一點「媽媽的味道」。

某老師已經退休了,才開始警覺到「家」的重要。他人很善良,熱愛他的小家庭,和每一個家人。只是個性專斷,喜歡自以為是。一切愛家愛人的表現,都得依他的方式,憑他的意志。弄得他的一妻三子,個個緊張,壓力沈重,生活並無歡樂。但彼此仍然關切,仍然深愛。

為了小兒子讀書遭遇挫折,又弄得全家不快。原來小兒子升入某某私立大學,大半是他的意思。讀不下去了,他罵孩子不用功,孩子則抱怨沒能依自己的志願,無法不接受退學的事實。接續而來的是要申請轉學。某老師又在指揮兒子選校選系,結果父子弄翻了臉,兒子去當兵去了。太太勇敢支持小兒子,夫妻也翻了臉。兩個大孩子工作在外,有事只肯和媽媽連絡。媽媽自己去做義工,只知道菩薩和師父。

某老師孤獨了,幸而他自己的一位老師指導他,幫助他找回妻子孩子們的感情。

—關心,先要能尊重對方。

落實並不容易

十年前H教授教書滿四十四個年頭。他不是不想退休,只是有六年私立學校的年資不予計算。湊不齊四十年,便算不成退休最高的八十一個基數。

當時有位考試委員堅決表示,政府優待教授,加給二十個基數。公立的年資算出七十六基數,加上加給的二十個,大為超過八十一之數(八十一以外的無論多少,不再計算)。

H信任那位考試委員,更信得過他的態度之堅決,便申請退休,也得到八十一基數的退休金。但,湊得上八十一的,並不是靠政府的優待加給,而是政府法令的變更——私校年資可以合併計算了。

原來所謂加給,是指公務員退休,最高計算到六十一個基數,而教授退休可以計算到八十一個,仍然都要憑個人年資核實累計。所謂的「加給」,只是上限的差別。

另一例証是雇用菲勞的問題,有兩位人士,都肯定的保証介紹菲勞,堅稱一定找得到。找得到並沒錯,可是他們都忽略了雇用者尚需要國內的醫院証明。此外,出面雇用者還有身份的問題,老人兒女都在國外,因而發生阻礙。

—落實並不容易,但做事一定要能落實。

倒值得統一統一

霧峰的街道並不壯闊,更不雄偉。但商店的招牌很整齊,都不大,颱風之後,未聞市招成災或惹禍。晚間乘車通過市區,市招在燈光中也極為好看。並未因為統一而顯得刻板或單調。

台中市和許多城市中的招牌,大多奇形怪狀,大小高低不一,風災後倒落滿地,風災中對行人和行車都構成威脅。何以不效法霧峰,以行政力量,勸說大家統一統一。

招牌中尤其應該統一的,是書寫的方式。橫寫的居多,直寫的也不少,橫寫的有些從右往左看,有些卻從左往右讀。最為莫名其妙的是有少數商家,上面一層招牌從右往左讀,下一層同樣店名的招牌,卻又從左往右讀。

這還不值得統一統一嗎?

颱風豪雨,是台灣無可避免的自然現象。而風災和水災,都不是一定不可避免的,都不過是人謀的不臧吧了。

避免災難,減少災難,和降低災難,全得靠「人」訂的政策,和「人為」的努力。「政府」就已有四個層級,有更多專家仍在決算規劃,又有優秀員工在打拚,每年都花費不少的經費,何以災難反而愈來愈深呢?

大概從制定政策到執行,再到監督,權責也很需要統一統一了。

—該統一統一的事,還有好多啊。

守法習慣

一九七三年作者訪問日韓,韓國當時稻米尚需要進口。但為節約外匯,規定每周二、五兩天為無米日,全國必須吃麵粉或雜糧,不得吃「飯」。又紅蔘在當時為了賺取外匯,管制買賣。作者去漢城的那幾天,恰逢禁售之期,華僑商店雖有紅蔘而不敢賣。作者第一次赴韓,只能要求看看紅蔘,雖然誼屬同胞,還是不賣。

韓國人守法的精神,給人印象很深。

中華民國駐韓大使,在大使館內欸宴訪問團,席開五桌。雖然山珍海味,酒席豐盛,大使卻謙虛而幽默的強調:「今天真正請各位貴賓賞光『吃飯』,因為今天是星期二,全漢城吃不到『飯』,使館有特權,所以例外」。

一位團員遇到在大使館工作的親戚,透過他的幫忙,也只能向友人「借」到四兩地字牌紅蔘。留下錢等開禁時,代為購置,再歸還那位好心的友人。該位團員非常感謝,因為他返國後可以向體弱多病的老媽媽,有個交代了。

據說,不是「韓國人」特別守法,而是「韓國執法的人」絕不讓國民不守法。對於不守法的,處罰很重。更要緊的是,處罰起來,絕無例外。

—守法是習慣,得強制養成。

守法也是觀念問題

琉球受過日本人和美軍的雙重影響,琉球人都非常守法。那霸(琉球首府)的交通秩序,遠比台灣好。但據說也是靠「重罰」才養成的習慣。

對於有一些人來說,守法和守份也可能出於觀念,而觀念來自教養。出於觀念的守法和守份,境界自然更高了一層。

四十多年前,一切都沒有上軌道,私立學校辦理招生,也往往如此。H先生的小弟考高中一直落榜,後來北部某一私立學校招生,小弟同樣落榜了。該校教務主任是H先生推荐的,他倒過來和H商量,把小弟名字加寫在榜尾不就得了。

H先生居然不予同意,認為對弟弟是不好的示範,是一種反教育的行為。後來事實証明,拒絕接受,確實對小弟一生,有很大的正面的影響。

又一次,H先生在一處公家官署辦美援的公文。因為不是編制以內的員工,每天只要人到,不必「簽到」。於是有人鼓勵他作弊(好像並不犯法),每周申請兩天半出差,每個月四次。出差費補貼正副主管和主任秘書三人,自己也分得一次。H先生以辭職拒絕。卻是出於內在的教養,並非外力。

—良好的教養,更能培養正確的觀念。

法律以外

法律以外的事,當然並不犯法,頂多不符合法令而已。但有些事雖可能在法律的「條文」以外,卻還在法律的「精神」以內。

例如好早以前,作者報導過一位大學系主任,因為年滿六十五歲,依法不能再兼,被調位為夜間部主任。當時的夜間部未納入大學組織規程,主任的年齡,找不出法源說他犯法或與「法令」不符。但六十五歲後不可兼職的法令的「精神」,一在於新陳代謝,進用新人。二在於體恤長者,不忍讓老人太過勞累,是政府的一番德意。

古來不知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犯罪,不知道有多少「告訴乃論」而無人告訴的犯罪,他們都好像沒有「犯法」。現在更不知有好多好多查無實據的貪污。有人諷刺說「貪污」沒有什麼了不起,但是切切不可以「有據」。萬一有據,就真的要犯法了。

其實,法律以外的事,大多屬於道德層面,或關連到社會正義,所以,有很多事,除了是否「犯法」,還應該有「法律以外」的考量。

例如棄養尊親(父母),而且因虐致死者。例如強奸親生女兒,甚或致死者。例如強奸生母者。都不能「止於」法律的考量—僅僅以殺人強姦等論罪,唯一死刑(不得上訴),和法律以外的鞭刑或死刑,似更為重要。

—「法律以外」的考量,有時更為重要。

從心所欲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孩子們都說「不逾矩」是爸爸一生的寫照,沒得話說。從今天七十大慶起,祝老爸好好過幾年「從心所欲」的日子。

「從心所欲」,好一個古稀賀禮!

但真能從心所欲嗎?難啊。例如老爸不喜歡事務性的工作,偏偏非作不可。因為老太婆不喜歡做,也不會做,更不肯學著去做。孩子們大了飛了,家中雜事,老爸能不做嗎?若能不做,那才叫從心所欲。

老爸一生不會理財,不喜歡管錢,但什麼「量入為出」,什麼「省吃儉用」的古訓,卻是知道的。偏偏老太婆用錢從無預算。想到要的東西就買,想花就花。至於錢的來源麼,那不是大男人的事嗎?老爸無能控制預算,更無權平衡。若能控制或能平衡,那才叫從心所欲。

落伍的老男人,難免也會有意願支配自己的家庭。偏偏金命的老爸,跳不出火命老太婆的掌控,(那是老太婆的堅定的信仰)。若能跳得出,那才叫從心所欲。

至於日常飲食,只能給什麼吃什麼。若能想吃什麼便吃什麼,那才叫從心所欲。

突得破主觀客觀的條件,是從心所欲的先決條件。否則就要憑高度修養,能夠「放下」。

—從心所欲,真是無上的幸福。

『父父』

所謂「父父、子子」,要教訓兒子像個兒子(含女兒)樣,得父親(含母親)先要像個父親樣。怎樣才像個父親樣呢?

首先重視身教,要能勤勞、節儉、整齊、清潔,要能切實負起家庭管、教、養、衛的責任來。

孝順尊親,要出以至誠,因為從他們身上讓自己獲得生命,獲得生活,獲得教養,獲得知識與謀生的技能。敬天要出以至誠,從大自然中讓我們獲得養命的必需品,和生活的資源,諸如空氣,陽光、水和衣食住行的資源等。

感恩的後續行動是回饋,對家人親族,對社會人群,時時心存報答,求取心理的平安。

其次調適觀念,不要老是用自己的方式去管教兒女,去愛護兒女。要尊重兒女們自己的意願、興趣和性向,多鼓勵以取代督責。但尊重不是寵溺,要明確告訴兒女們是非對錯的標準何在;告知他們生存的意義,和生活的責任。

在生物界我們有幸生而為人類,又要在當前多元社會中活下去,協助並指導兒女們對未來一生的規劃。必須活得尊嚴而自在。因而,對最低的道德原則,和最低的法律原則,要求兒女嚴格遵守,不惜用最嚴格的方式堅持,甚或不惜動用鞭刑。

—「父父」是「子子」的先決條件。

『子子』

所謂「子子」,就是兒女要像個兒女樣。

首要的生活訓練,學習早睡早起,勤勞做事。愛物惜福,絕不浪費。整齊清潔,不止於起居,包含心靈的純潔。

對尊親要有孝「敬」心,打從內心尊敬起,感恩他們給予了生命、生活、教育等等。要有孝「順」心,順從他們的意願和趣味,但並不是盲目服從。要嚴守份際,兒女也可以說理,但要顧得住做兒女的禮貌。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不得「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因為家庭以內,不止你一人,還有父母兄弟,諸姑伯叔。因為社會上更不止你一人,還有不同年齡層的好多好多人。你怎能只知有己?

效法父母,時時心存感恩。不止感恩大自然,而且要感謝社會百業。假如沒有農夫種稻,那會有米飯上口。當然優先要感恩的是生我的父母,教我的親長,和伴我的家人朋友。好孩子不吃十年閒飯,人貴自立。得明辨是非,堅守原則。要有包容心,知道恕道的可貴。輸了認輸,錯了認錯,但知錯必改,那又是勇德。

感恩後續的是「回饋」,基本的回饋從順從和奉養父母做起。勇德包含為自己的所做和所為而負責。也要熱愛大自然。

—做到了「子子」,必能成為最健全的公民。

父不父,子不子

少年飆車殺人,自然是「子不子」了。但問題卻不在少年,而在於「父不父」—父母不像個父母樣。因為飆用的車輛價款的來源,不外父母所給,或兒女逼要,或出於偷搶或勒索,該都是父母未能善盡管教的責任在前。

雛妓問題,好像也不在於「子不子」(女不女)。但同樣的,問題焦點不在雛妓,而在於「父不父」。崇拜金錢的價值觀的形成,出於社會無數的「父不父」,也必然出於雛妓父母的「父不父」—她們接受和傳承了這種拜金的價值觀。

十八歲少年開豪華轎車,殺害尊親且毫無悔意。我們總不能認為那是出於他「少有大志,立志殺人。」我們總可以評判:是出於他自己的父母,和社會無數父母們的「父不父」,才導致而成的惡果。

弒父殺母,早已司空見慣。姦及親女,甚或致死,強暴生母,若無其事。這些令人髮指的罪惡,豈是一天造成?如果法律也只能以「殺人」或「強暴」論罪,則法官們也得連帶負責,負「父不父」和「子不子」之責了!

王建瑄先生承認社會已亂,主張重刑(鞭刑)伺候,筆者深有同感。嚴重的「父不父」或「子不子」之人,除了應得的刑期,得再酌量加罰十鞭到五十鞭。極端的犯行,應處極刑。

—鞭刑懲貪罰劣,最為有效。

他,討厭說『不』

他討厭說不,他不一定都對,但是他討厭說。

因為討厭,他曾產生過報復的心理,也曾發現過自己的無知。

當年憑一位長者說合,他和他的表妹談到了婚嫁。當年台灣尚未開放觀光,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表妹從香港接到台灣來。表妹住在那位長者家,他和表妹見面時彼此也都歡喜,好像一切都很正常。但他們終於分手了。

也許是他的性子急了一些,又因為她住在那位長者家,實在主客都不方便,所以很快他就問到婚期,想不到表妹卻說出了一個「不」字。她說的又不是要彼此多一點時間,以便多了解了解等一類的話,只講等過一陣子,也許她還要回到香港去。他討厭了,也誤會了。誤會的是不懂得女孩子嘴上「不」的真正的意涵。討厭的卻是,他知道,十分清楚的知道,他自己能提供一個很忠實的男主人,對家庭絕對負責。而對方可能提供的女主人,是否像他一樣忠實負責,至少他還不十分清楚,(那只有她自己才最清楚)。怎麼她倒先說出「不」字來。

其實他不懂的,不僅是女孩子嘴上「不」字的真意為何。還有,他自己所知道的(例如負責),還沒有來得及讓對方知道。更有,對方最清楚的,他也還沒有努力去了解。

—多替對方設想,多站在對方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