鸞門心法要論

 

恭接玉旨開著新書

欽差  南宮孚佑帝君 

詩曰:玉旨頒來降道場。天恩畀命拱衡堂

      鸞門心法今披露。普化蒼生教義方。

聖示:今夜賚詔降爾道場是也。玉旨宣讀。神人俯伏。

欽奉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詔曰

朕居凌霄,日理萬機,無時不以蒼生為念!嗟嘆今世道人心,為功利所蒙蔽,致靈根每萎頹,雖有各大教門善慧之士,致力代天宣化,弘傳大道;各宗教闡述真理玄機,度化人心不遺餘力。唯道魔併降,雖有善慧之根,須慎情慾魔障,乃至智慧晦暝

   今日有南瞻部洲台疆豐原懿敕拱衡堂,神人代天宣化,各盡輸誠,無違所命;且數年來普化蒼生迭有建樹,奉旨著書,啟渡迷津,功昭著。

朕心大悅,乃再敕旨一道,命由文梓橦帝君領命降爾道場,每逢星期五期,砂盤木筆,開著新書,題其顏曰:「鸞門心法要論」,再命由正鸞生勇筆王生奇謀為主著,為期一年,完功繳旨,至希爾堂神人各自用命,輸誠效勞,以盡代天宣化、普度眾生之職命。書成之日,定當論功賞。

   欽哉勿忽。叩首謝恩!

天運癸酉年五月廿日

 

文昌帝君 

吾奉玉旨,每逢星期五期,降爾道場,開著「鸞門心法要論」一書。此後將近一年之時期,可與諸生共為著書大命而努力。今夜吾先為本書作自序。

    夫,門傳教,至今已達三千餘年,雖在華夏民族之宗教信仰傳承之中,未如三教之大放異采,各領一時之風騷。唯在近世以來,道應鸞門,天數當興,鸞脈普傳,乃至於台疆一地,宗教文化大受鸞門普化之影響,而從人道為立己本,再由提倡三教合一之理論,而融各家之長,凝聚各教信徒之力,大力推動代天宣化之使命,而匡時壽,以振人心向善也。

    憶昔日,天運銜轉,人世善心日,乃至五聖領命下凡,宏開沙盤普化之大道。時至今日,台疆一地,頗負盛名之門聖地,亦難以枚舉,故此印證道應鸞門,當無疑義。

    唯三教各有心法及其奧義,歷經各代智聖覺者之加以光前裕後,努力傳承,因而儒、道、釋三教教義,各個廣為流傳,深植人心,並致遍佈各階層之間。獨有門,乃以沙盤木筆請神降,藉以傳佈聖訓,啟度迷津。是以故,未有專論著作鸞門心法,以資傳世。實則鸞門心法,亦與三教相同,代代傳承,俱有歸屬。只因鸞門心法,降在正一身,而正生又有入世受羈絆於俗情,乃招致鸞門心彰。

    際值末法時期,天心垂鑒,乃降賜心法,匯論成書,以資傳世。一則可使眾生明悟鸞門領命之不可輕忽,再則亦屬門傳道有所憑藉也。職是故,本書之著,容或有所深奧艱澀之處,但絕非一般述論之著作可比。深願眾生閱書,用心體會,先去浮躁,靜心潛性,必有所得也。

文昌帝君序於台懿敕拱衡堂

天運癸酉年五月廿七日

 

虛宮元始天尊 

聖示:吾為「鸞門心法要論」一書作序。

夫,心法也者,不外乎訣竅之傳承。凡屬市井九流巧藝,各個有其奧妙,欲求完善,其藝訣竅不可失傳,綿延不斷,終可發揚光大,甚至尤勝前藝,修道者亦如是。

前人行持道程,知其崎嶇坎坷之所在,可資後進者之殷;而巧藝有所失傳,乃因人之秘技自珍,但修道者卻無虞前之不傳,因大道乃由天而降,人無以秘技自珍也。

天降大道,除因應天運、人運以及會元轉化之機,均所刻意安排天書傳世,以為啟迪修道者之智慧。綜觀各大教門傳世經典之作,即在因應當時人文社會形成而流傳;後由智慧聖覺者,潛修默悟而口傳;後由文字著書立說而流傳,雖其形式不一,但為後進者啟蒙,無疑義也。

門,古稱聖門,乃為聖人教化之聖地。故,入者,已如沐春風,身受薰陶,而得潛移默化之功;正身立己,推而化人,而門著書立說,允為各宗教之冠,文風獨冠群倫,乃在於此。唯各教有其心法傳承,何獨鸞門心法,猶未著論傳世,此乃天數使然。門應運宏興,亦在近代廿餘年,故此天心衡賜,始如今,賜旨著造。

今爾台疆豐原懿敕拱衡堂,因緣際會,雖已早定,但獲此著書殊榮,仍屬可貴。書已著造,當體天命職責而行,則天人神共體用命,書成之日,頒行壽得洛陽紙貴之風行,則史上,永其功,亦屬萬載難逢之良機也。

際值著書之前,吾僅以數語,除為申賀之意,並用以為勉為序

虛宮元始天尊降序於台疆豐原懿敕拱衡堂

天運癸酉年六月五日

 

釋迦如來佛 

聖示:吾為「鸞門心法要論」一書作序。

現今五大教門及千宗萬脈,俱皆因應天運普化,弘開普渡之門。各教心法,或有師傳承,脈相繼,或有口述,或有著作,但其基本形態,皆有秘技自珍,或為自視極高,自詡為至高無上之法門,乃誤導眾生,不能普受啟迪。

雖然各大教門,其心法確也精妙,能夠勘悟心法之修行者,都能有頗高境界。但實質而論,傳道即是引渡後進,能夠進入大道之妙境界,而直窺堂奧共邁究竟之境界。可惜人心悟,得心法或為自秘,或為自視自高,未能將此智慧結晶,普傳於世

古來各宗脈之間,不乏智聖之人,能將智慧結晶流傳於;可惜文澀意晦時代衍遷,終致不能普及於各修道人之間;容或智慧有高低,若非愚鈍敏,以勤補拙,終必有所得。是以故,心法不傳,非為智慧不足之過,實乃人為有失之害也。

近世以來,雖然五大教門,仍然屹立不搖,但所衍生相關宗脈,頗為壽世牖民,而建立聖業不朽者,大有其數,如鸞脈之宏興,弘法利生,功居不可沒,因而天運應在鸞門,以為振興世道,轉化人心。

門著書立說,多在引迷入悟,以入世之作法而濟世;對本身宗脈薪傳,缺乏五大教門之係統,乃將心法,由正生一身之。因而造成門有如一盤散沙,或因人為意識等,斷絕傳承。今鸞門普化在台疆一地,甚至及於南瞻部洲,有其不可忽視,潛移默化之功效。

慶幸於茲之際,天恩披,降旨著書,則對眾生是為一大佳音,對下及所結緣善信眾等,更是一大寶書也際於初著書,吾佛乃以數語,一作慶贊,作序於也

釋迦如來佛降序於台疆豐原懿敕拱衡堂

天運癸酉年六月十二日

 

文昌帝君 

第一卷 

第一章  概論

由古至今,心法一詞,不論對於玄秘事物,如:修道及武技,或直指事物的過程,總難脫其神秘色彩。

因而,古來有人,因心法傳承,演成鬩牆之爭,或者反目成仇。此雖不可取,但卻反映出修持的過程,心法有其不容忽視的關鍵力量。五教各有心法,此非本書之主旨,故不一贅述,單就鸞門心法之衍及傳承作著述。

門,乃以儒為宗以神設教,藉之代天宣化,勸善人心。書有:「聖人以神設教,天下化焉。」由此可見,門在早期社會之中,早已建立宗教勸善,以匡政令於不逮的最高目標。

以儒為宗儒門重修身養性、人倫道德;是以故,鸞門亦首重人倫之大道,唯儒以說教,以傳教,故門亦在道程之間,有其不可怠忽的行持;正如佛家重戒律、道家重救世一般。

門,亦有其使命,而欲得使命之傳承不斷,必須使鸞脈永繼不絕,此一薪火相傳的重責大任,就落在門正生身上,是以故,鸞門心法傳在正,即如其他大教宗脈,有將心法傳承在領命之智者身上。

,一般稱之為神使,即為諸天仙佛聖神之代言人。乃必須在成為正之前,煆靈一段時期,一般均為四九之期,此一煆靈,除了本身後天的訓磨之外,最主要目的,即是以人身傳承仙佛的心法,而其儀式之公開,諸如:接旨、派命、宣誓等,即是以公開而得確證。

生,可由仙神聖佛傳承心法,由鸞門心法的傳承中,可以知道正生,即已身負宗脈興衰的成敗;而心法的得授,亦使門正易生高怠忽的心志,而有導致鸞乩飽受批評。反之;得授鸞門心法,一志精進修持,而成為一代宗師者,古來至今,不乏其人。

是以故,在門的普化聖業中,得授鸞門心法的正生,固然為弘大宗脈的關鍵;但心法既得,法船掌舵,更是可以引領眾生,走向光明大道,邁步覺岸的力量。古來心法不傳,唯恐眾生未經煆靈,而受意識作用。

今天傳大道,普開方便法門,鸞門心擇要而述,定必更有益於修道諸子。

 

文昌帝君 

第二章  領命

各教門,由古至今,選擇其衣缽傳承,均大費周章;先知其根器,識其資質,考其本性,驗其心志,再作傳授。

門,則因以神設教,因而選擇正傳承心法,則大都偏重於夙世慧根、神緣再溯其元身,適否擔任,故其中傳承,不在師授,乃在領命

所謂領命,其義有二:

一、為頒天命,而受心法正傳。

二、為成領天命,教濟世也。

既今大道普傳,各宗不遺餘力,致力推行道,因而各自引渡有緣,由茲產生領天命之說。

所謂領天命,實質而言,即乃儀式公開,由眾生見證。而正鸞生領承旨命,此在門,有其固定儀式,而在各宗教之間,則由智者、聖者、覺者領受天命,以為傳道。

兩者之不同,乃在鸞門領命由團體,如:廟、堂、道院等,在與正合而為一,共領天命,故正之傳承,仍須再次授旨領命。而各宗教,則由一人代表宗脈領命,再往下衍生,傳承天命。

生之可以在扶當中,請駕諸天聖神仙佛,降壇扶鸞,一則為其領命教濟世;一則本身練靈,達到借竅神通。是以故,鸞門闡教濟世,乃有其無天命,不可為之先決條件。

門,除在教,以著書立說、廣渡眾生向善以外,尚有濟世辦理,以指迷入悟,引導眾生親近道場,啟發善因緣。

所以,正生尚必須有其靈神出竅,上天入地之神通靈力,而此神通靈力,絕大多數並非來自正鸞生數十年本身殷勤修持,所達到之境界;乃憑藉聖神仙佛靈力之加持,故其先決條件,亦在天命之領受也。

由此而反證,正生在修持之過程,雖有賴天命及聖神仙佛之靈力,但領命後,靈力加持的過程,即為鸞門心法之所在。

換言之,鸞門心法,乃在造就一位能夠顯現神通力,以引渡眾生,邁向覺路的基礎。

 

文昌帝君 

第三章  心法與神通

古來修道之士,令一般眾生有欽仰之感受,其原因除了修道人有其道貌岸然之形態外,尚有以一傳十、以十傳百之玄妙神通。乃因此以訛傳訛,誤認一般修道之人,即能俱有神通力。

時至今日,此一誤植之觀念,仍有以植入人心之勢。實則神通力在佛家有謂:乃依累世業識之依附,而顯現於日常生活;如儒家所謂:仍有潛意識而不見,即為如今科學家所印證,人體潛能發揮至其限,而異於常人。所以神通力每個人俱有其潛藏力量,只是未發揮出來。而佛家加以闡述,謂每人夙世業根依附現世業識,顯現於日常之中,即如一般平常人,在精神恍惚之間,或是夢中,常見不可思議之事物也。

門正之所以可發揮其神通力,即是藉心法之造就,而發揮其神通力。人有六識,各有其根,乃顯現及串連各個時空的事物,而能超越常人。但其心法之流傳雖有外在因素之限制,但實際的過程,卻在神靈與人靈的契合。故形諸於文字,難有具體,僅能先闡述其概略,然後加以指述其訣要之所在。

 

文昌帝君 

第四章  論法之在心

法也者,千萬變化,而心須一成不變,意即將其精要所在悟透,自可達到隨心所欲。是以故,得心法,則其智慧頓開,障礙掃除,直達了無礙之境界。

為何心不予變動,而法卻起千變萬化;蓋唯心所識,一切因緣,俱從一心而起;而法涵羅夙世意識業累,乃形成動力,故必須將心凝練,始得其法。

門修身養性,首在磨除火性,亦即以平常人之心,提升為高智慧者之心。因果輪迴中,俱由因緣此一線動力所推轉,故凡人入世,即入因果之間,欲求解脫,則必須有其斬因斷緣之慧劍。而此慧劍,源於各人心識自主能力強弱而定。

換言之鸞門修子,以入世之法,行持大道故心不可偏離於人道之中。今日鸞門心法之日愈普傳,亦即以入世之法,而得方便法門,由正生之扶傳真,達到代天宣化之目標。

再進而以正脈,承續之心法,擴及於同門共修,使其來有。即現今各門道場由正生扶傳真,而改進成為正鸞生傳示,可資明證也。

 

文昌帝君 

第五章  悟出心法

悟字在修恃的過程中,所代表之意義,非僅於得到其理而已;更是代表一種境界,一種智慧。

佛家在評論其人,是否為得道大師,均以開悟多少,而給予多少尊崇;所以,悟在任何一個宗脈,均屬關鍵的過程。

常可見道中先進對後學,或是仙佛對眾生開示中,有執迷不悟之句;由此可見,不悟更是阻礙道程精進。而悟與不之間,如何分判,世俗之中,常可見文人雅士某人,語文有珠璣句句;而佛家對大師的恭更有語含禪機等語。

由此可見,凡已開悟之修道者,其言行當可打破世俗文物等蔽障,其言行足以作後學所學習之榜樣。而未開悟者,其言行易受世俗假象所幻弄,常有自以為是,或是陷入迷茫之中的言行。

在修道子整個修持的過程中,由迷入悟,奠下道基之後,將面臨道程精進的各個瓶頸,如果無法在悟字上下深工夫,那麼將有受到蔽障而退道心的時候。心法如何開悟,雖然乍看頗有籠統,無法概念以歸一,但有法必須有其道。

今日門道場,開法普度,即是藉此而樹立門教義,以作啟悟眾生。在理論過程中,知其所以然,則後可以行其所然,當可達到其目標。

今夜闡述悟字要義,即是作為往後將心法要義,瞭然於胸壑,以利悟出其精華所在。

 

文昌帝君 

第六章  心法之辨正

古來傳道,乃以師師相傳,密付心訣脈傳承。而且,時至今日,密教之傳承,仍然沿襲此一法門,故密教上師,必須有其師承,始為晉升上師之先決條件,雖然此為密教傳承所明定,但其他宗脈,卻非一概如此。

唯不可忽視,亦因此心法密傳,乃招致未得正法者,自我標榜,而形成爭執,乃造成道脈中無謂風波,更可能造成道脈中,修道子之道考,故凡修道子,對基本心法必須有所概念,免自陷紛擾之爭。

各脈心法不一,五大宗教,雖未有心法正論;但有者,卻各以本身修持心得作印證,並以此脈傳承,終於匯流成海,自成一宗,如佛門各宗是也。

道門有無為之說,但後世各有救世之流,因而佛、道二門,又各因出世與入世之分判,故而修行者,仍然有因修入世法門或行出世法門,所習心法,亦因而有別。

佛門出世,首重苦行,亦即內修之功,故其心法在見性,在圓如。而入世在度故首重在其行。則其心法,首重在其德。

今道門源遠流廣,宗支遍佈,故除玄門以道術為主之龍虎山張天師一脈,及茅山一脈,均以術為法,自成一支外,大多均以入世行濟世之功德。

而其中倡言三教合一之一貫道及門,又因佛、道為體,以儒為本,故其心法較諸其餘宗脈,尤為特殊,如一貫道心法,以天命代頒於領導前人,而門則傳於正鸞,即是殊例

時值末法時期,大道普傳,但魔障亦深,故亂道、敗道者,亦層出不窮,動輒以領天命、得正法自許,雖不至以惑眾,但卻足以阻擾後學修道子之心志,對道程更加迷惘。

故在本書中,先詳列心法之周遭相關事物,以使眾生明白,有所體認,再作專章闡述心法要義也。

 

文昌帝君 

第七章  別傳

在道脈支流衍生,相傳不息,有許多從本支道脈衍化而出,自成一宗者,頗有其例。

如佛教,從西域東傳,而達摩東來,教外別傳。如道家正脈,有鳳陽一支,脫於茅山之術,取兩大道術,卻另捷徑等均是。而其心法,更是完全異於本支宗脈。

時至今日,道門千宗,各宏其義,智慧修子將本身修持所得,開宗立派,傳承相授,其勢有如雨後春筍,可以印證道脈源遠流長之外,更為大道普傳,作註腳。

外別傳,乃將本宗心法,加以精簡,或是添加;但其基本精神,即為代表一支宗脈的神髓,有其不可磨滅之功用。此亦道脈之所以能源遠流長之動力,俱有其正面功用;僅在於道脈傳承之中,所傳非人,誤了道程的廣及推動。

討論至此,可以作總結,在心法的定義上,並非一成不變,但是在衍化的過程中,卻必須要有其立論主旨所在,始能由本宗脫胎於自成一宗的條件,進而融入整體道脈之間

雖然,自古以來,修道有成之人,乍看之下,俱皆遵循佛、道二門,精修有成;但在佛、道兩大主流之間,旁支廣泛,別傳心法以留,亦不勝枚舉。

是以故,修道者,須有明理智慧心,方有可能有成,甚至別傳心法,以留不朽。

 

文昌帝君 

聖示:著書。第二卷:「心法之闡述」,前面各章大致已析論心法種種,想必閱書者,已能有所概念,是以故,今此之後,則可直敘心法要訣。

第二卷

第八章  門正法

所謂門正法,實則即為養成一個正生的基本心法。

今日門各道場,依舊由上代正傳承下代正,經過門儀式,四九煆之期而得之,故此正法,仍然列為不傳之秘。除非已得天命(亦即得蒙金闕賜旨,指派煆乩仙師,指定正人選),如此程序,才得授予正法。

因為門正法,僅予提示述及,不加詳舉細述。既然門正法,仍然一脈相傳,則鸞門心法之所在,將付諸如。

因而十餘年前,有書將四維八德,人倫基本道德,列為心法。此說雖屬可行,蓋人倫之道,奉行不悖,終身奉行,成道不難。但此乃因應儒宗之學說,仍未盡門之要義,因門所負使命,非止於文字普化中之勸善修身而已。

如今道運所門,入則為修身立道之聖地,出則濟世普化之標榜,可謂集入世與出世使命於一身之道場,故如無其本身傳承心法,將過於空洞,能夠使門千百年來維繫墜,自有其奧妙所在也。

在本卷中,將一一列述

 

文昌帝君 

第九章  心法口訣

鸞門既欲傳承心法,而將其精華文字化,則其不可不述。

唯千百年來,心法未曾披露,故有其奧秘所在。且其口訣,亦有正修持之口訣,以及精修者之口訣,另有一般鸞下持修之口訣。今在本書僅述精修者之口訣,及一般修持之口訣。

首先,何謂精修?門下生,大體以實踐人倫之道德,以外行為重,故精修者少。所謂精修,必先有兩大信念:

一、矢志代天宣化,為宏揚聖教無

二、守鸞規重師道。(此條文,須立疏為誓憑)

而在門中,大抵俱是正或佈道生之預備人選。其有八句:

紫府成靈庥重樓得丹元覺根未盡去。鴻濛無分判

靈真受綰繫。真如乃淪沈起慧成正覺。自受無上法

一般持修口訣,亦為八句:

明明在其德。恆修盡人性。一縷真如靈。已墜惡輪迴。

印證由心識。自主無牽掣。中庸道至正。自得上天

以上乃為其下章吾逐句析解

 

文昌帝君 

第十章  心法註解(上)

紫府成靈庥」。註解:紫府在一般而言。乃為仙家之洞天福地;在人體,即為玄關。成靈乃意為玄關,即是人靈之隱藏庇護所。

重樓得丹元」。註解:重樓乃為泥丸宮,即為元胎所結之處。此句意為丹田之元氣,凝聚於泥丸宮。

覺根未盡去」。註解:覺根即為人之慧性,此句意即為修子若能慧性不滅。

「鴻濛無分判」。註解:鴻乃天地未分、渾渾沌沌之際,此句意即指人性元始之純璞。

靈真受綰繫」。註解:靈根乃人心所識,心有,分未來、現在、過去,故成業識之累;此句意即指心識之自主。

「真如乃淪沈」。註解:由於心識之牽礙,乃使真如之自性,受到蒙蔽。

以上六句,乃在強調出,若在人靈所藏之玄關、元神以及丹田之氣,未能相輔相成,以使人體元氣充沛,則心識將無以自主,受到三心之牽礙,成業累,已經無能到達修持的最高境界。

反之,前面六句融,則後二句,即是點出可達到修持之最高境界。

 

文昌帝君 

第十一章  心法註解(下)

「明明在其德」。註解:本句開章明義,即已強調乃在明德;所謂德者,仁之性也,稟承於天。

恆修盡人性」。註解:德之立,必須勤培善養,本章二句,即是強調門修行,首在立德,克盡人倫之道。

「一縷真如靈」。註解:性靈入於後天。

已墜惡輪迴」。註解「性靈入後天,受蒙蔽,種惡因,則夙世輪迴,無休無盡;本章三、四二句,即以人性之失,輪迴不息,而作強調一、二句之重要。

「印證由心識」。註解:既已輪迴不停,真如有失,本性蒙蔽,如何返樸歸真、印證,即是求之、修之、悟之,以智慧之心,去破解業障,心識乃一切主宰,心善即人善,心惡即人惡,欲盡人倫之道,欲求立德之功,欲求智慧之根,一切由心識而起。

「自主無牽掣」。註解:能夠擺脫不善因素,干擾心識之自主。

「中庸道至正」。註解:而實踐儒家人倫性命之學,有所成就之時。

「自得上天」。註解:屆時功行圓滿,一縷真靈,自可不墜惡道,而上昇天堂。

 

文昌帝君 

第十二章  心法註解總論

鸞門心法二則之述明,亦可論定為各宗脈心法傳承之區分。一般而言,心法若屬於行持訣竅者,即必須按圖索驥,以累積功行深淺,而定出修為高下。

如前述特定人選,所行持心法中,有氣脈行持,靈神凝聚之法,則必須從一次又一次的修持,累積其功行,則可劃分為深奧行持之心法。另一般行持心法,僅以文字記敘其所行持之方向,則可區分為傳義之心法。

佛、道兩門之中,兩者心法之傳承,俱皆有之。如密宗傳承,即乃修持心法之傳授,脈承襲;而如當初佛陀之拈花展示於葉,而謂心法盡皆授於此即傳義之心法傳承。

又如道家,有其玄術,乃為人體異能之修持,故有其法傳承,如天師一脈者是。又如道中一貫天道,心法傳承,並無法傳承,乃以天命授于賦命前人,再以天命相傳,普度有緣,亦即傳義之例也。

兩相比較,雖然心法傳承,較諸傳義為高,但卻非優劣之判,僅以因各人所擔負職命之不同,而行持適宜之心法,其最終境界,雖有高下,但並非心法之高下,實乃行持深淺所顯現之高下。

以心法行持而言,著重於內靈之修持,以本身靈神,突破大自然界的假體束縛,而顯現靈力,傾向同化於道家之修持。而一般行持之心法,因以文字敘意,啟迪修者方向,屬外行之功德,則較傾向於儒家之重德行持。

是以故,眾生明乎此理,莫因而生有分別心。

 

文昌帝君 

第十三章  擇義了諦

命乃後天精血之身,無有不壞之理。心法係天人合一之橋樑,為超生了死,不二法門。

凜父精母血,十月孕育,呱呱墜地,口開性化為魂,乃成三魂:氣輕(清)上升為神,濁(重)下墜為乃落於臟腑之間,故性即為靈神,命即為軀體。

由此可見,先天真性(靈)融入後天水火風土四大假合之間,一縷真靈,乃因六識污染,乃隨濁世而沈淪;四大假合腐敗之後(即為命終之後),真靈受六識業根所牽累,必須墜於九幽,受冥曹陰律審判功過,因而不息輪迴,焉產生。

欲求在四大假合持續運作之間(即為生命過程),求得超生了死之道,必須性命雙修,使先天至理,在儒曰:一貫大道。在佛曰:正法眼藏。在道曰:金丹大道(唯此皆非本書著作範圍,不予贅述,日後有緣,吾再專題論述)。

而自三曹普度,大開方便法門以來,名門正派之教外別傳,亦壽世傳道,廣渡有緣。今之心法傳佈,琳瑯滿目,一則可喜,一則可憂也者。

鸞門心法,乃融合三教心法,教外別傳,但心法既為天人合一,超聖脫俗之不二法門,故行持者,亦必須明悟鸞門心法之所在也。

儒家以思想救世,佛家以修行為旨,道家金丹大道,卻完全是一門內修工夫;而鸞門既已融三家之長,去蕪存菁,則自當內外兼修,亦即性命雙修之理也。

下期起,第三卷將逐一闡述之。

 

文昌帝君 

第三卷

第十四章  性命雙修

在修道過程中,常有人發現,在道程上有階段性之瓶頸,難以突破,而對修道究竟之境界,產生遙不可及。

此一意念,相對產生心障,乃致意識受此念障所蔽,毅志因而挫退,實則道程究竟之境界,乃為文字障,其意義不外脫離此一輪迴苦海而已。

時常可見善刊之中,登錄超生了死,超凡入聖等語句,並非即是達到某一種特定境界,才是修道的最高境界。道程上的修持,有許多考道,而對此無形障礙,不但修道子難免,一般眾生更是難免。

因而末法時期,門之方便法門,更普及於眾生矣。佛家重戒律,嚴法束縛,雖然有其約束力量,但身處如今整個社會風氣之功利,卻有更多人,難以接受清規戒律,而在此徬徨之間,心靈迷惘,則對道程無所助益。

相對的,門方便法門,卻有過於疏散之缺失,又易引起修子之質疑,故今修持必須兩相兼顧,分寸適中,則性命雙修,是為中庸之道也。

 

文昌帝君 

第十五章  修定

所謂定也者,即是使本身元神處於真空狀態,而達到修煉元神的境界;一般而言,有入靜與入定之分判

入定即是元神修煉的境界,而入靜僅止於人身心識、意識的平靜狀態,故入靜屬於修身養性的境界,而入定才是達到真正忘我的境界。

今之修道子,大都著重於功德之行持,以及道理的悟,而鮮少注意到元神的入定,是一種高深的行持法門

古來修道者,每日功課,坐工是其必修之一環,藉著坐工的火候,煉靈的深淺,可以使真靈之元神,逐漸解脫假體之束縛,而顯現元神的靈通力。

今夜吾將此坐功,分列於,以資眾生參

一、入靜即是在身心處於繁的環境,使思緒趨於平靜,亦即僅止於掃三心、飛四相,驅除雜慮的靜坐工夫而已。

二、入定入定之坐息,必須較諸入靜之工夫,尤為深進一層,先行驅除雜慮之後,氣行周天而氣機之暢然無礙,則可解除人身之重量與地心之引力,而使軀體介於空間(此種境界,乃在行持者可自覺),在氣機無礙,神隨氣轉,而上泥丸,出玄竅,而附於體,即為神遊太虛之境界,則入定功夫,可謂有成。

修定,在修道過程中,是一門捷徑,也是由古至今從未失傳的修行法門。唯有分別者,乃在行持功夫之深淺,而得其效益之厚薄而已。

今時修道子,鮮少有人付出恆心毅力,在入定這一功夫下行持,故不見其效益,則行持者日少;當然亦因入定之修持,乃須恆久不,故半途而廢者,比比皆是。

今日吾再將行持入定之坐工,詳述於

一、作習須定時,蓋天、地、人三才一體,天地精華則在於子夜及卯晨,故此二時皆為可行。

二、坐宜端整,雙盤而坐,乃為苦行坐工,即以緊繃筋骨為靈神作用,故能行則行,不行亦宜端坐。蓋人身端坐,有助氣機運轉,唯聚神不易,則事倍功半。

三、一經坐定,先行吐納,導引氣機,以意行氣,使之無礙,驅除自在之阻力(即為本身所具之自然力)。

四、凝神之前,必有念,故宜擇定點,或事物專心而注,先見其物,後見其影,直至視如不見,或想而不暇,則思緒不亂,有助凝神。

五、日日行持,分階段而行,以達到將坐工融為本身之一環,則隨時可坐,隨時可煉,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而在行持過程間,有三大異,不足為奇,無須大驚小怪:

一、體有發熱、或輕上浮之

二、短期便秘(五∼七天)。

三、食慾退或增,及不畏寒冷。

以上現象,乃為行持有所精進之現象,不足為怪。總此而言,修道子坐工,可分為一般之修身養性以及入定。

而入定之境界,又有宗脈之別,如佛家禪定,乃重心性空靈,空無一物,而入定,乃屬平素即已修定;而道家或一般在家修子,禪定不易體會,難有所得。

故,欲修定煉神,則須由坐工而起。

 

文昌帝君 

第十六章  靈定

前其闡述修定,乃達周知,使其不可輕忽,但理論如此,而其行持過程,及其訣要何在呢?即是本期所欲闡述之靈定

所謂靈定,即是將靈神安制,不使其浮動,以資生養修息靈定不是入靜,也非入定,因為入定與入靜是一種結果,而靈定只是結果之前的一個過程而已;既是過程,則其始末則有必要加以詳述。

人有性命,始能生息,性即為承天地精華所成,故曰靈。命乃父精母血而孕育,屬四大假合體故曰命

人有性命,乃得生長而體漸成,而形體愈重濁而靈乃受庇護於內,亦因而受累,受蔽障,失去先天自主之靈活,故人生於,大都只見其體,而不見其靈。

是以故,必須修靈,使其一則可受體命之庇護,二者可以自主,復元先天之至善,達到以性用命,以命養性,內外雙修的最高境界。理論闡述已畢,則其實際靈定之修持,則必須依下列步驟而行:

一、靈定不拘坐工之間,禪定有坐臥行立,俱可曰禪而靈定亦如是,不拘形式,只要知所行持即可

二、靈定之過程,必先在於俗慮下放,若有心牽掛,則識神不寧,加緊張力干擾愈重,無以定靈

三、坐臥行立雖可不拘,但必須有下列幾項之限制:

不可全閉:因為眼全閉,心易放鬆,則靈無所安定。

不可劇:氣息過劇,引動氣機,氣行則靈弱,無可靈定

體莫不淨:體若不淨,易生癢,體動則靈浮,不易定制。

以上,雖為限制,但卻非一成不變,行持日久,仍可克服。

吾並具體敘述整個靈定之過程,以臥而行持靈定為例。人之臥,大都即將人睡,睡前亦可靈定,睡前先莫眼全閉,可有三七或二八之睜閉,使眼不因全閉,而產生幻象;體軀睡姿不拘,唯莫犯前述限制即可。

調整氣息,使之劇,則氣息徐徐之間,眼神視線則漸失,靈力外相之感漸失,識神作用,則靈神復甦有力,可不受假體所蔽障達到靈定之效果。

坐、行、立,俱在靈定一小段時間後,因識神作用加緊,則可如夢初醒,則是一次靈定之始末,而臥之睡定,則可在任其睡去,且無礙靈定之效果。

 

文昌帝君 

第四卷  劫之概論

劫數之於修道子,即如學子之考期,是一個無以避免的例行公事古來修道者,在即將功果圓滿、靈神已達可天地融一體之際,可上窺天數,而選擇自己受劫、應劫的方式,以解脫皮囊,飛證道。

由此可見,劫數的產生,在天地間,可謂一體之間的一環,亦即劫數產生的時機,由天運的運數所支配,而修道子得知劫運之降臨,可選擇應劫的方式。際值今日末法時期,劫數或因人心不善,功利作祟,產生利害關連,而引發廣泛的回應,因而劫數亦相對增加於日常道程之中,不似古代修道子,因各自潛修,閉關不出,而劫數集中於一環。

此中分際,有利有弊,但不在本書範圍,故不予贅述,僅就如今修道子所面對劫數,如何去行持,而加以闡述。

第十七章  了劫

劫運,既然無可避免,大道又非修不可,那麼只有把劫數了斷,才是正本清源的法門。

鸞門屬普化道場,乃入世行持,非出世自修的道場,因廣結善緣,遍行功德,亦因而了劫,更是當務之急;因而了劫之方法,亦因此列入心法之

劫運,既出諸天地運數,人為三才之一,天地人一體,故息息相關。換言之,劫運來臨,天地人同受變動,就好比地層震動,山川景物俱受影響。

鸞門修子,必須體悟了劫,在道程的重要性。首先,就了劫的程序,加以說明:

一、劫數本不可知:前述已有說明,必須修持到某種境界,才可能窺天數之劫運故修子不知其劫何以來,何時來,但事物必先有其微兆,劫運亦不例外。

二、修子在道程之中,有所反常,即可列入微兆:比如說,一個修行者,對法門的體認,本來平實,但忽然受外來力量如:外宗理論、他人影響,而產生猶豫,都必須謹慎引發數運的契機。

三、劫運已臨:頗多修行者,遭遇劫數,大多咎由自取,比如說:道,口語逞機鋒,雖然言語之間,有可能無心所致,但卻容易因不善念,而啟動天地運數遭致劫運

再譬如說,因不善念,遭致橫禍,導致不能繼續行道,敗壞道根。諸此種種,俱是劫運。

如何避免劫運?此即為了劫。前述已說明,鸞門乃廣結善緣,遍行功德,了劫之道,就在其中。門之修持,不能著重於閉關自修;因為天命之所以門,就在「普化眾生」這個使命。

所以,鸞門修子一舉之間,不但盡到代天宣化的職命,更為自己實踐了劫的法門。此後第四卷各章,將陸續討論此一主題。

 

文昌帝君 

第十八章  劫之由來

劫數之由來,有兩大主因:

其一、即為天運之數,天運每有交替之時,必有各種因緣之交錯,而產生重大之變數;比如天災之風、水等災害;比如人禍,如戰爭及重大紛爭等。

其二、即為人間之怨力,人心不善,迭種孽因,冤怨之氣不散,乃凝聚成力,啟動天地運數伏下人禍之遠因,肇始劫數之降臨。

人生於,乃秉持一連串之因緣,展現輪迴果報之事實,而各人之因果,累積個個之怨因,無以一一償報,乃形成一個劫數,以了斷因果,如前有大客車翻覆、或飛機失事,輪船覆沒及天災等。

以一個浩劫,了斷多數的怨因,以上俱為劫數之由來。

由此亦可說明,劫運在人生過程中,幾乎難以避免;因為一旦轉生為人,必然負許多因果,而其間因緣,容或有善惡;善因緣,得其福報,惡因緣,若過重或牽連過廣,則是劫數中人。

觀乎於此,非止一般眾生,俱在劫數之中,即是各宗脈修道子,亦無可倖免,因而明乎劫運之由來,必須行持於了劫與避劫之道

 

文昌帝君 

第十九章  避劫與了劫

劫之由來,既知與人生過程之密不可分,而避免受劫數之侵害則為每個人在人生過程中,欲求平安順泰的一個重要關鍵。

如何避劫,即是在不種因緣,因緣成數,必將遭受劫運,這是預防之道。而在劫數已經形成,尚未發生的過程,就是避劫的重要時刻。

一般人,都不能夠知道自己所要面對的人生,或者機遇,甚至劫運;在懵懵懂懂之間,渾渾噩噩的過日,所以在日常之間,不論身處任何宗脈的信仰,都有一種教導人們懺悔的儀式。因而,佛、道、耶、回等教門的宗教儀式中,懺悔屬一門修行的課程;而儒門聖哲,亦大力行「省思」,這也是一種懺悔的工夫。是避劫的方式,懺悔是其一。

在各宗脈之間,除了有出世的少部份自修自得之外,大部份宗脈,都是投入醒迷壽世的入世作法,以普度眾生、同登覺岸為目標;因而在如此環境之中,力行功德,則亦是避劫的方式之

在前文中,已述及劫數之產生,必與運數有關而運數之好壞,與各人行持善惡因緣,亦有間接的關係;因而行功了愿之間,因緣廣種,可避免啟動惡因緣,亦達成間接避劫的要素。

避劫,字義上有消極的意義,但一般人,在劫數之不知從何而來,何時要來,只好以消極的避之為上。如果知道劫從何而來,何時要來,則可積極加以了劫

劫之由來,在各人命之中,大都有其定數;雖然,劫之大小,可隨人生過程的因緣、運數等,而轉變大小輕重,但其劫之不可免,乃是已經成命的一環。

所以,掌天地生靈運數的仙佛,知道人生的劫數可以預示各人了劫之機。自修有成,上窺天運,得其神通,則可以預知劫數之何在,而預先了劫

得靈通,如福至心靈,慧根深種者,雖未盡知悉劫運之所在,但預先了劫,亦非不可能。一般眾生以及一般修道子,即是在此之列。

因而,吾加以詳述如何了劫了劫,即是以本身人生過程之中,諸般折磨,加以消抵本身劣根性以及氣,以使本身更趨於純善,而消除劫因

今夜末述所及,僅乃提示,下期再作專文,分類詳述之。

 

文昌帝君 

第廿章  了劫了

劫運之生,於茲已述,劫運之來,亦已闡明,則了劫可謂即是了因。

因果之牽連,在於數運所形成之現象,而其現象,如若傷伐及個人,即是劫數。

今日此篇,再將了劫之方式,作分門別類之結論。大致可分成三大項:

一、從劫運之未生,而先消弭:劫數之因已種,其發生則是時機問題。換言之,個人之人生過程,當在劫數之因緣,等待其啟發因素之時,既有其因,相對然,亦可先弭其禍舉例而言,如果個人定此,有遭受色劫之運,在其未生之際,可從防範二色之消極,與去於廣行勸戒他人犯淫之積極作法,以達到行功消弭業因,進而使劫運無從發生。

二、劫運之已發生:當個人遭受劫運之時,未必劫必定喪命;而劫數之後,所牽引的力量,仍在持續之間。那麼首要的即是懺悔。以一顆精誠的懺悔,使心淨化,使身淨化,使業淨化。即如絕緣體,隔絕導電體一般,使劫運的力量與身體,保持一定距離,才不致繼續惡化,才能夠行功,以徹底消解此一劫因

三、因劫:劫運有其端倪,亦即將生未生之際,俱有其異跡可尋,在因果報中,每因果將生未生之際,有其兆示,相對的,劫數亦有此理。因為無形力量,將要干擾有形物體,所必然產生的現象,就像天將下雨,天色必變,其理一樣。因而眾生須時刻去觀察,己身所言行以及周遭事物的變化,更應該存著懺悔行功的心態,去截斷因劫的氣數,但這不是因劫的方式。一般眾生,大都受到苦磨,比如說:事業不順、感情波折,甚至身體病痛,這些才是因劫。

換言之,每個人,每一件磨難,都可以把它視作了斷劫運的契機。舉例而言,有所欠債之時,一次還清,及以分期付款還清,其間分別及輕重,即可作最佳比喻。

個人的人生過程,時時刻刻都有在受苦磨,那就像欠債,分期付款,雖然多付利息,但不會一次還清,那麼沈重;而若個人沒有或多或少的還清欠債,當一次討債的時候,其沈重可想而知。

是以故,吾在本條項中,即已述明,必須懺悔行功,必須將日常的苦磨當作了劫的修持,那麼才能輕鬆去面對它。

 

文昌帝君 

第廿一章  劫與解

劫之概念,吾亦已闡述分明,諒必眾生有所體認,當然劫之降臨,在眾生各人之人生過程,是一種噩運,但是卻是修道子終竟歸宿之前的一個解脫。

修道之人,欲求功果圓滿,必行修習內果外功之三仟功八百果,始得證道;這其間的含意,不外先以入世的行持,以菩薩行道,而印證大道心法;所以,劫難是眾生的苦難,而修道子卻是他了斷因果的一個法門。

昔日修道士,除了內修靈真之外,最為在意即是如何解脫皮囊,而使真靈飛昇,超脫凡俗,因而有借行道積功之際借兵劫而飛,有借病劫而,有借刀劫而飛,更有修成金剛不壞身而肉身成聖等等。諸如上述,乃為昔日修道者,使真靈飛昇之法。

但際值末法時期,時運變遷法亦遷,昔日證道方法,在今日已有所變通,雖然行事有其變化,但其意義仍無所改變;劫,可以說是解脫皮囊的方式,亦可以說是解開劫數的變化。

換言之,劫之降臨,是人人無可抗拒,但是卻可以借其力量,達到修道子尚有皮囊而無法達到的境界,所以劫與解是一體兩面,但是卻有其先決條件,即是修道子欲求借劫解脫,必須有精修的道程。

是以故,修道在一個標準程度之上,比如有廿年的精修實,內性已昇華至靈神凝聚,則可借劫解脫,此亦為修道之法門,成道之捷徑。但是一般眾生怨劫、畏劫,均在不知其所以然也。

今日吾將此述及,即是勉勵眾生,不必怕去面對它,重要的是要如何去借它的力量,完成己身道程的更高境界;吾將如今修道子最常可見的時機情況,加以闡述。

一、修道子在愈精修時,劫力日愈沈重,此意何指,蓋因如今末法時期,大道普傳,乃以人人相度為主要傳道方式,是以故,凝聚共業,乃造成業力沈重,個人分擔,故遭劫之力量,亦日愈沈重,所以精修之士受劫無怨,一則加緊行功,一則咬緊牙關,忍受拖磨,劫數分佈其力不聚,則可劫過關。

二、凡屬修道之人,遇有考關,處不當,容易引成劫變,比如說:家庭考,未能冷靜處理,稍不慎,釀成巨變,則本身更容易遭劫,此在任何一種考關,均是如此。

三、病劫病劫是眾生的噩夢,幾乎人所難免,修道子亦然,故病劫可謂最重,但是借劫解脫,亦屬終竟法門,凡修道之人,若果道程精修,遇上病劫,無可抗拒之時,病榻之中,謹記時時凝聚靈神,使其不散不;此在任何一個宗脈,均有凝神之法,在門之中,即是以集中精神,達於一點,則可使靈神不亂;待病劫無可抗拒之時,皮囊解脫,則靈神飛,不用墜入幽冥矣。

綜此而言借劫解脫,屬於心法中,動態的應用,屬於被動所致,因而必須精修實,以平時行持之功,屆時劫,容易解脫矣!

 

文昌帝君 

第五卷  行持

身在門,首在行持,亦即力行無畏之施;此即為外造功德之根源。

以傳真,乃為代天宣化,普渡眾生,因而必須負責如此職務者,亦即下生是也。

欲求行持圓滿,除將前述各卷各章之述例外,內修外造,均為鸞門修子必須行持者

第廿二章  外造功德

鸞門心法,亦分內外行持,知其心法理論所在,但其立教精神,卻是心法所在之延伸。

所謂行持,即在實踐。即欲以傳真,勸人向善,則其使命,必將分由門諸子承擔。

而此代天宣化之實踐,亦即鸞門修子之外造功德。在行持之間,首在付出,輸誠效勞,因而亦是實踐無畏施之第一功

因此,欲求修行心法,實踐外造功德,乃為一般下生無可避免也。

 

文昌帝君 

第廿三章  內在行持

重行持,所謂「行持」,即為實踐,外造功德,即為行三佈施,而內在行持,即為個人本身心性德行的實踐。心性須導於正,亦即四非不犯。道德存心,使人性之劣根,能夠除。

佛家重戒,即在苦行,以使各人心性純善,門戒律雖無佛門之重,但此在個人修持中,並無分別,亦即佛門以戒而律其修行。

門,則在自行修涵,比如:個人之言行輕佻,如個人之火性不馴,如個人之道德體念不深等,俱在實踐行持之間,日漸導之於正;是,古來修行者,佛門造就出頗多精湛之宗教家,而在家修行者、頗多道德家即是如此原故也。

今日欲求修行深入堂奧之心法,當然必須按步就班,由淺入深,先將平素言行,達於道德標準,使身心靈體達到純淨境界,則心法之修悟,必將得心應手。

內在行持,首重靈修亦即識根之修行,佛門戒律,大多針此識業而定;換言之,人生於,受此識業影響,只有多少深淺,絕無完全可以避免。

因此,修行、修道俱在修此識業,使其無所干擾,佛家苦行如是,道門行持亦是,而鸞門修子亦皆如是。

不論外造功德,內修行持,俱在使身心免於識業之纏擾,而使靈性達到淨化,融入大自然之間,可與天地同生同化。

因而,內修必須將外在客觀條件克服,亦即行功立德;而內在因素,個人心性道德之去(個人人性之劣根)存(達到淨化),則可謂修行道程上,突破瓶頸,邁進一大步,晉更高境界。

 

文昌帝君 

第廿四章  總論

夫,以儒為宗以神設教,由此二句,可窺見其立教之本,亦可因此而探究其心法所在。

儒門,以內修之修身養性為本,以禮義實踐為體,故有誠於中,而形於外。

昔日,聖人授心法於門下,獨有愚鈍不如他人之曾參有所悟,有此一段典故,可知勤之重要。

今日,鸞門既以儒為宗,亦可窺知欲求究竟儒門心得,唯在於勤而已,但儒門所奉行圭臬,乃在人倫大道,亦即綱常維德,是以故,鸞門心法之外行功德所在,亦即綱常維德之人倫大道。

換言之,人倫大道之俱備,不獨已是儒門君子,亦是鸞門修子俱備外造功德,而進修內性,達到內外雙修之最高境界矣。

本書之著,吾均著重於理論之闡述,包括分卷編章,雖然有細目區分,但每一章節仍在闡述其理論。因為,鸞門心法即在人倫大道之行持,而其中特殊者,僅在四卷中靈修之理論。因為外造功德,須有其善慧發心之所本,始能付諸於實踐,因而修功容易修心難。

吾乃特別將三卷中:靈修、神定,加以分章敘述,乃求鸞門修子,或者有意行持鸞門心法者,注意此一內修工夫之重要;因為,人身假體束縛靈性,靈性如不修持,則必定附隨假體,而墮落於因果輪迴之中。

其中,有凝神一篇,尤其重要。蓋,人身即為靈與體,二者合而為一;而神對二者俱可主宰,神為人身意念之主控,而意為人身行為之動力;因而,修子如果能夠凝神不亂,則修大道、處人事,俱皆可中庸而不偏悖,此所以凝神之法,乃為鸞門心法中舉足輕重之一課。

昔日至今,修道子不論佛、道兩門,更甚至千宗萬脈,練神,由來俱是不可或缺之一環;只不過佛、道兩門練神,有者以資入禪、入定,有者以資提昇人體潛能,而達到神通境界。

但,以儒宗,首在一心不亂,固守中庸,因而不是練神,而是凝神;其因就在凝神,以助己身心神合一,主控人體言行,而不將凝神提昇為力量,發諸於外,故,鸞門修子須明悟而行。

再就四卷所論:劫,劫之於修道之人,乃是不可避免之天災考關,佛、道兩門修子,對劫仍然有一籌莫展之態勢,而門入世之行持,以代天宣化、普度眾生為職命此一職命,即為內外雙修之目標。因而,可在修持之間,了斷因緣,避開或消弭劫數。

,眾生須知鸞門行持,漫言期期效勞,行此無畏施之微不足道,無形中卻是一種了劫之行持。換言之,際此末法時期,身入門,或者行持鸞門心法,即為了劫之行持。而大道之修持,鸞門心法不獨是方便法門,亦屬捷徑之法門。

際值書之將成,吾忝為主著仙師,乃將心有所得,編,是為總論。並以此為天下眾生。

文昌梓橦帝君論於台疆豐原懿敕拱衡堂

天運甲戍年三月五日

 

跋文

大成至聖孔夫子 

    夫書之著,乃在說理、釋疑、解惑,以為眾生啟蒙,並進而奉為座右銘者也。

    今日道降人間,隨處可得、可修,方便法門應運而生,正可謂時運變遷法亦遷,昔日修道有其先決條件,如須明師傳承,如須閉關苦修,而所謂名門正派,也不過佛道之空玄法門而已。

    際值如今大道普傳之興盛,道脈實不可同日而言,如今末法時期,道劫並重白陽之期,門肩負融三家之長,引渡眾生,求修大道,共登覺岸,如此重責大命肩負其擔,而鸞門士子、修子豈可無其寶典,以做圭臬,傳為教義。

    以上天慈悲,有關門涉獵心法寶典教義傳抄,乃應時應運于鸞下降著述,以資傳世,用以勤修,鸞門修子亦可精進道程

    今日台疆豐原懿敕拱衡堂,奉旨著作「鸞門心法要論」,即為門各項寶典之一,應運著述,乃為勉修子肩負重任之際,能夠用以自修之外,精修實練以為引度眾生

    之著,既為說理,不免流於教條,枯乏味,或許可見一斑,但此書之於鸞門修子以及在家修眾,雖非吟風雜詠之采趣,但卻意義深遠,是以閱者當宜用心,容或有得,受益匪淺,書將付諸剞劂,數語編列,以供閱者參考,並作為跋文。

    大成至聖  跋於台疆豐原懿敕拱衡堂

天運甲戍年三月十二日

本書完


回善書圖書館