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後的功課

聖嚴法師著

死亡並不可怕

佛教認為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各種痛苦,一般人很容易誤解這是在散播悲觀主義。 事實上,在佛教的觀念中,身體上生老病死的變化,只不過是假相而已,學習並實踐超越這些假相的方法,才是佛教教義的重心所在。

釋迦牟尼之所以能夠成佛,是因為他觀察、體會到,所有人都無法超越生老病死。 有生必定有死,生與死是一體的兩個段落,開始的時候是生,結束的時候是死。 而且只要有生命,就一定會老,生命的過程就是一連串老化的現象。 老化的同時,還會產生許多身體或心理上的疾病,直到最後死亡,誰都不能夠避免。

 眾生在人間是受苦受難的,並非享福享樂。 即使有時候感到快樂,也是苦多樂少,而且很短暫,不可能永遠維持。 例如,為了吃一餐飯,我們必須先花上很長的時間來做準備工作,才能吃到豐盛的菜餚,但是享受美食的時間卻一眨眼就過了,所以快樂是很短暫的。

 而且,苦與樂就像雙胞胎,不可能分開,樂的本身就是苦的結果,也是另一個苦的開始。 兩頭苦的中間包含著樂,這就好像前後都是火,中間地帶雖然還沒有被火燒到,可是被兩面夾攻,仍然受到威脅。 所以,樂的鄰居就是苦,俗話說「樂極生悲」,正在享樂的同時,就已經朝著苦的方向走了。

 不被生死問題束縛

如果我們想要超越生命的痛苦,就要學著不被生死的問題所困擾或束縛。 生死皆有因,生並不可喜可賀,死也並不無奈悲哀。 貪生怕死是沒有用的,因為我們都在生死輪迴的苦海中,每個人都要面臨死亡,生命的過程就是如此,這是自然現象。 所以毋須貪愛生、害怕死,貪生怕死只會造成痛苦,自尋煩惱。

 我們要知道,死亡本身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死後還有另一個新的未來在等待著。 就像白天工作太累,晚上非睡覺不可一樣,補充睡眠以後,第二天早上起床,又是嶄新的一天。

此外,生可以說是一個結果,利用這個結果,正好可以為死亡做準備。 當我們死亡之後,世界上任何財產、名利都帶不走,只有業報隨身。 所以,真正可以帶走的,是我們的慈悲心、智慧心和功德。 因此,不必擔心死了以後會到哪裡去,看看自己現在有沒有「儲蓄」倒是真的。 利用現在的生命好好養精蓄銳,在這個世界上多做些功德,多帶一些好的業報到來生,就不必害怕死亡了。 這就像我們在鄉下多賺一點錢,再到都市來做義工,這不是很好嗎?

 由此可知,佛教雖然強調從生到死都是苦,但並不像一般人所認為的那麼消極,相反地,還能夠幫助我們消融對死亡的畏懼。 佛法教導我們積極地儲蓄功德,在人間先做好人間淨土的工作,往生時才能帶著功德一起前往極樂凈土,這才是我們最好的歸宿,也才能擁有永恆、真正的快樂。 (摘錄自《真正的快樂》)

 死亡的準備工夫

問:法師曾開示,相信有永遠的過去、永遠的未來,就是對「死」最好的準備。 除此之外,能否請法師再進一步開示,人可以為生命的終點,事前做些什麼準備?

 答:處理身後事,的確需要一番工夫,遺產、喪葬儀式,乃至債務的清償等,但是我認為生前做好對死的心理準備還是很重要的。

中國傳統的農村社會,年過五十歲的人都會開始為身後大事做準備,譬如買好壽衣、壽棺和壽穴,這就是不想麻煩別人,並且還會未雨綢繆,為自己留一點棺材本。 這種坦然面對死亡的態度非常健康,也非常值得現代人學習。 因為臨終者並不認為死亡是悲慘的事,而下一代也不覺得長輩壽終不可忍受,大家都可以用理性、平靜的心情迎接必然來到的一天。 更深一層看,由於年過半百者預計自己將死,就會更積極去完成未了的心願,或為子孫積德造福; 而子女也會自我警惕,把握時間行孝,以免有「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

 建立有生必有死的因果觀

時代演進到二十一世紀,人類平均壽命雖然延長,但對死亡的準備,反而不比農業社會那麼坦然自如。 隨著醫藥科技的突飛猛進,大眾似乎普遍預期「人定勝天」,對於任何時刻都可能降臨的死神,失去隨時面對的心理準備,以致當來臨時,張惶失措而不能接受命終的事實。

表面看來,現代人受到較好的保護,壽命也延長了,但是死亡的機率其實並沒有降低。 例如,現代人死於天災的人口也許減少; 但相對的,人禍方面的死亡機率卻增加了。 例如交通意外事故、職業傷害,以及因環境污染、過度開發破壞自然環境而死傷的案件,也是農業社會所少見。

科技時代的生活型態,降低了一般人對死亡的預期和準備。 由迎接新生命這件事就充分反映這樣的心態。 現代父母都是到醫院生產,原因不外乎在醫院比較安全,萬一發生狀況,可以立刻受到最好的醫療救援。 但是先進的醫療技術、設備,是否真的能夠保證一定平安無事? 好像到目前為止還不能吧!

從另一角度來看,醫院的功能是雙重的,一方面接受生,另方面也送亡。 事實上,每個新生命在孕育、出生的過程中,都時時面臨病與死的挑戰,更貼近地說,人一出世,即與死亡連在一起。 若能及早認清有生就有死的必然因果關係,就比較容易克服死亡的恐懼,坦然地接受死亡。

死亡的規劃與準備

曾幾何時,社會興起「生涯規劃」的浪潮,由這股浪潮衍生出許多炙手可熱的學說、理論,包括第二專長的培養、性向測定、人格認知、人際關係處理、時間管理、開創人生第二春,甚至理財等等。 這些知識的確可以幫助許多人適應或掌握變動不已的新時代,但可惜的是,極少人在談生涯規劃時,納入「死亡規劃」的概念。

反觀西方人,他們卻常在年輕時就已寫好遺囑,日後再視主客觀條件的改變予以修正。 雖然台灣社會目前願意在身強力壯時,購買保險的人口逐年增加,未雨綢繆的觀念比以前濃厚; 但願意在花樣年華為自己規劃身後事的人,好像並不常見。 我建議大家在生命的任何階段都應該思考死亡的問題,以免當「意外」發生時,令親友既悲傷又慌亂。

其實,死亡規劃既無需忌諱,也不複雜,主要包括遺體處理(安葬儀式)、遺產及債務處理,這是對自己及別人盡最後責任的具體表現。 這些事情沒有交代清楚的後遺症時有所聞,例如子女彼此信仰不同,為了父母該如何舉行喪儀、安葬,吵得不可開交。 更有人為了爭遺產,妻子、兒女互控,因而鬧上法庭,這些事情對亡者及生者,都不平安。

曾經有一位姓唐的新儒家學者,他自己主張以儒家的「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的方式來辦理個人的身後事。 但是他母親過世時,他反而猶豫了,因為他覺得儒家儀式並不是他母親所需要的。 後來,他思索母親生前習性較傾向佛教,於是採用佛教儀式為母親舉行喪儀。 有趣的是,他自己往生時,也採用佛教儀式。

一個人生前有宗教信仰,他的後事比較容易處理,子孫只要依從他的信仰即可; 如果沒有宗教信仰,那麼遺族最好效法唐先生,站在亡者立場多加考慮。

面對生死的真實案例

接下來,我講一些真實的例子,這些故事中的主人翁在處理遺產,以及面對和準備死亡的態度,對社會上許多人應會有些啟發和助益。

 有一位老太太,先生過世時留下大筆遺產,老太太的兒女很孝順,於是她把所有家產全數分給眾子女,有孝心的孩子安慰她,請她輪流住在兒女家。

 兩年後她來見我,心裡很痛苦,她說孩子本來都很歡迎她; 漸漸的,她覺得事情愈來愈令她不愉快。 逢年過節,三個兒子都請她到其他兄弟家,就是不願意留她在自己家裡過節。 兒子的房子很大,老太太卻都住在客廳里,沒有給她自己的房間,因為兒子認為老太太只是偶爾小住一下,為她留房間在寸土寸金的城市裡是一大負擔。 不過,這種處境讓老太太很不方便,很沒有安全感。

後來,我問她的兒子,為什麼「不要」母親了呢? 她的孩子回答說,阿彌陀佛,不是他們不要母親,是母親意見很多,老是嘀咕,使得一家大小不得安寧。

 最後我請老太太住在廟裡,她謙稱自己已身無長物,無法供養佛寺,只好由孩子安排住進養老院。

 另外一位老太太,在處理相同情境時,就顯得有智慧多了,這位老太太在先生死後,並沒有將遺產悉數分給兒女。 她把遺產分成四等份,一份讓兒女一起分,另一份給丈夫生前的所有員工,第三份用於投資生息貲財,最後一份放在身邊,做為生活所需的開支。 而且,她也不跟孩子們一起住,自己和幫傭住老家,沒有家累牽絆,過得自由自在。

 每逢佳節,兒孫回老家與她齊聚團圓,她一定發給每個人一個大紅包,兒子、媳婦、孫子統統有,皆大歡喜。 即使平日,兒孫們也經常噓寒問暖,看看老人家是否有何需要,一直到她過世,這個家族都維持圓滿和樂的關係。 而她的幾個孩子為她料理身後事也很盡心,佈施、做佛事,一一行事如儀。 我想,這位老太太仍擁有兩份財產,可能是個不小的誘因。 這倒不是說她的孩子只為貪錢才行孝,關鍵在於人到晚年,最好學會打理自己,不要心存仰賴子女的念頭。

 當然,社會上不是每個人都能有一筆遺產以供晚年之用,如果自己沒有什麼積蓄,就要廣結善緣。

農禪寺過去有位男信眾,他沒有什麼錢,但是幾乎每天到寺裡做義工,幫忙做一些小件的木工,也參加助念團為臨終者助念。 他往生後,我們以僧團行者(發心出家,住在寺裡學習出家人的修行生活,準備因緣成熟時落髮的在家居士)的儀禮,為他安排後事,許多信眾及他生前的朋友也一同為他助念。 這恐怕比他滿堂兒孫都要做得好,也比一些雖然富有,卻少結人緣的人要圓滿一些。

 所以,擁有財富還得有智慧去運用,但如果沒有萬貫家財,就需懂得廣結善緣,這點很重要。 這位男居士不但安心地迎接死亡,更將餘年奉獻給宗教,像這樣願意付出的人,能從容的面對死亡,他不但生前做事利人,而且這樣的死亡態度也對後人有益。 因為臨終者能夠不驚不怖走向人生的盡頭,這種平和的情緒也感染了周遭的親友,使他們不至於陷入悲傷的情境中。

古錐菩薩的故事

另有一個妙例,這是我的弟子果肇法師和她母親的故事。 果肇法師的父親去世得很早,姐弟也都各自嫁娶,果肇法師出家前一直與母親同住,長達十七年。 母女兩人相依為命,感情非常深厚。 當果肇法師提出想出家修行時,老菩薩沒有攔阻,這種豁達、灑脫的氣概真是少見。

果肇法師到農禪寺後,老菩薩就到農禪寺廚房當義工,參加寺裡的各項修行活動,週六念佛共修,每年二次的佛七老菩薩都很少缺席。 直到她往生時,一共參加十三次佛七。 七十幾歲的老菩薩一向不服老,在禪七、禪三、禪一的禪堂中,也經常看到她的身影,非常精進。 她為人風趣,人緣極好,大家都稱她為「古錐菩薩」。

在她去世的那年元月(一九九八年,老菩薩七十六歲),我剛從美國回台,在寺中遇見老菩薩,我見她走路的樣子,直覺她身體不適,就問她:「身體好呒?」

老菩薩翹起大拇指說:「蓋勇啦!」

其實,在寺院掛單那幾天,她身體已經很不舒服,但都不願意讓果肇法師知道她的狀況已有點嚴重。 環保日的前兩天,她的健康情況已經很差,但因為已經答應北投區的菩薩們包粽子、蒸蘿蔔糕,於是硬撐著身子在園遊會的前一晚包好上千粒粽子。 當天清晨三點不到她就起床蒸熟粽子,並送到立農公園將攤位擺設好,才請果肇師送她到臺北長庚醫院看病。 當天晚上,情況惡化,轉至林口長庚醫院急救。

之後,老菩薩昏迷了六天,果肇法師時而提醒老菩薩,平日的念佛工夫這時候要用上。 這段期間她若是清醒,就會念佛或持〈大悲咒〉,來提起往生佛國的正念。 由於她打過十多次佛七以及每週六參加念佛共修的經驗,非常熟悉佛號的節奏,所以經常用手拍打床沿做木魚聲響,用念佛來抵抗病痛及昏沉。

第六天,她顯得有點煩躁並想回家。 果肇法師請果東法師為她開示,果東法師要她把心放下,拿出平日的豪爽氣概來面對當前最重要的一刻。 萬緣放下后,大約過了半小時,她就安詳地往生了。

據果肇法師說,老菩薩在病中,因手腕打點滴,鼻孔、嘴巴都插上許多管子,身體僵硬、臉色蒼白。 往生後,在法鼓山的法師及蓮友們的助念下,協助老菩薩提起正念; 更衣時,老菩薩的身體變得柔軟,臉上泛著紅潤。 她平時睡覺會打鼾,嘴巴是張開的; 但往生時,眼、口都合上,嘴角還帶著笑意。

老菩薩往生后的第二天早晨,我向我的出家弟子們說過這樣一段話:

這位老人家比我們出家眾還多一點道心,雖然有病在身,卻還是那麼鎮定、精進,還在為義工的工作發心。 老菩薩並不認為自己病情不輕,就可因此好好了生死、好好一心不亂地念佛,她反而依舊奉獻,直到最後。

有些人害了病,就躺在床上養病(特別是老人家),這時,他們的心情容易陷入低潮,難免哀聲歎氣; 甚至把兒孫、親友、照顧他的人,都一一埋怨一番,煩惱極重。 就是出家眾也不能說百分之百不起如此的無明(因愚癡而生的煩惱),於是或者抱怨僧團很「冷血」,或者抱怨師兄弟沒情義。 能像果肇法師的老菩薩這樣往生,真是有福報,說明她煩惱少,放得下,走得多麼清爽。 這不但對社會大眾有啟示,就連我們出家眾也可以從中學習。

行佈施,利益社會大眾

最後要談的例子是一位女信眾,如何善用她生命最後的兩、三天,讓自己的生命圓滿結束。

這位女菩薩在她先生過世後曾告訴我,將來她死後不打算把遺產留給自己的獨生女,而是想捐給我。 我勸她,我們兩人年齡相仿,誰先去西方尚是未知數,說不定我先走一步,把財產捐給我不是好辦法。 於是她決定將遺產捐給法鼓山。 我說,那就對了。 法鼓山是十方的道場,透過道場來行佈施,利益眾生,這樣的功德就大多了。 我本來沒有預計事情會來得這麼快,但它真的說來就來。

隔沒多久,我人在美國,接到她的電話,說她自己快死了,我很驚訝,安慰她不要胡思亂想。 但她說:

「師父,我現在在榮民總醫院,吐血不止,我快死了。」

「怎麼會? 你的聲音聽起來好好的。」

「醫生也說我快死了,我要請假出院。」

「既然病得這麼重,怎麼還要出院?」

 「我要出院辦理財產過戶,請師父指派法師跟我去辦手續。」

於是我交代管理寺裡財務的兩位弟子,陪同去辦理。 這位女菩薩忙了一整天,看起來身體還不錯,與她同行的兩位法師不相信她是個即將壽終的病人。 事情辦妥後,她銷假回到醫院,第二天就往生了。

事後,我們也依「行者」的身分為她安葬,她的遺族也欣然接受她對身後事的安排。 後來,法鼓山用她的不動產成立佛教教育推廣中心,又以她留下來的動產設立永久紀念獎學金。

這樣面對生命終結的態度既莊嚴又安詳。

放下與助念

問:法師剛剛開示的是關於平常的心理準備,那麼到了臨終前非常短暫的幾天或片刻,臨終者和親友又能做些什麼呢?

答:臨終時,如果意識依然清晰,這時應該將生者的種種事務完全放下,不要再為他們牽腸掛肚,平添彼此的煩惱。

 站在宗教的立場,鼓勵臨終者念佛併為他們助念是一件極有功德的大事。 對已喪失意識的臨終者而言,他雖然不能言語,但內心還可以感受到外界的訊息,特別是對親人的感應力很強,所以助念者的誠心仍然可以傳達給他們。

助念,就是以柔和的聲音、慈悲的心、堅定的信念,在亡者身旁誦念阿彌陀佛的聖號。 助念的意義有四種:第一,是個人對個人、家庭對家庭的互助,把喪家的無依、無奈轉化為互助的支持系統。 法鼓山在七、八年前成立了助念團(編按:成立於一九九三年),當時我曾對助念團的團員說,助念之後,大多數喪家會致贈「紅包」做為回饋。 但我們絕對不能收錢,而是要收「人」。 因為喪親人請人助念,他們一定知道助念的利益,而且也承受了這樣的利益。 既然如此,就應加入助念團,進而説明他人。 這就是互助精神的發揚。

第二,説明亡者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親友及旁人助念可以使臨終者的神識也跟著念佛,得蒙西方三聖(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觀世音菩薩)的接引。 即使亡者因自身福慧不夠深厚,或因緣不成熟、意願不懇切,不能往生西方佛國,但也一定能到較好的去處。

第三,協助亡者家屬安定身心。 由於沉緩的佛號聲具有安定力量,可以降低悲傷和恐懼的複雜情緒。

最後,助念也等於是助念者自身的一種修行方法,也有弘法的功德。 助念的經驗愈多,愈能堅定往生西方的信心,自己如果也能念到一心不亂,功德就非常圓滿了。 活著的時候如果有念佛的習慣,且往生西方的意願強烈,這又比平常不念佛,臨終請人助念要穩當得多。 所以,還是應該平常做準備,以免「臨時抱佛腳」,亂了方寸。

西方淨土是最好的歸宿

問:念佛號就是請亡者前往西方淨土嗎? 中國各宗派的佛教徒也都以西方極樂世界為最後的去處嗎?

答:中國大部分的佛教各宗派大都如此發願,只有禪宗或南亞的佛教徒例外。 如果不去西方,還可以去別的佛國,或轉世再來人間修行、弘法,都是很好的。

 對於一般大眾而言,平日或臨終前,發願往生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是最好的歸宿。 許多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平常沒想過死後要到哪裡,也無所謂到哪裡,如果遺族能為他做大佛事、大佈施,他還是有機會往生西方。 因為人死後難免彷徨無依,喪親家屬不管是拜懺、誦經、持咒,都是給亡者指引一個方向,告訴他「由此去」(往西方)就能離苦得樂,而亡靈通常都會接受指引,因為他也不知道能去哪裡。 如果生前無定見,死後也無人為他修法指引,而且既非大善人(轉生天道),也非大惡人(下墮地獄),那麼這樣的亡者通常會再生於人世間。

問:西方極樂世界那麼容易去嗎? 不是只有修行到一定程度的人才能前往嗎?

答:很多人都以為佛國非常遙遠,坐火箭也到不了,其實只要一念相應就到了,所以佛經雲:「屈伸臂頃到蓮池。」 意思是:只要信心堅定,人與佛土的距離,只要屈、伸手臂一次的時間就可以到達。 這都還算慢,其實一個念頭與佛相應,就可以到達了。

再者,佛教認為各個宗教都有自己的天堂,信心堅定的信徒,都可以往生自己宗教的天國。 從這個角度看,對臨終者而言,是否具宗教信仰,其間的差別很大的。 (摘錄自《歡喜看生死》)

人生最後一件大事

人的死亡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壽終正寢,一種是意外死亡。 一般認為壽終正寢是年紀老了,躺在床上自然死亡,或是生病住進醫院,然後色身慢慢衰退,一直到生命力衰竭。 其實年輕人若能預知死亡時間,譬如罹患癌症者,已經做好面對死亡的準備,開始念佛,這也是壽終正寢。

意外死亡就是一般人說的橫死,譬如車禍、天災,發生的時間通常很短,可能來不及念佛,或根本不知道要念佛,這就有賴平時做好死亡的準備。

 如果平常沒有準備,突然間死亡了,親戚、眷屬應該要為他做佛事,為他超度,為他做佈施。 假如家屬也沒有修行,可以請助念團幫忙。

如果是你的親友家裡有人過世,而你身旁剛好又沒有助念團的蓮友居士可以幫忙,在他的家人能夠接受的前提下,你可以先去安撫他們,協助處理後事。 家裡有人突然往生,一定會手忙腳亂,你可以問他們要不要念佛,告訴他們:「我是信仰佛教的,此時念佛對亡者很有用,他心裡會平安。 如果你們跟著我一起念,你們的心會平安,也能影響到亡者,而能平平安安地往生。」

往生的過程

無論是壽終正寢或是橫死,都不是立刻死亡,而是還有一點神識,然後再慢慢地消失,直到沒有感覺。

消失的過程是四大與五蘊配合起來漸漸地離散; 四大是身體里的地、水、火、風,離散的次序分別是地大、水大、火大,最後是風大。

 當地大離散時,最後一口氣將要斷,身體開始不聽使喚,漸漸僵硬,然後痛到了極點,痛到最後連痛的感覺也沒有,就像「生龜脫殼」一般。 試想將一隻龜的殼活生生地給剝下來,這比剝皮還要痛苦幾百倍。 一下子痛完以後,身體開始覺得沉重,就好像是千千萬萬的石頭或是一座山壓在身上一樣。 這是因為地大要離散了,也就是色蘊的功能逐漸地消失。

接著是水大。 水大離散時,受蘊的感覺非常強,身體重的感覺還在,口會覺得非常地渴,一般叫作脫水,也就是身體里的水分開始凝固,血液已經不流通了,即使很渴,也無法喝水。 這時嘴唇發黑,臉色轉青,因為血液慢慢凝固了。

 然後是火大。 當火大離散時,身體就像進入火山口那樣,首先是熱,一下子又變成冷。 因為身體的熱量、熱能最後都集中在我們的頭部,身上已經沒有火,覺得非常冷。 此時想蘊也跟著慢慢地消失,頭腦的思想、記憶漸漸模糊,什麼都不知道,這是火大離散。

 最後是風大。 風大離散,微細地一點點呼吸漸漸沒有了,我們平常的呼吸應該是出息入息均等,但當風大即將離開時,漸漸地只剩出息,而沒有力量吸氣了,愈吸愈吸不進去,就像在被戳了一個洞的輪胎上面壓了千斤的石頭,氣只能出而無法進。 雖然這時很渴望吸氣,但沒有氣,最後連一點點的氣都沒有時,就斷氣死亡了,就是風大離散。

 風大離散時,「身體是我的」的執著還在,但是已經無法控制身體了,在這段時間,你只能夠執著,頭腦裡已經沒有任何東西,是一片渾沌,因為想蘊,頭腦的記憶已經沒有了,只剩下最後的識蘊。 識蘊就是一個糊塗的存在。

決定往生的力量

佛教認為人過世之後,是依四種原則決定他的去處。 一是隨重往生,隨他生前所做善惡諸業中最重大的,先去受報; 二是隨習往生,隨他平日最難革除的習氣,而到同類相引的環境中去投生; 三是隨念往生,隨亡者命終時的心願所歸,善念則轉生人間、天上,惡念則轉生三惡道中; 第四隨願往生,發願學佛則往生佛國凈土,或轉生人間繼續修行。

學佛修行的人,知道要發願,可以隨願往生,一般沒有學佛的人,不知道發願,就會隨重業往生。 業有重業、輕業,隨重是以重業為往生的第一優先,如果是天上的業重,就會生天,如果地獄業特別重,就會墮入地獄。 佛經里說,下地獄如射箭,一斷氣馬上進入地獄,連中陰身階段都沒有,那是十惡五逆的重業。

其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是重業,臨命終時能見到一片金色的光芒,那就是無量光。 光中有佛、菩薩,手執金台前來接引,你自然而然登上蓮花,很快就到了極樂世界。 有的人在斷氣前就能看到光和佛菩薩等瑞相,有些甚至連家屬也可以看到。

三十年前,臺北有一位吳姓醫師,他的父親是前清的宮廷醫師,一生念佛。 他父親往生時,全家圍繞床邊念佛,往生時十分安詳。 當時他就看到父親房間的牆上放光,整個房間很亮,然後在上面出現佛菩薩像,而且是活生生的,並不是畫的,當場大家都跪了下來。

 臨命終時,如果願力很強,心念就與願力相應; 如果業力很強,心念就與業力相應; 這就是隨願和隨重。

隨念、隨習往生

如果沒有重業也沒有發願,就會隨念往生。 我們學佛的人雖然知道要發願,而且在往生以前就已經發願,可是如果平常發願不懇切,沒有形成習慣,只有在打佛七或參加共修時跟著大家念,根本不了解什麼叫作發願,那只是種種善根。 臨命終時,很容易就忘掉了,與願力不相應,可能連念佛的時間、機會都沒有,到時就是隨臨終的念頭而往生了。

 臨終時,如果是非常強烈的貪念,首先可能會生到畜生道,再來是餓鬼道; 如果是瞋心很強的人,首先則可能是畜生道,再來是地獄道。 因此,死亡時的念頭非常重要。

臨終時的念頭可能與你的習慣有關,此時就是隨習往生。 習就是平常的習慣,臨死時,會產生很大的力量,十分可怕。

 所以我們平時要養成念阿彌陀佛的習慣,煩惱一出現就念阿彌陀佛,常常保持自己的正念。 妄念、邪念、惡念出來,要慚愧、懺悔、念阿彌陀佛,不斷改善自己,這樣與人相處時,自然就會生起慈悲心,並且把所有的人都當成菩薩看,以感恩、感謝的心來對待。 此外,還要常常想到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種福; 還有四要: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能要該要才可以要、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要。 不然臨終時,還在想這個、那個,不應該要的、不能要的還在要,根本想不起來要念佛。

有人看兒子、媳婦不孝順,不捨得把錢給他們,就把錢鎖在保險箱裡,臨終時還把保險箱的鑰匙緊緊握在手上。 這時連身體都已經不能要,還要那個東西做什麼? 這就是生前養成守財奴的習慣,所以放不下。

活著時養成各種各樣的習慣,臨終時很麻煩,所以,我們要隨時反省檢討自己的習氣,盡量將它轉變成念佛的心、慈悲的心、佈施的心、多結人緣的心、不生煩惱的心,並且常常懺悔、慚愧。 一旦養成這種習慣,臨命終時自然而然也會生起慈悲心、慚愧心、懺悔心,即使有瞋恨或貪欲的念頭出現,也會念一句阿彌陀佛。 這時就算是已經快到地獄邊緣了,或者是已經進入地獄里,若還能提起一句佛號,馬上就能離開地獄。 念佛就是懺悔,只要有懺愧、懺悔,一定出三塗,也就是不會在三惡道里,因此我們平常的工夫非常重要。

過去有一個老菩薩,住在農禪寺裡做義工,後來因為身體不好,堅持搬了出去。 雖然搬了出去,但還是經常回來做義工。 這個菩薩心裡只有佛,當時有人勸他:「你是大陸人,應該去大陸玩一玩、看一看。」 他說:「阿彌陀佛! 我想去的是西方極樂世界,去大陸又不能幫我到西方,有什麼用? 我已經把所有的錢都拿去做功德了。」

 有一天,有人通知我們,說他倒在路旁往生了,目前在殯儀館里。 雖然他往生時,沒有機會給他說法,但是像他這樣的一個人,保證往生西方。 因為他在生前就是這麼懇切地相信能到西方、願意到西方,隨願、隨習,當然到西方去了。 而且他身後有我們替他念佛、替他做功德,一定能到西方去,不用擔心他會墮落。

往生時保持正念最重要

在明白死亡的過程及往生的引力后,可知死亡時,最重要的就是要正念分明。 雖然有那麼多的痛苦,而且因為沒有辦法呼吸,腦中缺氧,腦神經、腦細胞也要宣告死亡,頭腦裡什麼都沒有了,這時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念力或願力。

不要緊張、不要恐慌,也不要捨不得子女孫兒、鈔票股票、房子財產,如果都放不下的話,也會捨不得身體。 死的時候還在說:「我不甘心! 我不甘願這麼早就死,雖然已活到九十歲,但有人活到一百歲,我為什麼不能活到一百歲?」 就是這我不甘願、我不想死和我想多活一點的念頭,讓你往生西方的願心發不出來,正念也提不起,就會隨重或隨念、隨習往生。

如果在死亡的過程之中,能保持「照見五蘊皆空」,覺得五蘊和合的身體是空的,無論出現什麼感覺都不管它,反正死亡就是如此,要像我常常講的: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若能用這種態度,就是般若的智慧。

往生後的世界

往生以後的世界到底是怎麼樣?

有一對夫妻非常恩愛,每天都在山盟海誓。 有一天,太太突然害病死了,先生心裡很難過,日夜思念卻又夢不著她,於是到處去問,最後遇到一位有神通的高僧,那位高僧勸他:「唉! 人已經死了,她有她的世界、你有你的世界,就不要再想她了,還是好好念佛修行吧!」 先生不肯,執意要高僧幫忙找,高僧沒有辦法,只好對他說:「既然如此,我就帶你去一個地方。」

 高僧帶先生來到郊外,指著路邊的牛糞說:「你看到牛糞裡的兩隻蟲嗎? 其中一個就是你的太太。」 只見那兩隻蟲一前一後,一個跟一個,好像很有趣味地在那邊鑽。 他高興地說:「那我也要變成蟲。」 於是高僧就暫時把他變成一條蟲了。

先生變成蟲后,也進了那一堆牛糞,但是太太不但不認識他,還找了另外一隻蟲合力打他,要把他趕走。 先生連忙講:「我是你丈夫,你說過要永遠愛我的,所以我來了。」 太太說:「我才不認識你,我和我先生恩愛得很,不要胡說。」 兩隻蟲又連合起來打他。 高僧趕緊把他救回來,等他還魂變回人後,問他:「你還要去嗎?」 他說:「再也不去了,她才死沒多久就不認識我了,真是薄情寡義。」

世界上有很多人就是那麼愚癡,這一生在一起,就希望下一生、生生世世永遠在一起,那是受民間信仰的影響。 民間信仰認為人死了以後可以團聚,譬如宗祠,同一家族的人,死後都葬在同一個區域,一代一代下來,整個家族就會團聚了。 但是佛法認為,各有各的因緣、各有各的果報,人死之後,如果有大福德、大善根,很快就生天或轉生為人道; 如果有極重罪業的人,譬如十惡五逆,死了以後很快就進入餓鬼道、地獄道去。 如果有惡業也有善業,就要看因緣是什麼,哪一類先成熟就轉生到哪一類。

中陰身的階段

死亡以後,在還沒有轉生之前,也就是在等待因緣的時候,稱為中陰身。 中陰身的階段,據說是四十九天,如果不投生,就是在鬼道。 鬼道里有福報的近乎於神,比較自由,甚至成為地方上、地區性的神 ,譬如土地公、城隍爺。 沒有福報的則以氣為身體,只能依草附木,在這裡待一待、那裡躲一躲,沒有一定的型態。 人間唯有因緣成熟的人才能見得著他們,即使是自己的親人也是一樣; 而鬼道眾生要再轉生,必須等待因緣成熟。

善根深厚者可以轉生為人,善根不深則可能變成畜生; 轉生時並不知道要進入畜生道,但當變成畜生時,又已經忘掉自己原來是什麼,所以在中陰身階段需要超度。 超度的確有功能,他們來聽聞佛號,可能隨著念也可能只是聽,光只是聽,對他們就很有用。 譬如我現在講開示,你們用心聽,由於你們的心在聽,跟你們有緣的,像祖先、過世的親友或怨親債主,會因為你們的關係而得到力量。 至於講的內容,善根深厚的可以聽得懂,善根不深的雖然聽不懂,但是由於你們和他們的關係,還是能得到力量。 即使有的人只是寫牌位,沒有來念佛,但是由於誠心、佈施心、供養心,同樣能產生作用。

即使已經轉生,超度還是有用。 已經轉生為人的,可以增加他們的福德、健康和善緣; 已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蓮花的力量可以強一點,也可以早一些見佛; 已經生天的,天福也會比較長一些、大一些。 至於已經在地獄裡的人,要超度很難,連目連尊者這樣神通第一的阿羅漢,要救他母親都很困難了,何況是我們一般人。 但根據《盂蘭盆經》,若做大供養、大佈施,特別是供僧、供養三寶,再加上自己大修行,還是會有一點用處。

往生前的準備

但最好還是活著時自己修行,死後等人超度,機會非常渺茫,也非常不可靠。 一來生死畢竟兩隔,親人為你做的功德與你的心不容易結合,力量很有限。 二來你的兒孫、親友也未必會超度你; 因為親友往生,人們慌亂之際,很容易就隨習俗供幾碗菜、燒燒紙錢來表示心意。

我們不僅要自己念佛,還要勸其他人一起修行,特別是父母,這樣往生的時候,內心與佛是相應的,若再加上親友一起念,一定能與佛相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勸父母念佛,是最孝順,也是最好、最恭敬的禮物,這要比一天到晚噓寒問暖,或每餐給他們吃山珍海味更好,因為念佛是長遠的。

 所以,諸位參加念佛共修,不管是整天念,或是只念一炷香,即使一炷香之中只跟著大家念了幾句佛號,都有無量的功德。 不過還是要盡量想辦法多念,不要浪費一秒鐘,專心一意地念佛,養成習慣之後,自然而然在任何時間都在念佛。 臨命終時,不論是在什麼樣的狀況下死亡,你的心都會提起佛號,與佛還是會相應,保證可以到西方佛國凈土。

印度有一位聖雄甘地,他是被暗殺死亡的,被刺殺的當下,念了兩聲他所信仰之最高神祇的名字,這就是信仰心的表現。 他是那麼誠懇虔誠,平常早已經與他的信仰合而為一,時時刻刻相應著,所以任何時間死亡對他來講都相同。

 佛七是養成念佛習慣最好的時間,但是不要一解七就不念了,果真如此,更遑論臨終了。 所以,諸位要隨時提醒自己念佛,念念不斷地念; 不管嘴上念不念,心裡不要忘掉了佛號。 不管是任何時間,發生任何的狀況,一出口就是一句佛號,這是最保險的; 如果不應該死,就能逢凶化吉,如果壽命已盡,也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有一些人很奇怪,聽說念阿彌陀佛很好,就跑來念阿彌陀佛,明天聽說念地藏菩薩有用,就念地藏菩薩去了,後天聽說念藥師佛才能夠治病,馬上又念藥師佛去了,後來聽說來了個喇嘛、活佛,有什麼法、什麼咒,念了以後就會如何如何,結果又跑去修那個法了。 這樣會把自己弄得很複雜,任何一個法門都不熟悉,臨終時不知道要念什麼。 一下想念藥師佛求壽,一下想念阿彌陀佛求佛接引,一下擔心死了以後到地獄去,又想念地藏菩薩,最後可能一句也念不出來了。 要養成隨時隨地都能脫口而出,就是一句「阿彌陀佛」。 (摘錄自《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

如何不等死、不怕死

問:有些人因為來不及在往生前交代清楚身後事,使家人在悲傷處理喪葬事宜外,還得為了設法避免外界的閒言閒語或是求心安,選擇求神問卜。 究竟有哪些事宜是我們生前應該先準備好,才能避免一些不樂見的事情發生?

答:瞭解死亡,就不怕死亡。 要做到不等死、不怕死,前提就是要正確認識死亡,並隨時做好死亡的準備。 我們人一生就註定逃不過面對死亡的到來,只是有人早一點、有人遲一點。

把該做的事趕快做完,或是一年預立一次遺囑,清楚交代財物、喪葬和遺願等處理方式讓親友們知道,才不致於死後還為生者留下一堆疑問,增添親友的麻煩。 準備死亡就是準備結束這段人生旅程,展開下一段的旅程。 如果能夠平安離開現階段的旅程,又安然地到達另一個階段,這樣最好。

如何幫助臨終的親人

問:儘管在佛法上或心靈上得到慰藉與理解,但面對親人往生的悲痛仍令人難以承受,總希望能盡量説明往生的親人,讓他「一路好走」。 當下身為家屬的該怎麼面對,才是正確的呢?

答:面對親人往生時,能保持心情平靜是很難的,一定會傷心哭泣,這是人之常情,在所難免。 親情難忘,做到不傷心流淚並不容易,但是希望哭泣時能夠忍耐一些,暗暗地哭,不要痛哭失聲。

此外,最好馬上觀想有阿彌陀佛來接引往生者,能夠這麼想,心裡的痛苦就能減少,因為既然有阿彌陀佛來接引你的親人,就不會放心不下了。

當親人尚在彌留階段時,最好叮嚀他不要理會任何幻境,只讓阿彌陀佛接引。 這樣一方面可以安慰即將往生者,另一方面求佛來接引他,這個力量很有用,而且很重要。

問:當親人即將往生時,在精神上我們求佛、觀想佛來接引他,而實體的身軀又該如何移置,才是好的呢?

答:真正的死亡,是壽(生命)、暖(體溫)、識(心識)三者全部離開了身體。

有的往生者可能壽已經沒有了,暖也沒有了,但還執著於身體,不太願意別人觸碰他。 還有,當暖還在的時候,往生者可能神經的感覺還在,仍會有疼痛或不舒服感,觸碰身體會讓他產生瞋恨心。 因此,不要觸碰往生者身軀的原因,就是為了不要讓他的心產生瞋恨、不快樂、不舒服、惱怒等情緒,通常需要經過八小時后,再來移動他的身軀。

不懼怕死亡

問:華人的傳統總是希望臨終者能在自家咽下最後一口氣,這個想法是對的嗎?

答:傳統上,華人多希望能留一口氣回家往生,究竟有沒有意義呢? 其實這是世俗的觀念,總覺得人死在家裡比較好,佛教並不強調這個想法。

 事實上,現在歐美等國家,甚至現在的臺灣,多半往生於醫院,從醫院直接送到殯儀館,然後就在火葬場火化,沒有堅持要回到家裡。

有的人死後神識馬上就離開了,就像業力特別重的人立即下地獄; 有福報或是修行特別深厚的人,則馬上生天或生佛國。 所以,有沒有留一口氣回到家,便不重要了。

問:死亡是千古以來,人類不輕易觸碰的生命難題。 埃及金字塔、中國秦代兵馬俑等,都是古代帝王耗費數十年時間,為自己的身後事所精心準備的曠世陵墓和陪葬物,想問:「人類為什麼怕死呢?」

答:人們懼怕死亡,是因為不知道死後的「我」是不是還存在?

 如果能知道自己死後有地方去,而且去的地方可能比現在更好,那又何必畏懼死亡呢? 或者,死後另外一段生命現象正等待著我們出生,又為什麼要害怕死亡呢?

生命就好似一段旅程,如同我從臺北到美國旅遊,我在臺北的家是這個模樣,到美國之後的家又是另一個樣子。 若我們把死亡當作一個階段的結束,接下來再到另外一個地方旅遊,而且是我們自己願意、希望去的地方,能夠這樣想,死亡就一點也不可怕了。

 特別是有宗教信仰的人,死亡是為了達成自己的願心,願到佛國凈土。 既然已經到了佛國凈土,那裡比這個世界好得多,又何必害怕死亡? 如果因願力而在人間度眾生,並且要到人間最窮苦、災難最多的地方,去説明那些貧窮、困苦、潦倒又沒人關懷的人,乘願而去救濟眾生,雖然生活很辛苦也會甘之如飴。 一切端看我們存著什麼心? 若是前往自己本身想要去的地方,就沒有什麼好畏懼的了。 (摘錄自《生死皆自在─聖嚴法師談生命智慧》)

身後事,怎麼辦?

問:華人傳統上對「死相」有些忌諱,例如認為壽終正寢是好的,意外橫死是不好的。 這樣的分別有其道理嗎?

答:「慘死」讓人感覺很可怕,「壽終正寢」則是每個人都希望的。 其實,死亡就是死亡,本質上完全相同,並沒有什麼善終較好、兇死不好的區分。

 或許我們會覺得兇死很慘,但是有些兇死死得很快,痛苦很短暫; 有的善終,卻是纏綿病榻好幾年,不但拖累家人,自己也很痛苦,這樣乍看之下好似善終,其實是不是在受苦呢?

雖然佛教徒並不希望自己不得善終,但是佛教徒看待死亡是平等的。 《藥師經》里雖有講到意外、災難的死亡,或是兇險的死亡等「九種橫死」,但是有些災難、兇險的死亡是為了救人,他是菩薩示現,是代眾生受苦,讓後人知所警惕,並給世人前車之鑒,那是一種教材,為什麼一定要說他死得可憐呢? 不論是在九二一大地震、南亞海嘯,或是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罹難者,我說,要將這些受苦受難的人看作是「大菩薩」。

如何為亡者祝福

問:民間辦喪事的習俗,從「頭七」做到「七七」,這四十九天的中陰身就是等待緣與業力的時間。 在這重要的四十九天里,除了給亡者祝福,我們生者可為亡者的來世幫上什麼忙?

答:在這四十九天之內最好是能夠幫亡者做超度、佈施供養,以及誦經、念佛等佛事。 超過四十九天以後,亡者可能已經投生,我們幫他做的功德,效果還是有的,只是沒有四十九天以內的作用大。

 可惜我們現在的民間信仰多是做給活人看的,對於往生者較無意義。 譬如家有往生者,還在辦喪事中,家人還大吃大喝、大魚大肉,殺生、浪費對往生者來說是一種折福,而不是培福。 因此,應該多做佈施,把節省下來的喪葬費,用於贊助慈善活動,或者家人去當義工,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當然,亡者的家屬最好持續地為他誦經、念佛和拜佛,讓亡者感應並跟著念,至少亡者聽後能心開意解而轉生善道,轉生為人或者是生天、到佛國淨土。 這些就是往生者家屬應該做的。

問:為亡者助念是祝福死者轉念超生,也使生者安心無掛礙。 可是有些人如果生前惡業深重,家人對他的助念依然有用嗎?

答:造大惡業的人一旦死亡就到地獄去,而造大善業的人則生天。 學佛學得很精進的人,也就是修佛國凈土業修得相當深厚的人,死後馬上前往佛國凈土。

所以臨終之前,親友就應該開始為即將往生者助念、念佛號。 不論是念「阿彌陀佛」或「觀音菩薩」等聖號,都可以説明亡者順利前往西方極樂世界。

作惡的人在臨終時,更需要別人的助念,助念的用意是説明他轉念,轉念能使他不因惡業很重而墮入地獄。 所以,即使是造了惡業的人,助念還是能説明他有轉變的機會。 無論如何,在臨終以後的八小時之內,家人持續念誦佛號,一定能給予亡者慰藉。

至於現代人常常自己不念,或請別人代勞,或播放錄音佛號,這些都沒有家人親自助念的力量來得大。

問:請問法師,您對民間一些所謂牽亡魂的看法如何? 而佛教所舉行的法會,對亡者又有何説明呢?

答:很多人在親人往生后由於心裏難受,不惜藉助民俗方法,如舉行牽亡魂或觀落陰等,只求再見逝去的親人一面。 這些其實只是一種把戲,人死後可能在中陰身階段就已經投生去了,有的到了天國、有些則往生佛國,或者進入鬼道、落入地獄道,根本不可能出來。 所以牽亡魂或觀落陰,真實的成分並不多,大部分都是假的。

對於死亡一事,世界各民族有不同的靈異傳說。 事實上,人往生以後多半是單獨存在的,除非是某個地方正在做佛事、超度、誦經、回向、供養等,各個靈體受到佛法的影響才會接踵而至,他們彼此並不是有組織的,只是暫時聚集起來。

例如當道場寺院在拜梁皇寶懺、水懺,或是舉行水陸法會、放焰口時,就會聚集許多靈體。 他們生前沒有學佛,死後因著善根以及佛菩薩的超度,在經過做佛事的地方時,多少會有些感應而來聆聽佛法。

這些靈體可能會停留一段時間,也可能只是聽一聽、得到一點利益便離開。 聽聞佛法可以讓他們放下憂愁、怨恨,離開後可能就轉生去了。

葬儀以隆重莊嚴為要

問:以往華人習慣土葬,現在已逐漸接受火葬等不同的殯葬方式。 人們對於喪葬程式多會堅持某些民間習俗,究竟怎麼做對生者和亡者才是最適宜的?

答:葬禮以隆重莊嚴為第一個原則,但也應力求簡樸,讓亡者有尊嚴。 參與葬禮的人感覺到亡者的尊嚴,也讓亡者的親友們也有尊嚴,這就是最好的一種葬禮。

所謂隆重莊嚴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可以感覺到亡者是安詳、平靜地往生西方,親友們齊聚一起懷念他,而他也只是向大家告別,通知大家他要前往另外一個國度,展開下一段旅程罷了。 我們為亡者舉行喪禮時,應該抱持著祝福的心情,將其當成舉辦一場送行的儀式一樣。

合乎環保的葬禮

問:在大自然中,花木、動物死亡之後,都回歸到大自然,成為滋養萬物的養分。 法師近年來也極力提倡合乎環保的葬禮,可否請法師為我們詳細說明?

答:世界各國的葬禮,大致可分為土葬、火葬、水葬、天葬等形式; 天葬是給鳥獸吃,水葬是投於江、河、湖、海中。

現代人常見的作法有兩種,一種是火葬,將骨灰裝入骨灰壇,另一種是土葬,一般會在三年後進行撿骨,把骨頭放到骨壇,再置於靈骨塔。 在臺灣有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很多人不但自己買塔位,也為親朋好友購買,甚至當作投資理財來操作。

而在印度,火葬后通常是將骨灰灑入大海或恆河裡,也有灑在山上的。 釋迦牟尼佛火葬以後,就是將骨灰、舍利灑在恆河兩岸,所以釋迦牟尼佛並沒有所謂全屍葬在哪裡,只是後來大家將舍利拿去供養了。

舍利是一種紀念物,因為佛已經涅槃了,不知道怎樣懷念他,就拿佛的舍利子來供養,所以到現在為止一直有供養舍利的習慣。

另外在中國,和尚死了以後要坐缸、入塔,依他原來打坐的姿勢,把他放入缸中,上面置放另一支缸,兩支缸的缸口相疊後封起,然後有的以土葬方式將缸埋進地底,有的則是建塔放在塔中,例如慈航法師就是這樣的方式。

中國還有一種樹葬,即人死後把骨灰埋在土裡,上面種一棵樹,把這棵樹當成亡者的紀念品。 但是這樣做會有個問題,萬一樹死了怎麼辦? 或者是種了一棵樹之後,其他人就不能再埋,每個人的骨灰都必須佔有一個空間,這好像也不理想。 也有的人是花葬,在上面種花,那這塊地以後永遠要種花了,似乎也會有問題。

至於現在提倡的灑葬,是把骨灰灑在陸地上或海裡; 植葬則是將骨灰植入土壤之中,讓它自然分解,回歸大地懷抱。 植葬的方式是將骨灰碾得細細的,然後挖坑種入泥土裡,經過一段時間,自然分解后的骨灰粉末就會和土壤完全融合,回歸到大自然中。 經過重新改造后的這片土壤,又可以再次植葬,這種葬法是最經濟、最不佔空間的,可以永遠一直葬下去。 (摘錄自《生死皆自在─聖嚴法師談生命智慧》)

平靜面對意外

每當發生天災人禍,造成意外傷亡,當然是令人悲慟的事; 但活著的人,除了哭訴及怨天尤人之外,應該還有很多事等著完成。

面對生離死別,人們之所以如此哀傷,主要是不瞭解人是為何而生的。 依佛法的認知,人來到這個世間,有兩個任務:一是還債受報,償還過去多生之中恩怨情仇的債務,接受福報與苦報; 二是還願發願,人們在過去無數世中曾經許過的心願,必須逐一完成,在受報還願的同時,也可繼續發願。 當在這一生中的債務及願心告一段落時,便算任務結束,就可以安心的離開世間了。

放下對意外的執著

不同的人會在不同的階段完成這一生的任務,有的人年紀輕輕就走了,有的人則到八、九十歲,甚至活到更高壽。 最難釋懷的是因意外事故往生者,在外人眼裡看來相當淒慘,在《藥師經》中稱之為九種「橫死」之一,但是對當事者自己來說,或許要比久病死亡者,少受了點病苦的過程,也未嘗不是好事。 當然,這些人走得突然,許多事情尚未來得及交代; 但縱使留有遺憾,他們在這一生中的任務畢竟已經結束。

曾有些在空難中往生者的家屬表示,亡靈曾托夢給親友,說他們泡在水裡很冷。 這種情形是因為亡者過於執著那具遺體,誤以為浸在水裡的遺體還是自己,遺體是冰冷的,便以為自己很冷。 其實死亡之後的遺體,已沒有神經的感覺,是不會感到冷熱的。 死後仍覺得冰冷的情形,常發生在投水自殺者及空難落海的意外死亡者身上,他們不知道自己已死,又過於執著自己那具浸在水中的遺體。 這時家屬必須引導亡者,告訴亡者:既然已經死亡,就不要在乎遺體的冷熱了。

為生、為死都做好準備

對亡者的親友來說,悲傷固然難免,但更應該做的是幫忙亡者誦經、念佛、做善事,以一聲聲的佛號,祈求、説明亡者往生佛國,也可以讓家屬的心靈獲得平靜。 既然意外已經發生,無法挽回,家屬一定要化悲傷的心情為慈悲的力量,慰問、勉勵這些亡者,幫助他們往生佛國凈土,這樣才是對他們最大的説明。

平常日子裡,一般人總認為這種不幸的事情,大概不會發生在自己或是親人身上,這種想法並不正確。 其實,大家最好在心理上都要做最壞的準備,每次出門之後,能不能平安回家,會不會造成生離死別,都是未知數; 每天晚上就寢之後,會不會一睡就不再起身,也沒有絕對的把握。 因此,人們最好有宗教信仰,才知道如何隨時做好面對死亡的準備,遇到意外時,才不致太過恐慌而不知所措。 當然,生命是相當珍貴的,除了做最壞的準備之外,也要有活過百年的打算,才不至於辜負這一期的生命。 (摘錄自《人間世》)

感恩癌菩薩

生存在現代社會的人類,罹患癌症的可能性相當高,因此每個人都要有被撞上的心理準備和高度警覺。 這不是觸人霉頭,而是先有居安思危的心防,才能臨危不亂。 不過,也不必杞人憂天,過多的擔心和焦慮,只會降低身體的免疫力,有礙健康。 致癌的原因很多,有些也尚不明確,應該定期做身體健康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平時則應保持飲食正常、作息正常、心情平穩,加上禪修等的精神修養,罹癌的可能性會減少一些。

一旦罹患癌症時,該怎麼辦? 只有面對事實,積極治療,試著放鬆自己的身心來面對,並且接受癌症的事實。 如果可以做到這一點,病人就會比較輕鬆,也不會讓家人陷於恐慌悲苦的絕境中。 我經常勸勉罹患重症的病人:「把病交給醫生,把命交給佛菩薩(或者是自己的宗教信仰),如此一來,自己就是沒有事的健康人。」 而且我會鼓勵發現患了癌症的人,想做什麼有意義的事、想學什麼有興趣的東西,就去做、就去學吧,只要不太勉強自己的體力。

正向地面對生病的事實

曾經有一位篤信佛教的醫師罹患了癌症,他不但沒有因此而消沉,反而把身上的癌細胞稱為「癌菩薩」。 意思是說,罹患癌症反而説明他更積極地修行菩薩道,培養出更深厚的慈悲心與智慧心來。 因為他在接受化療的過程中,深刻體會病痛的苦,因而生起慈悲心,治療后當他回到工作崗位上,便以無我的慈悲心看護所有的病患,一改他原本浮躁的脾氣,變得溫柔友善,樂意主動呵護病人。

 罹患癌症本不是件好事,若從正向的角度來看待,也可以善用患病的機會來自利利人。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能夠提前預知死亡,所以可以在有限的生命里,多做自我淨化的工夫。 人的一生之中,說的好話通常不多,做的好事也不多,卻還覺得自己是個好人,但在患病的過程中,病人的人生觀多半會改變,態度會轉化,心靈會變得澄淨─雖然身體患病,但是人的素質卻提升了。 何況罹患癌症,縱然已被醫生告知要準備後事,只要不怕死亡,也不等待死亡,說不定還有奇迹出現。 所以有不少人都說感謝癌菩薩使他們懂得人生,也度他們進了佛門。

癌是菩薩,患者也是菩薩

但這並不表示我們要樂於罹患癌症,而是勸勉癌症患者及病人的家屬,應當作這樣的正面思考。 對家屬來說,既然家中有人生病已是事實,就要坦然地接受它,除了細心照顧,自己不要也跟著急壞了、累壞了。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四大苦事,平時卻很少意會得到,如果不得已罹患了癌症,或家裡有人罹患了癌症,雖是大不幸事,但不妨就把它看作是現身說法的菩薩吧! 癌是菩薩,患者是菩薩,是在共同宣說「苦聖諦」的無上佛法。 要處理、要治療、但不用怨怒憤恨,不必憂悲苦惱。 (摘錄自《人間世》)

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問:近日常有自殺的消息,有些人是因日子不好過,生病、欠債、事業失敗、感情破裂等; 有時候活下去,真的不容易! 面對受苦、不想活的人,我們該怎麼勸說比較好?

答:自殺,已經連續好幾年是臺灣十大死亡原因之一了。 平均幾個小時就有一個人自殺,這對社會是很大的損失。 引起自殺的原因很多,有人說是媒體不好,報導太詳細,讓人會模仿自殺; 也有人說是政治太亂,讓人民很苦悶; 也有人怪罪是社會風氣敗壞,讓人失去心靈的平衡,內心價值觀混亂等。

其實,自殺大部分是與心理、精神疾病有關,憂鬱、恐慌、妄想等癥狀。 曾經有人告訴我,老是有個人在他耳朵里說話,叫他去死。

「可是我並不想死。」 他會跟那個聲音對話。

「不行,你快去死!」 那個聲音一直命令他。

我勸他去看醫師,乖乖吃藥,後來聲音就不見了。

有時,我也告訴信徒,如果睡不著,就念「觀世音菩薩」。 如果念佛菩薩的聖號也不能安定你的心,那就去看醫師,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生命乘著任務而來

有人說「生不如死」,其實這是不清楚生命的價值。 人的一生是有特殊任務而來的,生命是一種過程,此生之前還有生命,此生之後,也仍然有生命。 這一生的任務沒完成、工作沒做完,你不能先走; 走了,就是對生命不負責任; 就算硬溜走,下一輩子還是要接著完成的。

 在生命中,我們各自有要完成的功課,有我們要奉獻的,這是不能逃避的,否則只是延續到來生而已。 佛教徒是藉著這樣的生與死的信仰,來理解人生的苦難,如此就會明白「自殺不是一了百了」。 人生裡的問題也還是問題,你只是暫時拿死亡來逃避,終究還是要面對的。

我相信,人的每一段生命劇本會不同,但困境會重複; 自殺是對生命的毀約,因為你臨陣脫逃,沒有按照劇本演出。

有人常說:「生命無價。」 勸人愛惜生命,雖有道理,但我覺得還不夠具有說服力。 生命不是用價值看,而是義務。 生命再苦,也要過完,就是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最後放下它。 (摘錄自《方外看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